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5种人,一定做不好运营工作!

   2016-03-17 0
核心提示:2014、2015年之后,互联网已经进入了一个产品+运营共同驱动的时代,道理很简单,产品同质化越来越严重,大家在产品这块的整体水

有5种人,一定做不好运营工作!

        2014、2015年之后,互联网已经进入了一个产品+运营共同驱动的时代,道理很简单,产品同质化越来越严重,大家在产品这块的整体水平也都在提高。所以,别抱着产品做的好,就一定能会有人用、会火的春秋大梦了,这个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即使你做的再好,瞬间复制你也跟玩似的。这个时候,运营实力的高低,就变得尤为重要了。

        目前国内运营人员的整体水平,也越来越参差不齐。同样是总监,有年薪几万的,有年薪几十万的,有年薪几百万的。而行业对运营人员的要求也在逐渐提高,每年加入这个行业的人也在飞速增长。

        所以,我今天抛个砖,并非贬低某些人,只是希望大家能够引以为戒。运营工作的确有很多的特殊性,想从事这份工作,做好这份工作,在日常的工作里,可以适当的懂得规避。抛砖之前,我也认可一个观点:职位、薪资、年龄、名气,皆与能力不划等号。

        那么,哪些人一定做不好运营工作呢?

        太“聪明”的人

        第一类:学历太高的人。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很多做的非常出色的运营人员,并非有着非常高的学历,毕业于非常牛逼的学府,更不是学霸。反而一些普通学校出来的普通人,做的却非常好。

        道理很简单,运营工作是最看基本功的。这些人起点就比你高,他们用来磨练基本功的时间相对会短。更何况很多高学历的人,也不屑去做运营的那些粗活、累活、脏活。还有一点,他们太聪明了,总想从中找出一些所谓的规律、捷径,而运营工作,最好的捷径就是在练好基本功的基础上,不断总结、学习和提高。很多人总结了各种规律,同时也就把自己给框死了。运营工作是讲究灵活性的。

        第二类:自以为自己很聪明的人

        我见过很多人,总觉得这个很简单,那个很简单,事情还没做呢,他已经用自己强大的逻辑判断能力,把结论给到你了。他们的终极目标,就是完成领导指派的任务。你和他对细节的时候,就会发现:过程千疮百孔。

        运营工作真的很简单么?运营有无数的细节,永远有无数你未知的领域等着你探索。越是真正的运营大咖,做着做着,会觉得自己越来越白痴,不懂的越多。不懂就是不懂,有啥好避讳的?

        褪去华丽的外衣,谁不是屌丝?

        第三类人:鸡贼

        还有一些人,总想着法子,图省事。

        但这种人,表面上你看不出任何问题,态度非常好。工作逻辑性密不透风,你问十万个为什么,他都能对答如流。

        可问题是:成绩上就是体现不出来,甚至连个亮点都找不出来。

        如果你是业务型的领导,其实平时观察下他的工作习惯就会发现问题了。

        如果你是用人单位,面试时遇到这种人,一定要警惕!

        太笨的人

        第一类人:智商低。

        这个就不详细解释了。运营工作还是很体现智商的,毕竟工作实在是太杂了,你还要面对各种形形色色的用户。

        第二类人:不肯定花时间的人

        运营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初期你必须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处理各种问题,面对各种难缠的用户。我之前说过一个很多人都容易忽略的事实:其实很多高质量的用户,都出现在晚上,那些高收入、高素质的人,谁白天闲的那么蛋疼,在你平台上花费那么多时间啊?

        如果你抱着每天工作八小时,还能把运营工作做的很牛逼,你就死了这份心吧!这种人,我还没见过一个!

        运营工作,往往每天要花至少10个小时以上,甚至12、15个小时,尤其是工作初期。错过了最好的学习阶段,等你30岁以后,再想补基本功,可能性几乎没有。

        有些人,你跟他谈时间,他跟你谈效率。你跟他谈效率,他又跟你谈时间。人实诚是好事,但我只能说:你不适合做运营工作!

        把工作当工作、消遣的人

        把工作当成工作,其实这点并没有错。并不是所有人都希望成为人上人的,工作是为了生活,而生活并不是为了工作。我有时候非常憎恨自己,因为我并不怎么开心。

        有很多人从小家境比较殷实,生活比较富足,也不乏有些人,人家来公司就是来体验生活的。你努力20年,也许都赶不上人家的现在。这就是命,认了吧,反正也不丢人!

