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校园,为何欺凌一再上演

   2019-11-19 中国青年网0
核心提示:  西安的小学生们举着向校园欺凌说“不”的标语,共同抵制校园欺凌。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编者案  近来热映的电影《少年的你》,再度揭开了校园欺凌的“创伤”——“她们1直在欺侮我,你们为何不做点甚么?”年轻的生命终结前这最后的责问,发人深醒、

  西安的小学生们举着向校园欺凌说“不”的标语,共同抵制校园欺凌。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编者案

  近来热映的电影《少年的你》,再度揭开了校园欺凌的“创伤”——“她们1直在欺侮我,你们为何不做点甚么?”年轻的生命终结前这最后的责问,发人深醒、锥心刺骨。校园欺凌,是个老话题,但每每出现,却总能牵动无数人的神经,因此,不管是从其影响面的广泛性还是不良后果的严重性而言,这个问题都必须引发高度重视。面对校园欺凌,我们不由想问,在最是生气蓬勃、热忱弥漫的青春时光,在本该宁静纯美的校园里,为什么欺凌的“恶”总相伴相随?欺凌与被欺凌,是甚么让它1次次上演?面对校园欺凌,我们该如何防如何治?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组织实行的大型社会调查项目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1直把校园欺凌作为主要的研究内容之1。对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数据的分析显示,家庭和学校在应对校园欺凌上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本期,我们通过数据分析,与专家学者1起展开探讨,溯本求源,探访最有力的手段,对校园欺凌说“不”!

  样本介绍

  从2013年起,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对散布在全国20个省级单位的112所学校的10279名初中1年级学生进行了延续的追踪调查。至2019年,这批学生已全部年满18岁,完成了高中阶段的教育,进入了大学或是步入了社会。在2018⑵019学年,中国教育追踪调查又启动了1个从小学阶段开始的研究队列,对散布在全国21个省级单位的200所小学的36389名4年级小学生进行时间跨度为33年的追踪调查。

  校园欺凌最近几年来日趋遭到各方面的广泛关注。触目惊心的案例让我们意想到校园欺凌就产生在身旁,周围的每个孩子都可能成为校园欺凌的受害者,他们的身心健康、人格与行动方式、价值观和世界观等都可能由于校园欺凌带来的伤害而遭到深远的影响。对校园欺凌,除用典型事例来让社会公众认识到其卑劣性和严重性之外,也需要科学的数据来揭露我国校园欺凌的现状、影响因素和诸多方面的后果。

   初中阶段校园欺凌产生率高于小学和高中

  从情势上划分,校园欺凌表现为言语欺凌、社交欺凌、肢体欺凌和网络欺凌4种情势。

  在小学与初、高中阶段,校园欺凌的产生率也有所不同。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的数据显示:在小学阶段遭受过言语欺凌的学生比例为40.6%,遭受过社交欺凌的比例为34.1%,遭受过肢体欺凌的学生比例为16.6%,遭受过网络欺凌的学生有9.1%;有50.1%的学生遭到过最少1种情势的校园欺凌,32.3%的学生曾遭到过不止1种情势的欺凌,有49.9%的学生在小学阶段没有遭到过校园欺凌。在初中阶段遭受过言语欺凌的学生比例为52.3%,遭受过社交欺凌的比例为41.8%,遭受过肢体欺凌的比例为21.7%,遭受过网络欺凌的比例为16.8%,有61.2%的学生遭到过最少1种情势的校园欺凌,40.1%的学生曾遭到过不止1种情势的欺凌,只有38.8%的学生在初中阶段没有遭到过校园欺凌。而在高中阶段,遭受过言语欺凌的学生比例为41.1%,遭受过社交欺凌的比例为32.1%,遭受过肢体欺凌的比例为15.3%,遭受过网络欺凌的比例为19.8%;有49.6%的学生遭到过最少1种情势的校园欺凌,31.3%的学生曾遭到过不止1种情势的欺凌,有50.4%的学生在高中阶段里没有遭到过校园欺凌。

