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台产品设计的10个步骤

   2019-02-15 91运营0
核心提示:我本人在小公司做了1段时间的公司内部支持系统,总结出了1部份关于后台产品的个人经验。本文分为6个部份,按后台产品设计进程的顺序,分别是后台产品有甚么用、有哪些后台产品、业务需求怎样对接、产品本身怎样设计、如何上线和如何跟进使用情况。上篇写了些

1 411 后台产品设计的10个步骤
我本人在小公司做了1段时间的公司内部支持系统,总结出了1部份关于后台产品的个人经验。

 

本文分为6个部份,按后台产品设计进程的顺序,分别是后台产品有甚么用、有哪些后台产品、业务需求怎样对接、产品本身怎样设计、如何上线和如何跟进使用情况。

 

上篇写了些比较虚的产品目标和作用,这篇从具体工作内容动身,写业务需求对接和产品设计这两方面的体验和心得。

 

3、后台产品的需求对接

 

 

3.1 是否是业务方说甚么,我们就做甚么

 

后台产品服务于业务,在产品需求调研的阶段,后台产品经理要做的事情和做C端产品自然有区分。

 

C端端产品通常是通过各种手段去接触用户、发掘用户的需求,面向B端客户的产品也差不多,只是调研对象变成了B端用户。

 

而面向企业内部的后端支持产品,需求调研的主要方式是与所谓的“业务方”进行业务需求的对接——这个业务方,指的就是公司其他部门的人。

 

比如做供应链系统,就要找供应链部门的采购、仓管对接需求;比如做CRM系统,市场部门就是业务方。

 

这1节主要写需求对接方面的问题,具体的需求调研和分析就不拓展了。

 

在我刚做后台产品的时候,我1直有个疑惑:

 

我们的需求方是很肯定的那几个人,我们的产品只要面向他们服务,那我们做的岂不就是既定的需求,只要他们说甚么,我们做甚么就好了?在各种需求对接的时候,业务方通常会直接说你给我1个甚么甚么功能,我们按他说的做,不就已满足需求了?

 

后来我逐步发现:业务方提出来的具体需求,不1定是公道的。

 

虽然我们做的系统是给他们用的,但产品需求的动身点更多是站在公司业务的角度,斟酌系统对业务的价值,流程是不是公道——这些是需要由我们产品去计划的,而不只是功能用着怎样样。

 

还有,业务方其实不1定了解产品能给他们带来甚么,他们提出要甚么功能,其实不1定能解决他们真实的需求目的。

 

这个产品经理自己的能力有关系:

 

在初阶阶段,由于自己能力有限,会停留在接收需求并履行的阶段;但水平提高后,就会知道怎样做更公道,逐步去计划全部产品。

 

因此,除1些细节的小功能很简单,直接做就行;1旦触及到全部业务模块的需求,1定是由产品经理主导——了解到业务本身,然后给业务方标准化的流程,告知他们怎样用;其实不1定要依照他们说的做,不然做出来的极可能不会是可行的方案,业务方也只会认为产品经理只是个做系统的。

 

不过我也看到有些牛人说,面向公司内部的产品经理发展空间有限,毕竟用户太少,既定的需求多;在项目中业务方的重要性更高,确切没法像做C端或平台的产品经理那样能主宰1个项目。

 

——这类情况或多或少存在,这个问题只能说见仁见智吧。

 

3.2 业务对接的常见现象和解决方法

 

业务对接不比发掘C端用户的需求容易多少,这个进程中一样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特别是当你的业务方不是做互联网的,那末在需求对接的时候确切会有1定阻力。

 

我在现在这家公司,业务方中就有很多人是从传统行业过来,习惯用excel工作、对系统并没有甚么概念的人。

 

在我和业务方对接需求的进程,出现过以下这些情况:

 

第1,业务方不1定知道后台产品的价值是甚么,能给业务本身带来甚么提升;他们可能只知道:业务数据和操作要在系统上进行,比手工更方便1些。

 

