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孩子的需要出发,让区域大放异彩

   2016-09-23 幼儿学习0
核心提示:这个学期起,我们在每个区域放上了数量不等的水果卡片,要求孩子插卡进入区域。一开始,我们要求幼儿进入哪个区域就要一直在这个区域中。但经过几次活动,我发现由于区域时间较长,要小班的孩子在固定的区域中玩,除了“娃娃创想区”和“智慧区”以外,其他的
这个学期起,我们在每个区域放上了数量不等的水果卡片,要求孩子插卡进入区域。一开始,我们要求幼儿进入哪个区域就要一直在这个区域中。但经过几次活动,我发现由于区域时间较长,要小班的孩子在固定的区域中玩,除了“娃娃创想区”和“智慧区”以外,其他的区域孩子们玩到后来都不太感兴趣了。为此,我们又改变了规则,要求在一定的时间后可以互换区域,但一定要和别的小朋友换,如果没人和自己换就再到其他区域看看。而且要求在离开自己的区域时,必须把自己拿的物品放回原位摆整齐。
新的方案实施了,孩子们对区域活动的兴趣浓了很多,区域活动的有效时间也延长了不少,但是问题也接踵而来,特别是物品的收放问题。就在上次的区域活动中,一开始孩子们都玩的很好,我在一旁观察。25分钟后,孩子们开始互换区域了,有的孩子还是把玩具整齐的归类放到了架子上;有的则匆匆地把物品一搁就走了,不管有没有放对,特别是“伢伢学语”区里面的书总是乱七八糟。我看见思怡小朋友,听说可以换区域了,就急忙把手中的铃铛仍在地上往旁边的“智慧区”冲,生怕被别人玩去了。在“智慧区”里,玩的东西就多了,她玩着手里的看着架子上的,她的目光就搜索到了新投放的彩蛋,她急忙放下手里的玩具,拿起彩蛋盒往垫子上一倒就开始认真的拼起来。我走过去问到:“思怡,你在玩什么呀?”“我在拼彩蛋,老师,我一下子就找到三个了。”思怡得意的说。“你真棒,这些彩蛋的家在哪里呀?”“在架子的第二层。”“玩好后要记得把它们送回家。”她点点头。我又故意走到思怡刚刚玩过的积木旁说:“咦,谁没有把积木送回家呀?这下它们找不到家要乱走了,以后小朋友就玩不成了。”思怡看了看玩具,又看了看我,跑过来说:“老师,我不小心忘了。”说着就整理了起来,一会儿就放好了。我趁机在其他孩子面前表扬了她,让大家向她学习,完好要把玩具送回家。她刚坐下,我又说:“啊呀,这个角落里怎么躺着一个找不到家的铃铛呢?”我看着思怡,她面无表情的走过来,蹲下去捡铃铛,眼睛始终没有离开过我,我笑着说:“是又是你不小心忘了吗?”她微笑着点点头。“以后别再忘记了,我都让其他小朋友学习你,你要做的棒一点奥。”她还是微笑着点点头。活动结束时,我看见她把自己玩的彩蛋叠的整整齐齐地放进了盒子,又放到了架子上。无意间,她看见了我,我马上给她竖起了大拇指,她笑了,我也笑了,真希望她以后能一直这样。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学笔记(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