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组合拳”助力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

   2022-09-15 中国青年网0
核心提示:  【专家视角】  作者:田野(湖南省中国特点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湖南师范大学基地特约研究员,湖南师范大学招生与就业指点处处长,副教授)  2022年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剧增,大学生就业面临严峻挑战。与此同时,高校毕业生普遍存在就业期望太高、

  【专家视角】

  作者:田野(湖南省中国特点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湖南师范大学基地特约研究员,湖南师范大学招生与就业指点处处长,副教授)

  2022年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剧增,大学生就业面临严峻挑战。与此同时,高校毕业生普遍存在就业期望太高、职业生涯计划模糊、专业实践能力不足、求职技能缺少等问题,就业能力亟待提升。对高校而言,要从大学新生入学起就开始为其职业生涯和发展斟酌,快速、准确、创造性地发挥“组合拳”,打好大学生就业“保卫战”。

  勇于出“快拳”,职业生涯计划要趁早

  立足实际,做好计划是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基础。今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宜宾学院考察时对同学们说:“幸福生活是靠劳动创造的,大家要保持平实之心,客观看待个人条件和社会需求,从实际动身选择职业和工作岗位,酷爱劳动,脚踏实地,在实践中1步步成长起来。”为避免职业定位不明确,缺少职业目标,高校应尽早展开职业生涯发展教育。

  1是生涯发展教育时间前置。重新生入学开始,就要将生涯发展和职业计划理念注入“开学第1课”,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成长特点和发展需求,全方位、全覆盖地推动职业生涯计划与就业指点。

  2是生涯发展课程成体系。1方面要强化职业计划课程建设,在课程设置、教材教法、评价体系等方面做到整体优化、有效衔接。另外一方面要善于营建“第2课堂”,借助生动趣味的课外活动组织团体辅导活动、提供个性化指点,既统筹团体共性的需求,又根据学生的兴趣、技能、价值观、性情等全方位情况,突出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

  勤于出“准拳”,分类精准施策要见效

  找准定位,分类指点是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关键。2020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1汽团体考察时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高校毕业生要转变择业就业观念,只要有志向就会有事业,只要有本事就会有舞台。希望大家找准定位,踏踏实实实现人生理想。”

  由于学生就业需求存在个体差异,高校进行就业指点时要量文体衣、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培养就业能力。

  1是分类精准施策,提供就业服务。高校要结合学生特点进行定制服务,力争做到“1对1”精准帮扶。对就业意向明确的学生,帮助其提供精准就业信息和实习实训平台;对就业目标不清的学生,帮助其分析定位,明确职业方向,给予具体化的指点和资源支持;对消极待业或存在就业困难的学生,帮助其减缓焦虑,改变“慢就业”“懒就业”的心态,引导建立“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做好托底工作。

  2是展开立体化培训,确保实际效果。针对大学生多样化的求职需求,要不断细化服务,积极搭建多维度的培训平台。面向不同意向的学生群体,展开针对性培训,约请各行各业专家展开系列讲座,为大学生就业答疑解惑,努力做到精准服务、有效培训、全方位提升。

  乐于出“新拳”,发掘就业资源要创新

  牵线搭桥,稳岗拓岗是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必要保障。高校应在发掘就业资源、拓展岗位需求上多下工夫多出新招,与用人单位共建共促共进,共同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

  1是在开源上出新招。针对政策性岗位竞争剧烈、市场化岗位开辟不足等现实情况,高校应充分发挥纽带作用,主动展开访企拓岗促就业行动,深度了解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不断增能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将学校宝贵的人材库,充分对接优良用人单位的“蓄水池”。

  2是在育才上出新招。深入推动人材培养和就业有机联动、人材供需有效对接,有针对性地培养更多实用型、复合型和紧缺型人材。自2021年起教育部启动了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在定向人材培养、就业实习基地、人力资源提升3个层面推动供需对接和大学生就业,高校应积极畅通供需渠道,依托项目申报建设,主动和用人单位建立定向合作关系,深化产教融会,增进人材供需零距离对接。

  善于出“双拳”,全员就业帮扶要有力

  全员参与,兼顾资源是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持久动力。高校要将就业“1把手工程”与全员育人相结合,完善全员参与就业机制,调动多方气力,兼顾各种资源,在落实就业指点和帮扶上构成协力。

  1是在专业队伍建设上强基础。首先,要通过各项鼓励引导措施,充分发挥生涯计划、就业指点和创新创业课程专任教师在就业指点方面的主体责任和作用。其次,学校就业职能部门、学院就业专干和辅导员,要真正当好就业工作的“网格员”,做好就业数据摸排调研,畅通学校、学院与学生的沟通渠道。最后,要发挥班级导师、校外导师的支持作用,与学生结对子谈心谈话,做到思想启发、就业指点、资源帮扶。

