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产品运营人员的日常工作内容是什么?

   2016-01-14 0
核心提示:产品不同、产品阶段不同、运营团队的配置不同,运营岗位的差异会导致大家日常的工作会不一样;这里说一下通行的日常工作是什么。

互联网产品运营人员的日常工作内容是什么?

        产品不同、产品阶段不同、运营团队的配置不同,运营岗位的差异会导致大家日常的工作会不一样;这里说一下通行的日常工作是什么。

        一、信息积累

        无论做何种运营,信息的积累一定要够。建议下载各种新闻类APP,供上班阅读,对于大部分人而言,这种阅读方式只需让你建立印象,速读或者标题阅读均可。

        目标:以获取信息为主,如投融资消息、热点事件、热门话题;如果能在此基础上面冒出一些想法是最好的。

        推荐软件:Pocket,比如你用虎嗅、36Kr、知乎日报、今日头条、朋友圈等客户端看咨询时,如果碰到有价值,需要深度阅读的内容,把它一键保存到Pocket里,Pocket价值在于稍后阅读,避免深入到某一条有价值的信心里面,扰乱了阅读节奏,或者是工作节奏。在不同设备上均能保存或者阅读。

        另外,这个软件对于时间管理其实非常有帮助。

        二、目标梳理

        统计各项数据整理目标,并做适度的分析。比如

        

            

  1. 内容运营:看看UV、PV或者是网页价值(即昨天上线内容对最终目标(目标包括注册,下单,PV超过10等等)实现的做贡献价值是多大)
  2.         

  3. 用户运营:看看新用户注册转化率,新用户数,活跃用户数,流失用户数,用户订单,等指标
  4.         

  5. 推广运营:看看各渠道过来的流量、以及流量的质量(如停留时间,访问区域,等等)
  6.         

        推荐工具:

        

        Excel:依据这些数据,比对与已有的目标及计划的差距;并做新的调整,整理新的思路;明天今天的目标,然后制定新的计划;

        用思维导图整理一下新的想法,做一下发散性的思考

        整理思路的工具:思维导图,我常用的是MindMaple;

        如果已经是管理者,或者工作当中,协调的角色已经占很大的部分,建议使用:Omnifocus:Omnifocus的价值再于跟将项目跟人联系起来,能进行工作预测,制定定时间点,同时能标明优先级,明确每一个项目负责人及完成时间点或者是不同阶段的时间点;对于团队管理或者工作协调价值更大;

        优先级排序:

        

        重要/不重要&紧急&不紧急进行区分,这个可以在印象笔记里记录,也可以在上面的Omnifocus里记录

        其实对于大部分运营而言,进步的核心就再于这半个小时,需要解决的问题非常多:

        昨天的数据表现如何,如果没有数据反馈,定性的指标有没有?如果不通知怎么看数据,学学GA,百度统计,CNZZ,不同的岗位应该看什么指标上面也有大致的介绍。如果暂时无法定性判断,用一定的逻辑去判断,运营工作讲究的就是“一切看数据,没有数据看逻辑,没有逻辑看经验”,用一定的逻辑去描述之后,然后记下问题向领导请教!当已有的核心数据已了然于心,思考一下现有的数据指标是否合理,关联的数据指标是什么,如何能提升。

        如果现有的目标跟计划有差别,思考一下定计划的逻辑与实际运营的情况作比对,把其中的经验用于下一次的计划制定;紧接着就是寻找新的解决方案。

        一切从源头开始分析:

        

            

  1. 比如做内容运营,目标通常是PV/UV,两者的变化趋势是什么,UV不变或提高,但是PV再降低,查看一下各主要页面的退出率及跳出率,以确认内容质量是否有问题;查看一下,各推门内容,推荐内容的点击分布,看是否推荐机制需要改善;等等,不断寻找原因;如果是UV降低,PV再发生变化,通常情况可能是内容整理质量在下降,如果UV降低,PV增加,有可能是内容吸引力增加,但是内容面对的用户群再变窄;
  2.         