  从数据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初中阶段是校园欺凌产生率最高的阶段,各种情势欺凌的产生率基本上都高太小学和高中阶段。国外的研究也揭露出相同的模式,其缘由主要是少年们在初中阶段进入了青春期而致使心理状态和行动模式的改变。从小学直到高中的全部基础教育阶段,有75.3%的学生遭受过最少1种情势的校园欺凌。

  相对校园欺凌的不同情势,校园欺凌的程度更加重要。

  通过遭受校园欺凌的频度、遭受校园欺凌的类型数(广度)、校园欺凌对身心健康的伤害程度(深度)来综合评判校园欺凌的严重程度,可分为轻度欺凌、中度欺凌、重度欺凌。数据结果显示,除有24.7%的学生没有遭受过校园欺凌外,在全部中小学阶段,有42.7%的学生遭受太轻度校园欺凌,有26.5%的学生遭受过中度校园欺凌,而遭受太重度校园欺凌的学生占4.1%。

  哪些孩子更容易成为校园欺凌的对象

  虽然所有的孩子都有可能成为校园欺凌的受害者,但数据也显示,具有某些个体特点的孩子更容易成为校园欺凌的对象。

  男孩子相对女孩子更容易成为校园欺凌的对象。男生在中小学阶段遭受过校园欺凌的比例为81.8%,女生的比例则是70.9%,但是,在遭受重度校园欺凌的比例上,男女生之间则其实不存在明显的差异,二者分别为4.2%和4.1%。

  学习成绩是影响校园欺凌产生的重要因素。数据显示,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在中小学阶段遭受过校园欺凌的比例为62.4%,学习成绩中等的学生遭受校园欺凌的比例为74.9%,而学习成绩差的学生遭受过校园欺凌的比例则到达了80.1%。

  学生的相貌和体型胖瘦会影响校园欺凌的产生。认为自己长得漂亮的学生遭受校园欺凌的比例为73.1%,认为自己长相1般的学生遭受校园欺凌的比例为72.9%,这二者之间基本上不存在显著的差异;而认为自己长得丑的学生遭受校园欺凌的比例则要高很多,到达了78.8%。通过计算BMI(身体质量指数)来评判学生的体重肥胖水平,分析结果显示:体重正常学生遭受校园欺凌的比例为71.4%,体重瘦小学生遭受校园欺凌的比例为77.1%,而肥胖学生遭受校园欺凌的比例最高,到达了80.5%。

  学生的性情也是影响其是不是会遭受校园欺凌的因素。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利用大5人格量表丈量了学生的性情,分析结果显示,在人格的5个维度中,内向的学生遭受校园欺凌的比例要明显高过外向的学生,宜人性程度高的学生遭受校园欺凌的比例明显低于宜人性程度低的学生,神经质维度上得分高的学生遭受校园欺凌的比例也显著的高,而谨慎性和开放性这两个人格维度在学生遭受校园欺凌的产生率上则没有明显区分。

   重度校园欺凌的产生要从家庭和学校找缘由

  虽然学生的个体特点是影响其是不是会遭受校园欺凌的因素,但我们不能因此就将校园欺凌的缘由归结到学生个人身上。实际上,学生所在的家庭和学校订于校园欺凌的产生、严重程度和后果都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对数据的分析也显示,学生的个体特点只是对轻度和中度校园欺凌的产生造成差异,而在重度校园欺凌的产生上,学生的个体特点基本上都无显著的影响,只能是从家庭和学校来寻觅造成差异的缘由。

  家庭居住安排对学生是不是会遭受校园欺凌和严重程度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分析结果显示,由于工作、学习、父母离异等多种缘由,在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有将近4分之1(24.8%)没有与父母双方住在1起。而没能遭到父母双方的照料大大增加了学生遭受校园欺凌的可能性,他们遭受过校园欺凌的比例高达83.3%,遭受重度校园欺凌的比例则为6.9%;而与父母双方住在1起的学生遭受过校园欺凌的比例为72.6%,遭受重度校园欺凌的比例为3.2%。