第2,有些人习惯于在传统行业用excel工作,对系统的理解会停留在记录和查询的作用。他们提的需求,通常会提1个具体的功能,你要是不问就不会说具体的目的。

 

比如真实目的是要做1项数据统计,但提过来的需求只是某个页面加个导出功能,或某个列表加个甚么字段之类的。

 

第3,业务方通常会站在自己操作的角度提需求,不1定会关注产品宏观层面的价值、业务流程的标准化、管理规范的问题等。

 

——特别是直接操作系统的人,他们提的最多的就是具体的功能,如何方便他们操作,会出现有1些功能不能按他们说的做,但他们不理解。

 

第4,业务方不1定有迭代思惟,以为产品上线和传统企业的交付1样,1次性做完构成终究版然后给他们用。

 

产品从0到1的进程我们会计划MVP,先上线基本功能并延续迭代;但他们看了会说这个怎样没有我要的甚么甚么功能,1定要等我们把他们要的都做完了再开始使用。

 

第5,有时候1个事情习惯了会不容易改变

 

假设我们出于管理上的目的需要迭代1些操作,改变的他们平时线下的操作习惯,他们可能会抗拒;反而说我已有办法处理这些问题了,不理解我们为何还要去改这些功能。

 

固然,这些情况不绝对,只是有可能会遇到其中的1部份问题。

 

在经历了那末些个业务对接以后,针对业务对接这项需求搜集方式,我总结出了几点可以作为参考的办法:

 

第1,找准业务方的人

 

别小视这点,有体会了就知道找人很重要的。比如1个部门里,下面的人更了解业务,但通常只会站在自己操作的角度斟酌问题。

 

部门管理人员能决定事情,也通常知道系统要做甚么,但对业务流程的细节不1定熟,也不1定有时间和你对需求。

 

再比如:

 

同1个部门的业务方,有些人对各类互联网产品比较了解,最少会告知你他之前用过的系统是甚么样的;另外一些人就会更传统行业1点,或许前1个人半小时就可以对清楚的需求,后1个人得和他讲俩小时。

 

我至今记得:我接触的1个系统从0的起步时候,跟第1个业务负责人1个月开4次会,到最后对方还在纠结为何不买个系统;接下来换业务负责人以后,开了两次会后项目直接顺利启动。

 

第2,听他们说,但不要照着做

 

这1点和我们对待用户需求的态度1样——从他们说的要加XX功能的背后,了解到他们需求的本质;然后想1种更好的方式满足他们的需求,并且可以直接告知业务方我们方案,和这样做的好处,相信他们不会谢绝。

 

第3,多参与到实际的业务中去

 

知道业务方平常的工作,如何展开工作,系统上关注的点,最好直接帮助业务方做1天的系统操作,乃至可以参与到他们的业务目标、会议、KPI这些领域中去。

 

这1点也和我们对待用户需求1样,但比理解用户需求要难的多——由于1般C真个用户需求门坎低,而业务可是实实在在的专业知识,有专业门坎的。

 

比如说作为供应链系统的产品经理,要深入仓储的业务,就要了解仓管人员管理仓库的核心目标是甚么,甚么是周转率,库存本钱的计算规则,安全库存有甚么用、怎样算,需求预测有甚么用、怎样算等物流管理领域的专业知识——如果不深入业务,即便去帮业务方操作系统,也只能看到1些交互层面的小问题。

 

最后1点,和业务方毕竟是真人面对面沟通,所以只要加强沟通,告知他们我们产品的价值,我们每一个方案为何要这么做,每块业务我们会怎样去迭代,很多问题自然会迎刃而解。

 

4、后端产品设计的主要内容

 

终究到了产品经理自由发挥的主战场:产品设计环节。

 

当我们明确了产品目标,完成业务需求的对接后,接下来就开始进行产品方案的设计。

 

