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有位被科研“耽误”歌手之路的教授

   2018-09-02 中国青年网0
核心提示:  在浙江大学,有1位“被科研耽误的歌手”,他在“中国原创音乐基地”网站有自己的主页,阅读量高达百万。  这个暑假,《自然》子刊《细胞发现》在线发表了关于物种间造血图谱差异的最新成果,他是该论文的通讯作者之1。而在此之前,他率队绘出世界首张哺

  在浙江大学,有1位“被科研耽误的歌手”,他在“中国原创音乐基地”网站有自己的主页,阅读量高达百万。

  这个暑假,《自然》子刊《细胞发现》在线发表了关于物种间造血图谱差异的最新成果,他是该论文的通讯作者之1。而在此之前,他率队绘出世界首张哺乳动物细胞图谱,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cell》(《细胞》)上。

  “通过科学研究为人类作贡献,对我来讲比当1名歌手更成心义。”昨天,35岁的郭国骥对钱江晚报记者说。

  昨天,钱报记者在网易云音乐上听了他作曲和演唱的《沁园春·雪》,曲调优美激昂,嗓音干净清澈。

  《当白羊爱上天蝎》、《大学》、《友爱》、《期待》……郭国骥在“中国原创音乐基地”网站上发布了多首创作录制的原创音乐,其主页的阅读量高达百万。其中,《当白羊爱上天蝎》1曲的点击量已突破50万人次。

  早在武汉大学读本科时,他就曾参加过“武汉高校原创音乐比赛”并升级总决赛,闯入了10强。后来,曾有演艺公司找他签约。熟习他的朋友常常会调侃,明明可以进入娱乐界当原创歌手,却恰恰要把学术做得这么好。

  郭国骥觉得自己是中国应试教育的1个成功案例。

  从小开始,他就很少有周末玩乐时间。从周1到周日,他要末去参加各类培训班,要末去比赛。即便到了大学,他也充分利用周末时间参加英语培训。

  在郭国骥看来,应试教育也有其优势。“考试可以更好地束缚自己,从而把知识学得更扎实。至于灵感、创意、兴趣,很多时候是在具有了扎实基础以后,自己领悟的。”

  郭国骥并不是是那种死读书的学生。读大学时,他在保持优良成绩的同时,组建了话剧团,担负学生会的文艺部长,并组乐队玩起了民谣。

  正由于这些丰富的经历,郭国骥在大学毕业时具有了更多的可能性:进军娱乐界成为1名歌手、留校工作或继续进修。

  “选择学术道路的缘由主要有两点:1是科学对人类的贡献更大;2是音乐这条路异常崎岖,能否抵达巅峰存在较大的不肯定性。”他选择了科研,并赴新加坡继续进修,以后又到美国哈佛大学求学,“在尝试过很多事情后,作出的决定更加理性,也符合自己性情。”

  他喜欢钢琴和吉他,曲风则偏爱流行和中国风。在工作之余,郭国骥会去玩弄吉他,弹1弹、唱1唱,“既是1种放松,也是满足自己的心头好”。

  “音乐会给我的工作带来1定帮助,为我提供创新的灵感。”郭国骥说。

  事实证明的确如此。

  2014年,31岁的郭国骥走上了浙江大学的讲台,1入职便取得了正教授资历。

  “刚进浙江大学时,中国的单细胞系统生物学研究水平在国际上其实不是很出色。特别是在高通量单细胞测序领域,国内尚属空白。”郭国骥介绍,以往生命细胞分析是群体分析,其实不能精准剖析每一个细胞。如今通过分析单个细胞,能对每一个细胞进行表述。

  郭国骥的团队自主开发了1套完全国产化的icrowell-seq高通量单细胞测序平台,对来自小白鼠近50种器官组织的40余万个细胞进行了系统性地单细胞转录组分析。

  世界第1张哺乳动物细胞图谱,其重要性在郭国骥看来就犹如第1张化学元素周期表。“这张图谱将哺乳动物的细胞种类都罗列出来,对发现细胞命运决定的根本机制非常重要。”

