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推动教育公平,少儿编程让更多孩子与先进信息技术接轨

   2019-01-18 中国青年网0
核心提示:  去年年末,1则《这块屏幕可能改变命运》的新闻刷屏,贫困县的农村学生,通过网络直播课,接遭到顶级中学的优良教育,终究成功考入名校,给我们描绘了1幅网络技术改变农村命运的美好场景。  但是在这样的“乌托邦”以外,城乡之间的巨大鸿沟仍然存在,当城市儿童

  去年年末,1则《这块屏幕可能改变命运》的新闻刷屏,贫困县的农村学生,通过网络直播课,接遭到顶级中学的优良教育,终究成功考入名校,给我们描绘了1幅网络技术改变农村命运的美好场景。

  但是在这样的“乌托邦”以外,城乡之间的巨大鸿沟仍然存在,当城市儿童已能够熟练地进行编程时,互联网对留守儿童而言可能只是1台可以打游戏的手机,他们需要的是思惟方式的改变,是1次共同学习的机会。

  1线城市抢跑编程启蒙教育,23线城市学员占比逐渐升高

  自2017年7月,国务院印发《新1代人工智能发展计划》,鼓励实行全民智能教育项目,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干课程,逐渐推行编程教育后。编程教育在1线城市遭到家长空前重视,学习少儿编程课程的小极客呈指数级增长。

  以北京为例,曾以初高中生参加为主的信息学奥赛,今年小学生占比已超过3分之1,其中,参赛的北京小学生超过90%接受过系统的编程教育。可以说,对教育动向更加敏锐的1线城市家长,对编程重要性认知明显提升,已然抢跑小学阶段的编程教育。

  虽然都市精英的孩子这1次抢先起跑,但更多23线城市孩子或农民工子弟也仍然有机会和领先者站在同1条赛道。比如,北京市北6环的农民工子弟学校新龙学校近200名适龄儿童,也从2018年11月开始100%接受编程教育。

  经过两个多月的学习,新龙学校的编程课程已进行到L1的第4课。这些课程带孩子们从图形化编程入门,现在他们已能够理解“顺序履行”和“循环履行”两种运行方式,掌握了If Else逻辑语句,并能熟练应用坐标系知识控制角色移动,开始学着用代码理解全部计算机世界。

  新龙学校少儿编程课程安排表

  从宏观的数据来看,某少儿编程机构发布的《2018少儿编程用户数据报告》,在2018年有数10万同学在完成了1070675份编程作品。他们来自美国、英国、德国等全球30多个不同国家,来自中国的同学也遍及全国34个省市自治区。其中,国内除1线城市外,23线乃至45线城市的用户占比也在逐渐升高。

  因而可知,科技发展推动教育更公平,优良资源下沉,少儿编程教育已不再局限于精英教育和地理位置,随着进1步推行深化,也将变得更加平民化、普及化。在未来的眼前,这1次地方和1线终究站在了同1条起跑线上。

  改变命运的是思惟方式的改变

  芬兰教育部长曾指出,“在未来,如果你的孩子懂编程,他就是未来世界的创造者;如果他不懂,他只是使用者”。而从建构主义理论,我们也能够看到少儿编程的价值所在:强调学习者的主动性,让孩子在活动和交互中不断创建和调剂心智模式。

  可以说,少儿编程作为连接未来的教育,并不是深度教授如何写代码、编制利用程序,而是通过编程游戏启蒙、可视化图形编程等课程,培养学生的计算思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事实上,报告也指出,46%的家长希望通过学习编程提升孩子的综合能力,27%希望提升孩子的逻辑思惟能力。关于学习编程后的变化,报告也指出,37%的孩子学习编程后逻辑思惟能力变强,29%自主能力提高,24%变得更加自信。正如很多业内人士指出的,少儿编程教育很大程度上带来的是逻辑思惟能力的提升与思惟方式的改变。

