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使节奏乐教学更贴近幼儿生活

   2017-05-28 幼儿学习0
核心提示:浅谈如何使节奏乐教学更贴近幼儿生活宁波市第一幼儿园 潘亚华在日常生活中,音乐总是能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让我们获得更高尚的情感。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曾说,“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可见音乐在我们生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节奏则
浅谈如何使节奏乐教学更贴近幼儿生活

宁波市第一幼儿园 潘亚华

在日常生活中,音乐总是能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让我们获得更高尚的情感。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曾说,“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可见音乐在我们生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节奏则是一切音乐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人将它比作是音乐的骨骼,支撑着整个旋律的流淌。对于孩子而言,节奏也是其最早感知到的音乐元素——鲜明的节奏总是可以让还未学会走步的宝宝兴奋地手舞足蹈。儿童音乐教育家奥尔夫也在其音乐教学体系中提出了“节奏第一”的教学观点,因此,在幼儿的音乐教学中,节奏乐教学也成为了最为重要的教学活动之一。

在我国教育改革的30年间,幼儿节奏乐教学的重要性逐渐受到了学前教育领域的普遍关注,幼儿园里节奏乐活动的形式和内容也开始丰富起来,但是笔者也发现,许多教师在引导幼儿进行节奏学习时,还是会出现单调机械的叫节奏现象,教师往往处于主控者的地位,而孩子也觉得乏味甚至产生反感。

究其原因不难发现,现今许多节奏乐活动往往脱离了孩子们的生活,教师为了教而教,孩子为了学而学,这样的活动实则是对节奏的误解,对音乐的误解。

张雪门先生认为,教育应该从生活而来,从生活而展开。《纲要》也指出:"幼儿园的教育内容应贴近幼儿生活,应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空间。"幼儿年龄小,知识经验贫乏,生理、心理发展水平的局限,决定了对幼儿的教育不能是一种灌输式或强迫训练式的教育,而必须是一种更为自然,更为符合幼儿年龄特征的教育,即生活化的教育。因此,幼儿的节奏乐活动也应该源于生活、取于生活,那么如何使节奏乐更贴近幼儿的生活呢?笔者就从以下几点来展开探讨。

一、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最大程度激发幼儿对节奏的想象力

节奏来源于生活,换而言之,生活中的一切事物运动都是有节奏的,它们有强有弱,有快有慢,有长有短......乡村里有节奏,日出日落,风吹鸟鸣;城市里有节奏,上班下班,汽车鸣笛;环境中有节奏,我们的身体也有节奏,节奏无处不在。幼儿本是自然之子,所以我们就要让他们去聆听这些天然的节奏,让他们用自己的耳朵在自然和生活的各种音响中去体验节奏,你会发现孩子们对声音和节奏的想象能力是我们成人所不能估计的。

例如,在新学期刚开始,许多孩子都还沉浸在新春的余韵当中,当一位教师打击铃鼓示意孩子们安静下来时,一个孩子突然像发现了一个大秘密似的迫不及待地说:“老师,快听!你摇铃鼓的声音就像烟花从天上落下来时的声音!”这是多么美的联想啊!许多孩子都会在春节的时候放烟花,他们正是聆听了放烟花时的声音,为天上的烟花欢呼雀跃过,才能对铃鼓所击打出来的节奏声充满了想象、充满了兴趣。于是我就让孩子们都来试一试,自由地用铃鼓演奏放烟花时的声音,之后再学习有组织地、更强化地用音乐节奏的形式表现放烟花。因为有了生活经验的铺垫,孩子们的情绪非常高涨,乐此不疲地在教室里放起了“烟花”。

其实所有伟大的音乐家们,他们的创作灵感都是源自于生活、取自于生活的,比如班得瑞的音乐作品,都是对自然声音和节奏的表现。那么,不断地丰富孩子们的生活,才能激活孩子的想象力,才能让孩子觉得美妙的音乐和节奏就在他们的身边。

二、结合幼儿在生活中的兴趣,提高学习节奏的积极性

孩子是有自己的世界的,他们有自己的兴趣点,自己的关注点,作为孩子的老师或家长,就不能以成人的眼光来审视孩子的世界,因此,节奏乐的教学也要结合孩子本身的兴趣,以孩子的视角来构建活动,化枯燥为童趣。

