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OC 是个新创词,却是个老概念

   2019-08-30 91运营0
核心提示:私域流量、社交电商、KOC最近这几波行业热议话题都是老概念,或许如今的互联网确切过于乏善可陈,只能为老概念赋予新名词再度解读,这样才会让日趋萎缩的自媒体工作,显得更加繁忙1些吧。题图来自网络全文共 4540 字,浏览需要 9 分钟本文为平台特约稿件,未

WechatIMG4944 KOC 是个新创词,却是个老概念

 

私域流量、社交电商、KOC最近这几波行业热议话题都是老概念,或许如今的互联网确切过于乏善可陈,只能为老概念赋予新名词再度解读,这样才会让日趋萎缩的自媒体工作,显得更加繁忙1些吧。

题图来自网络

全文共 4540 字,浏览需要 9 分钟

本文为平台特约稿件,未经许可,制止转载

1

一样广告预算,10个10万粉丝博主可能超过1个百万粉丝博主的效果。

愈来愈多人不再相信广告,会更加相信小群体KOL的话,消费者的注意力范围正在缩小。

拿社交电商来讲,社交带货和电商有本质区分:

电商场景的购买漏斗步骤很多,而且用户也更重视打折促销力度;

而社交带货不同——用户更加聚焦产品而非价格,流程也更简单,因此成交速度更快。

对KOL来讲,即使粉丝数量很少,广告报价很便宜,乃至没金主。

但KOL瘦死也不想只做1个KOC。

只要属于商业行动,没有人会希望自己粉丝少,更没有人希望内容质量低,事实和欲望都与此相悖;所以KOL内容质量在不断提高,延续创作的PGC粉丝数量也愈来愈多。

KOC概念在过时的微商时期或许可以说得过去,在当前就是个彻彻底底的伪概念,实在想不通为何会引发热议。

如果非要找点不同,不同类型的KOL会有很大不同,不过这跟KOC也没1毛钱关系——网红直播和段子手,不管变现方式和带货能力都不相同,乃至不同内容定位,商业模式也不尽相同。

自媒体方面不管文娱定位还是垂直行业定位,生产粉丝认可的内容是第1位,其次才是如何变现的问题。

内容质量方面,各种平台模式已存在很久,不再有所谓的用户红利。

初期加入的KOL积累了很多粉丝,内容相对可以随便;反倒是最近加入的新人小号,如果不是有1定的内容自信,中途加入的失败率太大了;如果内容质量不能远远高于当前市场平均水准,很难再有机会和老号竞争。

  • 图文自媒体、短视频、直播是KOL主要阵地,图文自媒体大多没法带货,变现方式以品牌广告和私域流量为主;
  • 图片和短视频内容偏精良段子,变现主要还是依赖MCN和官方广告提成,或就是小红书类的社交电商;
  • 直播可以打赏刷礼物,游戏主播的主要变现方式,快手类社交直播也具有1定带货属性,电商直播本身就以带货为主。

微商最符合KOC,但微商发展到现在已是个伪命题——非专业机构,商品销售难免遭受各种没法预感的流程和质量问题,不但信任度不可延续,还会透支人品,最后被大多数朋友拉入黑名单或屏蔽朋友圈,真遇到点甚么事,乃至找不到1个活人。

2

KOC和社交电商基本不搭边。

别说是KOC社交电商,连KOL的社交电商都存在悖论。

卖家是人设而非企业,1直以来是社交电商产品的核心问题。人设的生命周期和定位限制较大,把某个产品未来寄托在1些人设身上,1旦遭受人设崩塌,对企业品牌也会产生很大影响;站在长时间角度来看,这类模式极可能得不偿失。

氛围轻松的社交平台,比如微信、抖音、快手,虽然微商模式曾盛极1时,但终究没有抵得住时间考验:微信公众号和小程序更多是企业性质的运营场景,抖音带货至今还是短板,快手上的大多KOL,并不是以段子故事性为主,短视频内容更多就是现实中的职业之便,人设本身自带1定带货基础。

