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与企业“联姻” 它们能够实现“双赢”吗

   2018-09-03 中国青年网0
核心提示:  学术研究和实践操作矛盾吗?古人曾说:“两耳不闻窗外事,1心只读圣贤书。”放在今天来看,这明显不够准确。不久前,记者在参加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与中国青年报社联合举行的“2018百所高校创新人材顺德行”活动中,找到了更加有力的答案。  “校企合作

  学术研究和实践操作矛盾吗?古人曾说:“两耳不闻窗外事,1心只读圣贤书。”放在今天来看,这明显不够准确。不久前,记者在参加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与中国青年报社联合举行的“2018百所高校创新人材顺德行”活动中,找到了更加有力的答案。

  “校企合作”1词,很早就出现在各种场合。很多论文、书本中给这个词赋予了类似的定义:“职教体系构建”“市场化办学”“现代学徒制”“产学研创1体化”……总而言之,都没有脱离开校企共建、合作发展的理念。

  假想1下,作为1名大学生,你在毕业之前就可以够了解乃至协助解决企业发展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那在招聘会上,你该有多么抢手?一样,1家企业,既借助高校的科研气力完成了技术攻关,又承当了育人的社会责任,你的口碑也会节节爬升,这是1个共赢的进程。

  “校企合作”真的能实现这1目标吗?

  记者在与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导贾春阳的谈话中,遭到1些启发。在贾春阳看来,若让学生“到甚么山上唱甚么歌”并且能够“唱好歌”,“校企合作”就是1个不错的机会,通过这1模式,可让学生能够尽快了解市场需求,从而脚踏实地做好研究。

  长沙理工大学电气学院将课堂搬进了企业,学生们拜工程师为师傅,学习与机械相干的基础知识;复旦大学与绿地控股组建校企合作平台;同济大学和全球最大的聚合物生产商之1科思创携手发展循环经济……

  这些都是校企合作、共促发展的好例子。1方面解决了企业在发展进程中遇到的困难,1方面满足了学校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需求。

  面对严峻的就业情势,校企“联姻”正适逢其时,但也重担在肩。此次“2018百所高校创新人材顺德行”活动中,吉林大学商学院副教授杨絮飞提出了“校企合作”做不实的窘境。这就有可能造成学生没法真正融入企业,也会致使学校和企业资源的两重浪费。

  如何提高校企合作的效力?中国民主增进会宜兴市委员会朱仁标曾提出,从学校层面看,应当主动转变观念,让学生走出课堂,培养和锻炼他们的实践能力,充分激起学生本身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从企业层面看,要创造条件让学生深入企业。从学生层面看,勇于投身于当地的现代化建设,在深入社会、接受锻炼的进程中,以新的更高的视野,去奉献青春热忱,收获别样的精彩。

  记者曾在新闻采访中接触到1些由于“校企合作”获利的人。江苏徐州有130余年的采煤历史,因此地面塌陷严重,生态环境恶化。其中,潘安湖为采煤塌陷区域。长时间以来,中国矿业大学与地方政府、企业展开深度合作,共同打造协同创新平台,服务地方和行业。30多年,从塌陷区到生态湖,潘安湖的变化正是校企校地协同创新的1个缩影。

  1直从事塌陷区治理相干研究工作的中国矿业大学卞正富教授曾坦言:“在校企合作中,除1系列科研成果,最为宝贵的就是我们探索而得的经验。”

  “校企合作”的主语是学校和企业,这也就注定了这个模式需要出力和受益的必须是这二者。两方联动,共同发力,才能找到“校企合作”的最优解。

  此次,107位学者专家亲身感受顺德、体会顺德、了解顺德,并为“科技顺德”的建设贡献自己的1份气力。记者了解到,活动结束后,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副院长南建忠根据与广东申菱团体对接时了解到的企业需求,联系本校相干专业的教授,将技术反馈给企业,西安的徐教授将再次来企业现场,肯定合作细节。