不同于C端产品,后端产品设计的重点在于业务逻辑和流程,其次是操作效力体验,前端界面几近是最次要的部份。

 

我最开始做后台的时候,以为和C端1样只需要画原型,附带1点流程图就能够了,然后发现原型根本无从下手;后来,我总结出了10个步骤,作为我自己做后端产品设计的方法。

 

这些步骤是以比较完全的角度设计1个业务模块,1般的1小个页面或流程,可以省略中间几步。

 

在此以我接触过的1个电商/O2O领域的供应链系统为例,描写1下从0到1设计系统的采购模块需要如何进行。

 

1. 肯定业务名词的定义

 

这是第1步,先要知道我们行将做的是1个甚么东西,和这项业务中会触及到哪些业务名词,他们在实际业务中是甚么意思,和在系统中如何定义。

 

如果系统没有,那需要从0开始定义。

 

比如说在供应链系统中,仅仅是和库存相干的词就有可用库存、在途库存、冻结库存、良品、不良品、废品、库房、库区、库位等等——如果1开始不定义清楚,后面就会1脸懵逼。

 

2. 肯定这项业务中参与的人员角色

 

通过和业务方的对接,肯定有哪些不同的角色参与到了这项业务中,每一个角色做甚么事情,并明确不同角色之间权限的边界,避免出现职责混乱。

 

——这个环节看似简单,但需要在对接业务需求的时候就斟酌清楚。

 

另外,有些角色的参与可能会触及到其他产品线,这类情况下需要在其他系统中同步这项业务。

 

在这里引入UML图,具体定义自行百度。

 

UML图我所知道的很多公司都不要求画这个,但可以作为产品经理在后台产品设计进程中的帮助——在这1步,可以产出UML中的用例图。

 

举例:

 

在供应链系统的采购业务中,会触及到的角色以下:

 

  • 采购人员,负责采购下单,跟进供应商,做账结算;
  • 库存计划员,负责计算库存需求预测并提交采购申请;
  • 供应商,负责接受采购单进行发货;
  • 仓管人员,负责收货入库;
  • 质检人员,负责对采购的商品质量检验;
  • 财务人员,负责根据账单打款。

 

这其中,由于财务的参与,需要将采购结算信息同步至财务系统。

 

3. 梳理全部业务的核心流程

 

核心流程是整块业务中那几个重要的环节,肯定了角色后,可以将核心业务环节依照正向流程画出来。

 

这里的流程图不用特别细,只画重要环节,即核心事项的走向,并标明事项的角色;具体的判断、变化、异常等后面再说。

 

下图为采购业务的核心流程图:

1 123 后台产品设计的10个步骤

 

4. 根据核心流程梳理核心数据的活动规则

 

这1步是重点。

 

在电商、O2O等交易型的公司中,定单、库存、本钱、收入这些就是核心数据。

 

——事实上,流程本身不难梳理,核心业务数据才是系统数据正确的保证。

 

这1步需要理清全部流程中哪些数据会产生变化,分别在哪一个环节产生,如何加如何减,具体数字是多少,计算规则又是甚么,以后的环节又流转到哪里。

 

比如说供应链系统,核心在于库存流和资金流,所以每一个流程都需要明确这两个数据,库存的入库、出库、冻结、在途都是甚么规则,在哪1步产生;每次入库出库时库存的金额是多少,收入和支出又如何计算。

 

在采购模块中,首先是库存,通常是将最后1步入库作为库存增加的环节。

 

还有1种方案是:收货环节库存增加且冻结,入库时将冻结库存转化为可用库存,质检不合格退货的则冻结库存减少。

 

然后是资金,采购流程触及到两点:

 

  1. 入库的库存本钱计算规则,常见的是将当前采购价作为库存本钱,另外还有加权平均法等方式,这里就不展开了;
  2. 采购结算金额的支出,等于每批次入库库存数量的采购价格总额。

 

