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体育教学反思:网球大比拼

   2016-09-18 幼儿学习0
核心提示:从进入中班开始,孩子们由拍皮球替换成了拍网球,这是一个大幅度的跃进。球体的大幅度减小,对孩子手眼协调的能力有了更大的要求。虽然练习已有将近一年,但是仍然存在以下一些普遍的问题:孩子们的活动兴趣不高,会拍的幼儿能够持续拍上百下,但是这样的群体
从进入中班开始,孩子们由拍皮球替换成了拍网球,这是一个大幅度的跃进。球体的大幅度减小,对孩子手眼协调的能力有了更大的要求。虽然练习已有将近一年,但是仍然存在以下一些普遍的问题:孩子们的活动兴趣不高,会拍的幼儿能够持续拍上百下,但是这样的群体较小;而不会拍的幼儿则拿着球无所事事,练习的积极性很低,且只能持续拍10下以内的幼儿占多数!

遇上这样的问题,我与平行班的几个老师交流了下,初衷只是想取取经,改变现状,但是发现其他班也有这样的困惑。看来这是一个具有普遍性质的问题,在没有最佳捷径的前提下,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周末活动“网球大比拼”,探索持续孩子活动积极性的途径。

我在活动之前制作了一个条形图,纵向是每个孩子的学号,横向是用长条表示的拍球的数量。将孩子们拍球的数量用条形柱的形式表现后,既能清楚地体现幼儿拍球的数量,又能明显地体现孩子之间的差距。

比赛之初,我出示了这张条形图,孩子们显然兴趣很高,探索着横、竖各种数据的意义。在了解了条形图的意义以后,进入了正常的练习活动。几经循环指导和数据记录,第一次的条形图出来了,我用红色的水彩笔鲜艳地将所有孩子的数据进行了记录。这样一来,明显的“成绩”出来了。“谁拍得最多?”、“谁拍得最少?”、“你比谁多?”、“多了几下”、“和你的好朋友相比,你们当中谁拍得最多?谁拍得最少?”

经过热烈的讨论,孩子们显然对自己的水准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在第二次练习之前,我要求每个孩子首先定下预期目标,可以是跟自己比,也可以跟同伴比。有了明确的短期目标,孩子们的练习积极性显然高涨了许多。练习结束后,我用具有鲜明色彩对比的绿色记录了孩子们新的拍网球数量。这样一来,每个孩子的进步显而易见,而且与同伴的差距也很明显。那个被授予“进步奖”的孩子更是欣喜若狂。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这个条形图都在我们的网球练习中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在它的催化下,孩子们积极性更为强大了,每天练习结束后,总会有孩子来看看自己的进步,并和同伴比一比。

在拍球练习中,显然语言并不能刺激孩子们的行为。而沟通的方式有很多:文字、绘画、图表、肢体等等,而活动中的图标显然是孩子们能够理解的最直接的表现形式,它才是刺激孩子们内动力的真正源泉。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学笔记(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