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看点|考研分数线大幅攀升的背后:研究生培养如何回应社会人才渴盼

   2022-03-19 教育资讯网0
核心提示:交汇点讯3月17日晚,南京大学公布2022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基本分数线后,张云(化名)才确认自己真的“落榜”了。她今年报考了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拿到比去年分数线高出41分的成绩一度以为自己“稳”了,“没想到今年高分这么多”。2022年考研国家线公布后,“

交汇点讯3月17日晚,南京大学公布2022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基本分数线后,张云(化名)才确认自己真的“落榜”了。她今年报考了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拿到比去年分数线高出41分的成绩一度以为自己“稳”了,“没想到今年高分这么多”。

2022年考研国家线公布后,“这届考研生究竟有多难”等相关话题就一度占据了社交平台热搜榜单前列。随着南京大学等34所自主划线高校相继公布了本校今年考研复试基本分数线,引发了新一轮讨论。分数普涨的背后是什么?研究生“含金量”有无变化?这一现象引发了各方热议。

考研成“刚需”,研究生教育结构功能发生巨变

从今年考研国家线出炉后,不少考研学生就发现,除少数专业外,分数线普遍上涨,去年的分数线绝大部分已不能作为参考。

记者参照2021年考研国家线对比发现,2022年绝大多数专业的国家线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学术学位A类考生各专业国家线中,哲学较去年涨分15分,达到了314分,教育学上涨了14分,文学上涨了12分;工学(不含工学照顾专业)和理学两个学科国家线均涨分10分。而专业学位类的A类考生各学科的国家线同样水涨船高。而根据近年资料,考研国家线浮动空间一般只是在5分左右。

分数线普涨背后是考研大军的不断扩容。自2016年起,我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在高位上保持高增长趋势。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人数457万人,比2021年增长80万人,增幅为21%。而招生录取人数显然达不到这个增幅,2022年院校计划招生人数110万左右,相比去年增加不过才数万人。

“我考研是为了从事体育方面的工作,可以获得一个比较高的起点。”南京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的应届生陈丹妮以393分的成绩入围了北京大学体育硕士专业的招生复试,“其实去年这个专业复试线不过340分,今年需要380分才能入围,我只是第5名。”

跟陈丹妮一样,很多学生考研时已经瞄准了未来的工作方向。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操太圣教授说,与过去相比,研究生教育的结构和功能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很多人考研的目的不再是在相关学科获得学术上的成长,而是出于就业、晋升等方面的现实考量。因此,考研人群的构成,不可避免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大量的职场人也纷纷加入到考研大军中。

研究生成了高起点就业的“刚需”,名校更是考研党眼中的华丽“跳板”。但相比国家线而言,自主划线的双一流高校分数上涨幅度更大,个别专业涨幅甚至超过50分。对此,操太圣分析道,“近两年来名校推免生的比例已经不断攀升,叠加‘考录比’的上升,热门专业的考研难度不言而喻,数百人竞争三四个名额的专业不在少数。”

在居高不下的考研热度中,名校竞争可谓白热化。与去年相比较,南大哲学分数线上升了20分,教育学上升了35分;而专业学位中的出版、社会工作、应用心理学、口腔医学、护理等专业复试分数的上升幅度在15-20分之间。东南大学学术学位中的教育学、法学,以及专业学位中的教育硕士、国际汉语教育硕士等,分数线的上升幅度在25-30分之间。

高分不等于好生源,学校学科间存“冷”“热”

分数飘红,让无奈落榜的考生有点受伤,那研究生培养单位是否内心“暗喜”?不少教育界人士却表达了隐忧。

南通大学校长施卫东说,“考录比”的上升,理论上对高校选拔人才、招到满意的研究生有好处。但是一些学生为了考研,大三、大四的课程学习和毕业论文都没能好好完成,这样的生源往往不尽人意。

