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班节奏乐教学手段多样化初探

   2017-05-28 幼儿学习0
核心提示:节奏是体验音乐美感的重要来源,不同的节奏变化表达了不同的音乐内容、音乐情绪和音乐形象,使音乐变得各具特色,优美动听。节奏乐教学是对幼儿进行艺术教育的重要途径,它能启迪幼儿的节奏感和音色感,能培养幼儿的多种能力。但如何让节奏乐教学变得轻松、愉快,让
节奏是体验音乐美感的重要来源,不同的节奏变化表达了不同的音乐内容、音乐情绪和音乐形象,使音乐变得各具特色,优美动听。节奏乐教学是对幼儿进行艺术教育的重要途径,它能启迪幼儿的节奏感和音色感,能培养幼儿的多种能力。但如何让节奏乐教学变得轻松、愉快,让孩子体验到节奏的美妙,让师生共享节奏活动的快乐呢?那么通过游戏化的教学可以使孩子更好地感受节奏乐的乐趣,轻松的掌握音乐的节奏。

本期,教研组开展了音乐研究,主题是《》,怎么样是节奏乐活动游戏化,成为本期研究的重点,作为教研组成员,我通过学习、实践,在活动中得到了一些收获。要进行节奏乐活动,我觉得应该先引起孩子对节奏乐的兴趣,才能在活动的过程中采用游戏化的教育策略。

一.调动孩子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托班孩子是情绪的“俘虏”,他们的认知活动常常受情绪的影响,有了兴趣才会跃跃欲试。那如何在节奏乐教学中“引趣”呢?内容引趣。节奏乐教学活动是否能引发幼儿的兴趣,选材尤其重要。特别是托班幼儿年龄小,要选择适合的节奏活动作品更不易。我根据小托班孩子的特点,选择多样化且难度适宜的教学内容,让孩子能通过肢体模拍,来掌握简单的音乐节奏。如选择《咚咚啪》,孩子通过模仿用手做大大的啪,做小小的啪,来感受音乐的乐趣,音乐中有语言的指导、有孩子的示范,幼儿在活动中能找到共鸣,兴趣颇高。另外增加音色探索《大雨小雨》,节奏感受《咕噜咕噜洗衣机》,生活律动《小手小手拍拍》,歌曲演奏《小鸭小鸡》、《这是小兵》等。不同类型的节奏活动把小朋友带到一个丰富多彩的节奏世界,吸引着孩子们,都盼望着下一次节奏活动快点到来。

@_@我是分割线@_@

二.教学手段多样化

有了对音乐节奏乐活动的兴趣,在教学活动中,如何让孩子能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轻松掌握节奏就成为了研究的重点。内容是前提,而活动形式是关键。如何把有趣的内容变成一个生动活泼的节奏乐活动,使过程呈现出趣味性,所采用的形式就非常关键。每次,我都巧设方法、变换花样,为的是让孩子在趣味中学习,在欢乐中体验节奏。

(1)游戏法。游戏法是我最常用且乐此不疲的一种方法,孩子们在游戏中情绪愉快,感情自然流露,大都能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如在节奏活动《大雨小雨》中,我通过表演故事,让孩子感受大小雨的不同,让孩子通过自己表演大下雨,进一步感受,又很有兴趣。在活动《小动物模仿操》中,孩子通过扮演小动物做早操,不尽兴趣很高,而且又掌握了节奏。

(2)图片法:在节奏乐的教学中,图片的结合也可以使活动增加趣味性。在节奏活动《小猪操》中,利用图片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并且用一组图片帮助孩子有节奏地进行模仿,这样孩子掌握起来就很简单了。

(3)多媒体辅助教学法:VCD是孩子很感兴趣的一种教学工具,在节奏活动中,我通过播放VCD帮助幼儿直观形象的学习动作,通过多媒体的辅助工效把音乐内容简单化、形象化,增强直观效果,使幼儿学起来轻松、有趣。

(4)区角活动的互补:毕竟课堂教学对托班孩子来说从实践来说是远远不够的,短短的十几二十分钟,要让孩子掌握节奏是件困难的事。因此,我通过区角活动来进一步帮助孩子掌握节奏。再去交活动中,我为孩子准备了节奏比较鲜明的音乐和熟悉的音乐,并提供了简单的打击乐器,在个别指导中教孩子进行节奏伴奏,和孩子一起进行身体模拍,,孩子掌握节奏就变得容易多了。

@_@我是分割线@_@

三. 让孩子充分动起来

节奏乐最大的特点是动,而这也正是幼儿所喜爱的。在节奏乐教学中充分体现“动”的特点,激发幼儿对音乐的热爱,诱发幼儿自身内在的节奏感,使之主动地演奏、愉快地演奏、载歌载舞地演奏,寓教于乐,真正激发起学习热情,真正地体验音乐的美妙。