氛围相对严肃的社交电商,生命周期可能更久长,用户带着消费的预期心态,看内容主要也是为了深入了解产品,并且学习1些专业知识,不是在社交心态下被横插了1条广告。

最后的关键是:这些平台上的商品流程也很专业。小红书、蘑菇街的相对成功,除本身氛围严肃,而且对电商的供应链也非常专业。

KOC是个新词,却是老概念。

电商初期的评论区、论坛、微商都属于KOC;卖家的空包刷量,微商的传销套路,用户其实很早就对KOC失去了信任度,陌生人影响消费决策的可能性愈来愈小。

KOL则不同——在这个分分钟就掉粉的年代,KOL的职业生活也不容易,如果内容不够专业,如果产品不够极致,饭碗早被砸了,根本撑不到现在。

口红1哥李佳琦,每天试用那末多支口红,很多人只关心他成名后的收入,而他的专业性和投入度,和每天的工作时长,掌握和学习的化装技能,和对工作的专业态度,才是被多数人忽视的宝藏。

3

KOC的私域流量也很扯淡。

UGC模式又1次被证伪:风口时期内容平台涌入了大量UGC,随着内容迭代,看客口味和内容质量都在提升,发展到目前这个阶段,能活下来的UGC都成了PGC,延续为用户生产优良内容;这类新角色进化和新职业生态,随着平台发展不断成熟,或许这是内容平台带给社会的直接价值。

曾普惠算法、UGC为主的快手正在全盘强运营,未来的短视频平台,不管快手还是抖音,PGC、MCN化的内容质量都会成为最重要衡量指标。

小红书类的社交电商也一样:5月份小红书更新了KOL准入门坎,6月份要求MCN光保证金就得缴纳20万,不够专业怎能保证商品流程和质量?

KOC的存活空间愈来愈小,要末进化内容要末就只能被淘汰——连高质量的KOL内容,平台流量都已不够分,何况低质量的KOC内容?

微信好友和微信群也是如此。

我们每一个人的微信,很早就已被微商们轰炸得草木皆兵,若不是自己欣赏的朋友或KOL建的群,那些新加好友和群里活跃分子,但凡是有1点广告嫌疑,分分钟就会被屏蔽拉黑。

KOC是关键消费者,核心是消费;KOL是意见领袖,核心是意见。

本质不同,必定商业化情势不同。早期的渠道买手和返利折扣算是KOC,能够拿到更低价格和相对完善的售后服务,推荐身旁朋友共同购买不太会被谢绝;

职业买手就已是KOL,更多开始表达接近时尚美学的消费意见,不再局限于消费本身。

4

站在营销角度来讲,小号性价比更高。

固然,今年甲方预算缩减是客观事实;不过就KOL宣扬效果来讲,找10个百万粉丝博主,效果确切可能胜过只找1个千万粉丝博主。

不但粉丝信任范围缩小了,而且如今粉丝圈层也更细化了。小圈子和亚文化成为大家寻求与众不同的个性表达,小圈子博主和粉丝的粘性更强,背书效果也会更好。

其次,同行业内多个粉丝少的新KOL效果,也大几率会胜过1个粉丝多的老KOL效果。

自媒体已进入存量市场,新KOL的粉丝发展速度更慢,但粉丝质量更高,服务态度也会更好。老KOL曾获得粉丝相对容易,如今内容质量低就会掉粉,这致使老KOL落差很大,可能稳定性不足,服务态度和粉丝粘性会延续降落。

新KOL勇于在卑劣环境下入场,大多数人都具有足够的硬核基础;虽然粉丝总量可能不多,但极可能粉丝质量和粘性很强,并且粉丝数量也在逆势增长,内容的宣扬效果会更佳。另外,新KOL内容极可能具有隐形影响力。

拿作者本人举例,属于典型的落后入者:自己公众号文章读者寥寥,但真实浏览数据,却远远不止表面看上去的那样——

  • 首先,每篇原创文章有很多头部公众号转载,文章真实浏览量=多个头部大号浏览量之和,数据超过了很多所谓的大号;
  • 其次,每篇内容同步发表在各个头部媒体专栏,媒体专栏文章浏览量=PC端+App端+各大新闻源渠道,不但有专业性背书,内容生命周期也很长,浏览量更是没法计算——这是很多老KOL都不具有的;
  • 最后,每篇文章确切都是用心之作,内容深度力求超出市面上所有同类选题,这本身就对读者具有极大价值。

价值=(新体验-旧体验)-转换本钱,这个产品公式一样适用于内容。喜欢浏览一样选题的用户,早已看过很多类似观点,如果没有更深、更广度的解读,即使浏览数据量再多也不会产生任何实际价值。

因此,小号KOL也是KOL,不是KOC。

5

站在社交与电商10字路口,我们到底何去何从?