  “我们在教育领域的最大发展机遇之1就是教更多的孩子学会编程。” 2016年,Facebook开创人扎克伯格曾发帖呼吁在中小学推行编程教育,让更多孩子成为创造者、编程者和制造者。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学笔记(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广州城理学子在2024年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中再创佳绩
    广州城理学子在2024年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中
      5月23—27日,第十四届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国际贸易竞赛总决赛在宁波国际会展中心开赛,全国近200家高校3000余名师生同台竞技。广州城市理工学院经济学院的参赛队伍在本次赛事中荣获总决赛一等奖,这是经济学院第九次在该项赛事中荣获全国一等奖。  
    06-01
  • 记者调查儿童生长激素滥用现象:副作用不少,儿
      孩子6岁,身高只有109厘米,根据“儿童身高数值对照表”,属于“矮小”范围——心慌意乱之下,广东深圳市民何丽带着孩子去医院就诊,让医生给孩子注射一年的生长激素。  注射之后,效果显而易见。孩子的身高从109厘米长至120厘米,一年内长高了11厘米。
    06-01
  • 用好生活这个“课堂”
      在云南宣威一所小学,上百亩劳动教育基地成了热火朝天的“课堂”,一堂堂田间劳动课、户外美术课、情境语文课带给孩子们的不只是新知,更有对粮食的珍惜、对生命的关爱、对艺术的感悟以及在劳动中磨炼的勤劳品格、形成的团队意识。  “萌娃变身大厨”—
    06-01
  • 教育部:2024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1342万人
      中国教育部31日公布,2024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1342万人,比去年增加51万人。  当日,教育部发文表示,会同有关部门积极推动各地精心做好考试组织和考生服务工作,全力保障2024年高考安全。  文中对严格规范考试管理、严厉打击考试舞弊、切实优化考生服
    06-01
  • 科学教育引领未来 心理健康教育保驾护航
    科学教育引领未来 心理健康教育保驾护航
      5月30日,由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市托幼协会、虹口区教育局联合主办的第二届长三角学前教育发展联盟年会,在上海市复兴高级中学举办。  本届年会以“科学教育引领未来·心理健康教育保驾护航”为主题,共吸引来自全国各地高校、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一线
    05-31
  • 充分发挥校外教育的活动育人优势
      李晓红  近年来,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国各地各学校在师资力量、课程教材、智能化技术应用、家校社育人合力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现实中,一些学校仍面临着不少挑战,如教学内容偏灌输式,较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等。校外教育
    05-31
  • 教育部发布2024年高考预警信息
      记者 林焕新  ■聚焦2024高考高招  本报北京5月30日讯(记者 林焕新)高考是广大学子人生中的一次大考,关系考生切身利益,备受社会关注。2024年高考临近,广大考生正在积极调整状态、从容有序备考,而一些不法分子却受经济利益驱使散布涉考虚假信息
    05-31
  • 最高法发文明确,对未成年人犯罪宽容不纵容
      记者 宗河  本报北京5月30日讯(记者 宗河)最高人民法院今天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及犯罪防治工作的意见,提出在民事、行政案件中强化未成年人保护和犯罪防治理念,强调对未成年人犯罪宽容不纵容。  意见共计42条,分别从加强涉未成年人
    05-31
  • 思想铸魂 网育新人 大思政课优秀案例征集活动正在进行中
    思想铸魂 网育新人 大思政课优秀案例征集活动正
       如何让思政课成为一门有温度的课?  如何讲好一堂“有用”的思政课?  如何善用“大思政课”讲好中国故事?  大思政课优秀案例征集活动启动!  善用“大思政课”讲好中国故事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讲好思政课要善于与中心工作相结合与社会现实相
    05-30
  • 满足“微心愿” 给予儿童实在的关爱
      杜丹  据新华网报道,日前,由共青团青岛市委、青岛市总工会等主办的青岛市“益路童行、结对帮扶”建设工地暖心驿站志愿服务活动,在中铁建工上合大厦项目举行。活动邀请了项目周边社区的少年儿童以及建筑工人子女、盲校学生代表等一起互动联欢,并帮助
    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