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你是苍茫大地最美丽的风景 高中生议论文1900字

   2021-05-27 作文学习网0
核心提示:“劳动者是最美的”。凝视屏幕上赫赫醒目的七个字,我思绪万千。于是,跟随“劳动是最美的”追溯人类社会的起源到至今,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劳动是创造物质财富的媒介,因此,劳动便是人类生存的法则。早在战国时期,孟子“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理论明

农民,你是苍茫大地最美丽的风景 高中生议论文1900字

“劳动者是最美的”。凝视屏幕上赫赫醒目的七个字,我思绪万千。于是,跟随“劳动是最美的”追溯人类社会的起源到至今,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劳动是创造物质财富的媒介,因此,劳动便是人类生存的法则。早在战国时期,孟子“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理论明确地阐述了劳动存在于不同形式,劳动存在于不同领域。孟子在“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范畴中,将劳动浓缩成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两大类。以此说明:劳动无时不在,劳动无处不有。人类必须踏着岁月的脚步,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在这个范畴当中行走。这是人类生存法则的定式,无法更改。因为,如不劳动,何以得食。不能得食,何以生存。那么,食从何来呢?不言而喻,食来至于农民辛勤耕耘的成果。大千世界,茫茫人海。在由劳动者大军组成的星空中,农民是这个星空最闪亮、最耀眼的繁星。农民是社会运行独一无二的产业劳动者。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年年岁岁,农民承载民以食为天的重任,农民用无形的彩墨在苍茫大地泼洒着春、夏、秋、冬、色彩缤纷的“劳动是最美的”美丽风景。

此刻,让我们臆想着握住农民长着厚厚老茧的手,一同去观赏春、夏、秋、冬,“农民劳动之美”的这道美丽风景吧。

春给予万物盎然生机。春阳用柔美的光辉为疆原换了新装。春雨化作甘露洋洋洒洒和润万顷良田。春风爽爽奏响了第一季动听的交响乐。春天是诗,春天是画。春时,农民和往年一样,早早来到田间地头,他俯下身来,用喃喃细语对还在冬眠中孕养粮食的母亲说:喂,春忙时节到了,起床吧,别睡了。这时,粮食的母亲还处于半苏半睡之中。迷着眼睛问道:嗨!老伙计,你怎么又来了,我乏的很,再睡一会儿行吗?农民答道:不可以,不可以,你是知道的,一年四季在于春,春天是培育粮食的关键时期,万万不可耽搁呀。粮食的母亲听到这些,睡意顿时消失。面对农民微笑着说:那好吧!不过按着惯例,你还是先给我讲讲外面的新鲜事儿吧。行啊,今天就先给你讲讲政府对土地承包的新政吧。我们家的土地是1993年第二轮开始承包的,对此,政府做了延包的规定,就是土地承包期满后继续延包三十年。哎呦喂!这可是天大的好消息。有这么好的新政,我们可得种好粮食,多产粮食,回报社会呀。老伙计,今年还是按着老惯例,这块良田上种什么你说的算,种子埋在我这儿培育和成长我说的算。不过,你要把施肥、灌溉、除草、灭虫的工作做好了。一年四季在于春,我们一起整装待发吧。于是乎,农民和粮食的母亲携手并进加入了春忙的劳动中。春季,在阡陌纵横良田上,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农民将一颗颗精挑细选的种子投向粮食母亲的怀抱。他那忙碌播种的身影与春叠加,形成了一道“劳动是最美的”美丽风景。

夏接受了春的邀请,如约而至一年的第二季。种子在母亲的怀抱里,乖乖的甜甜美美地睡了一觉,它不仅是乖孩子,而且,还是自觉性很强的好孩子。何时到外面看世界从不用母亲来操心。种子经温暖阳光的照耀,经甘甜雨露的滋润,经和煦春风的吹拂,经农民施肥和灌溉的精心关怀,它破土而出,立根于沃土母亲的怀抱茁壮成长。农民仍是每天早早来到田间地头继续除草和灭虫的劳作。这个季节,他将聊天对象换成了已长成青纱帐的种子。农民在劳作中守候着青纱帐。空闲时,他与大自然为伴。清晨,他远眺日出朝霞,午间,他头枕青纱帐的阴凉小憩。晚上,他观落日带着余晖隐没在天际。,其实,更喜欢与青纱帐窃窃私语,抚摸着初露未熟的粮食,诉说着自己的梦想。这一季,农民在沃野良田上留下了串串劳动的足迹。串串劳动足迹的印刻由夏的相扶,书画出“劳动是最美的”美丽风景。

秋骄傲地承接了夏时农民的守候。秋的骄傲来自于它是收获季节。这份收获经农民的长途跋涉,一路与艰辛和欢乐同行,终得秋实溢香。农民依然如故每天早早来到田间地头,望着秋高气爽之下金灿灿、沉甸甸的粮食,难抑心中喜悦。他振臂高呼,丰收了!丰收了!丰收了!嘹亮的呼声震撼着山,震撼着河,震撼着粮食的母亲大地沃土。山以风做信使向农民致贺。河以波涛的轰鸣声向农民传送祝福。粮食的母亲用肩骨顶着农民的脚底板与他相约明年再见。粮食蹦蹦跳跳欢快地扑向农民的怀抱,喜滋滋地说:抱着我回家吧!在这丰收的喜悦中,农民抱着粮食的特写留下了“劳动是最美的”美丽风景。

