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活动中的师幼互动面面观

   2016-10-12 幼儿学习0
核心提示:师幼互动居于各种人际互动的核心位置,贯穿于幼儿园中教学活动,游戏活动,生活活动等各个场景。“师幼互动”渗透在幼儿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特别是在幼儿园的教学和游戏活动中,师幼互动则是决定游戏效果的关键因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
师幼互动居于各种人际互动的核心位置,贯穿于幼儿园中教学活动,游戏活动,生活活动等各个场景。“师幼互动”渗透在幼儿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特别是在幼儿园的教学和游戏活动中,师幼互动则是决定游戏效果的关键因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但在现实状况中,幼儿园游戏活动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严重倾向,这影响着游戏教育作用的发挥。本文对游戏活动开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作了一些探讨和反思,与大家交流如下:

一、 游戏活动中师幼互动行为存在的问题

(一)游戏活动中幼儿的主体地位被替代

案例1:集体游戏活动《孵小鸡》

中班幼儿集体活动时间,老师说:“今天,我无要玩的游戏是《孵小鸡》,大家会玩吗?”“会!”全班幼儿异口同声地回答。“那好,现在请小朋友轻轻地站在自己的凳子旁边,我来当狐狸。现在我要开始捉小鸡了,准备好了吗?”“准备好了!”

全班幼儿一边拍手一边念儿歌。说完儿歌,老师便说:“狐狸来了”,边说着边靠近一个幼儿的身边抓住了一个孩子,并把孩子带到指定的地方。然后老师以同样的方法继续其他的“小鸡”。

案例解析:《孵小鸡》是幼儿园里常见的游戏活动之一,尤其是中班幼儿对该游戏的规则已经非常熟悉了,所以,老师完全可以让幼儿自己来担任“狐狸”这一主要角色。但实际上,在整个活动中,幼儿的主体地位被替代,幼儿只是“站在自己的小凳子旁边”,唯一的游戏动作是“一边拍手一边念儿歌”,被动地等着教师来“捉”,没有真正体验到游戏活动带来的乐趣。这使得本来能够锻炼幼儿瓜的灵敏性的游戏,变成了一个非常呆板的活动。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幼儿是游戏活动的主体。在游戏活动中,幼儿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可以让身心处于积极的状态中。儿童游戏应包含以下几个主要特征:游戏是愉快的,欢乐的;游戏是自发的,自主的;游戏是游戏者主动参与的。但是在现实中我无看到,教师往往更多地片于主动者的地位,尤其是在集体游戏活动中,教师作为教育者组织者、控制着整个游戏活动。他们控制着游戏活动的发起和互动过程,左右着幼儿的行为;幼儿常常处于服从、依赖的被动地位,在游戏中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学笔记(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