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良好生活常规,形成自我有序管理

   2016-10-12 幼儿学习0
核心提示:小班幼儿初次上幼儿园,难免会把在家里养成的习惯带到幼儿园,表现出没规没矩,想怎样就怎样,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工作。面对小班幼儿出现的种种的不适应,我们老师该怎样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常规,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呢?一、 巧用图标
小班幼儿初次上幼儿园,难免会把在家里养成的习惯带到幼儿园,表现出没规没矩,想怎样就怎样,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工作。面对小班幼儿出现的种种的不适应,我们老师该怎样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常规,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呢?

一、 巧用图标、细化常规

《纲要》中指出:教师要“在共同的生活和活动中,以多种方式引导幼儿认识、体验并理解基本的行为规则,学习自律和尊重他人。”幼儿期是规则意识培养的关键期。我们试图以规则学习为载体,依托幼儿的生活实践,通过规则图标的设计,力求在生活情境中、在主动积极的活动中,帮助孩子逐渐认识和理解规则的意义,发展和提高执行规则的水平,体验规则带来的快乐、加强幼儿对规则的内化和迁移。

对于刚入园的幼儿,要适应集体生活就得有一定的规则,这样才能使活动有序开展。在我们班,我把每个桌子都贴上了不同的水果图形,把幼儿分成各个水果组。这样一来孩子们就能正确找到自己的位置和小组了。如入厕盥洗时,幼儿人多会发生拥挤,那么在教师口令的指引下,幼儿就能一组一组有序的去洗手、盥洗了。盥洗室、饮水机旁边的地上贴一些脚印,可以指引幼儿有序排队了。地上贴上一些小圆点,集体教学时幼儿就能很整齐的围坐在老师周围;用餐后,可以让先吃完的幼儿找一个小圆点休息,这样一来孩子就有目标了,知道自己接下来要怎么做!班级常规就显得尽然有序了。

环境中的标志是一种隐性的语言指示,会暗示孩子按规则去做,只要运用得当,将会对孩子产生积极的影响,有利于孩子规则意识的形成,还能帮助教师节省大量组织,讲解的时间。图标有这么多的好处,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二、 情景语言,潜移默化

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孩子们在喝水、入厕、进餐、午睡等等环节,时常会出现推搡、拥挤、乱跑乱跳等现象,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因为年龄关系,老师们大声提醒都丝毫不起作用。因此在幼儿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利用儿歌的形式来提醒幼儿,规范他们的行为习惯,引领孩子形成良好的社会性行为,养成孩子良好的习惯和品质。

儿歌是儿童文学作品中的一种体裁,极其短小精悍,而且读起来朗朗上口,易记,在对儿童进行生活常规时,经常使用儿歌来引起幼儿的兴趣和帮助幼儿掌握生活常规的要领。在洗手的时候,可边教幼儿一边洗一边念儿歌:“小朋友,来洗手,洗手先要挽袖口,洗手心,洗手背,洗手缝,洗手腕,看谁洗得最干净。”洗脸时念儿歌:“小毛巾,对着揪,扯平放在手里头。洗眼睛,洗嘴巴,洗洗脸,最后洗臭鼻子,看谁洗得最干净。”这样幼儿在不知不觉之中根据儿歌引导的步骤完成了洗手、洗脸的任务。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学笔记(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