以上环节的内容肯定后,可以开始找业务方进行第1轮评审,核对基本的业务流程和规则。完成确认后,接下来的事项就是逐渐细化。

 

5. 细化流程,梳理每一个流程节点的具体操作和流程节点之间的走向

 

这1步就是把流程细化,将前面梳理的核心流程根据实际业务情况扩大,肯定每一个步骤有哪些操作,每一个操作的前置条件和后置条件是甚么,流程之间是如何流转的,和各种异常情况和处理方式。

 

这个步骤可以产出完全的流程图。

 

采购业务的流程细节就不写了,完成的流程图以下:

 

1 211 后台产品设计的10个步骤

 

6. 肯定全部流程中有哪几个实体类型,和每一个实体类型包括的字段

 

实体类型可以理解为业务上的1个单子、批次,或数据上需要进行增删改查操作的1条记录。

 

细化流程后,已肯定了每一个环节要操作甚么,接下来理清全部流程模块中有哪些实体类型,和每一个实体类型里有具体哪些重点字段。

 

这1步和下1步要肯定的关联关系,本身的作用是从后端研发的角度去设计数据的基础结构。

 

这两步可以产出UML图中的类图。

 

虽然类图不1定要画,不过作为后台产品经理,肯定实体类型的意义在于通过了解后台结构和关系来梳理业务逻辑,理清全部业务的后端结构,并作为以后具体页面结构和操作设计的基础。

 

回到采购系统的案例中,在采购流程中可以梳理出这几个实体类型和重要字段:

 

  • 采购申请单(仓库、采购申请量)
  • 采购单(仓库,供应商,采购量)
  • 采购收货单(仓库,供应商,发货批次,采购收货量)
  • 采购入库单(仓库,供应商,发货批次,采购入库量)
  • 采购退货单(仓库,供应商,发货批次,采购退货量)

 

7. 肯定各实体类型之间的的关联关系,和他们之间详情数量的关系

 

有实体类型以后,接下来根据实际业务情况,肯定各个实体类型之间的关联关系:1对1还是1对多,强关联还是弱关联。

 

数量的关联比较好理解:

 

在采购的案例中,基于1个采购申请单可以根据不同供应商创建多个采购单,那就是1对多;1个采购单可以屡次发货,采购单和发货单也是1对多;1个采购收货单只能1次全部入库或退货,那就是1对1。

 

注意:不要有多对多就好了。

 

强弱的关联可以理解为:某个实体是不是1定要通过关联它的实体创建。

 

比如采购单可以从采购申请单中创建,也能够单独创建,那就是弱关联;采购收货单1定要有采购单才能创建,采购入库单1定是收货单收货后才能入库,这两个不能平空创建,所以是强关联。

 

详情数量指的是流程中核心数据的明细,比如供应链的各种入库出库数量、定单的各种金额等。

 

事实上,这些个数量即是实体中的1个字段,每一个流程节点中的操作会随之产生数据,原则上后续的流程不能覆盖前面的数据,需要新建1个数据字段来记录;因而会有1大堆数据字段,他们之间存在具体的计算方式、关联规则,会直接关系到数据的准确性,需要依照实际业务情况肯定。

 

采购流程中的数据字段前面已写了它们之间的关系:

 

首先,采购申请数量和实际采购数量,由于存在供应商没法满足和有不良品会退货的情况,采购量通常会大于采购申请量,这二者之间没有明确的关系。

 

接下来是采购收货数量,由于供应商发货的不肯定性,收货量和采购量也没直接关系;再是质检后的入库量和退货量,明显他们和收货数量就有严格的关系限制了,入库量+退货量=收货量。

 

这两步整理出来的类图以下(不过格式不标准,可以将就看下):

1 311 后台产品设计的10个步骤

 

8. 设定页面架构

 

明确切体关系以后,页面层级结构自然就出来了。

 

通常来讲,后台页面的层级结构遵守两个原则,不同的实体类型需要划分为不同页面,和不同角色需要划分到不同的页面。

 

