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问题是家长问题的反映

   2016-10-09 幼儿学习0
核心提示:今天姥爷很严肃的给我说,优优现在有个毛病一定要给他纠正:喜欢别人的东西就问人要。别人的东西再好,也不能贪图别人的东西,这是一个人应具有的品格和素质。姥爷说这件事的起因是,姥爷接优优时,发现优优问别人要爆米花吃,吃了好吃,还追着别人要。关于优
今天姥爷很严肃的给我说,优优现在有个毛病一定要给他纠正:喜欢别人的东西就问人要。别人的东西再好,也不能贪图别人的东西,这是一个人应具有的品格和素质。姥爷说这件事的起因是,姥爷接优优时,发现优优问别人要爆米花吃,吃了好吃,还追着别人要。

关于优优的这个现象,我和优爸也发现了.比如最近的秋游,优优喝了老师拿的奶好喝,喝完了又跑去问老师要了个。但与此同时,我让他把自己带的奶分给老师时,他也很痛快地分给了老师,而且是把我们带的三盒奶都拿出来分给了三位老师。别人的东西,他喜欢就去要,但与此同时他的东西很自然的就与别人分享。所以综合这两方面的现象,我觉得优优的问题还没有上升到品格和素质高度,他的问题是三岁的孩子还没建立起物品的归属感,另外跟他的生活环境有很大关系。优优三岁前,基本在自己家、姥姥家、奶奶家、姑姑家、小姨家来回转,他的活动空间基本一直在自家人的圈子里,所以只要喜欢,东西随便拿、随便吃、随便喝,他对物品的归属感是模糊的。但随着进入幼儿园了,优优已经走出了“自家的圈子”,但随着环境的变化,我们没有及时给他建立起物品的归属概念。以后我们要多跟他强调,东西是别人的,别人的东西不能拿,相信优优不存在姥爷担心的问题。总的来说,这件事给我最大的感触还是教育专家的那句话,,孩子的问题是家长问题的反映,是我们没有根据环境变化及时给优优建立物品的归属感,我们一定要尽快给优优建立起物品的归属感!
 