例如近段时间,《喜羊羊与灰太狼》这部动画片受到了全国孩子的热切追捧,片中的几个动画形象个性鲜明,情节生动有趣,且富有一定的教育意义。班里的孩子也特别喜欢这部动画片,成天将“喜羊羊”挂在嘴边,其实这就是一个很好的教学素材。教师为此结合动画片中各个形象的名称,并配合肢体动作创编成一个小班的节奏反应游戏。游戏内容如下:

X X X X X X | X X X |(说到最后一个“羊”时,幼儿做喜洋洋造型,教师扮演灰太狼去捉未反应过来的幼儿)

喜羊羊 喜羊羊 喜 羊羊

X X X X X X | X X X |(同上,幼儿做美羊羊造型)

美羊羊 美羊羊 美 羊 羊

X X X X X X | X X X |(教师扮成灰太狼,幼儿变成小蜜蜂去蜇灰太狼)

灰太狼 灰太狼 灰 太 狼

......

这款创编的节奏反应游戏深受班里孩子的喜爱,所有的孩子都完全投入到了游戏当中,也在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一些基本的节奏型。

因此,将儿童生活里的流行元素投入到节奏教学中,必将激发出孩子无限的兴趣。这同时也需要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到孩子的世界中,以孩子的眼光来看待身边的事物,时时观察留意有关于孩子的最新动态,并巧妙地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做到关注孩子的关注点,让节奏活动充满新鲜感,这也是让孩子爱上节奏乐的方法之一。

三、以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为依据,开发生活化的教育内容

在节奏活动的实践过程中,须注重拓展儿童的经验和视野,教师要把儿童年龄段的教育目标内化在心中,在日常生活中抓住儿童的兴趣点,以此为中心,改编或设计新的音乐活动方案。教师要从选择音乐最基本的结构要素入手,编制台阶式、递进式的活动目标及教育内容。

同时,须创设游戏化、趣味化的教育情境,使儿童在做一做、玩一玩的过程中感受节奏的美。比如:小班的音乐活动《听音辨物》,教师选择了5种平时生活中的声音,加上要认识并学习的铃鼓、碰铃、圆舞板的声音,再配上图片让儿童在游戏中听一听、猜一猜、认一认。在活动中儿童始终保持了较高的学习兴趣,在边玩边学中儿童萌发了对音乐的兴趣,形成了良好的倾听习惯。

在音乐教育实践中笔者发现,对于年龄越小的孩子,越要运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在游戏化、趣味化的情境中学习音乐,感受节奏。

四、多方位创造演奏乐器,让幼儿体验节奏活动的乐趣

乐器是幼儿表达节奏的最自然最直接的工具,演奏乐器也是令孩子感到快乐的活动。在各种乐器中,打击乐器是孩子最容易掌握的乐器之一,因此,幼儿园也为幼儿提供了各种不同的打击乐器 ,有碰铃、大鼓、三角铁、沙球等等。这些乐器演奏方法简单,音响效果好,深受孩子们的喜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往往选择几种适合各年龄段幼儿的打击乐器进行教学。

但是,笔者认为,这些乐器固然对孩子的节奏感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我们也不能丢弃生活中的“乐器”。其实,孩子对所有能发出声音的东西都充满着强烈的兴趣,穆希德、桑德威克和威特所说:“当给幼儿一个简单的乐器时,他们使用它就像玩积木和画笔那样自然......孩子们听到的声音和他们用身边的东西创造出来的声响成为他们音乐经历的一部分。”这个“简单的乐器”,可以是铃鼓,当然也可以是锅、碗、瓢、盆,甚至是身体的一部分。

在一次参观活动中,笔者看到这样一个音乐区域:这里面没有任何一件专门的乐器,教师和孩子共同收集了各种各样的锅,并用它们拼搭组合来代替爵士鼓,把许多不同的盆子吊起来组成云锣,用大小不一的小瓶子做成编钟,旁边还有许多装满水的玻璃瓶等等,这样一个充满生活气息的音乐区域谁都会想要进去尽情地敲打一番。