        我也见过很多人,工作了10多年,依然只是个普通职位。

        这些这些,统统都没有错。这个世界上,永远有60%的人,他们觉得60分就行了。而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里,以自我实现作为需求的人,只占5%。

        所以,即便不能成为出色的运营人员,我们也没理由评论他们的价值观。因为,这是普遍规律。

        情商太低的人

        咱们这么辛苦地完善产品,最终也是给用户服务的。运营人员,是最贴近用户的。通过与用户大量的接触过程中,我们能拿到用户最真实的需求,我从来不相信那些所谓的调研报告,参考下也就罢了。

        但凡出色的运营人员,在心理学上都是有一定的悟性的。像近期很火的咪蒙,也无非是抓住了用户的心理而已。能读心,是运营人员的目标之一。心理学,我甚至觉得应该成为运营人员的一门必修课。

        从运营角度上讲,情商低的人,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没有同理心,不懂得换位思考

        你是用户,你会怎样?

        我见过有些帖子,一看就是真人帖,而且本身没有问题,结果某小编推荐的时候,起了个特别找抽的标题,整个帖子一片骂声。

        这个用户,永远跟你说拜拜了!

        2、耐不住性子,跟用户吵架,甚至破口大骂

        运营人员需要具备客服人员的素质,骂不还口。跟用户斗嘴,基本上都没有好处的。

        更有甚者,居然用QQ或者微信跟用户骂架,好了,证据已留下,这是你一辈子的铁证了。

        官方,应该有官方的姿态和气度,小不忍则乱大谋。

        得罪一个用户,其实是得罪了他周围的所有人。他走到哪里都会跟他的亲戚、朋友、同事说:XXX公司的产品,你永远别用!

        3、生活就像辩论赛

        无论什么事,他总想分出对错。

        无论你说什么,他总会给你挑刺。而且说话的语气,总感觉他像是在说:你是SB么?

        他们永远不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

        其实,真正的智者,别人错了,知道就行了。别人做的好的地方,早就偷偷记在本上了。

        4、被规则限制死、不懂变通的人

        运营是讲究灵活性。对于很多运营工作,需要有自己的预期和预判,能够及时作出调整。

        运营规则,并不是所有都不可破的。

        以结果为导向,你管我怎么达到的,哪怕用一些你看不上的手段和方法,这就是运营!

        逆商太低的人

        逆商(AQ来自英文AdversityQuotient)全称逆境商数,一般被译为挫折商或逆境商。它是指人们面对逆境时的反应方式,即面对挫折、摆脱困境和超越困难的能力。

        运营工作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往往都是从0做起,这需要极强的耐性和韧劲。它不是一项循环往复的工作,而是由量变到质变。当它规模还小的时候,运营人员甚至都没地位,而随着它规模越来越大,作用也就越来越大,运营人员会变得越来越不可或缺。

        运营不像产品工作,功能上线了,大家都看到了。很多运营工作,我们都不好意思跟领导汇报。

        很多人会发掘运营工作会做的非常没有成就感,说实话,我也一样会有。曾经很长的若干年里,我只能靠不断学习一些新的技能、实现一些别人都看不上的数据、数字,来满足自己的成就感,而这些,大多时候公司或者领导永远不会给你褒扬。

        所谓逆商,无非是:

        学会自我认可,从小事找成就感!

        自己受委屈了,心理不平衡了,能对自己呵呵一笑!

        当有人骂你SB的时候,还能保持一份专注,坚持干下去!

        看到各种诱惑,面对各种喧嚣和浮躁,能够依然坚守自己的原则!

        学会发掘自己的潜力、开发自己的兴趣!

        不要吐槽,因为会传染!不要抱怨生活的不完美,因为生活本来就不完美!不要怪自己的出身,因为人生来就不平等!

        把眼泪留给弱者!

        眼光长远一点,相信天道酬勤!

        运营工作是非常磨练逆商的。逆商这东西,如果先天不足,可以后天弥补。如果太低,会影响你的上限。

        当你攥着拳头,还能跟用户用平和的语气沟通的时候,证明你已经入戏了!

        当你坚持用对的方式和方法做事、却依然没效果的时候,你是否还能继续坚持?

        你能忍受寂寞么?当别人都拥有的时候,你能大胆舍弃么?

        ......

        当你的小宇宙,强大到可大可小的时候,也就是你要爆发的时候了!

        总结

        平日里,我是一个不喜欢看心灵鸡汤的人。今天写的这些文字,我希望大家不要把它仅仅当成鸡汤。即便换不来半个谢谢,我亦无所谓。

        运营工作,其实所有工作,都包含两块:价值观和方法论。价值观决定行动,决定意愿。

        希望以上的文字,能够警醒那些迷茫中的人儿。因为,我真的觉得运营这份工作很好!

