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一年级新生的种种现象及家长在幼儿过渡期的作用

   2016-09-20 幼儿学习0
核心提示:孙江丽 高青县实验幼儿园     案例1小学开学一个多月了,6岁多的明明却一直在“贪恋“幼儿园的生活:上课都是唱歌、跳舞、画画、做手工,回家也是玩,或者看看动画片。上了小学每天白天要6节课,晚上还有一大堆作业,爸爸妈妈每天都要问:“今天学了什么?
孙江丽 高青县实验幼儿园     案例1小学开学一个多月了,6岁多的明明却一直在“贪恋“幼儿园的生活:上课都是唱歌、跳舞、画画、做手工,回家也是玩,或者看看动画片。上了小学每天白天要6节课,晚上还有一大堆作业,爸爸妈妈每天都要问:“今天学了什么?”这令明明十分“郁闷”。

案例2玲玲是二年级的小学生,提起自己一年级第一天正式上学,她还记忆犹新

那天一气上了6节课,晚上回家疲惫不堪。爸妈又心疼又担心——一天6节课刚上一 年 级的新生能吃得消吗?

以上情况在一年级新生身上时有发生,屡见不鲜,再比如通过了解,孩子对小学生活不适应还有以下几种表现:

一、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差,做事拖拉、丢三拉四,有的孩子一天都在找自己的学习用具;有的孩子早晨上学忘记带作业,更有甚者忘记带书包。

二、语言表达能力差。小学生活与幼儿园生活不同。老师与家长接触太少。有好多事情需要以孩子为媒介,相互转达。但老师布置的事情一周过了,家长还没做。原因是孩子根本没有把老师的意思转达给父母,引起不必要的误会。

三、规则意识任务意识差。

上课“坐不住”,不专心听讲,注意力分散,爱搞小动作。有的上课铃声响了才想起上厕所。老师布置的作业经常不知是怎么回事,回家后让父母打电话咨询,有的不能及时完成 作业或忘记完成等。

四、有的表现出精神紧张、过度疲劳、身体不适、睡眠不足、心理压力大等。这些 不适导致孩子很长时间才能跟上小学的学习、生活节奏、严重影响孩子的学习。

我们分析一下导致以上现象的原因:

一、学习与生活环境的变化。在幼儿园,活动室布置得五彩缤纷,桌椅可以移动,游戏材料丰富多样,有各种活动区、各类图书、玩具,可供儿童自主游戏、观察、娱乐,活动的空间较大。而在小学,教室布置比较单调,密密麻麻地排满了桌椅,几乎没有活动的空间。幼儿期的自由、活泼、自主的学习环境转换成学科学习、有作业、受教师支配的学习环境。导致了案例一中孩子留恋幼儿园的生活对小学生活不适。

二、教师角色的转换。在幼儿园,教师像母亲一样照顾幼儿的饮食、睡眠、冷暖、卫生等,可以说非常周到,幼儿园有什么事情、需要什么家长一看通知就知道了,不需要孩子费力气,所以孩子对于应该属于自己的事情无动于衷,不放在心上,事事依赖家长,导致孩子做事拖拉、丢三落四。在小学,教师主要 精力放在课堂教学、批改作业和班级管理上。与家长接触的少,有些事需要孩子来转达。因孩子语言表达能力及任务意识差,经常不能很好的传达老师的要求。

三、同伴关系的改变。儿童进入小学,在幼儿园里熟悉的小伙伴很少有机会在同一个班级,他们得面对陌生的新伙伴。因不能尽快熟悉伙伴感到孤独、产生不适。

四、行为规范的新要求。幼儿园以游戏作为基本活动,孩子们可以自由活泼、轻松愉快地学习和生活。而在小学,基本的学习和活动形式是上课。对儿童的学习行为和日常生活行为有了新的规范性要求。比如要高度集中注意力地听讲,思维要跟着教师的教学节奏,作业要按时完成,日常生活要自理等等.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学笔记(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