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幼儿数学教育理念的一些趋势

   2016-09-19 幼儿学习0
核心提示:2012年7月份的继续教育中,王明珠老师通过讲座和我们分享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征求意见稿),在王老师的解读中我初步了解了《指南》契合了四个方面的需要以及内容框架等内容。讲座之后我又对《指南》进行了细细品读,《指南》分为健康、语言、社会、
2012年7月份的继续教育中,王明珠老师通过讲座和我们分享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征求意见稿),在王老师的解读中我初步了解了《指南》契合了四个方面的需要以及内容框架等内容。讲座之后我又对《指南》进行了细细品读,《指南》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每个领域按照幼儿学习与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划分为若干方面。每个方面由学习与发展目标、教育建议两部分组成。学习与发展目标部分分别对3-4岁、4-5岁、5-6岁三个年龄段末期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以及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指南》提出教育3-6岁幼儿应坚持的三个原则。首先应遵循幼儿的特点,珍视幼儿生活和游戏的独特价值,充分尊重和保护其好奇心和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其次,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全面协调发展,而不要片面追求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发展;第三,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按照孩子自身的速度和方式到达《指南》呈现的发展“阶梯”,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儿。

期间,在对数学认知的目标和教育建议进行学习的时候,结合《指南》所提出的三大原则,让我清晰感受到《指南》的引领使当今幼儿的数学教育理念呈现出的一些趋势:幼儿经验的“建构”是数学教育主导理论基础;对教—学的关系的反思强调向数学学科本质的回归;幼儿数学的内容从“数学知识”向“数学能力”倾斜。

首先,让幼儿在实际操作活动中建构早期数学经验。

幼儿在游戏的互动与愉悦中能得到最好的学习,作为老师可以利用生活中已有的物品、玩具来开展数学活动。例如提供室内和户外的材料帮助幼儿发展空间感和方向感,在幼儿搭建的积木、拍摄的相片、设计的物品中认识对称等等。事实上,无论在家里还是幼儿园里,数学经验无处不在,生活和游戏中充满了数字。幼儿随时可以用数学思维进行思考。幼儿园的日常生活和游戏为幼儿学习数学提供了丰富的机会。幼儿在游戏的动手操作中会用到大小、数字、形状、数量的概念,他们会发现物体是可以移动的,可以放在一起的,他们可以用自己知道的数学概念表达自己的观念,通过游戏和活动建构了幼儿初步的数学概念和数学知识。当我们教师为幼儿设计活动和游戏时一定要不仅仅注重趣味性,还要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游戏环境来发展幼儿的好奇心。日常生活和游戏会为孩子今后的学习和运用数学开个好头。

其次,让孩子按照适合自己的步调进行学习。

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有着不同的阶段差异性,相同年龄段的幼儿有着不同的个体差异性。作为教师当你对孩子的表现感到不满甚至想到按自己的意志推孩子一把的时候,那就需要好好品味这句话了,教育者需要的是对孩子的尊重,所以,我们应该坚持让孩子按照适合自己的步调学习。在教学活动中我们能做的是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保持游戏的有效性和积极性。在《指南》的引导下我们需要熟悉不同年龄段幼儿在数学能力的发展区间,然后正确判断幼儿的发展情况。例如在《指南》的“数学认知”中有对5~6岁年龄段的目标阐述“能发现生活中许多问题都可以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因此在这一个年龄段,当幼儿运用数学知识去表达、交流和解决他们所在环境当中遇到的问题时,老师需要做好的措施可以是——通过一些开放性的问题以及询问更多信息来鼓励孩子将数学知识作为一种问题解决的工具使用:告诉我你做了什么?你还会用相同的数字吗?你用了什么形状?使用多大的尺寸才能让蛋宝宝更好的直立?你把这块积木放在上面的时候是怎么考虑的?开放式的问答可以照顾到不同发展程度的孩子运用自己的语言和能力进行表述,从而解决出现在数学或者是其他生活情境中的问题,从不同的起点发展不同程度的数学思维。

我的理想目标:小孩子的大数学。

在学前数学课程领域有这样一个学习理论,叫做小孩子的大数学,这个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儿童对数学的兴趣以及为他们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基础。在图书馆一次偶然的查阅中我看到这个课程理论,对于课程的框架及实施未及细细品读,但是就此项目的目标我持十分赞同的立场。因为数学是一个高度概念化和过程导向的学科,需要幼儿不只要记忆和复制事务,它是和质疑、预测、检验、讨论等建构起意义的。有专家实验证明,幼儿在数学活动中应该理解所学内容的95%,记忆仅占5%,当幼儿不理解的时候,他们就靠记忆,直到记忆负担过大而放弃,因此通常那些仅仅记住数学的人就不会应用数学,并且对数学普遍不敢兴趣。在上述的理论以及实验的证明中我们可以清楚我们的幼儿数学教学应该从“数学知识”向“数学能力”倾斜。

例如在理解事物“量”的知识点的时候,可以利用三个空玻璃杯出一个数学谜题。在第一个杯子中倒满牛奶,在第二个杯子中倒一半牛奶,第三个杯子中空着。然后让孩子来分辨哪一个是空的,哪一个是满的,哪一个是一半牛奶。能够理解“满”的含义的孩子能够指出满的杯子,大部分孩子能够理解“空”和“较多”,可能有一部分的孩子在理解“一半”和“较少”的概念上有困难。可以在购买日用品的游戏中继续探索上面的几个概念。让孩子动手操作在第一个杯子中放满豆子,第二个杯子空着,第三个杯子放入比第一个杯子少比第二个杯子多的豆子。通过重复的交流和互动,可以逐渐使幼儿建构起在数学概念基础上的数学能力。当然,不管运用何种方法策略,作为我们学前教育工作者应该让幼儿看到数学的美妙之处并且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我们为幼儿提供合适的学习机会可以发展他们的数学和科学技能,这种学习机会也可能贯穿在其他领域。

学前数学领域,就幼儿掌握的数学“知识”而言,中国儿童所能达到的水平远远高于美国儿童。但就幼儿的创造力、学习兴趣来说,结果是截然相反的。以往,我们教育的重心是追求知识量的多少,然而今后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征求意见稿)这一份指标清晰明确的纲领性文件的指引下,相信我们一线工作者都能有所改变,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为每一个孩子能够富有创造力、具有学习能力、富有个性的发展而不懈努力。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学笔记(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