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中国教育史》有感之陈鹤琴“活教育”理论

   2016-10-11 幼儿学习0
核心提示:作为新世纪的幼儿教育工作者的我们是幸运的,因为我们拥有了很多前辈成功的教育模式,中国教育的传呈让我们深受其益,在明灯的指引下我的步履更加坚韧。“活教育”理论,是陈鹤琴在创建中国特色的幼儿教育实践中创立和发展起来的幼教理论,所表达的教育理念、教
作为新世纪的幼儿教育工作者的我们是幸运的,因为我们拥有了很多前辈成功的教育模式,中国教育的传呈让我们深受其益,在明灯的指引下我的步履更加坚韧。

“活教育”理论,是陈鹤琴在创建中国特色的幼儿教育实践中创立和发展起来的幼教理论,所表达的教育理念、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原则均经过科学实验和反复实践验证,对我国幼教事业的发展具有长远的指导价值。早在20世纪上半叶,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呕心沥血地探求儿童的习惯、言语、情绪、心理,用慈母般的爱心去精心抚育儿童。陈鹤琴先生认为受教育者是“活”的,教育也应该是“活”的,理应顺应时代潮流“朝着最新、最活的方向做去”。他认为传统的“死教育”只让儿童死读书本,而“活教育”最主要的特征是强调教育和生活现实、社会现实紧密相联。他告诉我们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死教书”的方法,冲破幼儿园这一狭小的天地,让孩子到自然和社会中去学习。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教儿童做人。教育要培养儿童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首先,以“德”为重,重视做人。

我始终坚信一句话:有德无才是疵品,无德有才是危险品。德育培养是从小就该重视的事情,我宁愿花更多时间在这方面。陈鹤琴先生的理论中我们可以看到德育在整个教育工作中是“最繁重最紧要的”观点。儿童的认知具有整体性的特点,因此我们在幼儿课程的编排上更要注重内容之间的相互关联,这样可以方便孩子的记忆和理解。让他们在学习中能够养成“爱人类”“爱真理”的基本态度,将做人的道理融入到我们的教学中。同时在教学中我们还要唤醒和培养儿童的创造欲,对此可以通过游戏、表演、展示等教学模式来诱导、启发孩子。另外,缺乏团体精神而不善于与人合作是现在儿童的严重缺点,为此对儿童“要从小就训练他们能合作能团结”的精神,要按照“人生以服务为目的”的教导去培养他们,克服自私自利思想。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学笔记(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