  “我觉得,未来10到210年生物医学的爆发期快要来了。”郭国骥期待团队绘制出属于华人自己的细胞图谱。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学笔记(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广州城理学子在2024年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中再创佳绩
    广州城理学子在2024年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中
      5月23—27日,第十四届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国际贸易竞赛总决赛在宁波国际会展中心开赛,全国近200家高校3000余名师生同台竞技。广州城市理工学院经济学院的参赛队伍在本次赛事中荣获总决赛一等奖,这是经济学院第九次在该项赛事中荣获全国一等奖。  
    06-01
  • 记者调查儿童生长激素滥用现象:副作用不少,儿
      孩子6岁,身高只有109厘米,根据“儿童身高数值对照表”,属于“矮小”范围——心慌意乱之下,广东深圳市民何丽带着孩子去医院就诊,让医生给孩子注射一年的生长激素。  注射之后,效果显而易见。孩子的身高从109厘米长至120厘米,一年内长高了11厘米。
    06-01
  • 用好生活这个“课堂”
      在云南宣威一所小学,上百亩劳动教育基地成了热火朝天的“课堂”,一堂堂田间劳动课、户外美术课、情境语文课带给孩子们的不只是新知,更有对粮食的珍惜、对生命的关爱、对艺术的感悟以及在劳动中磨炼的勤劳品格、形成的团队意识。  “萌娃变身大厨”—
    06-01
  • 教育部:2024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1342万人
      中国教育部31日公布,2024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1342万人,比去年增加51万人。  当日,教育部发文表示,会同有关部门积极推动各地精心做好考试组织和考生服务工作,全力保障2024年高考安全。  文中对严格规范考试管理、严厉打击考试舞弊、切实优化考生服
    06-01
  • 科学教育引领未来 心理健康教育保驾护航
    科学教育引领未来 心理健康教育保驾护航
      5月30日,由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市托幼协会、虹口区教育局联合主办的第二届长三角学前教育发展联盟年会,在上海市复兴高级中学举办。  本届年会以“科学教育引领未来·心理健康教育保驾护航”为主题,共吸引来自全国各地高校、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一线
    05-31
  • 充分发挥校外教育的活动育人优势
      李晓红  近年来,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国各地各学校在师资力量、课程教材、智能化技术应用、家校社育人合力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现实中,一些学校仍面临着不少挑战,如教学内容偏灌输式,较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等。校外教育
    05-31
  • 教育部发布2024年高考预警信息
      记者 林焕新  ■聚焦2024高考高招  本报北京5月30日讯(记者 林焕新)高考是广大学子人生中的一次大考,关系考生切身利益,备受社会关注。2024年高考临近,广大考生正在积极调整状态、从容有序备考,而一些不法分子却受经济利益驱使散布涉考虚假信息
    05-31
  • 最高法发文明确,对未成年人犯罪宽容不纵容
      记者 宗河  本报北京5月30日讯(记者 宗河)最高人民法院今天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及犯罪防治工作的意见,提出在民事、行政案件中强化未成年人保护和犯罪防治理念,强调对未成年人犯罪宽容不纵容。  意见共计42条,分别从加强涉未成年人
    05-31
  • 思想铸魂 网育新人 大思政课优秀案例征集活动正在进行中
    思想铸魂 网育新人 大思政课优秀案例征集活动正
       如何让思政课成为一门有温度的课?  如何讲好一堂“有用”的思政课?  如何善用“大思政课”讲好中国故事?  大思政课优秀案例征集活动启动!  善用“大思政课”讲好中国故事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讲好思政课要善于与中心工作相结合与社会现实相
    05-30
  • 满足“微心愿” 给予儿童实在的关爱
      杜丹  据新华网报道,日前,由共青团青岛市委、青岛市总工会等主办的青岛市“益路童行、结对帮扶”建设工地暖心驿站志愿服务活动,在中铁建工上合大厦项目举行。活动邀请了项目周边社区的少年儿童以及建筑工人子女、盲校学生代表等一起互动联欢,并帮助
    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