同1个角色和同1个实体,在1个页面中操作便可。

 

另外,如果有需要把多条记录中的某类数据详情放1起列出来,然后大批量操作的功能,也需要独立到1个页面中实现。

 

比如说:

 

如果需要多个采购单的库存1起入库,那就需要加1个库存列表页面,展现所有待入库的详细库存(固然实际业务上通常不需要)。

 

后台产品的页面架构设计满足逻辑和操作便可,不会像C端产品那末精细。

 

9. 肯定每一个页面的列表数据有哪几种状态

 

页面设计的重点是:不同列表各自的状态和操作——状态的作用是为了告知用户当前的动态描写和需要进行的事项。

 

状态的设置有3个参考因素:

 

1个是流程中当前所处的环节需要做甚么或已做了甚么,我们常见的待XX,已XX就是根据基本流程梳理出来的。

 

2是操作的数量,存在有些环节没法直接通过流程判断状态,需要将操作的数量和总数量进行对照,得出状态。

 

有些业务中会有先操作1部份数量的情况,比如采购收货时,可能只收了1部份,用户又需要了解到收货数量的情况,因此状态可以设计为部份收货、全部收货这两种。

 

有些情况下完结也需要通过数量进行判定,主要是各类申请的满足情况。

 

比如采购申请单,会关联多个采购单,采购申请数量和采购数量、收货数量之间由于不肯定性,没有强关联关系;因此采购申请单的完结,只能用实际入库数量和采购申请数量做对照,数量都满足了状态再更新为完结。

 

3是和其他列表状态的同步更新。1个复杂的流程会触及到多个实体的列表,每一个列表都有各自的状态,某个列表状态变化后,需要根据用户实际情况,斟酌其他列表是不是要同步这个变化。

 

比如采购流程中,收货、质检、入库都是基于采购收货单的操作,由仓库、质检进行,那末由于采购需要实时跟进这些信息,所以在被关联的采购单中就需要同步这些操作,显示全部收货、已质检、已入库这些状态。

 

再比如采购申请单和采购单,由于采购申请单的角色是库存计划员,不需要跟进采购的情况,所以主流程只需要显示待采购、采购中、已完结这3个状态,不需要同步采购单的其他状态。

 

10. 肯定各状态下有哪些操作,如何进行

 

操作是根据状态实时变动的,每一个状态有它对应能做的操作。

 

根据前面梳理的详细流程中每一个操作节点,和用户在这个步骤中需要查看的信息,整理成操作和详情内容。

 

具体操作包括通用的操作比如创建、编辑、删除、启用禁用、取消、回退;流程中的操作,比如发货、收货、入库、质检、退货、完结、审核通过不通过,将这些操作放到对应的状态中便可。

 

具体功能设计的时候,要斟酌用户的操作效力,同1个操作可以针对多个场景设置不同的方式。

 

比如1些大数据量的操作,除正常的逐条操作,还可以增加批量操作、导入导出的功能;1些复杂的操作,可以设置为多个步骤;还有当需要填写很多表单信息的时候,可以帮用户默许填写。

 

最后3个步骤的结果斟酌清楚后,原型自然就出来了。

 

画完原型,产品设计阶段就大功告成了。

 

固然以上10个步骤看起来有点复杂——我见过很多人习惯于画完流程图后直接画原型,不需要详细斟酌中间那末些个步骤。

 

我自己有时候也会这样——由于1边画原型可以帮自己梳理思路,而且简洁明了;只是1旦遇到流程复杂的业务,如果中间的步骤不斟酌清楚,那末原型改来改去会非常耗时间,所以还是1步步来比较好。