尽管这些自制乐器的音色并不如专门乐器来的动听,但是这种来源与生活的创意一定能够受到孩子们的欢迎,事实也证明了一点,每一次开展区域活动时,这个小小的音乐天地的人气也总是最旺的。生活总会给我们带来惊喜,成人也许会因为各种原因而忽视掉,但是天真的孩子们一定能发现生活的秘密并热情地投入其中。那么我们就不该局限于一般意义上的乐器演奏了,和孩子一起共同寻找生活中美妙的声音,你会发现生活本身就是一个节奏天堂。

总之,如果能从孩子的生活中去发掘节奏活动的素材,让节奏从生活中来,在生活中发展,又回归于生活,幼儿园的节奏活动一定能充满无限的乐趣。

 
标签: 节奏 孩子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学笔记(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阿里山的姑娘(节奏乐)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阿里山的姑娘(节奏乐) 目的  1、用身体动作感受乐曲节拍节奏,表现乐曲的情绪。  2、自己创编节奏型,学习看节奏图谱打节奏。  3、能根据节奏图谱上的打击乐标记,用打击乐分声部合奏。注意和大家保持和谐。  准备  1、幼儿
    10-18
  • 幼儿园大班节奏乐活动:狗相咬
    设计思路传统民间音乐是我国音乐文化的瑰宝,幼儿园非常缺乏传统民间音乐的教材,老师也很少有这方面的音乐活动尝试。在我院的音乐课题实践中,我们选择了“快乐音符儿童音乐潜能开发课程”大班《儿童游戏》的节奏乐活动,让孩子在欢快、热烈、喜庆的节奏中充
    10-18
  • 幼儿园大班艺术领域:节奏活动——小小导游
    活动目标 1.熟悉两种节奏,并能用语言、声势动作来表现。2.能大胆、自信地尝试创编新的节奏型。3.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活动准备 1.二分、四分、八分音符,节奏卡。2.运城市的景点,如关帝庙、鹳雀楼等的投影图片。 活动过程 一、熟悉并巩固二分、四
    10-18
  • 幼儿园大班艺术领域:节奏棒敲起来
    活动来源 声音是音乐的基本要素,各种各样的声音每天都会伴随在孩子们的左右。我班幼儿对新事物有着较强的探究意识,喜欢模仿自然界和生活环境中有特点的声音,并产生相应的联想。如,欢快跳跃的声音是小兔子在蹦蹦跳跳,沉重缓慢的声音是笨拙的大熊在散步,
    10-18
  • 幼儿园大班艺术活动:节奏里的秘密
          设计意图      孩子们非常喜欢玩节奏游戏,但在游戏中他们往往对乐器更感兴趣,一拿乐器就不停地敲.不关注其中的节奏和规则,随意性比较大,于是我设计了集体活动“小鼓响咚咚”。活动中,我选择孩子喜欢的腰鼓,通过“看指挥演奏”“变换纸
    10-18
  • 幼儿园中班音乐活动:“节奏我来拍”活动设计
        主要涉及领域:艺术    设计意图: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发展和提高幼儿艺术能力应使幼儿在感受与欣赏的基础上进行表现和创造。中班幼儿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较小班幼儿有了明显提高,他们喜欢倾听各种好听的声音,乐于通过歌
    10-17
  • 幼儿园中班节奏乐活动:小蜜蜂
    设计思路在主题《春天来了》的活动中,幼儿发现周围环境在悄然变化,草儿绿,花儿笑,鸟儿叫……幼儿见到蜜蜂在花丛中忙碌会特别兴奋,有的小朋友还把家中关于蜜蜂的书籍带到幼儿园与同伴分享,他们对蜜蜂采花蜜、酿蜜糖、筑蜂巢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抓住幼儿
    10-17
  • 幼儿园小班节奏游戏:请你摇一摇
        设计意图    音乐区里新投放了一些用瓶瓶罐罐自制的打击乐器,幼儿被这种“土”玩具吸引,有空就会跑去摇摇晃晃,敲敲打打。一次,飞飞一边摇晃罐子一边问贝贝:“你猜,这里面装的是什么?”贝贝把罐子拿到耳边使劲摇摇,说:“可能是好吃的糖吧。
    10-17
