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音乐活动在主题课程中的实施和评价

   2017-05-24 幼儿学习0
核心提示:  摘要:音乐是人类生活的反映,人们用音乐抒发情感,用音乐愉悦生活,音乐能带给人们美感,使人们获得高尚的情感。我国著名的幼儿教育家陈鹤琴认为:“音乐是儿童生活中的灵魂。”幼儿对音乐具有一种本能的反应,丰富的音响、鲜明的节奏、动听的音调会使他


  摘要:音乐是人类生活的反映,人们用音乐抒发情感,用音乐愉悦生活,音乐能带给人们美感,使人们获得高尚的情感。我国著名的幼儿教育家陈鹤琴认为:“音乐是儿童生活中的灵魂。”幼儿对音乐具有一种本能的反应,丰富的音响、鲜明的节奏、动听的音调会使他们情绪激动、表情愉悦。因此音乐活动在幼儿园主题课程中的实施和评价成为现在幼儿园科研活动的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本文结合幼儿园主题课程,探讨了音乐教育活动的实施和评价。
  
  关键词:音乐活动,主题课程,实施,评价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教师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教育过程。”所谓主题课程就是秉承了这个精神,以主题为主线,围绕主题脉络将集体教学活动,日常活动、区域活动、家园共育活动、环境创设有机结合。幼儿园主题活动围绕着幼儿园教育内容实施开展。其中艺术是五大领域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艺术领域就像一棵大树,音乐教育活动便是这棵大树上的一根重要的丫枝,是艺术领域的一个重要的教学形式。因此,有效实施音乐教育活动,正确客观地对活动进行评价,使得主题课程这棵大树更加茂密,更加郁郁葱葱。
  
  音乐可以陶冶情操,启迪智慧、萌发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促进人们身心健康的发展。音乐作为最具有情感的艺术,它把旋律、节奏、和声、声调等音乐要素有机的组合起来,将美好的情感用声音的表达出来,音乐也能拨动幼儿心灵中的琴弦,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情感体验。而音乐教育旨在培养和提高幼儿的音乐能力,增强幼儿对音乐美的敏感性,是幼儿得以和谐发展、健康成长的一种重要手段。幼儿只有学会认识音乐,驾驭音乐,才能进入音乐天地,并借助音乐活动获得积极的人生经验。所以我们在音乐教育活动中,要深入研究音乐与幼儿之间的关系,通过实施开展、评价总结,让幼儿在音乐活动中有所获得,感受到音乐美。
  
  结合主题课程,有效实施音乐活动
  
  (一)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
  
  音乐家斯特拉文斯基曾说过:“音乐就是情感,没有情感就没有音乐。”在艺术世界里,音乐是最善于表达,激发情感的艺术,它可以使幼儿兴奋,也可以使幼儿镇静,消除紧张情绪,获得情感的平衡。同样,激发情感、激发兴趣也是幼儿表现音乐的前提。只有在幼儿对音乐感兴趣的情况下,幼儿才会认真投入到音乐活动中,从而在音乐活动中得到发展。兴趣是幼儿学习音乐的首要前提,是幼儿学习知识、开发智力的动力,能促使幼儿创造性地学习,凡是幼儿感兴趣的东西,他学习时就注意力集中,积极性高,就会钻研、去思考。但幼儿的兴趣不是天生的,而是在活动中培养的。如:通过教师的言行、环境创设、材料、游戏、故事等激发幼儿的音乐兴趣。
  
  案例:在音乐活动《爸爸逛公园》活动中,《爸爸逛公园》这是一首排比性比较明显并且枯燥的歌曲,每一段歌词只是稍微有些变化,歌曲的旋律也是比较平淡。如果单一的学唱只能让幼儿觉得枯燥乏味,如何能让幼儿对这首歌曲感兴趣?让孩子能体会到玩中学,学中有所收获呢?在一番准备后,首先呈现在孩子面前的是一个提着公文包,带着眼镜,穿着男装的“老师爸爸”。孩子们一看到我这个“老师爸爸”开始哄堂大笑,我以一系列诙谐幽默的动作入场,然后大声说:“爸爸今天带你们游公园喽!”孩子们立刻进入了游公园的情境中,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我将整个活动贯穿在游戏中,在活动的最后一句,“你不捉老鼠就不带你去!”我把孩子们当成小老鼠,我来当大花猫,歌曲唱完的时候去捉老鼠,小老鼠们拼命地四散逃走,真是好玩极了。孩子们完全没有感觉这是一节音乐活动,但是往往是在这样一遍一遍的游戏中,孩子们学会了歌曲,也达到了所预设的教学目的。
  
