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让孩子爱上数学——关于小班数学活动

   2016-09-19 幼儿学习0
核心提示:今天和大家一起探讨的主题是关于小班的数学活动,为什么要想到这个主题,原因有二:第一是我正教小班,第二是前段时间,我们小班组内的教学研讨就是一个数学活动。两者合一,我就定下这个主题。我们都知道“数学”由于其学科特点,比较抽象和枯燥,小班的孩子
今天和大家一起探讨的主题是关于小班的数学活动,为什么要想到这个主题,原因有二:第一是我正教小班,第二是前段时间,我们小班组内的教学研讨就是一个数学活动。两者合一,我就定下这个主题。

我们都知道“数学”由于其学科特点,比较抽象和枯燥,小班的孩子很少对数学产生直接的兴趣。然而孩子的特性又是对某一事物具有兴趣时,往往可以激发起他们的主动性和潜在能力。所以我们作为教师只有选择恰当的方法,内容和途径,才能间接地诱发孩子们积极参与数学活动。   
我们小班组这次研讨的数学活动内容是主题“轱辘轱辘”里面的“送图形宝宝回家”,这个活动我们在组内层面进行了4次的公开执教研讨活动,最初是由我们的张赟老师选活动进行第一教,而后通过组内研讨后,由胡云婷老师进行跟进,而我的幼儿园展示课和金菁老师的职评课也同时选择了它。一个活动,我们进行了一次跟进,三次同课异构,说实话,不但对“送图形宝宝回家”的活动更完善,让我们对小班的数学活动如何更好的开展有了更深的认识。

因为是自己执教的活动,我就以自己的活动来说一说。

我们几个活动的流程都是差不多的,第一环节引出图形,说说形状;第二环节游戏找朋友;第三环节游戏送图形宝宝回家。

那么我们先来看看对这个活动的目标定位:

这是张老师和胡老师的活动目标定位:

1.巩固对圆形、方形、三角形的认识,知道各形状的简单特征。
2.愿意为图形宝宝找朋友,并按规则进行游戏。

3.积极参加游戏活动,体验活动的乐趣。

这是我的目标活动定位:

1.在“捉迷藏”的情境中,感知并尝试区分圆形、方形、三角形。

2.乐意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探索过程,体验数学游戏的快乐。

因为张老师第一教的时候,就是以图形宝宝来做客的形式引出来的,针对我们班小朋友的实际状态,我想是不是多点噱头,更吸引孩子们呢?所以,我在自己的活动中创设了一个情境,图形宝宝的出现是以和大家玩捉迷藏的游戏引出的,这也是第一个目标的指向活动。后面的两个环节都是以游戏为主,所以目标定为体验游戏的快乐,而在游戏中有句:我送××宝宝回家。就为用乐意语言表达。当然,在活动后,我对自己的目标定位又有了新的看法:孩子们对三种图形的认识比较好,还是以巩固学习为主要好些。

小班幼儿活泼好动,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相对较短,且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只有将抽象的数学知识渗透于游戏中,才能让孩子在轻松的氛围中快乐的学习,激发孩子对数学的兴趣。所以,整个活动的设计以游戏开始,再以游戏结束。

当然,活动的问题也多多,进过自己修改进行的活动,通过组内教师研讨后,改进的地方不少。

1.乐意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探索过程,这个目标我是预设在那里,这也其实应该渗透在活动的各个环节之中,但在实际活动中,我并没有很好的把握这个目标,怎么样把它更好的落实?孩子们玩“找朋友”游戏时,也可以让孩子们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探索,可以问孩子们:你为什么要找他做朋友?孩子不但能做对,而且学习用语言来梳理。我觉得还有让孩子们先做再来说,有了操作过程,孩子们会说的更好,比如:孩子们玩送图形游戏时,在我出示第一个房子时,有几个孩子就迫不及待的把他的宝宝要会这个家,因为我还没介绍其他的房子,我就制止孩子们,在活动中,我就想到这样对孩子们的干扰不妥。还是,将三个房子都出示,让孩子们自己去送,让孩子们都有自己探索的空间,然后请他们说说理由。

2.图形宝宝和小朋友玩捉迷藏的游戏时,我是将三个图形放置在黑板、钢琴、电视机处,就这样贴在那里。老师们就提出,这样的捉迷藏有点生硬,是否可以藏在相近的东西一起来找。现在,我想对自己的方案作出的修改是,图形宝宝躲在一幅画里,这幅画里的个别景物就是以三种图形绘成。这样的图形出场就更好。

3.“找朋友”游戏中,我将幼儿操作图形贴在小椅子的下面,说:图形宝宝藏到了小朋友那里,你去找找看。结果,很多孩子一下子找不到。有老师提出,这样的放置不好。所以,我在思考后,也想以藏在多幅图画中的方法,让孩子便于去找到,又符合捉迷藏这个情境。

4. “送图形回家”时,老师们都觉得我用房子来请孩子们送图形宝宝回家很好。但在这个房子的设计上要修改,房子可以是以屋顶作为图形标志的,孩子们直接将图形贴在上面,减少了教师将屋内图形再次放置上去的时间,方便讲评。

5.我在活动中,每个孩子只有一个图形,老师们就提出,这样每个孩子他只对自己操作的图形有所了解,但对其他的图形老师就无法知道他的掌握程度。所以,可以运用增加图形、交换等方式让孩子更多的进行操作,在图形的设计上,可以同一种图形有大小、颜色的干扰。

有了大家的建议,我们对这个活动有了更完善的认识,接下来,还未进行这个活动的班级老师,在活动后,又会有更好的想法。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学笔记(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