1.让幼儿的身体动起来。为避免机械单调地教节奏,根据托班幼儿好动的特点,在节奏乐教学中,我运用体态律动让孩子们来表达内容、表现节奏,根据音乐的情感状态及其变化,通过动作来体验这一过程,让幼儿在活动中自然地动起来。在生活律动《小手小手拍拍》节奏教学中,在语言节奏的引导下,孩子们随着音乐,用可爱的动作有节奏地表现出起床穿衣、刷牙、洗脸、做早操等内容,活动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在动作节奏的基础上,此时,孩子们再配上乐器演奏乐曲就比较轻松。笔者还借鉴了奥尔夫的教学理念,让孩子们以身体为乐器进行节奏训练,让身体的动作发出好听的、有节奏的声音,并为乐曲伴奏,孩子们通过自身的活动从运动神经上去感知节奏。这种“动”有效地发挥了幼儿的积极性,幼儿学得积极、主动。

2.让师幼互动起来。幼儿园的音乐教育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师生双向活动。日本作家佐藤学先生《静悄悄的革命》一书中的师生互动观道出了幼儿园教学中师幼互动普遍存在的问题:教师多以指导者自居,对幼儿发起的互动信号熟视无睹或反应淡然;教师经常的低敏感性反应抑制了幼儿与教师深入互动的动机和可能,对幼儿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_@我是分割线@_@

因此,在节奏乐教学中,我以开放的心态接纳幼儿、欣赏幼儿,理解与倾听幼儿的心声,采用互动式的教学形式,有效地利用材料在师幼互动中的作用。在活动中,教师要根据需要灵活变换角色,与幼儿进行平等对话,竭力以自己的身体语言和情感去与幼儿的身体动作和起伏的情感共振,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与幼儿建立积极有效的互动,使幼儿在轻松、活泼的师生互动中享受节奏乐活动的愉悦。

通过在节奏乐活动中寻找孩子的兴趣点,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选择游戏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力求发挥各种教育策略的有效性,孩子们在节奏乐活动中感到了快乐,对节奏乐活动有了较浓厚的兴趣,并且在玩乐中掌握了简单的节奏,是节奏乐教学活动不再枯燥、不再麻烦,不再是单一的打击乐器进行伴奏,而是通过各种的方式,应用各种物体进行伴奏:如身体、生活中的物品等,打击活动变得生动活泼,让孩子有了全新的感受,这不正是我们所追求的吗?