  2是在就业帮扶效能上求突破。首先,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爱心、耐心、仔细、诚恳、恒心服务于大学生就业工作,确保就业路上不落1人。其次,要聚焦就业困难学生群体,密切关注脱贫家庭、低保家庭、零就业家庭和有残疾的、较长时间未就业的毕业生,落实“1人1档”“1生1策”帮扶机制。最后,要“扶上马再送1程”,将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全面纳入帮扶范围,做好有温度、不断线的指点服务,为大学生择业注入新动能。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学笔记(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广州城理学子在2024年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中再创佳绩
    广州城理学子在2024年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中
      5月23—27日,第十四届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国际贸易竞赛总决赛在宁波国际会展中心开赛,全国近200家高校3000余名师生同台竞技。广州城市理工学院经济学院的参赛队伍在本次赛事中荣获总决赛一等奖,这是经济学院第九次在该项赛事中荣获全国一等奖。  
    06-01
  • 记者调查儿童生长激素滥用现象:副作用不少,儿
      孩子6岁,身高只有109厘米,根据“儿童身高数值对照表”,属于“矮小”范围——心慌意乱之下,广东深圳市民何丽带着孩子去医院就诊,让医生给孩子注射一年的生长激素。  注射之后,效果显而易见。孩子的身高从109厘米长至120厘米,一年内长高了11厘米。
    06-01
  • 用好生活这个“课堂”
      在云南宣威一所小学,上百亩劳动教育基地成了热火朝天的“课堂”,一堂堂田间劳动课、户外美术课、情境语文课带给孩子们的不只是新知,更有对粮食的珍惜、对生命的关爱、对艺术的感悟以及在劳动中磨炼的勤劳品格、形成的团队意识。  “萌娃变身大厨”—
    06-01
  • 教育部:2024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1342万人
      中国教育部31日公布,2024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1342万人,比去年增加51万人。  当日,教育部发文表示,会同有关部门积极推动各地精心做好考试组织和考生服务工作,全力保障2024年高考安全。  文中对严格规范考试管理、严厉打击考试舞弊、切实优化考生服
    06-01
  • 科学教育引领未来 心理健康教育保驾护航
    科学教育引领未来 心理健康教育保驾护航
      5月30日,由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市托幼协会、虹口区教育局联合主办的第二届长三角学前教育发展联盟年会,在上海市复兴高级中学举办。  本届年会以“科学教育引领未来·心理健康教育保驾护航”为主题,共吸引来自全国各地高校、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一线
    05-31
  • 充分发挥校外教育的活动育人优势
      李晓红  近年来,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国各地各学校在师资力量、课程教材、智能化技术应用、家校社育人合力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现实中,一些学校仍面临着不少挑战,如教学内容偏灌输式,较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等。校外教育
    05-31
  • 教育部发布2024年高考预警信息
      记者 林焕新  ■聚焦2024高考高招  本报北京5月30日讯(记者 林焕新)高考是广大学子人生中的一次大考,关系考生切身利益,备受社会关注。2024年高考临近,广大考生正在积极调整状态、从容有序备考,而一些不法分子却受经济利益驱使散布涉考虚假信息
    05-31
  • 最高法发文明确,对未成年人犯罪宽容不纵容
      记者 宗河  本报北京5月30日讯(记者 宗河)最高人民法院今天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及犯罪防治工作的意见,提出在民事、行政案件中强化未成年人保护和犯罪防治理念,强调对未成年人犯罪宽容不纵容。  意见共计42条,分别从加强涉未成年人
    05-31
  • 思想铸魂 网育新人 大思政课优秀案例征集活动正在进行中
    思想铸魂 网育新人 大思政课优秀案例征集活动正
       如何让思政课成为一门有温度的课?  如何讲好一堂“有用”的思政课?  如何善用“大思政课”讲好中国故事?  大思政课优秀案例征集活动启动!  善用“大思政课”讲好中国故事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讲好思政课要善于与中心工作相结合与社会现实相
    05-30
  • 满足“微心愿” 给予儿童实在的关爱
      杜丹  据新华网报道,日前,由共青团青岛市委、青岛市总工会等主办的青岛市“益路童行、结对帮扶”建设工地暖心驿站志愿服务活动,在中铁建工上合大厦项目举行。活动邀请了项目周边社区的少年儿童以及建筑工人子女、盲校学生代表等一起互动联欢,并帮助
    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