  • 幼儿园托班音乐节奏游戏:大象和小蚊子
    活动目标:1、熟悉大鼓、串铃、铝板琴的声音,初步学习使用串铃(用臂部大肌肉带动手腕摇串铃。)2、通过大象和蚊子的故事情节,了解故事与乐器演奏的对应关系,并作出相应的游戏动作。活动准备:铃鼓、串铃人手一个,大鼓一面,铝板琴一个、大象屁股活动过程
    10-17
  • 幼儿园托班音乐节奏:小鸟进窝
    设计意图:对我们托班的孩子来说,他们对动物的外貌、姿态及叫声都非常的感兴趣,他们喜欢模仿动物的叫声,学做它们的姿态,根据我们班的这一年龄特点,我选择了小鸟这一动物,使幼儿能感受小鸟的形象,模仿小鸟飞的姿态。对我们托班幼儿来说,掌握一定的节奏
    10-17
  • 幼儿园中班艺术领域:节奏活动——小手小脚排排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小手小脚探索不同的声势节奏,并用动作表现出来。2.感受用声势节奏为4/4拍乐曲伴奏的乐趣,形成初步的节拍韵律感。 活动准备 教具:小手小脚图片,指挥棒,4/4拍音乐,磁性黑板。学具:幼儿每人一套小手小脚图片。 活动过程 一、出示
    10-17
  • 幼儿园小班音乐活动:节奏鼓
    材料准备:新的皮鞋包装盒、薯片罐两只、吸管、气球扣、卡片、绉纸若干。制作方法:1.将鞋盒挖两个洞(洞的大小与薯片罐直径一致)。2.把薯片罐插入鞋盒,罐子上贴好左右手标记,周围用绉纸装饰。3.在薯片罐中间挖一小洞,插入吸管接上气球扣,再插上节奏卡
    10-09
  • 浅议节奏乐对幼儿能力的影响
    临泽第一幼儿园 鲍淑琴节奏乐活动是离不开节奏的,节奏是体验音乐美感的重要来源,它充满生命、蕴涵着情感的意义,决不仅仅是一种教学关系。因此对幼儿节奏乐活动与幼儿兴趣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就如何上好幼儿节奏乐我有以下见解:一
    06-02 幼儿节奏
  • 通过奥尔夫音乐教育理论对儿童进行音乐素质的培
    一、研究背景音乐是一门艺术,“音乐”与“幼儿”几乎是同步的词汇,喜欢音乐可以说是孩子的天性,音乐能直接地影响人们,特别是影响儿童的感情,这对帮助孩子认识周围世界有着特殊的作用。通过各种音乐活动能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提高他们对音乐的感
    06-02 音乐节奏
  • 幼儿园的打击乐教学和幼儿节奏感的培养
    临泽县第一幼儿园 徐亚梅 鲍淑琴打击乐演奏是幼儿园音乐教学的内容之一、打击乐教学不仅能帮助幼儿初步掌握乐器演奏的一般知识和技能、发展节奏感,而且能发展幼儿对音乐、曲式结构、多声部织体表现力的敏感性,培养幼儿合作意识和能力、创造意识、组织纪律性
    06-02 总谱幼儿
  • 停顿——教师课堂节奏控制的艺术
    《幼儿园教育的50个细节》这本书中细节十三名为“有效的停顿”,看到这里我脑海中自然而然想到在无数次的教学观摩和研讨中,有一种教学艺术让孩子和听课老师有一种“于无声处听惊雷”的感觉,教师课堂节奏的控制是那么的巧妙而自然,恰到好处地留给孩子思考的
    06-02 停顿幼儿
  • 打击乐活动《杨柳青》中的几点尝试
    打击乐活动是幼儿园音乐教育中的一种形式,同时也是幼儿非常喜欢的活动之一。打击乐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音乐感受力、表现力,还可以培养幼儿在活动中的控制能力、集体意识以及多方面的协调能力。尤其是,在活动中,幼儿的手、眼、脑等并用,使大脑
    05-28 幼儿节奏
  • 幼儿唱歌教学的点滴体会——激发幼儿唱歌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首歌曲是否适合幼儿唱歌,我认为首先看它能否激起幼儿唱歌的兴趣和欲望。通过歌唱教学的探索实践活动,我发现培养幼儿对唱歌活动的兴趣显得尤为重要。要逐步引导幼儿从乐听—爱唱—会唱,才能唱好歌曲。一、趣味性的唱歌教学唱歌活动
    05-28 幼儿节奏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