电商驱动社交,这属于KOC方式。

比如商品评论区、购物论坛、旺旺群、导购返利平台等,基于电商本身的社交行动,很大程度上会刺激消费者的互动体验和购物关系;再加上商品详情页为用户打造品牌情感,更加鼓励用户冲动购买和建立共同话题社区。

社交驱动电商——小红书、蘑菇街等种草平台,或把拼多多也算上。

当下流行的社交电商模式,直播的实时性带货最直接,减少很多交易层级,省去了层层递减的漏斗转化,沉醉感也让用户更加关注商品功能性,主播无形中为消费者植入了推荐话术,成为消费者在朋友眼前推荐(显摆)的理由。

内容驱动电商——所谓私域流量的火爆缘由。

快手、抖音平台的网红,首先通过内容先吸引粉丝关注,然后再植入式广告带货,大部份网红的内容变现,首先还是平台广告分成,其次才是带货属性。

职业买手的内容带货,用户也要首先高度认同买手的品味,其次才信任其推荐的商品。

商品驱动社交,苹果和小米手机,围绕商品就构成了粉丝群体

社交很容易产生在软件利用上面,由于软件产品的可扩大性较强,并且没甚么边际本钱。硬件商品想要到达社交的难度很大,需要突破硬件限制到达网络效应才可以,或许不久后的车联网和IOT可以完成这1壮举。

电商平台不知不觉间已成了传统行业,当前流量枯竭、本钱上升是不争事实,随着拼多多在微信生态中的突起,又发现了本钱更低的电商流量突破口,电商才开始大面积渗透社交和内容领域——小红书和蘑菇街转型社交电商的成功也得益于此。

可用性为主的互联网利用,业务为主的电商利用,本来相干性其实不强,互联网利用主要竞争广告市场,电商利用主要布局商品零售的供应链环节,在互联网流量整体下行的今天,这两种模式开始相互融会,我们未来需要具有的职业能力要更加全栈了。

6

KOC是个新创词,却是个老概念。

KOC和UGC类似,属于在互联网自生自灭的水军,不太需要过度理睬。

自媒体和网红统称为KOL,反而应当有所辨别——特别是自媒体内容质量不断提升以后,这二者之间的差别就越发明显了。

即使是文娱类自媒体,也是围绕新闻性更强的热门话题创作内容。比如近期上映的电影,明星事件、体育8卦或时尚趋势,媒体性质的内容氛围也会相对严肃,创作核心是基于现实中产生的真实事件,有很多内容框架限制,如果不尊重事件真实,故事性煽动情绪的咪蒙就是前车之鉴,科技、财经类自媒体就更不用说了。

网红更多是段子手,或就是才艺表演,内容氛围主打轻松滑稽,创作核心是围绕故事性题材自由发挥,由于纯洁就是文娱,粉丝也不会把段子认真。剧情越发跌宕起伏,粉丝可能越欢迎爱戴。

最典型就是抖音上的内容,很多短视频都会在结尾处有1个剧情大反转。

网红和自媒体的差别愈来愈大,和明星却愈来愈模糊。

从微博开始,明星和网红就已相互渗透,再到当前抖音、快手和各大直播平台,所有流量明星都长了1副网红脸,直播公会、MCN机构也类似明星经济公司,很多网红也常常去参加明星云集的电视综艺。

抖音、快手上也有很多明星演绎段子和表演才艺,最最少在互联网平台上,明星和网红已没太大区分。

私域流量、社交电商、KOC最近这几波行业热议话题都是老概念,或许如今的互联网确切过于乏善可陈,只能为老概念赋予新名词再度解读,这样才会让日趋萎缩的自媒体工作,显得更加繁忙1些吧。