不少成功“上岸”的考生坦言,从大一开始就准备考研,日常学习基本都围绕着研究生考试那几门科目转,那种紧张的应试状态跟备战高考的感觉差不多。在应试的背景下,一些模式化、集训化的考研培训班也在逐渐普及和发展壮大。“从大学开始,本应该转换高中的思维模式,着重培养创新能力和素质。”一位每年都参与硕士生面试的高校教师坦言,很多考生在知识面、思维表达能力与考分并不匹配。

要在大规模考研学生中遴选出合适人才,招考方式、评价方式的改革至关重要。“随着考研的规模的日渐扩大,出于对招考公平性的担心,各招考单位从自主命题到逐步倾向于统考,好处是考察标准一致,但缺点是对学生能力的考察空间相对有限。”操太圣表示。

在一片分数喊“涨”中,记者注意到,学科之间、学校之间的“冷”“热”客观存在。比如一些外界眼中的相对“辛苦”的专业依旧少人问津,农学专业国家线依旧稳定在252分。

相比理工医农类学科,几十分的飙升往往发生在人文社会学科。以南京大学为例,学术学位中的工学、医学、理学分数线基本持平,专业学位中的城市规划、电子信息、生物与医药等复试分数基本持平甚至略有下降。

“相对于一些‘垄断性’‘排他性’较强的学科,人文社科知识的迁移性比较强,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或者训练,就可以入围竞争,但是否真的适合这个学科,还是要结合自己的志趣和知识能力综合考虑。”操太圣说,此外,学校招生的时候,某些专业的分数线可能会受到整个大类学科的影响,“比如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授予的是管理学学位,其招生时会跟商学院和工程管理学院里有关管理学的热门专业一起划复试线,其受到的影响也是实实在在的。”

分数一片普涨下,也仍有高校“失意”。截至18日记者发现有上百所高校已经发布了调剂公告,其中大多数非双一流的普通高校。施卫东分析道,“招生也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随着‘双一流’建设的不断推进,考生必将更加看重‘双一流’高校的学科,在招生指标确定、生源有限的情况下,现在推免生政策的放开,必然导致地方高校出现优质生源严重流失等问题。”

回应社会期待,让研究生学历更有“含金量”

南京大学工科专业的小袁在知道今年“上岸”无望后,就开始咨询考研班准备“二战”。今年她报考的法学专硕招收103人,她排到了200多名。小袁告诉记者,她很担心明年形势更加严峻,“但研究生我是早晚要读的”。

在小袁看来,考研已经成了人生规划的一部分。“随着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考研热背后正是各领域对高层次人才的渴盼,是考生自身对更高成才平台的渴望,因此考生也应该更多关注国家的政策和导向。”操太圣表示,总体来说,研究生招生增量更多面向数理化生等基础学科,面向社会民生急需领域的相关学科,在研究生招生结构方面更多向专业学位方面去倾斜。考生要更多了解国家需要,企事业单位对人才的需求,做好职业规划。

与众多考生对研究生学历的期待不同,某双一流大学管理专业的小余面试时发现,与自己竞争的不乏清华、北大等C9高校博士生,优越感似乎瞬间消失了,“当大家都是研究生的时候,研究生也没那么‘香’了。”小余感叹。

研究生教育是教育强国建设的引擎,要实现人才的有效配置而不是围绕一个方向角逐分数的“游戏”。

“研究生教育要主动对接国家重大需求,在研究生招生指标方面,通过增量倾斜和存量调整,对数学、物理等基础学科,集成电路等前沿交叉学科,公共卫生、临床医学等急需的民生领域的学科给予重点支持。”南通大学校长施卫东说,应建立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招生选拔制度,探索适应新时代研究生发展需要的招生选拔机制,科研能力的考核要与博士生的培养相结合,实践能力的考核要与社会、企业的需求更紧密,让真正的人才得其所哉,脱颖而出。同时,加大对地方高校学科建设和研究生教育的支持力度,尤其是进一步增加地方高校的研究生招生计划。因为地方高校培养的研究生对地方而言,更能留得住,也更愿意扎根地方、服务地方,从而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更多的贡献。