标签: 东西 姥爷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学笔记(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益智游戏――什么东西不见了
    目的:培养小儿的记忆力。  适合年龄:2―3岁。  游戏玩法:在桌上放些小儿平时玩的数种玩具,然后让小儿仔细看一看,并一一讲出玩具的名称。此时,成人可问小儿“你记住这些玩具了吗?”如果小儿说记住了,成人就用一块布盖在玩具上面,并从布底下拿走一
    11-03
  • 玩数学游戏-什么东西比较重
    游戏方法: 1. 准备几个不同的物品,如娃娃、汽车、球等等。但请注意避免大的东西就一定比较重,以免造成宝宝错误的认知。 2. 然后请宝宝分别用手拿拿看这些东西。 3. 接着问宝宝哪一个比较重。 4. 还可请他由重到轻把物品排列出来。 [不同字体、不同颜色] 游
    11-03
  • 亲子游戏:买东西
    目的:通过买卖游戏,学习计数。前提:会点数,了解5以内数的组成。方法:孩子当售货员,做好卖东西的准备。家长买东西,先问孩子今天卖什么东西,然后说出自己想买什么。询问要多少钱,然后孩子拿出货物,家长付钱。应均为 1角的硬币,孩子好点数,最后计算
    11-02
  • 亲子游戏:哪两样东西常一起用?
    目的:培养辨别相互关系的能力。前提:具有日常生活知识和初步推理能力。方法:(1)家长依次问孩子:“这是什么东西,它是做什么用的?”(2)当孩子找到相关东西时,进一步问:“什么时候我们同时使用这两样东西?”(3)用笔将相关图连起来(图10-1)。 
    11-02
  • 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尖利的东西
        活动目标:  1、知道尖利的物品,如使用不当会伤害身体。  2、学习使用剪刀、筷子、笔、刀、吸管、游戏棒等物品的正确方法。  活动准备:  准备若干尖利物品,筷子、剪刀、笔、刀、吸管、游戏棒等  活动过程:  1、幼儿观察了解尖利物品,
    10-31
  • 社会活动设计――别人的东西我不拿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分清自己和他人的物品,有初步的分辨能力。  2、让幼儿知道别人的东西不能拿、不能要,培养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  活动准备:  1、幼儿每人带一个玩具,知道名称,老师准备一个木偶。  2、故事《别人的东西我不拿》  活
    10-31
  •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不乱吃东西
    设计意图:      1、由于吃果冻而卡住气管造成孩子窒息死亡的案例特别多。      2、每到周一时,有的孩子会经常性的闹肚子。      3、在日常生活中,幼儿很喜欢把一些小硬片、碎纸等东西放入口中。      4、进餐时,有的幼儿爱说话,疯闹
    10-29
  • 幼儿园中班社会活动:拾到东西要归还
    目标:   1、通过活动使幼儿知道拾到东西应该还给失主,并了解找失主的方法。  2、引导幼儿体验丢失东西和捡到东西后的着急心情,找到东西和把东西还给别人时的不同情绪情感。  准备:动物头饰、情景表演  过程:   开始部分  (一)引起兴趣,引出课
    10-25
  • 幼儿园小班社会活动:安全教育《不要乱吃东西》
    活动目标:  1、透过真实的案例让幼儿懂得随便乱吃东西的危害性。  2、引导幼儿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3、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及应对安全事件的潜力。  活动准备:  真实案例《卡在喉咙里的五角星》;课件《进餐时》、《肚子为
    10-25
  • 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拾到东西还给别人
      活动目标  1、教育幼儿拾金不昧,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  2、通过将拾到的东西还给别人,教给幼儿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  3、通过活动使幼儿知道拾到东西应该还给失主。  活动准备  1、图片:在哭的孩子  2、动物头饰、玩具汽车、小伞、菜篮、
    10-24
  •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拿
    目标:   1、通过活动使幼儿知道拾到东西应该还给失主,并了解找失主的方法。  2、引导幼儿体验丢失东西和捡到东西后的着急心情,找到东西和把东西还给别人时的不同情绪情感。  准备:动物头饰、情景表演  过程:   开始部分  (一)引起兴趣,引出课
    10-24
  • 幼儿园中班健康活动:不乱吃东西
      【设计思路】  在幼儿园的新纲要中有这样一条要求: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儿童的生命和促进儿童健康放在工作首位,要密切结合儿童的生活和活动进行安全、保健等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儿童的自我保护能力。  在平时的一日生活中发现,幼儿会把角色游戏中的玩具
    10-21
  • 幼儿园中班健康活动:好吃的东西我能打开
          课程生成      我们经常会看到孩子们拿着好吃的东西,却没办法打开包装品尝。如今的孩子生活依赖性强,因此在课程设计中就不可缺少生活课程。在活动中加入孩子生活中熟悉的食品,通过动手探索,克服困难,激发其勤于动手的兴趣,获得动手蝴,
    10-21
  • 幼儿园小班健康活动:《吃东西之前要先洗手》
      活动目标:  1、知道周围的许多东西是不干净的,许多脏东西是看不见的,吃东西之前愿意洗手。  2、引导幼儿关心周围的人,愿意与周围的人分享自己的食物。  活动准备:  1、好吃的食物一袋;白色湿毛巾;玩具、图书等物品。  2、刚刚洗过手,分
    10-19
  • 幼儿园托班健康教案:什么东西不能吃
    【活动目标】1、学习分辨可吃和不可吃的东西。2、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注意饮食安全。【活动准备】1、教学挂图《可不可以吃》。2、各种糖果、小点心和饮料等。3、和上述食物颜色、样子差不多的东西,如药片、药丸、玻璃彩球、纽扣、洗洁精等。【活动过程】一、
    10-16
  • 幼儿园大班数字游戏:猜袋中东西数
          玩法:将全班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抽一人到前面,背对着班级。教师拿一个袋子,并向学生们借一些书本,铅笔,钢笔,橡皮等,放入袋中,然后让各组学生轮流猜袋子里东西的数目,猜对的给该组记10分。 编辑:cicy
    10-16
  •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在超市买东西
    活动目标:1.积极参加数学活动,体验玩中学、学中玩的乐趣。2.能在熟悉的生活环境中操作练习,进一步掌握10以内的加减运算。3.初步尝试计划购物,萌发合理消费的意识。活动准备:1.师生共同准备钱币(自制)(1元、2元、5元、10元)若干;收集水果、蔬菜、玩
    10-15
  •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哪些东西能运水
    活动目标1.体验运水的乐趣,在运水的过程中感知水的特性。2.尝试使用工具运水,在探究中知道哪些东西能运水,哪些东西不能运水。3.能大胆用语言表述自己的发现,乐于尝试和思考。活动准备玩水池一个,玩水工具若干,单反数码相机,背景音乐《水族馆》。活
    10-13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