  (二)选择适合的音乐素材
  
  一个好的音乐素材可以影响孩子的一生。为什么一些经典的儿童歌曲能被我们一代一代地传唱下去,而没有在时代的更替中消失?正是因为这些音乐素材是优质的、经典的,不被时代所抛弃的。我们有必要整理出这样一套适合幼儿的、琅琅上口的、能促进幼儿发展的好的音乐素材,然后根据这音乐素材进行分析,研究活动策略,让这些歌曲在孩子们嘴里广为传唱,让主题课程中的音乐活动得到最好的开展。我们可以选择那些更便于和有利于孩子发挥创造性的音乐素材。如:《两只老虎》、《洋娃娃和小熊跳舞》、《小小蛋儿把门开》等。这些都是每个孩子都耳熟能详的歌曲,这些歌曲之所以能成为孩子们心中的经典,与歌曲的节奏、歌词、旋律及符合孩子们们的年龄特点是分不开的。
  
  (三)多变的音乐教学形式
  
  幼儿园的教学组织形式应该是多样化、丰富、多变的。新《纲要》要求我们在指导幼儿的艺术活动时注意不要把艺术教育变成机械的技能训练。作为教师,我们也应该积极地研究和创新教育方法,使每一个孩子都能插上音乐的翅膀,在音乐活动中自由翱翔。那么,怎样更好地进行幼儿园唱歌教学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
  
  (1)故事、儿歌渗透法。我们可以将音乐材料进行分析,编成故事、儿歌来帮助幼儿理解歌曲内容,加深幼儿对歌曲的印象。如《泼水歌》、《螃蟹歌》、《八只小狗抬花轿》等,老师需要将歌词重新整理,并且以故事的形式演绎出来,帮助幼儿理解歌曲里所讲的故事。
  
  (2)图谱教学法。音乐图示法是以结合图示,理解音乐内涵,提高音乐欣赏能力的一种更简易的音乐教学方法。在音乐活动中必须运用某些方法和手段帮助幼儿去熟悉音乐,了解音乐。而图示法正是运用直观的图像、线条、图形等来帮助幼儿感知音乐的节奏、旋律等,从而使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创造力、表现力得到有效的发展。
  
  案例:如《快乐的牧羊人》,歌曲内容讲述的是一个名叫‘多里’的牧羊人的故事。在欣赏的过程中,我借助图谱帮助幼儿理解歌曲内容,理解歌词意思,并通过分段欣赏让幼儿熟悉旋律,使幼儿从感受—理解—想象—表现的过程,从而感受到牧羊人多里的快乐心情。在歌曲中,多里唱“雷欧雷……”时,我一直苦恼该如何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最后在图谱中我用了一个大弧线和一个小弧线。孩子们看着弧线,立刻就能长出不同的音高,理解并演绎出多里不同的心情。
  
  (3)音画转换法。所谓音画转换法就是借助能被幼儿所理解的图画、符号,帮助幼儿理解歌曲,有效地记忆歌词、表达情感的音乐教学法。当幼儿在演唱某一段较复杂的节奏或歌曲而遇到困难时,我们应该简化歌曲,用能被幼儿理解的符号代替,如歌曲《大鞋小鞋》中的节奏,用形象的符号来代替“踢踏踢踏”的声音节奏。对这种新的音乐活动方式,孩子们还是比较容易掌握和接受的,效果也非常好,孩子们都非常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大胆而又轻松地演唱复杂的节奏,当幼儿清楚地唱出这段节奏时,每个孩子都非常开心,这正是体验到成功的表现。
  