不少教育界人士表示,考研的热度应该传导出去,更多聚焦研究生培养质量,推动经济社会的加速运转,实现良性互动。“随着应用型岗位对人员学历要求的逐步提高,在实践中会对研究生招生和培养产生实质性影响。”操太圣表示,目前不少学校专业研究生和学术研究生在实际培养中的区分度还不高,必须在课程体系与教育教学方法上下功夫,提高研究生教育的“专业性”,回应应用型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推动研究生教育跟社会经济的发展同频共振。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杨频萍

 
标签: 院校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学笔记(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第四届上海高职高专院校联合招聘会举办
      5月23日下午,上海高职高专院校2024年百日冲刺促就业专项行动暨第四届上海高职高专院校联合招聘会启动仪式,在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奉贤校区体育场举办。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王浩,上海市学生事务中心主任赵猛,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学生处副处长
    05-25
  • 不到10年招生数量翻四倍 北京职业院校培养“科班出身”养老人才
    不到10年招生数量翻四倍 北京职业院校培养“科
      养老行业吸引不来年轻人?职业院校养老专业只是培养护理员?近日,北京劲松职业高中(双龙校区)(以下简称劲松职高)举行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专业、老年人服务与管理专业开放日,学校通过近10年办学成果和毕业生现身说法对上述观点说“不”。  学生娴熟展
    04-28
  • 广州:技工院校受热捧,新生报名需测评
    广州:技工院校受热捧,新生报名需测评
    20日,广州市公用事业技师学院举行新生入学测评,考官正在一对一为考生进行面试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崔文灿摄影报道:进入4月,部分初三毕业生在为升学“赶考”。近期,广州市技工院校招生情况火爆,学位十分紧俏,各校不定期举行自主招生考试,以期招到综
    04-23
  • 京津冀高等师范院校学生联合宣讲联盟成立
    京津冀高等师范院校学生联合宣讲联盟成立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王平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朱洪园)为推动京津冀高等师范院校校际交流与合作,4月13日,“教育强国·奋进有我——京津冀高等师范院校学生联合宣讲联盟成立暨首场联合宣讲”在河北师范大学会议中心报告厅举行。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
    04-15
  • 引领高职院校提升学生审美水平,强化团队协作能力
    引领高职院校提升学生审美水平,强化团队协作能
      4月初,2024年浙江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短视频创作与运营”赛项在湖州职业技术学院成功举办。来自全省43所高职院校、2所职业大学的88支参赛队伍、共351名选手在120余位领队、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参加了本次竞赛。  开幕式上,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
    04-14
  • 哪所高职最强?首个全国高职院校专利数据报告发布
    哪所高职最强?首个全国高职院校专利数据报告发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渺)近日,由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发布了《全国高职院校专利数据分析报告(2022年度)》(以下简称《报告》),并授权中国青年报独家发布。《报告》对高职院校的专利数据概况、专利技术地域构成、专利技术领域
    12-19
  • 高职院校专利数据告诉我们什么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渺  2022年,第一申请人为高职院校的专利总量46100件,其中发明授权6051件。  这是近日发布的《全国高职院校专利数据分析报告(2022年度)》(以下简称《报告》)里的数据,该报告由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组织,该学会高等职业技
    12-19
  • 一所高职院校专业的“加减法”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邢婷  一减一增,一破一立,生动浓缩了一所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过程。在山东科技职业学院,这样的专业“加减法”仅用了5年时间。  “专业设置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载体和途径,是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密切联系的
    12-19
  • 职业院校实习乱象缘何屡禁不止?
      近日,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有老师克扣学生巨额实习报酬一事引发广泛关注。随后,江西省新余市联合调查组发布情况通报称,经新余市公安局高新分局初步调查,发现颜某某等人涉嫌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现已立案侦查并对颜某某等人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目前
    12-12
  • 推进高职院校党建工作和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
    推进高职院校党建工作和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
      11月30日—12月2日,浙江省高职院校党建研究会第三十二次会员大会暨2023年年会在湖州职业技术学院举办。来自省内50余家高职院校会员单位,北京、新疆、贵州等部分省外高校党建专家、代表 200余人。本次会议由浙江省高职院校党建研究会主办,湖州职业技术
    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