  3. 比如用户运营,拉新的数量跟拉新的成本在怎么变;除此之外的其它数据比如流失率及活跃度需要看趋势;拉新的数量增加OR减少,成本增加OR减少,又是四种不同的情况,需要一一分析,是流量质量降低,还是获取流量的成本变高,还是注册转化率再降低,在常规工作中,这些分析只需要对应相应的动作,比如投放、活动、营销、产品更改等;
  4.         

  5. 比如推广运营,各渠道的流量变化趋势如何,之前作为主要流量来源的渠道现在的情况是怎么样,是一个渠道有问题,还是多个渠道都有问题,这些渠道最近大的变化是什么,异常动作有哪些;其次是流量质量的变化,当时的跳出率,停留时间等各项怎么变,以及滞后的统计留存率怎么在变,这样都需要分析;
  6.         

        这些数据,无论变好还是变坏,只要在意料之外,就要找准原因;

        紧接着是想方法,这个方法,通过需要直接解决这个目标,比如内容是PV降低了,改推荐机制,优质内容筛选机制;拉新数量降低,拉新成本降低,增加流量需求;注册转化率降低,埋点监测;可能性成千上万种,遇到的问题越多,越有可能积累出经验;

        总结:

        

        

            

  1. 数据在变化,需要聚焦到某个具体数值的变化;
  2.         

  3. 针对聚焦的问题,提设想罗列潜在问题-提出解决方案-问题不清楚的进行数据埋点再回收数据,清晰问题;
  4.         

  5. 大部分的时候,只需要针对最近特殊的动作进行跟踪分析,而不是每天都来一次,提高效率;
  6.         

  7. 经常与领导沟通,或者向其它朋友求教
  8.         

        不断进行目标分解,制定新的计划;整月的目标分解到今天有哪些具体的事情,新的计划需要如何调整,不断更改

        已有的指标指标一直在提高,能不能提出一些新的数据指标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

        今天工作的调整

        三、晨会

        

        晨会的交流OR其它

        通常用来同步产品进度,运营数据表现,接下来的工作安排等;

        晨会的价值再于了解产品及运营的进步,通时也要利用晨会沟通一下自己的想法

        四、具体工作

        具体工作基本都是依计划而定,比如

        内容运营(产品在线教育)

        产品早期:

        

            

  1. 策划内容主题
  2.         

  3. 拉人来生产课程
  4.         

  5. 与潜在的内容生产者沟通交流
  6.         

  7. 自己生产内容
  8.         

  9. 内容修改
  10.         

  11. 内容的包装
  12.         

  13. 内容的推广
  14.         

        产品中期:

        

            

  1. 各种内容生产激励体系的测试
  2.         

  3. 构建产品机制或者是激励体系鼓励让用户自主生产内容
  4.         

  5. 内容合作
  6.         

        中后期:

        

            

  1. 推荐及审核或人工编辑
  2.         

  3. 软文撰写盈利
  4.         

  5. 优质内容挖掘
  6.         

        而这其中,不同阶段的运营又做站不同的事:

        初级运营

        

        

            

  1. 内容素材积累
  2.         

  3. 内容生产时的产品建议汇总
  4.         

  5. 封面等物料的设计(如果有专门的平面设计师,则不用)
  6.         

  7. 数据汇总
  8.         

  9. 选题及专题制定
  10.         

  11. 内容相关的活动制定
  12.         

  13. 竞品内容汇总
  14.         

  15. 内容推广资源排期
  16.         

  17. 根据数据改善执行细节
  18.         

  19. ……
  20.         

        中高级运营

        

        

            

  1. 制作内容推荐标准
  2.         

  3. 审核流程等规划
  4.         

  5. 依据公司要求制定内容的相关目标
  6.         

  7. 依据目标进行分解,包括人员分析
  8.         

  9. 总期早期的内容生产机制
  10.         

  11. 构建产品机制或者是激励体系鼓励让用户自主生产内容
  12.         

  13. 内容盈利机制的探索
  14.         

  15. 内容趋势分析
  16.         

  17. ……
  18.         

        不同产品的内容运营因产品不同而有异;

        说到这里,提一下,什么是内容?

