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复盘会:四不四要!

   2019-10-12 91运营0
核心提示:在工作中,每一个人几近都会独立负责1个项目。产品经理睬负责1个产品的版本迭代,技术会负责1个功能开发,设计会承接1场主题促销活动,运营会主导1场大型发布会或是周年庆活动等等。在负责项目的进程中,1定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也会有各种行之有效的解决方

在工作中,每一个人几近都会独立负责1个项目。

a120 高效复盘会:四不四要!

 

 

产品经理睬负责1个产品的版本迭代,技术会负责1个功能开发,设计会承接1场主题促销活动,运营会主导1场大型发布会或是周年庆活动等等。

 

在负责项目的进程中,1定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也会有各种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
每次项目,都是1场自我检验和自我提升的战役。

 

为了帮助团队成员更好的成长,除实战,我1直鼓励他们做总结、分享,及时复盘。

 

由于1场及时有效的复盘会,对团队的每一个人来讲都有巨大的帮助。

 

但在实际的复盘会中,我发现了很多的问题,致使开复盘会没成心义和结果。

 

有的团队几近没有复盘会,有的团队成员讨厌开复盘会,有的复盘会成了情势主义,有的复盘会成了批评会,还有的成了老板的1言堂。

 

因此,如何开1场高质量的复盘会,是每一个运营同学必须掌握的技能。
01

明确目的
每一个人的成长都是在实实在在的项目中锻炼出来的,我们在项目展开进程中,会遇到以往预感或未预感到的问题。如资金、人员、时间、预案、流量、交通、调和等等。

 

公司花了钱,投入了资源,让大家1起做1个项目。
不单单是只让1个人取得成长,而是为了帮助团队积累经验,提升能力,随时准备投入更多更大的战役。

 

所以开复盘会核心的目的是:发现问题,总结方法,统1认知,加强协作,提升能力,建立榜样。
02

要不要开,怎样开

 

1个公司会有诸多项目同时进行,每一个人每一个团队也会有不同的项目展开,那哪些项目要开?哪些项目不开?

 

由于很多人讨厌开复盘会的缘由之1就是:务虚扯淡会挺多。

 

我个人认为判断1个项目要不要开复盘会,怎样开,最核心的就是项目重要性。

 

项目重要性:各个公司应当有内部自己的1套项目or活动等级标准,比如S级,A级,B级,C级。

 

比如S级,平台级别的活动,像电商平台618、双11、双12。范围大,触及部门多,投入资源多。

 

开复盘会应当直接列在项目计划表当中的,需要明确时间,甚么地点,甚么级别的人参与,讨论甚么问题,设置甚么环节等。

 

基于项目重要性的条件,终究决定哪些活动需要开复盘会,哪些活动需要全部参与,哪些只需要经理级别的参与便可。哪些需要有会议记要,图文总结,哪些只需要小组晨会时简单沟通便可。

 

 

A、甚么时候开:最好在项目结束后的半个月内召开,开的太早大家还来不及总结,许多后续工作还没有扫尾。开的太晚没有氛围,鼓励示范作用也不明显。

 

B、甚么人参加:其实不是每场复盘会都要全部成员参加的,高管层面有战略复盘会,经理有项目运营复盘会,部门内部有履行及结果的复盘会。
开会1定要高效,无关人等拉进来就是浪费时间,除平台级别的复盘或动员会,需要大部份人员参加,其他会议只要核心成员参加便可。

 

C、复盘会开多久:复盘会不是团建,也不是所谓的战略会。最好控制在两小时内,有的复盘可能45分钟便可。以往参加了很多复盘会,从合伙人到高管,能说1下午,严重影响效力。
03

4不4要

 

a、不是批评会 我之前参加很多类型的复盘会,发现的问题就是团队锤头丧气,很多人不敢说自己做的好。都在说自己做的不好,从团队领导到公司高管,都在说大家的不好。

 

很多领导完全没有肯定团队成员的表现,更多的是指责,轻视,辱骂。还有很多领导会拍桌子,摔东西。

 

我能理解很多时候1些常识性或基础性的失误,但如果1直是这类氛围,许多员工的内心实际上是很懊丧和抵牾的。

 

不要把复盘会开成批评会,从长时间来看,对员工没有帮助,更多是负面情绪的积累。

 

b、不是吐槽会 复盘会既不能是批评会,也不能是吐槽会,不要1味地说哪里哪里不好,不行,有问题。

 

而应当是既有对问题的发现和总结,也有正确的、成功的经验分享。

 

比如项目中,之前哪些预判是正确的,哪些环节设计对拉新转化是有效的。

 

项目中遇到的哪些问题,如何逐一克服的,资源怎样调和,进度如何把控的等等

 

这些解决经验,比吐槽来的更有效,也比员工花几百上千去外面参加坑爹的商学院来的值,这才叫干货和现身说法。
c、不是务虚会 还是要清楚,公司花了钱,投了资源,死活都要明白产生了甚么。

 

我去过很多公司和团队,现场旁听过他们开复盘会。

 