  二、音乐教育活动的评价
  
  经过前期的努力,我们完成了主题课程中音乐活动内容选择、组织、实施阶段的工作,下一阶段就要对课程实施效果展开评价。教育评价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了解教育的适应性、有效性、调整和改革工作,促进每一个幼儿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手段。通过评价,我们可以测量音乐活动的开展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达到的程度如何,整合效果怎样,教师与幼儿是否都有得到发展,我们通过评价结果对课程进行反思,以实现良性循环。评价是音乐课程改革实施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对于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音乐教学评价是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并为教学策略服务的活动。
  
  (一)活动目标的评价
  
  活动目标的达成情况决定这节活动的成败。首先要看活动目标是否与音乐教育的总目标、年龄阶段目标以及单元目标应紧密联系;然后活动目标应涵盖认知、情感与态度、操作技能三方面的要求;最后要关注活动目标与儿童的实际情况是否相适应。
  
  (二)活动内容的评价
  
  活动内容是为教育目标所服务的。在评价活动中我们要检验活动内容与音乐教育目标是否一致,与音乐教育所涉及的范围、领域相是否相同,与幼儿的能力发展水平相是否相符。而且还要检验音乐教材本身是否具有审美性和艺术性。在音乐活动中,我们要根据不同年龄的幼儿选择适当的音乐材料,细心进行教材的分析、拣选,选择幼儿感兴趣的教学内容进行。正确选择材料决定着活动内容的质量。除此之外,音乐活动中各部分内容间的比例、结构、时间关系要合理,活动内容与活动形式要相适应,活动内容的组织安排要突出重难点,活动内容各个部分之间的过渡要流畅。
  
  (三)活动过程的评价
  
  每一个音乐活动应该是在准备的前提下进行的。准备活动包括物质准备和知识准备。物质准备是指教学具、活动材料上的准备,物质准备与否决定着活动过程能否顺利开展,幼儿是否能利用丰富、生动、有趣的的材料进行学习。如:音乐磁带、CD、图谱、课件等等。知识准备是指教师预设的教学目标、方法、策略等。教师对活动必须是有研究的,有想法的,然后进行备课、准备教具,然后才能在教学活动中顺利地将知识点落实下来,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教师在设计音乐活动时,在结构上应该紧凑、有序,应该注意到每一个环节和步骤之间的层次性、系列性、递进性,能够体现结构安排上的动静交替。教师的教学能力也尤为重要。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亲切自然、精神饱满,具有一定的热情,调动幼儿情绪,使幼儿对活动内容感兴趣而投入到活动中。教师在活动中能否做到正确而清晰地示范讲解,是否善于调动儿童的积极性,巧妙而熟练地运用角色的变化引导儿童学习,善于设置一定的提问以有效地激发儿童的独立思考能力是教师教学能力评价的重要标准。在开展活动中,教师还应注意到与幼儿的情感交流,是否关注到个别被忽视的幼儿,正确引导及干预,从而激发儿童的兴趣、意志、自信、独立等良好的心理品质。
  
  在音乐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教师应根据不同幼儿的特征或者整个班级孩子的特征做出对活动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不同的孩子采取不同的引导方法,体现出因材施教。如:在观摩名师应彩云老师的活动中,对于个性明显、不守课堂秩序的幼儿立即采取措施,进行科学有效的随机教育,不仅使得教学活动正常开展又能使孩子得到心理和知识的满足。
  
  (四)活动效果的评价
  
  首先,应该把活动效果与教学目标进行对比,与活动预期所达成的情况进行分析,对幼儿知识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测,这是检验活动效果的重要途径。其次,幼儿的情感是否得到满足。任何一次教学活动的开展,都必须关注到幼儿的情感。幼儿正是通过情感的满足来促进幼儿情感的需求。如快乐、自信等。再次,师幼互动、生生互动是否有效,课堂气氛是否生动、活跃也能体现出活动开展的效果。
  