  良好的家庭亲子关系能有效地下降校园欺凌的产生率及严重程度。分析结果显示,与父母沟通不畅、得不到父母充分照料的学生遭受校园欺凌的风险会大大增加。例如数据显示:在初中阶段近视的学生中居然有约20%的家长不知道他们的孩子已近视了,这部份学生遭受过校园欺凌和重度校园欺凌的比例分别高达84.1%和7.8%,而家长能准确掌握其视力情况的学生遭受过校园欺凌和重度校园欺凌的比例则分别降落到了73.2%和3.3%。

  良好的校园管理是控制校园欺凌产生、严重程度及不良后果的有效手段。分析结果显示,农村学校的校园欺凌平均产生率为78.1%,明显高过城市学校70.3%的产生率。提供学生住宿学校的校园欺凌平均产生率为79.3%,高于不提供学生住宿学校的70.9%的产生率。在高中阶段,在职业学校就读的学生有69.4%的遭受过校园欺凌,而在普通高中就读的学生只有48.6%的遭受过校园欺凌。具体来讲,良好的校园管理是控制校园欺凌产生、严重程度和不良后果的有效手段,数据显示,师生比高、学校与家长沟通密切如常常召开家长会和进行家访、教师工作满意度高等体现出良好管理的学校在学生遭受过校园欺凌的比例、严重校园欺凌的产生率上都明显低于其他学校。

  校园欺凌会造成诸多不良后果

  校园欺凌的不良后果首先表现在学生的身心健康上。从心理健康上看,没遭受过校园欺凌的学生平均心理抑郁得分为44.3分,遭受太轻度校园欺凌的学生心理抑郁得分为49.5分,遭受过中度校园欺凌的学生心理抑郁得分为56.1分,遭受太重度校园欺凌的学生心理抑郁得分则高达66.8分。从生理健康上看,在初中阶段没有遭受过校园欺凌的学生在初中毕业后的1年里有59.7%的没有生过病,遭受太轻度校园欺凌的学生有59.4%的没有生过病,遭受过中度校园欺凌的学生有52.3%的没有生过病,遭受太重度校园欺凌的学生在初中毕业后的1年里有只有48.1%没生过病。

  校园欺凌的不良后果也表现在学生的学业成绩和认知能力发展上。从学业成绩上看,没有遭受过校园欺凌的学生在初中3年里学习成绩在班上的排名平均前进了2.4%,遭受太轻度校园欺凌的学生平均前进了0.3%,遭受过中度校园欺凌的学生平均退步了1.5%,遭受太重度校园欺凌的学生在初中3年里学习成绩在班上的排名平均退步了5.1%。在认知能力发展上,从初1到初3,没有遭受过校园欺凌的学生认知能力得分平均增长了28.3%,遭受太轻度校园欺凌的学生增长了25.5%,遭受过中度校园欺凌的学生增长了17.1%,遭受太重度校园欺凌的学生在初中3年里认知能力得分只增长了8.1%。