冬经过农民在春、夏、秋的忙碌成了农闲的季节,冬有些不甘心。它用委屈眼神与农民相视,暗示着农民。你在春、夏、秋中天天忙碌尽责,怎么,到了我这就这么闲着?你什么都不做了?农民读懂了冬的心思。用安慰的口吻对诉冬说:不是滴,我有事可做。冬听了农民的话,冬半信半疑的离开了。第二天,农民一如既往早早来到了田间地头。冬看见了农民,笑脸相迎。兴奋喊道:天气这么冷,你能干什么呀?农民回答说:我可以平整耕地呀,为来年的播种打好基础。于是,农民抡起手中的锄头忙了起来。锄头溅起的脏土渣渣落在了农民的肩头。风跑过来轻轻拂去了农民肩上土渣。在这以白色为主色调的冬季,“劳动是最美的”成为看似无色胜有色的美丽风景。

“劳动是最美的”这是无可辩驳的事实。因为如果人类剔除了劳动,那么,整个社会运行的时钟将会停摆。而在劳动者大军中农民这颗繁星经一年四季的劳动,为民以食为天提供了保证。如果人类缺失了农民的产业劳动,那么,整个世界将会静止。所以,农民的劳动是一年四季最美丽风景。此时,请允许我高呼一声:农民万万岁!

版权作品,未经《168作文学习》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标签: 农民 粮食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学笔记(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我的家乡-六年级写景作文700字
    自从来到县城读书,我就很少回到我的老家——兰潭。我的老家坐落在炊烟袅袅的小山村。小山村,人们往往就会想到矮小的青砖瓦房,泥泞的小路,还有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朴实憨厚的农民伯伯吧!党的政策好加上年轻人的勤劳实干,现在的你可不要小瞧农村人哦。贫穷、
    01-05 农民伯伯
  • 与众不同的农民-叙事作文2200字
    一谈到农民,大多人都会觉得此人必是高大的,强壮的,勤劳的,不苟言笑的……可是事实果真如此吗?农民真是如此吗?也许是命运,也许是巧合,也许是倒霉,也许是幸运。我真就找到这么一个与众不同的农民。在题目我就说明了是有与众不同的农民,这个农民就是我
    12-27 爷爷农民
  • 农民丰收了-写事作文100字
    秋天到了,这是个丰收的好季节,农民们都在收割稻子。他们想:收割的季节到了,这稻子长得可真好,以后就可以吃顿饱饭啦!他们收割着稻子,把田里的稻谷收割得一干二净,高高兴兴地回家了。因此,我们要节约粮食,不能浪费一粒米饭,要知道它是农民伯伯辛辛苦
    12-20 稻子季节
  • 我心中的美好家园-保护地球作文800字
    我一次又一次的仰望那比以往不再是湛蓝的天空,少得可怜的鸟儿孤零零的飞过;走到溪边,水不在是清澈,而是那么浑浊;动物日益减少,植物也渐渐枯萎,它们在请求我的不要在伤害这个无辜的地球。而我们呢?却是在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我们即使在享受这一切的美好
    09-22 农民天空
  • 写给鲁智深的信-写信的作文300字
    鲁智深:您好!从小学三年级开始看关于您的故事——《水浒传》,您作为前期出现的人物,给我们留下深刻的记忆,虽然您在元末明初时就已被创造,但您那“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英雄气概流传至今。关于您的事还真不少,其中“倒拔垂杨柳”、“大闹五台山”颇负
  • 生死喜悲-读《生死场》有感2000字
    这本书,不过短短十七节、仅仅五十来页,但字里行间都浸透着血泪,让人感到无限的荒凉与无助。在第一节《麦场》至第十节《十年》里,作者描绘了东北农民贫苦无告的生活,受着地主的残忍压榨,忍着饥饿和疾病的煎熬,在这种牛马不如的生活中度过岁岁年年。胡风
    09-21 生死农民
  • 别再让地铁空座-优秀议论文700字
    随着轨道交通的迅速发展,地铁因其准时准点、一路畅通的特点逐渐取代了其他公共交通工具,地铁上人来人往,各种各样的人都有。有些人为了一个座位争得头破血流,拼得你死我活,还有些人甚至霸占着一整条座位,还洋洋得意。可有一种人,他们从不与他们争抢,即
  • 一朵花-关于花的作文1000字
    它是一朵普通的小花,并不是什么名贵的品种,在微风中摇曳着。它本是一个极为平常的花朵枝条,后来被栽种于一个农民的小花盆里。后来,它开出了花朵,农民开心极了,照顾得更加勤快。人们欣赏它婀娜的舞姿,陶醉它迷人的芳香,可它总是不开心,也不知道为什么
    09-21 农民微风
  • 难忘的农民工-写人作文1100字
    都市的喧嚣繁华与眼前这个身穿洗得发白的广告衫和破旧的劳动布裤子的男人格格不入。他手里提着的大红色的塑胶袋,是农民工常用的,上面污迹斑斑,显而易见,他是返乡的农民工。火车站的广播响了数次,在我前面的农民工一边帮孕妇搬行李,一边照顾小孩上车,叮
  • 《暴风骤雨》-读后感900字
    “很短的时间内,将有几万万农民从中国中部、南部和北部各省起来,其势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无论什么大的力量都压制不住。”周立波先生的《暴风骤雨》书名便取自于毛主席的这番话。我捧起这本书,沉甸甸的。因为它讲述故事的是,几万万农民翻身做主人,几千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