发现很多情况下都是类似的过场,许多员工准备了类似的发言稿,长篇大段读完,就轮到下1个员工。

 

部门领导或老板给不了实质性的点评和意见,不需要发言的人也被迫说些有的无的。

 

这类情势弄过3、4次,普通员工心烦,分享员工被逼无奈只能选择走个过场。

 

不但浪费了大家的工作时间,也会让员工愈来愈不重视,认为公司就是走情势。

 

d、不是老板会 虽然说旁观者清,但许多项目老板参与、看到的进程是少之又少的。

 

复盘会不是每次老板都要参与,也不是每次老板都要发表总结,有的复盘会老板仔细听,认真看,反而能收货更多。

 

但更多情况下,许多高管每次在复盘会上都在夸夸其谈,指指导点。

 

员工不但听着心累,也没啥实质性的收获。(你知道当时员工心理的OS吗?)

 

我认为在绝大数复盘会上,老板充当的角色是聆听者,视察者,鼓励者,拍板者。

 

以上4点是我们在复盘会中不要做,避免产生,另外我认为最少还有4点是我们必须要做的。

 

a、要有规则说明 许多员工不知道怎样做复盘会,不但是由于没有参考,更是由于1开始就没有规则说明。

 

这自然就致使复盘流于情势,质量不高,员工收获少。

 

我们可以尝试要求,甚么人要说,要不要PPT,时间有甚么限制,复盘围绕甚么主题,是不是有打分?

 

只要明确参与人、时间、内容、情势等等,才会更加高效。

 

而不是1句,今天开个会,大家随意聊聊就完事了。随意聊聊这类只合适私下谈心,文娱性更强的场合。

 

b、要多给新人说 越是中小型的复盘会,越要给新人多说的机会,乃至是强迫性的要求。

 

我们必须要不断培养新人或基础员工发现问题,总结问题,表达论述的能力,只有基础员工的能力越高,团队的整体水平才会越高,作战能力才会越强。

 

团队中1定不是老板最强,而是有更多独当1面的人出现。

 

而且要尊重新人的意见表达,不但是认真听,还要给到反馈意见,但不是反驳和批评。

 

特别是每代的年轻人(现在指95后,00后),他们都会对事物有自己的看法和见解,我们需要鼓励他们表达,听听他们的想法,而我们也需要把我们的积累的经验直接告知他们。

 

只要你认真听,给意见,他才会更加重视,也会在今后的项目运作中仔细视察和思考。

 

另外,给的意见越具体越好,新人或基础员工,要的就是实际的指点。他听了能立马改正,去实行履行的。这比你说1些空话来的直接,空话有必要,但肯定不是良药。

 

 

c、要有干货案例 始终要牢记,复盘会的核心目的是:发现问题,总结方法,统1认知,加强协作,提升能力,建立榜样。

 

所以每一个部门,小组代表,个人,都讲实实在在的案例。

 

不要说:我觉得这次活动配合上有些不足,我认为嘉奖不够丰富,我认为能力有所欠缺等等这类不痛不痒,模棱两可的话。

 

每一个分享者,最好有实在的案例显现出来,具体是甚么地方不足,甚么地方做得好。

 

产品可以截图,活动可以拍照片,拍视频各种直观具体的情势。

 

配合不好,是哪一个环节,哪一个人配合不好。能力欠缺,是哪方面欠缺,具体在哪一个环境中遇到的问题体现出来的。

 

那解决问题,做得好的是哪些方面,如何克服遇到的这些问题。比如商品发错货了怎样解决的,商家库存没有及时补货是如何处理的,商家配合不积极,终究是怎样鼓励的等等。

 

每一个运营同学,只有具体到实际案例中,才会让各个部门明白自己的问题出现在甚么地方,才能对症下药,主管领导也知道哪一个部门表现好,表现不好。

 

而对其他旁听或参会部门来讲,1是引以为鉴,2是为大家提供实实在在的解决方案。

 

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成长,也只有这样的会员工才觉得成心义。

 

我常常发些许多公司中高管在外面分享所谓干货实操,在公司内部就是走走情势。
d、要有更多环节 许多复盘会之所以很多人不愿意参加,不感冒。其中环节设置上,就有问题。

 

大部份情况下,都是几个部门经理或是部门内部成员,123挨个念脱稿,最后老板做个总结就完事了。

 

我们能不能把1次复盘会设置成几个环节呢?