  幼儿是活动的主体,主体课程的实施和评价都是为围绕着幼儿所开展的。所以,音乐教育活动也必须围绕着幼儿这个主体所进行。在幼儿的学习中,如何发挥和发展幼儿学习的主体性,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是我们每个教师应该认真思考的。音乐教育是一门特殊的学科,我们不仅要求幼儿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还应该重视幼儿的情感。但只要我们明确音乐教育的目标,努力探寻适合幼儿的教育形式与方法,就会寻找到二者的平衡点。而研究、了解幼儿的需求,掌握幼儿学习的特点,就会使我们在音乐环境的创设上,操作材料的提供上,为幼儿的探索创造条件,孩子们终究会成为音乐学习的主人。要想让音乐教育活动在主题课程中有效地开展,教师必须理清音乐活动在主题课程中的重要性,学习必要的音乐知识,熟练掌握音乐教学技能,分析幼儿的心理需求,让音乐教育活动的实施和评价更加科学化。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2]故事在主题中开始[M],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
  
  [3]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的设计和组织[M],郑州大学出版社,2013
  
  [4]幼儿园音乐教育[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标签: 幼儿 音乐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学笔记(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西红柿会产生电吗(化学实验)
    目的: 1.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探索能力和发现能力。 2.丰富词汇:铜片、锌片、电路。 准备: 若干块长5厘米、宽1.5厘米的锌片和同样大小的钢片(每组一套);每组十几个西红柿、一个小电珠、一张图纸;铜丝若干。 过程: 1.师:小朋友,现在老师和大家一
    02-18
  • 幼儿园中班体育游戏活动:《我是人民小骑兵》
      椅子是孩子们最熟悉的,在幼儿园中,每天他们都与小椅子亲密接触。在平时带班时,我发现孩子们喜欢用椅子做玩具,从椅子上跳下来,跨过椅子,当马骑,由于考虑到教室内活动空间狭小,不安全,不允许幼儿开展,但孩子们玩椅子的兴趣始终浓厚。在《纲要》中
    02-18
  • 幼儿园中班美术活动及反思:《欣赏活动麦田与柏
      《麦田与柏树》是荷兰著名画家梵高的作品。他的画中充满了令人迷醉的色彩和线条,一种难以模仿的、激情四溢、让人无法忘却的美。为了聚焦内容,实现艺术活动的教育价值,我们把这节美术欣赏活动定位在绘画语言的要素之一——线条上,目的是引导幼儿观察画
    02-18
  • 幼儿园大班体育活动:《越野训练营》
      活动目标:  1、复习助跑、跨跳、爬、平衡,在情景活动中提高动作灵活性、平衡性。  2、乐意合作、不怕困难,勇敢自信参与活动,体验成功的乐趣。  活动准备:  轮胎、垫子、木墩架、梯子、攀登架、圈、地图、哨子;  背包、毛巾、彩旗人手一份
    02-18
  •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荷叶姐姐的伞
      活动目标:  1、在看看讲讲中感受散文诗的语言美,愿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散文诗的喜爱。  2、在教师引导下,愿意结合生活经验想象荷叶姐姐伞下的动物体验与同伴分享的快乐。  环境创设:  多媒体课件(荷叶姐姐的伞)  重点与难点:  用
    02-18
  • 幼儿园中班语言活动:月亮对我笑眯眯
      活动目标:  1.在观察、表达图片内容的过程中,理解、学习诗歌。  2.感受诗歌的情境,尝试分角色有表情地朗诵诗歌。  活动准备:  实物投影图片供老师操作,图片内容有月亮(各种表情、可移动)、云朵、电视机、小朋友(可移动)、小床等。  活动
    02-18
  • 幼儿园中班体育活动:《魔盒总动员》
      【设计意图】  盒子是日常生活中幼儿常见的物品,不管是家中还是街上都可以随处可见。中班幼儿正处于想象力丰富的时期,借此让幼儿对盒子的玩法进行创意,与同伴一起合作探索纸盒的多种玩法,以激发他们的想象思维,让幼儿体验游戏活动中的快乐,培养幼
    02-18
  • 幼儿园大班游戏活动:《走迷宫》
      【设计意图】  走迷宫能有效地提高幼儿的有意注意和空间智能,帮助幼儿学会整体观察、全方位思考,培养幼儿逆向思维能力及沉着冷静、敢于挑战的品质等。  我班幼儿对走迷宫有一定经验,但能力参差不齐。有的幼儿能迅速判断并选择通畅的路径走出迷宫;
    02-18
