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幼儿同伴交往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

   2016-10-12 幼儿学习0
纠纷与冲突;《绿色家园》使幼儿了解并学习人们共同生活所必须遵守的公共规则;《大家在一起》让幼儿感受大家在一起的快乐,还应遵守集体规则……这些教材提供的知识准确、图文并茂、浅显易懂,孩子也非常喜欢。我们还通过情景表演、互换角色、看图讲述等生动有趣的活动,教给幼儿一些交往的常用语言,大大丰富了幼儿语言交往的形式和内容,提高了幼儿的交往策略,不知不觉中幼儿的交往技能得到了发展。

(2)充分利用学习中心活动,帮助幼儿加深体验,进行交往语言的迁移,巩固交往技能。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幼儿在游戏中不受任何拘束,积极主动地与同伴交往。游戏时我们引导幼儿共同商量,确定主题,制定规则,通过协商分配角色,各游戏成员间有机地进行交往,从中掌握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我们特地开辟了“娃娃活动天地”的微型小社会,幼儿在游戏中自由选择角色进行交往,如医生给病人看病、理发师给客人美容等,好不热闹。为了加强学习中心活动间的联系,提高幼儿间频繁交往,理发店内我们特意少提供剪刀,鼓励理发师向别人借用剪刀;创设“娃娃”生病的情景,引导“妈妈”带“娃娃”去看病……实践证明:让幼儿用语言来表达行动的目的、预想行动的结果,有助于幼儿采取正确的行为。他们在一系列地交往中,不断变换自己的角色身份,更换交往对象,调节着自己的交往语言和行为,体验到了与同伴共同游戏的欢乐,逐渐学会了合作、互换、轮流、等待、谦让、妥协等协调同伴关系的技能。

(3)利用日常生活中的随机教育,培养和锻炼幼儿交往能力。

幼儿的一日生活,包含了十分丰富的社会教育内容,它们不仅给幼儿表现、发展技能的机会,还能使幼儿获得有价值的新知识。请幼儿轮流做小老师,让他们在为大家服务的同时,产生光荣感,得到交往的乐趣;请内向孤僻的幼儿做信息使者,迫使他们逐步与老师、同伴交往;利用户外活动和散步活动这两个全园集中性的开放活动时间,开展跨年龄段的相互交往活动;鼓励幼儿同园内其他人员接触等,以此来拓宽幼儿的交往范围,引导幼儿使用合适的交往行为方式,进一步提高幼儿的交往能力。

2、家园互动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

幼儿的坏习惯,形成中的心理疾患,大多是在家里形成的。在开展幼儿心理教育中,必须强调家园一致的原则,才能取得教育的最大实效。在开展幼儿心理教育过程中,坚持家长学校活动。首先,为家长开设了《迈好走向社会的第一步》的专题讲座,让家长明确幼儿园的教育意图,并能大力支持园方,积极投入到教育活动的配合之中。其次,为了向家长指明教育的方向,教师们煞费苦心:利用“家长园地栏”、幼儿月发展评估表等,便于家长及时地了解近阶段的教育目标及内容,让家长进一步掌握教子的方法,使家长能正确对待子女教育。还组织了一些亲子游戏活动,如“亲子树叶拼贴画”、家长公开课、“新年之约”家园联谊活动、“庆‘三八’我和妈妈做游戏”等,使家长参与到幼儿的活动中,让家长了解幼儿的活动过程,分享幼儿的快乐。此外,还充分利用好“幼儿记事本”,家长将幼儿有关交往方面的话加以组织,或记录幼儿在家与他人的交往情况,教师能及时了解情况并写上老师的回话加以证实和分析,通过这种不定期的交流,配合教育、指导,使个别幼儿在交往方面有新的突破。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学笔记(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