        类类,现任360手机粉丝运营总监,原猫扑网产品运营总监、酷我音乐产品总监

 
标签: 运营工作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学笔记(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运营工作的深与浅
    运营工作的深与浅
    如果以时间点为切面,单独看大家的运营工作,会执行、能胜任岗位就足够了。但是若以时间点为轴,以月或年为单位,再看大家的运营工作,就会有三六九等之分了。有的人运营工作做得浅,理解的也浅,直接表现是待遇比较低,相对应的是对运营工作有一定理解和深度
    01-13 运营工作
  • 在运营工作中,如何把日常工作做好
    在运营工作中,如何把日常工作做好
    这几天我研究了一个新的课题:股权结构。在做品牌咨询时,看到了两个迅速发展的餐饮品牌“某家德”和“某莱士”,他们的扩张速度远超过同类品牌。本着凡事存在即有缘由的理念,我专门找了几个懂行的人问了下,这两个品牌为什么发展的那么快。得到的回答基本上
    06-24 运营工作
  • 从产品视角,如何做好运营工作
    最近负责社区项目的时候,在和我们的运营团队进行磨合。但由于运营团队是今年做了大的扩招,基本上都是新面孔,特别在我们的用户都是以下沉群体占多数的时候,运营在做活动上会出现不够接地气的局面。因此,我在之前做了1个以产品的视角来看待运营的分享会,
    11-05 产品运营
  • 运营小白如何选择靠谱的运营工作?
    运营小白在面试找工作,都有些盲从,不知道如何去判定1份工作是不是靠谱。如果进入1家不错的公司,公司内部有资源和人力配备,领导舍得投入,入职有人带,最好的状态也莫过于此了。不过大多公司的状态,我们最近产品需要推向市场,需要1个人来做这件事情,或
  • 9 个过来人的经验,让你的运营工作更有成效
    今天不写单个模块,写工作中积累下的9点感悟,现在已成了我工作习惯、思考习惯,希望对你有帮助。1、少就是多现在,打开1个推送,动辄6篇文章以上。打开1个公众号,3个1级菜单,15个2级菜单。打开1个APP,弹窗完再来9个banner。你自己看视频都1.5倍速,你周围
    03-28 运营工作
  • 第一次从事产品运营工作的复盘
    本文谨为第1次从事产品运营工作的复盘。人各不同,经验不1,如有共鸣,定是缘分。事实上,Leader让我写这篇文章大概是两周之前的事了,彼时也在公司的运营团队从事了将近1个半月的产品运营实习工作。过去的1个半月中第1次接触到公司、第1次接触产品运营、第1
  • 以游戏化思维来做运营工作
    曾有见过他人将游戏化利用到生活中去,例如完成了某项工作,加几分,分数到达1定程度,嘉奖1场电影或1顿美食等等。用游戏化的方式来产生动力,到达鼓励自己的目的。其实游戏化不单单能利用到生活中去,在运营工作中一样适用。在游戏中,决定角色是不是牛掰的
    11-30 游戏化
  • 运营新人没后台权限,如何运用数据思维,做有效的运营工作
    运营新人没后台权限,如何运用数据思维,做有效
    今天这篇文章会用10分钟给大家介绍2个部份:前1/3篇幅——数据思惟对运营工作的重要性;后2/3篇幅——告知大家在没有后台权限的时候,如何利用数据思惟做事,从而成为1名有效运营而非“打杂”。我们首先来弄清楚为何要做1个有数据思惟的人:“数据思惟意味着
  • To B企业的互联网运营工作如何做?
    To B企业的互联网运营工作如何做?
    平常我们所接触到的90%以上的成体系的运营思惟,都是基于C端产品延伸出来的,而在To B领域,不管是宏观的或是具象的运营架构照旧是匮乏的。To B运营与To C运营既有相通的地方,又不能全盘模仿;其中奥妙的地方,细细体味,还是极其有趣。盘点近10年互联网企业
  • 连这10种思维都没有,还想做好互联网运营工作?
    连这10种思维都没有,还想做好互联网运营工作?
    有些人做运营不久,但是其成绩,能拿得出手的案例却很多;而有些人做运营好久,但是可以给他人吹吹水的案例却少得可怜,中间的差距就在于思惟。思惟是个好东西,如果简单地理解它,它就是我们对1件事情的看法,其中包括解决问题的方式。而思惟在运营工作当中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