祝贺下个热议话题,有点含金量。

 
标签: KOC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学笔记(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抖音种草的四阶打法,品牌种草/KOL种草/KOC种草/KOS种草
    抖音种草的四阶打法,品牌种草/KOL种草/KOC种草
    种草三部曲第1篇讲解了种草的「底层逻辑」,站在品类与流量匹配的角度划分,人群种草(品类与人群规模适配),产品种草(卖点可视化表达),人设种草(信任背书的支撑),基于不同产品的品类特性,种草的表达逻辑差异,在打法上也皆然不同。链接至:种草三部
  • 被广告公司忽悠怕了!吐血整理3000万买来的KOL高转化投放3.0版!
    被广告公司忽悠怕了!吐血整理3000万买来的KOL
    近几年来,KOL带货在各大MCN机构、广告公司和社交平台的推动下,几乎成为了每个品牌广告投放的标配。乱花渐入迷人眼,在KOL带货浪潮裹挟中,伴随着水涨船高的广告费而来的,炮轰KOL流量造假的言论也开始层出不穷,为我们掀起了网红带货的盖头一角。那么,在流
  • 无KOC,无社群
    无KOC,无社群,其实说的是无KOC,无社群商业化。社群是天然存在的,人只要进行社会活动,就会形成社群。社群商业化就是利用社会关系进行商业活动的行为,KOC在社群商业化的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小米是品牌商,拼多多是平台,樊登读书会是自媒体,三家
    01-17 KOC社群
  • 运营如何承接KOL和KOC用户,才能让转化效果最大
    亲爱的粉丝们:kol运营是用户运营里的一个核心,运营好kol/koc可以帮助我们大大提升转化效果。今天这位粉丝的问题也是类类非常擅长的运营领域,希望类类的回答能够给你们带来一些启发,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粉丝提问类类老师您好,北京产品大会有幸听了您的分
  • 超全KOC运营攻略:如何俘获KOC的心?
    这篇文章想讲讲运营里面的KOL/KOC沟通。之前有过几段项目实操,包含颜值型KOL、资源型KOL、创作型KOL等的沟通跟进经历,所以积累下了一些经验,接下来会结合一些具体场景进行相关阐述。作者:灯衍这篇文章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KOL/KOC是什么;运营人
    04-30 KOC
  • 353万播放量却0流量?教你一招零技术门槛鉴别微
    从央视暴光明星粉丝作假,到这几天有某企业主投放 vlogger 博主被骗,我把从业多年,实打实投放了3000多万(人民币)预算的经验分享给大家。其中也遇到过很多坑,总结了1条通过数据就能够判断账号真实性的经验贴分享给你,这些经验都是用真金白银验证过的,帮
    10-26 微博水军
  • 说到底,KOC还是给KOL打工的!
    我已不记得上1次网购,通过搜索来找东西是甚么时候了。那时候,要买1件衣服,输入1个关键词,仿佛有着数不尽的衣服在等着你。乐此不疲,有时乃至愿意花掉全部周末,纵情地“闲逛”。当工作渐渐忙起来,地铁上都要忙着与客户对方案的时候,时间成了比钱更贵的
    10-22 KOCKOL
  • 李佳琦爆红的背后:KOC当兴,私域流量崛起
    口红1哥李佳琦,从最开始在抖音圈粉无数,到现在已打造成口红界最专业最受欢迎的个人IP,最近已开始接拍广告片了。(李佳琦为国产彩妆品牌花西子拍摄广告)李佳琦1路窜红,引发了我们不能不思考流量获得这件事。纵观互联网流量红利消失,产品开始进入存量时期
  • KOC、私域流量…新的营销概念不断冒出,到底哪
    这个时期最不缺的就是各种新的名词概念被创造出来,比如新零售、新物种、同享单车,还有最近的私域流量、KOC等。这些新概念在对应的商业发展的节点上,可以方便人们更好地理解当时的某种商业现象。但从另外一个层面来看,有些概念同时也会误导了很多人对本质
  • KOL老矣,KOC当兴
    狄更斯在《双城记》中说,“这是最好的时期,也是最坏的时期”。现在的营销不是如此吗?营销是最坏的时期,由于流量红利基本消失殆尽,新增用户、用户人均时间到顶,获客本钱愈来愈高,营销仿佛历来没有如此难做。营销又是最好的时期,光荣9X上市在快手做的活
    08-30 KOL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