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别字

   2019-06-17 写作文0
核心提示:今天我和妈妈一起去外婆家,走在大街上,看见好几家商店门口挂着的牌子上都有错别字。例如:“油漆”写成了“油柒”、“副食品”写成了“付食品”,我开始以为是老板粗心写错了,可当我看到竟然有人把“鸡蛋”写成了“鸡旦”时,不禁疑惑起来:连小学生都会写

错别字

今天我和妈妈一起去外婆家,走在大街上,看见好几家商店门口挂着的牌子上都有错别字。例如:“油漆”写成了“油柒”、“副食品”写成了“付食品”,我开始以为是老板粗心写错了,可当我看到竟然有人把“鸡蛋”写成了“鸡旦”时,不禁疑惑起来:连小学生都会写的字,大人们怎么会写错呢?

我把疑惑告诉了妈妈,妈妈说:“这都是老板为了图方便,用一些简单易写的字代替了原来的字。打个广告而已,只要看得懂就行了。”对于妈妈的话,我很不能认同。当即反驳说:“怎么可以为了图方便而误导大家呢?”街头广告错别字的频频出现,不禁使我想起了,现在电视上的广告语也经常用谐音字来代替原来的字。比如:某羽绒服广告语是“无羽(与)伦比”,某无线通讯广告语是“前程无线(限)”,某自行车公司广告语是“骑(其)乐无穷”,某洗发水的广告语是“无屑(懈)可击”,某胃药广告语是“喂(胃),你好吗?”……在学校里语文老师经常教导我们不要写错别字,可是为什么社会上的人要反其道而行呢?

数不胜数的广告充斥着各种媒体,这些广告语不乏启迪思维的创意和家喻户晓的警句。但这些谐音字的使用值得引起人们注意,因为这对正处于求知阶段的少年儿童,极容易产生误导作用。这些带有谐音别字的广告语不仅以声音形式传播,危害更大的是它们以文字形式通过报刊等平面媒体传播,但在广告语中谐音字本身既无引号又无其他借用标志,“理直气壮”地“屹立”于上下文尤其是成语之中,经过长时间的耳濡目染,这给字词增长期的小学生带来巨大隐患。为此我采访了学校的几位语文老师,当谈论起这个话题,老师们都非常无奈地摇头叹息。据了解,老师们在批改学生作业时经常发现许多谐音别字,纠正起来非常费劲,因为这些别字并非学生凭空臆造,都是有“案”可稽,因而学生往往还会据“理”力争。由此可见,广告语不规范使用汉字所造成的负面影响是多么大呀!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也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文字之一。中华文明博大精深,虽然我们国家幅员辽阔,各地方言复杂,但我们在公共场合一定要使用统一的、标准的汉字。我认为语言文明、文字使用的规范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精神文明状况的重要标志。因此,在这里我高声呼吁有关部门尽快制定广告语使用规范,要对学生负责,要对整个国家、整个民族负责。

 
标签: 广告语 别字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学笔记(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啊!汉字,我爱你
    啊!汉字,我爱你
    说到汉字,谁都喜爱她!因为汉字是中华祖先一代一代的流传下来的瑰宝。世界上有许多文字都先后灭亡了,只有汉字一直流传到现在。从甲骨文到金文,从金文到小篆,从小篆到隶书,从隶书到楷书,从楷书到行书,草书,汉字到今天约有4000余年,这是世界文明史上的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