  在记者看来,“校企合作”已成为高校办学育人的模式之1,它跳出了应试教育的阴影,帮助学生将视野聚焦于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但“校企合作”在发展进程中遇到的问题也亟需得到更好的解决。如何更好地利用企业资源?如何最大限度地激起学生潜能?我们任重而道远。(温维娜)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学笔记(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广州城理学子在2024年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中再创佳绩
    广州城理学子在2024年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中
      5月23—27日,第十四届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国际贸易竞赛总决赛在宁波国际会展中心开赛,全国近200家高校3000余名师生同台竞技。广州城市理工学院经济学院的参赛队伍在本次赛事中荣获总决赛一等奖,这是经济学院第九次在该项赛事中荣获全国一等奖。  
    06-01
  • 记者调查儿童生长激素滥用现象:副作用不少,儿
      孩子6岁,身高只有109厘米,根据“儿童身高数值对照表”,属于“矮小”范围——心慌意乱之下,广东深圳市民何丽带着孩子去医院就诊,让医生给孩子注射一年的生长激素。  注射之后,效果显而易见。孩子的身高从109厘米长至120厘米,一年内长高了11厘米。
    06-01
  • 用好生活这个“课堂”
      在云南宣威一所小学,上百亩劳动教育基地成了热火朝天的“课堂”,一堂堂田间劳动课、户外美术课、情境语文课带给孩子们的不只是新知,更有对粮食的珍惜、对生命的关爱、对艺术的感悟以及在劳动中磨炼的勤劳品格、形成的团队意识。  “萌娃变身大厨”—
    06-01
  • 教育部:2024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1342万人
      中国教育部31日公布,2024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1342万人,比去年增加51万人。  当日,教育部发文表示,会同有关部门积极推动各地精心做好考试组织和考生服务工作,全力保障2024年高考安全。  文中对严格规范考试管理、严厉打击考试舞弊、切实优化考生服
    06-01
  • 科学教育引领未来 心理健康教育保驾护航
    科学教育引领未来 心理健康教育保驾护航
      5月30日,由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市托幼协会、虹口区教育局联合主办的第二届长三角学前教育发展联盟年会,在上海市复兴高级中学举办。  本届年会以“科学教育引领未来·心理健康教育保驾护航”为主题,共吸引来自全国各地高校、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一线
    05-31
  • 充分发挥校外教育的活动育人优势
      李晓红  近年来,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国各地各学校在师资力量、课程教材、智能化技术应用、家校社育人合力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现实中,一些学校仍面临着不少挑战,如教学内容偏灌输式,较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等。校外教育
    05-31
  • 教育部发布2024年高考预警信息
      记者 林焕新  ■聚焦2024高考高招  本报北京5月30日讯(记者 林焕新)高考是广大学子人生中的一次大考,关系考生切身利益,备受社会关注。2024年高考临近,广大考生正在积极调整状态、从容有序备考,而一些不法分子却受经济利益驱使散布涉考虚假信息
    05-31
  • 最高法发文明确,对未成年人犯罪宽容不纵容
      记者 宗河  本报北京5月30日讯(记者 宗河)最高人民法院今天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及犯罪防治工作的意见,提出在民事、行政案件中强化未成年人保护和犯罪防治理念,强调对未成年人犯罪宽容不纵容。  意见共计42条,分别从加强涉未成年人
    05-31
  • 思想铸魂 网育新人 大思政课优秀案例征集活动正在进行中
    思想铸魂 网育新人 大思政课优秀案例征集活动正
       如何让思政课成为一门有温度的课?  如何讲好一堂“有用”的思政课?  如何善用“大思政课”讲好中国故事?  大思政课优秀案例征集活动启动!  善用“大思政课”讲好中国故事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讲好思政课要善于与中心工作相结合与社会现实相
    05-30
  • 满足“微心愿” 给予儿童实在的关爱
      杜丹  据新华网报道,日前,由共青团青岛市委、青岛市总工会等主办的青岛市“益路童行、结对帮扶”建设工地暖心驿站志愿服务活动,在中铁建工上合大厦项目举行。活动邀请了项目周边社区的少年儿童以及建筑工人子女、盲校学生代表等一起互动联欢,并帮助
    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