        什么是内容?产品中可供用户消费并能延长用户停留时间的均称之为内容。用户在不同产品停留并去消费的内容千差万别,所以内容在不同类型的网站上面的展现是完全不一样的。

        

        比如新闻博客视频类的网站,内容即是文字图片视频组织而成的可供消费的介质

        而淘宝京东类的电商网站,内容即是每一个商品的展示页

        Appstore等应用商店里,内容即是应用商店里面的产品。

        工具类产品中的,可供消费的数据也是内容。

        内容的形式依据产品的变化而变,比如对于一款天气类的移动产品而言,内容就是天气阴晴、温度、PM2.5、紫外线等各项数据,内容运营的角色就是收集各个区域各个时段的天气数据,而相应数据可以通过国家气象局提供的接口获得,从技术的层面就可以解决内容运营的问题,所以没有配备专门的内容运营岗。

        轻内容

        天气等产品数据→游戏道具→赞/喜欢→跟贴/评论→自拍→短视频

        内容

        百科→问答→商品页面→文章→简历→设计作品/PSD源文件

        重内容

        网络小说→公开课→视频→自制剧→微电影→电影

        以上产品的内容又如何运营?

        内容运营需要在意的核心是什么:

        

        生成机制

        消费场景

        展现形式

        传播方式

        还有内容运营的具体工作,还有太多东西需要阐述,之后有机会再讲;

        依次往下分的,用户运营跟推广运营都只会比这个更复杂!!!有空再来填坑

        推荐工具:

        

        Mac air:对于运营来说,air就行,如果你每天因为电脑卡的问题慢10分钟,一年是多长时间去算算,这个是最有价值的投资

        Evernote:能使用Evernote尽量不用word,文档写到一半电脑死机简直太正常了,然后云协作也非常的方便

        Photoshop:必备软件,无论哪个岗位,求人不如求已

        收藏夹:从设计到运营到产品到创意到营销到素材各类网站的收集

        OmniOutliner:推荐给微信运营的同事,原创文章不容易,理清思路,慢慢填空;

        OmniPlan:管理各运营项目的排期;

        谷歌搜索:某网站搜索、标题搜索,文档搜索,关键词搜索,相关网站搜索这些功能,必定非常受用;

        网盘

        五、理解产品及用户

        不断加深对产品的理解

        

        

            

  1. 尽可能知道产品过去的试错及数据
  2.         

  3. 尽可能知道产品未来的发展方向
  4.         

  5. 尽可能的使用自己的产品,从0开始体验用户消费内容的场景,从0开始接触产品不断阶段时候的表现,包括登陆频次,使用习惯,向别人推荐产品的说辞
  6.         

        同样的方式去使用其它产品

        理解用户

        

        不断的分析用户各项数据,泡用户相关的群,看贴,等了解用户的诉求

        推荐工具:

        

        Evernote,按标签记录,体验产品按照大类进行划分

        六、学习

        为什么懂得很多道理依然做不好运营?

        1、是懂还是一知半解

        

        早上或者工作期间看一个运营相关的文章就说自己努力了,工作数年人积累的经验,需要细细研究才能了解此中深意;

        做产品谈场景,学习运营一样需要谈场景,作者工作的场景是什么,产品形态是什么,产品阶段是什么,产品量级是什么,作者的从业经历是什么,作者的资源经历是什么,而你所处的场景又是什么,所以懂不是知道流量,转化率,标题写的方式,而是要不断的跟现在自己的状态做结合;

        2、实践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

        中士闻道若存若亡;

        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执行是一日复一日的

        3、总结

        

        大家经常说四分产品三分运营三分运气

        运营是什么是不确定性,为什么有不确定性,因为了解不够深刻,解释不了所以就有运营来解释,其实背后都是一定的逻辑跟数据的,不断的总结,才能剖析背后的内容

        4、积累

        

        比如今天有一篇微信产品的文章,看过受益非常多,能不能把所有微信的资料都收集下来,慢慢研究;微信如此,其它产品也需要如此;

        案例:所有转发过万的微博,需不需要收集,觉得不错的营销案例要不要收集;以有的灵感要不要收集

        系统性学习:看书,一次二次三次,反复看;

