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材料的配置和教师指导

   2016-10-14 幼儿学习0
幼儿能从多角度去感知、观察、思考、探索和操作,有利于幼儿学科学的主动性培养,为以后主动学习打下基础。

有的材料操作方式明显,幼儿能很快进入探索过程。如万花筒、望远镜等,幼儿一拿到手就知道是用来看的。但有些材料,幼儿不知道怎样玩,就容易放弃或用来做与探索活动无关的事。如幼儿看到天平秤盘里有一堆塑料“小动物”,但不知它们是用来平衡天平的“砝码”,于是就把“小动物”排成队,玩起“动物园”游戏来,因此探索操作,教师要求也不能提得过高。

3、新颖趣味性原则

新颖有趣的材料,容易引起幼儿的注意,吸引他们去探索,如“指南针”的探索活动,如果材料只有一根小磁针供幼儿转动,玩多了,幼儿兴趣会大减。但是如果我们在小磁针底座的四个方向分别贴上四张不同的画片,可以是动物、风景等,幼儿兴趣会很浓郁,都喜欢亲自去转转它,看看小磁针指向什么。

4、观赏安全性原则

所提供材料尽可能考虑它的美观、富有审美情绪,但不乏安全。

5、结构性原则

所提供的材料品种繁多,应注意有机联系,相互匹配,体现内在的结构性,如磁性材料和能磁化、不能磁化的材料安放在一起,形成有机联系的结构,便于幼儿操作。

(二)材料的类型

1、探索生物和无生物的材料

动植物的标本,如种子、树叶、果实、昆虫等。实物:各种岩石、贝壳等。生物和无生物的有关科技产品。

2、探索光的材料

放大镜、平面镜、三棱镜、万花筒、调色板、颜料、望远镜等及能在放大镜下观察的各种标本和实物,如昆虫标本等。有关光学的科技产品。

3、探索磁和电的现象材料

磁性材料:各种磁铁(马蹄形、棒状、条形、环状等)。

能磁化材料:螺丝钉、指南针、金属丝、别针、铁片等。

不能磁化材料:果壳、钮扣、玻璃弹子、纸、棉花等。

其它材料:电池、铜丝、电珠、玻璃棒、毛皮、电筒、纸片、小电扇等可观察产电现象的物品。

4、探索声的材料

乐器:三角铁、小铃、木鱼、锣、金属片琴、二胡等。

发声器和竹声器:音叉、发声盘、发声板、传声筒。

敲击用的鼓棒:木棍、金属棒、竹条等。

... >>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学笔记(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