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红楼,万声叹息

   2018-07-02 作文学习网0
核心提示:舒芜先生在给《红楼梦》作序的时候曾经说过:“《红楼梦》的可贵不仅在于文学价值的高深,更是因为《金陵十二钗》唱出了封建末期女性的觉醒。” 一曲红楼,万声叹息。是那样世态炎凉,贫富悬殊,“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社会,而这样的社会黑暗的形成根

一曲红楼,万声叹息

舒芜先生在给《红楼梦》作序的时候曾经说过:“《红楼梦》的可贵不仅在于文学价值的高深,更是因为《金陵十二钗》唱出了封建末期女性的觉醒。”

一曲红楼,万声叹息。是那样世态炎凉,贫富悬殊,“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社会,而这样的社会黑暗的形成根源即是阶级的不平等,人性的不纯真,更是性别地位的不公正。红楼一梦,写尽了大观园的繁盛,写尽了豆蔻年华的热烈,亦写尽了这所有盛大繁华掩盖之下因男尊女卑而引起的重重悲剧。那样一个个灵动鲜活的生命,有纯洁善良的心灵,有感动世间的美丽,有字字珠玑的词工,却只能在那个被成年男子控制之下的凄冷社会里唱出一曲又一曲的悲歌:被折磨至死的迎春;青春守寡的李纨;远嫁的探春;孤守青灯泥佛的是惜春;含冤而死的是可卿;跳井而死的是金钏……这样的红楼,这万般叹息,是为那个男尊女卑的社会而潸然泪下的感慨,对这个人情冷暖世间的无情的鞭笞。

一曲红楼,万声叹息。这叹息不仅是对大观园里所有女性的怜惜和同情,更是为女性觉醒而高歌的铿锵之词。小小大观园是当时社会的一个缩影。这“温柔富贵乡”里有钩心斗角,有凶残强暴,有尊卑之分;在这样“烈火烹油”的世界里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许多清新的形象,不为世俗所染,用高洁的姿态冷眼旁观。而林黛玉便是这些鲜活形象的最好代表,这个世界仙姝在寂寞林——大观园里既是主又是客,这特殊的地位使她清醒地看到世间的各样清寂,大观园“游丝软系飘香榭”的热闹在她眼里只是“风刀霜剑严相逼”的惊寒。所以她会认识到自身的可贵,会为自己贞洁的爱情而努力,所以她会在听到曲中唱词“如花美春,似水流年”的时候仿佛置身凡尘之外,为女性的尊贵而动容。这样的红楼,这样的万般叹息,将世间生灵的觉醒寄寓于一园之中,却让人们看到燎原星火带来的欣喜。

一曲红楼,万声叹息。曹雪芹用尽沧桑的双眼,墨香四溢却又锐利的笔尖在这红楼集积所有情思,感叹了黑暗与觉醒,道尽了那个世界的种种流连……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学笔记(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性格决定命运-读《红楼梦》有感2500字
    一本《红楼梦》看出的或是宝黛的爱情悲剧,或是大贵族贾府由盛转衰的过程,亦或是古代的各种生活习俗。其中描绘的一干女子,或是金陵十二钗正册,副册,又副册,或许平凡,无法被称为重要人物,她们的性格都各有各的特点,而每个人不同的特点也就决定了每个人
    02-21 性格命运
  • 缘起缘灭,醉梦红楼 -大观《红楼》有感2800字
    大观园还在,可里面的人却都已不知去向。潇湘馆阶前的千竿翠竹依旧迎风而舞,上面仿佛还有林妹妹的泪痕。紫鹃你又去了那里?廊下的鹦鹉在催姑娘吃药呢,快煎药吧。咦,林妹妹怎么不见了?是去赴诗会了,还是葬花去了?窗外还在下雨,我睁开了惺忪的眼,怅然若失
    02-21 潇湘姑娘
  • 《红楼梦》-读书感悟1600字
    《红楼梦》是一部中国末年封建社会形态的百科大全书。小说以讲评领导社会形态中的四大亲族为核心图画,真实、具有活力地描画了十八百年上半叶中国末年封建社会形态的所有生存,是这段历史生存的一面镜子和缩略影像,是中国古老封建社会形态已经无可重新挽回地
  • 质本洁来还洁去,于无声处听惊雷-读《红楼梦》
    目光隐现,浮华的尘土早在时光流逝中抹去,昨日的梦呓隐约中透露出这本红楼。《红楼梦》前所未有的在中国古典文学里面把女人当人,对女性尊重,《红楼梦》的悲剧之所以震撼人心,就因为写出了被毁灭的女性,不仅外形是美的,而且内心更是美的。宝玉,是将所有
    02-21 菊花悲剧
  • 繁华红楼,终究是一场梦-记叙文1000字
    作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以贾宝玉和林黛玉之间的爱情悲剧为主线,架构出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史。鲜活的人物,凄美的爱情,演绎出这部千古绝唱的奇书。敏感善良的林黛玉;个性乖张的贾宝玉;德才兼备的薛宝钗;洒脱泼辣的王熙凤;慈爱端庄
    02-21 利益爱情
  • 读《红楼梦》有感-记叙文600字
    红楼的梦,让那花开千年,在那花开背后,谁穿过了他们的梦?反复品完这本厚厚的《红楼梦》,我合书沉思,千百种思绪一起涌上心头。这本书中,有心狠手辣的王熙凤,有博览诗书的薛宝钗,有才华横溢的林黛玉,还有智慧靓丽的晴雯等等。在这金陵十二钗中我独独喜
    01-09 扶风香巢
  • 风启天地春 筝趣人间景-读《红楼春趣》有感900
    《红楼春趣》中的故事选取自曹雪芹的著作《红楼梦》,讲述了黛玉、宝玉等人在大观园里放风筝的故事。窗外竹子一声响,吸引了众人的注意,故事也因此而起。古时放风筝就是放晦气,把自家的倒霉事随风筝放了去,但最忌讳的就是捡起别人的风筝收到自己家里,这等
  • 《红楼梦》-续写作文550字
    自宝玉出家以后,他就不再是曾经高高在上的宝二爷,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平民老百姓。白天在街上流浪,晚上露宿街头。他很饿,但是身上没有一点钱。直到有一天他看见了一个姑娘,两湾四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
    12-03 姑娘道士
  • 《红楼梦》-读后感1200字
    “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这是十九世纪初的一句流行语。《红楼梦》是曹雪芹笔下的一部具有极强思想性与艺术性的作品,在当时广泛流传。那么为何《红楼梦》会博得广大民众的喜爱呢?《红楼梦》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为主线。同时也讲述了
  • 红楼梦-读后感1200字
    一曲《红楼梦》,将人世间的哀情道遍:一首《葬花吟》,把宝黛带之间凄美的情丝化为虚无,把无尽落红悲声唱尽。悲哉,叹千古幽情终虚化;泣哉,怜痴情儿女尽成灰;忧哉,恨百代家业只凋零。红楼兴衰,世间百态,人间离合,便是曹雪芹倾注一生的血与泪记录的。那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