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好绿色校园“节能经” 耕好环境育人“责任田”

   2019-11-19 中国青年网0
核心提示:  最近几年来,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始终秉承“绿色校园、生态校园、文化校园、特点校园”的建设理念,将其有机融入到校园建设、节能减排、环境育人等各个方面,在提高校园的环境品位和质量的同时,更重视对学生进行健康生活理念的传递、社会责任的培养和人

  最近几年来,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始终秉承“绿色校园、生态校园、文化校园、特点校园”的建设理念,将其有机融入到校园建设、节能减排、环境育人等各个方面,在提高校园的环境品位和质量的同时,更重视对学生进行健康生活理念的传递、社会责任的培养和人文理念的塑造,真正起到润物无声、润人无形的良好效果。

  ------------------------

  利用好良好的自然生态天赋

  占地近千亩的校园位于宜兴城南,属于低矮丘陵山区,最大高差仅30余米。学校在建设的布局计划上是从实际动身,坚持因地制宜、依山就势、科学计划、公道布局。建设进程中,本着尽可能少干预环境的原则,最大限度保存了原生态山坡绿地,通过调剂设定相邻建筑地坪标高、增设半地下层和错层等方式,最大程度减少了施工土方开挖,造就了道路蜿蜒起伏又通行便利、建筑错落散布又公道有序、生态空间垂直散布的校园环境,为花园式校园的完善建设打下了良好基础。

  2015年启动的2期校区建设,学校继续秉承了对生态环境少干预的建设理念,不但结合自然地形的沟坎塘坝,将其提升改造成水系景观,依照海绵城市理念,聚集收纳了上游及周边山林、建筑、道路的雨水。还在计划连接两个校区的两条道路时,把其中1条穿越山林的道路肯定为底部排挤的步行木栈道,以利山林野生小动物的迁徙活动。如今的校园,绿化覆盖面积超过60%,良好的生态天赋更加彰显。

  让人没想到的是,基建时留置的野生桑树、乌桕、香樟等乔木,现在都成了路边很好的绿化景观。漫山的毛竹随风舞动,使人赏心悦目,成了校园绿化的最大特点。

  学校后勤绿化部门见缝植绿、优化配置、用心庇护,校园鸟语花香,花开不断,生态和谐,优美的环境让师生引以为傲,也感染了大家的参与热忱,校园网上美图满满,在校学生主动义务植树,校友返校以认捐记念树的情势传承忆念。

  落实好节能减排各项措施

  大学校园是人员高度集中的地方,也是能源消耗的大户,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和办学条件延续改良,人均能耗还在不断增长。如何将国家节能减排的目标落到实处,高校不管是作为引领社会风气之先的场所,还是培养人的职责所系,都应当以自己的行动自觉与之呼应。

  最近几年来,学校通过对校园建筑、设施、主要用能用水装备安装分类和分项能耗、水耗计量装置,采取远程传输等手段及时收集数据,实现校园能耗、水耗在线和动态分析功能的监测。经过这个系统,不但地下管网的跑冒滴漏能够被及时发现,还可以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制定定额管理和考核的指标根据,极大地提升了管理效力。

  学校订学生浴室进行改造,经过调研论证,学校订热式热水器进行淋浴废水余热回收利用改造,使余热回收率到达50%,冬季可将进水温度提升20度,夏季也能提升10度以上。同时配置红外线,可随时暂停出水的标准流量计时装置,改变了过去热水浪费明显的粗放管理方式。

  另外,学校计划建设了自发自用、余电上网155kw太阳能电站,不单单是利用了闲置屋面,获得经济效益。同时配套建设了1间光伏发电展现室,将光伏发电的相干装备、发电原理、发电实时数据等集中摆设展现,成为学生科普宣扬的基地。

  水资源的利用一样被放到重要位置,雨水被依照海绵城市理念进行渗透、迟滞、分流、积蓄和外溢,成为绿化水和景观水的主要来源,实现中水利用。

  得益于此,2期校区约5万平米建筑被江苏省住建厅评定为2星绿色建筑设计标识。

  营建好“以人为本”特点人文环境

  最近几年来,学校在充分发掘和利用良好校园自然生态的同时,更加重视环境育人的重要作用,坚持在运行管理和教育推行上,践行最大限度节俭资源、保护环境,努力营建对学生有教育意义的和谐校园,逐渐构成以人为本的根本理念、以陶文化为特点的校园人文环境。

  学校缘陶而生、应陶而兴。陶文化主题雕塑作为历史和文化的传承,被显现在校园醒目区域。在山林1隅,还有古龙窑摆设,在路旁的山坡上,各种陶元素符号也会与你不期而遇。

  在人文气味浓厚的校园里,大大小小、千姿百态的陶艺作品放在适合的位置与师生对话。学校展开的校园道路命名征集活动,校训被奇妙地嵌入路名,已故的优秀园丁代表也被大家铭记,以他命名的路牌在他创办的院系前静静矗立……

