幼儿语言发展滞后的个案研究

   2016-10-14 幼儿学习0
  心理语言学家认为幼儿一般都能在1-6岁的时间里,在正常的语言环境中自然地习得母语。语言习得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会有很多因素影响到幼儿的语言发展。一旦幼儿的语言发展受到不良因素的阻碍,就会给他的生活、学习带来不便,影响其身心健康成长。如果不及时进行弥补,很有可能形成语言障碍、沟通障碍、学习障碍等异常问题,对其一生的生活学习造成影响。因此,对幼儿语言发展所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是很有必要的。

  本文的研究对象——王某,是一名语言发展滞后的幼儿。笔者与其接触过程中,发现王某说话断断续续,表达能力相对同龄幼儿来说较差,会说的词语很少,也不怎么喜欢说话。王某的母亲曾带她到浙江的一家医院检查过,结果表明她的听觉,视觉,发音器官,大脑发育等方面都很正常。这就引起笔者的思考:该幼儿身体发展状况良好,也是很活泼的,为什么语言水平会如此滞后呢?有哪些因素会导致这种情况的发生?这与她的生活成长环境有没有关系呢?

  目前在农村,有种现象越来越普遍,年轻夫妇在孩子刚出生不久就离开他们,共同外出打工,将其交给祖父母,外祖父母,或者其他亲戚代养。很多学者将这类幼儿称为“留守儿童”。王某也属于这类儿童。她是由其祖父母抚养的,出生后四个月时,父母就离开她外出打工。五岁之前,王某与父母偶尔见面,相处的时间很短暂。这种情况是否影响了王某的语言习得,而导致她的语言发展水平滞后呢?应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这对于整个农村的幼儿教育有什么样的启发意义?在农村有哪些有效的教育资源及优势可以利用和发挥呢?

  笔者带着这些问题,查阅了相关的文献资料。关于语言习得的理论,最具代表性的有三大理论派别:行为主义刺激-反映学习理论,心灵主义内在天赋论,相互作用论。其中,行为主义刺激-反映学习理论主张模仿、强化的作用,认为儿童的语言与其他的条件反射没有区别,是通过联想的原则,在选择性强化下形成的。以皮亚杰为代表的相互作用论认为幼儿语言的获得同其他的认知活动是一样的,是儿童认知主体当前的认知机能与现实的语言环境和非语言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是通过同化和顺应达到一个阶段的平衡,并逐渐达到更高阶段的一个发展过程。这两派都强调语言的后天学习,重视外界环境与幼儿主体的交流。

  本课题借鉴这两大理论的研究成果,运用个案研究的方法,对王某语言发展滞后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探索这类特殊环境中幼儿的语言教育方法。理论界关于语言教育的研究有很丰富的研究成果,但是主要偏重于学校的语言教育,对于家庭中的语言教育问题研究的比较少,这样特殊环境中幼儿语言发展滞后的研究更是比较欠缺的。本课题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语言教育领域的研究视野,丰富了研究内容。对于普遍存在的农村幼儿教育问题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学笔记(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