 

比如:项目整体回顾——业务部门总结——问题总结——案例说明——优秀表彰——问答环节

 

这属于1种复盘情势,固然是不是可以设置不同小组,每一个小组的复盘可以进行评分。总结越到位,问题越具体,案例分享越有用的可以取得投票嘉奖。

 

或是设置匿名吐槽环节,然后由业务部门逐一解答。

 

总之,根据不同的项目,可以设置不同情势的复盘会,包括复盘会的场地。

 

当你作为组织者用心去做,参与者也会重视,他们也能从中有所收获。

 

不然,不如不开。这一样适用于很多各种乱78糟的沟通会、总结会、产品会、运营会。

 

—— THE END ——

 

希望以后在更多公司,员工开完会后

 

不是吐槽:MD,又听老板他们吹了1上午牛逼,我的项目代码都可以写很多行了。

 

而是有大多数人说:这次复盘有几个点不错或是新员工说,这家公司开会不扯淡,挺实在的,能学点东西。

 

如果这样,就说明你的复盘会是成功的。

 

 
标签: 复盘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学笔记(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用了 18 个月时间,做 AI 应用从 0 到 200 万用户,从亏损到盈利的全面复盘
    用了 18 个月时间,做 AI 应用从 0 到 200 万用
    一、胸有成竹2022 年 6 月份那段时间是我的群工具矩阵用户增长趋势最高点。我当时的规划是将过往在群工具产品的经验持续延续,并从中开拓更为深入场景的群工具的解决方案。通过群工具的后台数据分析了解到用户的需求,主要分为:收集行程码、健康码图片信息,
    04-28 AI复盘
  • 在运营成长上,我克服的3种思维障碍
    在运营成长上,我克服的3种思维障碍
    如果当年没有这些纠结,也许我就能成长得更快了!之所以有这么个感慨,是因为我发现在成长路上,有这么几个思维曾把我困住了。是它们的存在,导致我在做运营时不断纠结与内耗,在决策时摇摆不定。现在我已经过了这个阶段,所以想把它分享出来,希望能给你们避
    01-28 复盘运营
  • 深度复盘,关于抖音电商的100条经验!
    深度复盘,关于抖音电商的100条经验!
    1、毕加索曾言:“优秀的艺术家抄袭,伟大的艺术家剽窃。”当然这里面有调侃的成分,但是不得不说在当前千川素材领域,所有的新创意本质都是旧元素的组合。2、用90人的内容人才,靠强SOP和强执行力带领一波60分的从业者稳定产出80分的内容,才是抖音自播稳定
    11-13 抖音电商
  • 一篇讲透复盘,从偶然到必然
    一篇讲透复盘,从偶然到必然
    很高兴,终于要认真谈谈“复盘”这件事。90%的复盘报告是这样写的:这次项目整体表现不错,获得了XX亿传播量,带来的XXX万销售量,自然热搜上了几个等等,但美中不足是某几个地方,如果当时可以乘胜追击,可以带来更大的战果。大概意思就是,在做的各位非常抱
    11-13 复盘
  • 关于视频号红利,上半年的深度复盘和下半年预测
    关于视频号红利,上半年的深度复盘和下半年预测
    上半年就这么过完了,你过得怎么样?上半年我的精力全在视频号,因为纵观今年,平台级机会还是在微信视频号,所以我不敢怠慢,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上半年,官方给了我这些新身份:微信视频号创造营讲师、企业微信私域WeTalk讲师、腾讯巴渝新农具计划助农讲师。
    07-07 视频号
  • 活动复盘报告,我总结了七个步骤
    活动复盘报告,我总结了七个步骤
    618马上就要来了,现在的企业,每年都有大量的促销活动上线,因此也少不了数据分析师进行复盘工作。这里推荐“七步成诗法”可以清晰、全面地进行复盘。一、清晰目标促销的字面含义就是:促进销售,即额外投入资源,获得额外销量。因此,活动到底要达成啥目标
    06-10 活动复盘
  • 小白抖音卖辣椒,月销2000万!从0到1,真实案例复盘!
    小白抖音卖辣椒,月销2000万!从0到1,真实案例
    写文章8年,类似下面的话,说实话,已经说烂了——“少学少问,妈的直接动手干!”“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在竞争激烈的当下,要成事,一定要挖一公里深,一厘米宽!”但凡听话照做的人,基本都赚到了钱,例如本文要说的会员“军哥”,就
  • 起号复盘|如何做一个高转化、易产出的教育类账号?
    起号复盘|如何做一个高转化、易产出的教育类账
    21年,许多培训机构因各种原因停课、倒闭,但是,学生学习的需求一直存在,很多人转而到线上寻找帮助,算是形成了一个小小的“风口”,期间涌现出大量教育类账号。而这种需求,近两年非但没有变弱的趋势,还日渐增长。前段时间,教育账号“一点英语App” 挤进
  • 100条玩法总结,复盘直播间起号(四)
    100条玩法总结,复盘直播间起号(四)
    下面的每段话,对应到直播日常,都有特定的实战意义,建议阅读时,不要浮躁,耐心看每一句话,每一句简单文字的背后,要么带有GMV光辉,要么带有死亡账号的血,碰到需要思考的地方,不妨静下心思考。1、一个好的直播间,不是GMV,而是利润率2、千川没有起号,
  • 抖音江湖4年总复盘,生意发生了哪些变化?
    抖音江湖4年总复盘,生意发生了哪些变化?
    抖音已经是一栋不见顶的参天大树。在树里的人,看不到抖音生意的全貌,只有在外面一直看着它长大,并且始终把抖音作为基本盘的组织,才能看到他成长的轨迹,在这件事上,江湖人不远,庙堂太深。抖音的江湖打法,有些是版本更新迭代的红利,有些是平台官方根本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