 
标签: 节奏 幼儿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学笔记(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阿里山的姑娘(节奏乐)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阿里山的姑娘(节奏乐) 目的  1、用身体动作感受乐曲节拍节奏,表现乐曲的情绪。  2、自己创编节奏型,学习看节奏图谱打节奏。  3、能根据节奏图谱上的打击乐标记,用打击乐分声部合奏。注意和大家保持和谐。  准备  1、幼儿
    10-18
  • 幼儿园大班节奏乐活动:狗相咬
    设计思路传统民间音乐是我国音乐文化的瑰宝,幼儿园非常缺乏传统民间音乐的教材,老师也很少有这方面的音乐活动尝试。在我院的音乐课题实践中,我们选择了“快乐音符儿童音乐潜能开发课程”大班《儿童游戏》的节奏乐活动,让孩子在欢快、热烈、喜庆的节奏中充
    10-18
  • 幼儿园大班艺术领域:节奏活动——小小导游
    活动目标 1.熟悉两种节奏,并能用语言、声势动作来表现。2.能大胆、自信地尝试创编新的节奏型。3.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活动准备 1.二分、四分、八分音符,节奏卡。2.运城市的景点,如关帝庙、鹳雀楼等的投影图片。 活动过程 一、熟悉并巩固二分、四
    10-18
  • 幼儿园大班艺术领域:节奏棒敲起来
    活动来源 声音是音乐的基本要素,各种各样的声音每天都会伴随在孩子们的左右。我班幼儿对新事物有着较强的探究意识,喜欢模仿自然界和生活环境中有特点的声音,并产生相应的联想。如,欢快跳跃的声音是小兔子在蹦蹦跳跳,沉重缓慢的声音是笨拙的大熊在散步,
    10-18
  • 幼儿园大班艺术活动:节奏里的秘密
          设计意图      孩子们非常喜欢玩节奏游戏,但在游戏中他们往往对乐器更感兴趣,一拿乐器就不停地敲.不关注其中的节奏和规则,随意性比较大,于是我设计了集体活动“小鼓响咚咚”。活动中,我选择孩子喜欢的腰鼓,通过“看指挥演奏”“变换纸
    10-18
  • 幼儿园中班音乐活动:“节奏我来拍”活动设计
        主要涉及领域:艺术    设计意图: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发展和提高幼儿艺术能力应使幼儿在感受与欣赏的基础上进行表现和创造。中班幼儿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较小班幼儿有了明显提高,他们喜欢倾听各种好听的声音,乐于通过歌
    10-17
  • 幼儿园中班节奏乐活动:小蜜蜂
    设计思路在主题《春天来了》的活动中,幼儿发现周围环境在悄然变化,草儿绿,花儿笑,鸟儿叫……幼儿见到蜜蜂在花丛中忙碌会特别兴奋,有的小朋友还把家中关于蜜蜂的书籍带到幼儿园与同伴分享,他们对蜜蜂采花蜜、酿蜜糖、筑蜂巢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抓住幼儿
    10-17
  • 幼儿园小班节奏游戏:请你摇一摇
        设计意图    音乐区里新投放了一些用瓶瓶罐罐自制的打击乐器,幼儿被这种“土”玩具吸引,有空就会跑去摇摇晃晃,敲敲打打。一次,飞飞一边摇晃罐子一边问贝贝:“你猜,这里面装的是什么?”贝贝把罐子拿到耳边使劲摇摇,说:“可能是好吃的糖吧。
    10-17
  • 幼儿园托班音乐节奏游戏:大象和小蚊子
    活动目标:1、熟悉大鼓、串铃、铝板琴的声音,初步学习使用串铃(用臂部大肌肉带动手腕摇串铃。)2、通过大象和蚊子的故事情节,了解故事与乐器演奏的对应关系,并作出相应的游戏动作。活动准备:铃鼓、串铃人手一个,大鼓一面,铝板琴一个、大象屁股活动过程
    10-17
  • 幼儿园托班音乐节奏:小鸟进窝
    设计意图:对我们托班的孩子来说,他们对动物的外貌、姿态及叫声都非常的感兴趣,他们喜欢模仿动物的叫声,学做它们的姿态,根据我们班的这一年龄特点,我选择了小鸟这一动物,使幼儿能感受小鸟的形象,模仿小鸟飞的姿态。对我们托班幼儿来说,掌握一定的节奏
    10-17
  • 幼儿园中班艺术领域:节奏活动——小手小脚排排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小手小脚探索不同的声势节奏,并用动作表现出来。2.感受用声势节奏为4/4拍乐曲伴奏的乐趣,形成初步的节拍韵律感。 活动准备 教具:小手小脚图片,指挥棒,4/4拍音乐,磁性黑板。学具:幼儿每人一套小手小脚图片。 活动过程 一、出示
    10-17
  • 幼儿园小班音乐活动:节奏鼓
    材料准备:新的皮鞋包装盒、薯片罐两只、吸管、气球扣、卡片、绉纸若干。制作方法:1.将鞋盒挖两个洞(洞的大小与薯片罐直径一致)。2.把薯片罐插入鞋盒,罐子上贴好左右手标记,周围用绉纸装饰。3.在薯片罐中间挖一小洞,插入吸管接上气球扣,再插上节奏卡
    10-09
  • 浅议节奏乐对幼儿能力的影响
    临泽第一幼儿园 鲍淑琴节奏乐活动是离不开节奏的,节奏是体验音乐美感的重要来源,它充满生命、蕴涵着情感的意义,决不仅仅是一种教学关系。因此对幼儿节奏乐活动与幼儿兴趣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就如何上好幼儿节奏乐我有以下见解:一
    06-02 幼儿节奏
  • 通过奥尔夫音乐教育理论对儿童进行音乐素质的培
    一、研究背景音乐是一门艺术,“音乐”与“幼儿”几乎是同步的词汇,喜欢音乐可以说是孩子的天性,音乐能直接地影响人们,特别是影响儿童的感情,这对帮助孩子认识周围世界有着特殊的作用。通过各种音乐活动能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提高他们对音乐的感
    06-02 音乐节奏
  • 幼儿园的打击乐教学和幼儿节奏感的培养
    临泽县第一幼儿园 徐亚梅 鲍淑琴打击乐演奏是幼儿园音乐教学的内容之一、打击乐教学不仅能帮助幼儿初步掌握乐器演奏的一般知识和技能、发展节奏感,而且能发展幼儿对音乐、曲式结构、多声部织体表现力的敏感性,培养幼儿合作意识和能力、创造意识、组织纪律性
    06-02 总谱幼儿
  • 停顿——教师课堂节奏控制的艺术
    《幼儿园教育的50个细节》这本书中细节十三名为“有效的停顿”,看到这里我脑海中自然而然想到在无数次的教学观摩和研讨中,有一种教学艺术让孩子和听课老师有一种“于无声处听惊雷”的感觉,教师课堂节奏的控制是那么的巧妙而自然,恰到好处地留给孩子思考的
    06-02 停顿幼儿
  • 打击乐活动《杨柳青》中的几点尝试
    打击乐活动是幼儿园音乐教育中的一种形式,同时也是幼儿非常喜欢的活动之一。打击乐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音乐感受力、表现力,还可以培养幼儿在活动中的控制能力、集体意识以及多方面的协调能力。尤其是,在活动中,幼儿的手、眼、脑等并用,使大脑
    05-28 幼儿节奏
  • 幼儿唱歌教学的点滴体会——激发幼儿唱歌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首歌曲是否适合幼儿唱歌,我认为首先看它能否激起幼儿唱歌的兴趣和欲望。通过歌唱教学的探索实践活动,我发现培养幼儿对唱歌活动的兴趣显得尤为重要。要逐步引导幼儿从乐听—爱唱—会唱,才能唱好歌曲。一、趣味性的唱歌教学唱歌活动
    05-28 幼儿节奏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