作者:潘帕斯雄鹰

 
标签: 后台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学笔记(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用户端产品经理和后台端产品经理大任在身,我太
    本文是我过去两个月工作内容的回顾总结,和1点小经验的输出。笔者目前就职于1家做儿童机器人产品(嗯,其实就是带屏幕的玩具兼教具)的公司,此前有过两年多的用户端产品经验,后台产品经验为0。1、起:自己的需求自己做我们的儿童机器人要上线1套多级架构的
    10-09 前台后台
  • 干货预警:功能型小程序的前后台原型设计
    这是1篇干货满满的文章,如果你想要做小程序,1定不能错过!最近公司基于目前招聘兼职老师的流程做了1款小程序。之所以选择做小程序的缘由,1方面是由于项目功能比较简单,没必要开发1款独立的APP;另外一方面是由于小程序开发起来比较方便,节俭开发本钱,用
  • 微信后台改版,改了什么到现在也没人说到点上!
    8月28日,微信公众号后台内容分析模块再次升级,这距离7月30日更新“常读用户数”这个指标还不足1个月。短短1个月的时间两次升级,这背后改变了甚么?新的数据又如何利用?微信又是由于甚么才频繁升级?微信每次变动都会有众多账号报导点评,我看了那末多文章
  • 公众号后台新增“常读用户数”指标,你的是多少
    7月30日下午,微信公众号后台新增了1个指标“常读用户分析”,该指标功能(以下简称功能)会显示公众号每月的常读用户率等指标数据。要我说,这下运营编辑们的工作量又要增加了……1常读用户指标点击后台左边导航中的“用户分析”,可以看到这次新
  • 来,给你聊下后台
    互联网产品领域,可以笼统地分为前台产品和后台产品。前台产品即是C真个产品,后台产品可以笼统地概括为各种管理系统;BAT等大公司还会把后台产品细分为两个部份:纯后端部份,指的是业务流程、逻辑规则、数据结构部份,不触及到界面;中台部份,即提供内容展
    01-25 后台
  • PC端后台系统的视觉设计慎用扁平化风格
    扁平化设计的流行趋势“势不可挡”,愈来愈多的后台系统也开始使用这类讨人喜欢的设计风格;但是扁平化设计在PC端后台系统的设计上却存在着1些缺点和不可忽视的问题。扁平化设计风格是我入行时就接触的风格,并且我对它非常爱好。这类设计风格让人的视觉非常
  • 产品小白设计后台产品时,要注意这3个重点
    好多新手小白刚入行会被安排做后台,做之前通常会听到这样的声音“后台简单,前端有啥你做就行了;后台简单,就那末多玩意,没啥特殊的;后台简单,捋顺业务,逻辑紧凑1点就行了;后台简单,自己人用,错了也无关痛痒……”可事实并不是如此。逻辑紧凑就够了
  • 运营新人没后台权限,如何运用数据思维,做有效的运营工作
    运营新人没后台权限,如何运用数据思维,做有效
    今天这篇文章会用10分钟给大家介绍2个部份:前1/3篇幅——数据思惟对运营工作的重要性;后2/3篇幅——告知大家在没有后台权限的时候,如何利用数据思惟做事,从而成为1名有效运营而非“打杂”。我们首先来弄清楚为何要做1个有数据思惟的人:“数据思惟意味着
  • 几种类型的后台产品及其特点
    几种类型的后台产品及其特点
    后台产品,顾名思义就是不直接面向用户的产品。我总结了1款后台的产品可以从以下两个个方面去衡量:满足的需求更多的是业务需求而不是个人的诉求。产品使用的目的性极强。后台产品在使用的时候1般都带有极强的目的性,或需要完成业务方面的操作,或需要完成某
    07-25 后台产品
  • 作为后台产品经理,我是如何做APP产品的?
    作为后台产品经理,我是如何做APP产品的?
    很多产品新人,刚开始做产品的时候,特别是前台产品,习惯1上来不画流程图,直接输出原型;虽然头脑里大概有产品的流程图,但并没有输出;因此画原型或评审时,很容易出现混乱或是流程不通的情况。恰好前段时间,我负责了1个APP产品,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