  校园欺凌的不良后果还表现在学生成年后所构成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上。数据显示,没有遭受过校园欺凌的学生在成年后的主观幸福感得分平均为54.4分,遭受太轻度校园欺凌学生幸福感得分为54.6分,遭受过中度校园欺凌学生幸福感得分为48.1分,遭受太重度校园欺凌学生的幸福感得分则只有39.6分;在社会信任上,以5分代表最高分,没有遭受过校园欺凌的学生在成年后社会信任得分平均为3.6分,遭受太轻度校园欺凌的为3.4分,遭受过中度校园欺凌的为2.9分,而遭受太重度校园欺凌的学生社会信任感平均只有2.1分;在社会公平感上,成年后认为社会不公平的比例分别为:没有遭受过校园欺凌的学生是25.4%,遭受太轻度校园欺凌学生是28.1%,遭受过中度校园欺凌学生是33.9%,而遭受太重度校园欺凌学生则高达45.6%。 (作者:唐丽娜,系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讲师;王卫东,系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心理学研究所所长)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学笔记(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广州城市理工学院辅导员在广东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获奖
    广州城市理工学院辅导员在广东高校辅导员素质能
      5月29日至31日,由广东省教育厅主办,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深圳职业技术大学承办的第十届广东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在深圳职业技术大学举行。广州城市理工学院选派的辅导员邱冰妍老师凭借扎实的理论基础、过硬的职业素养,从容不迫
    06-12
  • 亲子作业的价值在过程而非结果
      关育兵  近日,杭州市临平区教育局在回应人大代表关于减轻低年龄段家庭教育压力的建议时,提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观点:亲子作业的价值,应在于它作为家长与孩子共同成长旅程的见证,而非仅仅追求单一的作业成果。这一观点不仅为我们当前教育实践中过度“
    06-12
  • 打造“没有围墙的学校”
      6月3日上午9点多,在北京第二实验小学(以下简称北京实验二小)德胜校区,六年级(18)班的家长代表走进校园。教室里,他们和孩子们一起上了一节美术课和一节英语课。旁听完课后,班主任张维邀请家长开了一次特别的家长会,听取家长对学校和班级的意见建
    06-12
  • 乡村“微学校”的别样精彩
      本报记者 张利军 通讯员 王强东  “没错,就是这所学校,跟报道里的图片一模一样。”一路导航,河南登封市石道乡中心学校校长刘辉一行几人,从嵩山脚下出发,跨过黄河,终于来到了位于河南济源示范区梨林镇的梨林小学,见到了梨林小学校长段济宁。  
    06-12
  • “大手”牵“小手” 育人显成效
      本报记者 鲁磊  ■不断开创新时代思政教育新局面  “你长大想从事什么工作?”“你觉得哪些职业工资高?”“数一数一万元有多少?”……近日,成都市龙江路小学学生上了一堂“特殊”的思政课,特殊的地方有两点:一是上课的“老师”变成了大学的哥哥
    06-12
  • 云上联学,让大学生在实践中成长成才
    云上联学,让大学生在实践中成长成才
      近日,来自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彩虹鱼康复护理学院、湖州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与物联网学院、嘉兴职业技术学院现代农业学院的200余名青年师生云上联学。  杭州职院彩虹鱼康复护理学院“红烛”理论宣讲团的宣讲员贾诗琪作名为《红医精神:跨越时代的力量之
    06-11
  • 梦想与奋斗交织 温暖与祝福相伴
      6月10日,2024年全国高考顺利落下帷幕。今年全国高考报名1342万人,比去年增加51万人。  在这场关键“大考”中,千万学子奋力作答、勇毅逐梦,教育部、各地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竭尽全力,为考生保驾护航。  用心用情做细做实,全力保障平安高考  6月
    06-11
  • 因师施培提升教师培训获得感
      李秀云  每位教师都有不同的生长之道、成长之道,都有不同的成长轨迹和发展方向。近日,河南省安阳市人民大道小学尊重教师个体差异,努力为每位教师创造适合其自身发展的成长环境的“因师施培”举措,受到媒体关注。如何提高教师培训工作的针对性、有效
    06-11
  • 是否花式晒娃要细思量
      刘丽君  “这届孩子,首先学会的不是说话,不是走路,而是拍视频、刷视频。”网友的一句玩笑话,道出了我们如今面对的一个现实。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短视频已经全方位渗透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年轻的家长喜欢用视频记录孩子的成长点滴,年幼的孩子也越
    06-11
  • 撑起“心”的晴空 促进健康成长
      本报记者 庞珂 通讯员 王帅民 代修鹏  “河南省历来高度重视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夯实工作基础、提升干预成效、凝聚育人共识、营造浓厚氛围,积极构建新时代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新格局。”近日,河南省教育厅党组成员、
    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