        来源:章鱼老师,连续创业者,《从门外汉到BAT产品经理有多远》作者,关注在线教育,擅长产品运营、数据分析等,个人微信号:zyulaoshi,已获授权转载。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学笔记(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产品运营人2023跳槽指南!如何斩获3W+月薪的OFFER?
    产品运营人2023跳槽指南!如何斩获3W+月薪的OFF
    还有半个月左右的时间,2022年就彻底结束了!回顾2022全年,各行各业似乎都过得不太容易。一级市场融资难,二级市场股票基金投资者一片哀嚎,资本失去了往日的昂扬。这一年,大厂裁员收缩,开源节流,小公司谨慎守城。有些公司虽然处于行业风口,早期高速扩张
  • 9000字回顾5年产品运营经历,总结了这些经验
    前阵子在运营大会上做了一次分享,认真回顾了做产品、运营5年的成长历程,颇有感触,在这里也跟大家聊聊。笔者是材料专业,本应该到工地上做一名骄傲的搬砖人。不过我改写了剧本,毕业后一股脑冲进996的互联网,从小厂到BAT,从运营到产品外加数据分析,不断
  • 拆解360、小米、微信和绿洲的产品运营战略,总
    今天分享的是360、小米、微信、绿洲的产品运营战略,包括产品运营需要懂的一些概念和理论,从零做好运营的三大要素及其产品各生命周期的运营策略,相信对于做产品运营或者其他运营的小伙伴都会有一些启发和帮助。以下是文章思路的整理,图为全部内容的目录导
    10-31 产品运营
  • 运营进阶须知:如何掌握产品运营画布九要素?
    做产品运营,很多人对三个指标非常敏感,那就是:流量,转化率,客单价。但是有没有一套系统的方法能够打透以上三个指标,并能输出一套能够影响业务增长的打法呢?或者你需要了解一下产品运营画布!一、什么是产品运营画布?产品运营画布是由:场景路径触点频
    04-03 产品运营
  • 5大趋势,说清楚产品运营人的能力变革
    为何谈到产品运营人的能力变革,是由于我看到了5个趋势:从增长到体验。由于体验进1步的价值放大,对体验的进程的精细化设计,需要能够更量化,更工具化;从产品到服务。产品不再仅仅是单1的产品,产品是用户能够感知到的价值,是被产品化以后可复制,可范围
    09-11 产品运营
  • 产品互补增效,策略产品运营7个案例
    想要实现产品策略的互补品效应是非常有难度的,凡是互补品效应利用成功的背后几近都有1个非常精彩的产品故事。实战中,产品运营人员常常面对的问题有很多,例如产品单价高且低频;老的基础性产品运营很多年了,亟待寻觅新的增长点;原有产品线扑朔迷离、肥大
    05-22 产品运营
  • 第一次从事产品运营工作的复盘
    本文谨为第1次从事产品运营工作的复盘。人各不同,经验不1,如有共鸣,定是缘分。事实上,Leader让我写这篇文章大概是两周之前的事了,彼时也在公司的运营团队从事了将近1个半月的产品运营实习工作。过去的1个半月中第1次接触到公司、第1次接触产品运营、第1
  • 从0-1,如何从事互金领域产品运营?
    最近互金领域频频“爆雷”,给从事互金运营工作的火伴带来1个警示:要带着畏敬之心做运营。如果只想着从用户身上榨取剩余价值,接着就不管不顾,1定会带来不良的后果。趁着政策调剂、行业整理之际,今天把互金领域中最轻量的1种运营工作总结1下,给希望换行进
  • 做了一款五环外社交产品后,我才对这个世界有了
    ————/ BEGIN / ————我们做了1款陌生人社交产品,目标群体是互联网圈中常说的“下沉市场”、“小镇青年”。听到这里,你的脑海中是不是已出现了1些形象:流水线上的工人、传菜小哥、在家待业的青年。你能清楚描写他们的兴趣偏好、价值观、行动特点吗
    10-31 产品运营
  • 关于新世相刷屏,这里有10点思考!
    关于新世相刷屏,这里有10点思考!
    今天上午新世相的刷屏事件,大家已很清楚,我们就不做介绍了。对此事件,我有 10 点思考,空话不多说,直接开整。01效果不可以复制,这像就像张伟在课程所说的,丢书大作战能够引爆的关键是约请了黄晓明这样的明星加入。回顾近几个月的刷屏事件,网易戏精运营
    07-25 产品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