  此前,来往两个校区需翻越丘陵山体,路宽5米的道路人车混行,存在交通安全隐患。为此,学校增加建设了1条机动车道,让车走远路、人走近道,充分彰显以人为本理念。

  随着龙窑区观光厅、山顶避雨休息廊道、人工湖休闲平台等1批户外休闲设施的完成,开放的交互空间和场所,给师生学习生活和文化传承发挥积极作用。另外,学校的智慧校园建设成绩显著。安防监控、学生宿舍门禁管理、无纸化办公、便捷支付等既极大地方便了师生的工作和生活,同时也提高了学校管理的安全性和效力。

  这些都是学校念好绿色校园“节能经”,耕好环境育人“责任田”的生动实践,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说,绿色生态型校园在学生的成长进程中具有巨大的隐性育人功能,学校努力将建设美丽校园、节俭型校园与环境育人相结合,把环境育人和培养学生良好意识习惯相融会,让学生们在美丽校园中接遭到更好的教育。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学笔记(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广州城市理工学院辅导员在广东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获奖
    广州城市理工学院辅导员在广东高校辅导员素质能
      5月29日至31日,由广东省教育厅主办,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深圳职业技术大学承办的第十届广东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在深圳职业技术大学举行。广州城市理工学院选派的辅导员邱冰妍老师凭借扎实的理论基础、过硬的职业素养,从容不迫
    06-12
  • 亲子作业的价值在过程而非结果
      关育兵  近日,杭州市临平区教育局在回应人大代表关于减轻低年龄段家庭教育压力的建议时,提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观点:亲子作业的价值,应在于它作为家长与孩子共同成长旅程的见证,而非仅仅追求单一的作业成果。这一观点不仅为我们当前教育实践中过度“
    06-12
  • 打造“没有围墙的学校”
      6月3日上午9点多,在北京第二实验小学(以下简称北京实验二小)德胜校区,六年级(18)班的家长代表走进校园。教室里,他们和孩子们一起上了一节美术课和一节英语课。旁听完课后,班主任张维邀请家长开了一次特别的家长会,听取家长对学校和班级的意见建
    06-12
  • 乡村“微学校”的别样精彩
      本报记者 张利军 通讯员 王强东  “没错,就是这所学校,跟报道里的图片一模一样。”一路导航,河南登封市石道乡中心学校校长刘辉一行几人,从嵩山脚下出发,跨过黄河,终于来到了位于河南济源示范区梨林镇的梨林小学,见到了梨林小学校长段济宁。  
    06-12
  • “大手”牵“小手” 育人显成效
      本报记者 鲁磊  ■不断开创新时代思政教育新局面  “你长大想从事什么工作?”“你觉得哪些职业工资高?”“数一数一万元有多少?”……近日,成都市龙江路小学学生上了一堂“特殊”的思政课,特殊的地方有两点:一是上课的“老师”变成了大学的哥哥
    06-12
  • 云上联学,让大学生在实践中成长成才
    云上联学,让大学生在实践中成长成才
      近日,来自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彩虹鱼康复护理学院、湖州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与物联网学院、嘉兴职业技术学院现代农业学院的200余名青年师生云上联学。  杭州职院彩虹鱼康复护理学院“红烛”理论宣讲团的宣讲员贾诗琪作名为《红医精神:跨越时代的力量之
    06-11
  • 梦想与奋斗交织 温暖与祝福相伴
      6月10日,2024年全国高考顺利落下帷幕。今年全国高考报名1342万人,比去年增加51万人。  在这场关键“大考”中,千万学子奋力作答、勇毅逐梦,教育部、各地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竭尽全力,为考生保驾护航。  用心用情做细做实,全力保障平安高考  6月
    06-11
  • 因师施培提升教师培训获得感
      李秀云  每位教师都有不同的生长之道、成长之道,都有不同的成长轨迹和发展方向。近日,河南省安阳市人民大道小学尊重教师个体差异,努力为每位教师创造适合其自身发展的成长环境的“因师施培”举措,受到媒体关注。如何提高教师培训工作的针对性、有效
    06-11
  • 是否花式晒娃要细思量
      刘丽君  “这届孩子,首先学会的不是说话,不是走路,而是拍视频、刷视频。”网友的一句玩笑话,道出了我们如今面对的一个现实。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短视频已经全方位渗透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年轻的家长喜欢用视频记录孩子的成长点滴,年幼的孩子也越
    06-11
  • 撑起“心”的晴空 促进健康成长
      本报记者 庞珂 通讯员 王帅民 代修鹏  “河南省历来高度重视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夯实工作基础、提升干预成效、凝聚育人共识、营造浓厚氛围,积极构建新时代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新格局。”近日,河南省教育厅党组成员、
    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