  • 幼儿园大班体育活动:《好玩的斗笠》
      活动领域:  健康活动前评析《纲要》中要求为每个幼儿提供丰富的玩具、可操作的材料,为他们创造主动探究和学习的机会。在目前市场上虽然说教玩具琳琅满目、品种繁多,但在农村幼儿园由于受经费和其他条件限制,各类活动材料还是比较欠缺。针对以上现象
    02-18
  • 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蚂蚁的家》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了解蚂蚁的生活环境,通过想象用绘画表现蚂蚁的家。  2、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对空间的表现能力。  【活动准备】  1、课件-蚂蚁的生活习性  2、图片-蚂蚁窝  3、图画纸,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 
    02-18
  • 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多给我一点》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守恒,知道物体的大小和多少不受形状的变化而变化。  2、通过比较,验证物体的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活动准备】  绳子、纸(长方形、正方形)、瓶中的水、杯子、若干蛋糕图片。  【活动过程】  一、多给我一点。  
    02-18
  •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冬爷爷的礼物
      活动目标:  1、通过学习散文、欣赏散文的优美词句,了解下雪对人类的好处。  2、使幼儿认识大自然,热爱大自然,培养幼儿勇于探索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准备:  1、幼儿在雪地里的照片。  2、将幼儿带回的照片,布置在活动室的墙壁上。  活动
    02-18
  • 幼儿园托班音乐活动:《我爱小狗小猫》
      一、目标:  1、激发托儿歌唱的欲望,知道唱时用自然音。  2、初步能跟琴声模仿老师唱准333|555|3322|1--||  二、材料:  小狗小猫头饰每人一个,录音机,磁带  三、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兴趣:托儿跟着老师听音乐按节奏拍手(托儿戴着
    02-18
  • 幼儿园小班美术活动:快乐颜色
      设计意图  每个色彩宝宝心中都有自己的故事,有的宝宝高兴,有的悲伤,有的郁闷,有的……你们猜猜这里的色彩宝宝是什么样的心情呢?根据小班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考虑到小班幼儿的思维特征更多的是在直觉上,而颜色生活中随处可见,为此我设计了《快
    02-18
  • 幼儿园中班语言活动:《彩色牛奶》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学说故事中的句式:ⅹⅹ喂奶牛吃ⅹⅹ色的ⅹX(蔬菜),就挤出ⅹⅹ色的牛奶,ⅹⅹ喝了变ⅹ色。  2、鼓励幼儿根据故事中的情节进行大胆的猜想和仿编。  3、体验故事中小动物们变色后的愉悦心情。  活动重点:理解故事
    02-18
  • 中班语言活动――猴小姐闹笑话
    活动目标: 1、能理解故事含义,感受故事中的幽默情趣。 2、通过故事懂得穿衣服要注意场合和季节的道理。 3、能掌握基本的穿衣常识。 活动准备: 故事挂图、图片、操作卡片 活动过程: 1、引入课题。 出示猴子,提问:猴小姐穿着什么样的衣服?(幼儿看图说说
    02-18
  • 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动物列车》
    【活动目标】  1、教会幼儿正确说出各种动物所发出的声音,并用简短的句式进行表述。  2、要求幼儿用清楚的声音说话,培养他们在集体米那前大胆说话的习惯。  3、引导幼儿倾听别人的发言,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  【活动准备】  1、玩具动物列车一辆
    02-18
  • 幼儿园小班游戏活动:《体育爆米花》
      【活动设计】  体育游戏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体质、娱乐身心、陶冶情操为目的的一种游戏方法,它既有游戏的特点,又有体育的特征。幼儿的天性,表现为好动、好奇、好模仿等特点,如果采取简单呆板的教学模式,幼儿是难以接受的,应当采取富有
    02-18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