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教育智慧——吴任之《落叶》

   2016-09-15 幼儿学习0
核心提示:今天有幸来到了平湖市经济开发区中心幼儿园观摩。在我们眼前呈现的是两堂语言共同体同课异构大班语言活动《落叶》,两个教龄不同的老师给我们带来了别出心裁的活动设计。 这是大班的一首散文诗,是一首充满儿童情趣的作品,生动形象的童话语言描绘了秋天树叶
今天有幸来到了平湖市经济开发区中心幼儿园观摩。在我们眼前呈现的是两堂语言共同体同课异构大班语言活动《落叶》,两个教龄不同的老师给我们带来了别出心裁的活动设计。
这是大班的一首散文诗,是一首充满儿童情趣的作品,生动形象的童话语言描绘了秋天树叶飘落的景象。把落叶和小动物之间发生的有趣事情描写的淋漓尽致,“当作屋子,当作小船,当作小伞”,散文诗拟人化的语言风格给幼儿想象的空间,散文诗又贴近大自然,源于生活,孩子们就可以很好的接受。
首先是吴任老师的活动,教具准备的非常充分,吸引到了孩子们的眼球,吴老师运用优美的语气,缓慢的语速,既符合了幼儿的年龄范畴,又紧扣秋天的情境,让孩子们听了有种舒服的感觉,为下面的活动开了一个好头。
吴老师运用现代多媒体课件,把落叶的飘落的样子呈现在幼儿面前,使幼儿能一目了然的理解落叶的意思。再配上音乐来朗诵,意境很优美。吴老师的提问方式也很巧妙,根据散文诗的内容,老师把相应的图片随幼儿的回答呈现出来,一句为四张图片,可以帮助幼儿把完整的句子说出来。在多动词的学习上,吴老师在朗诵的时候就把“躺”、“坐”、“藏”几个多动词读出抑扬顿挫的感觉出来的,还制作了几张很大的树叶图片,利用游戏的方式,让孩子们“躺一躺”、“坐一坐”、“藏一藏”,孩子们可开心了,既丰富了课堂的的氛围,又让孩子亲身参与其中,起到了一个很好的效果。这一点值得我们新教师去摸索,学会在课堂中,让孩子们成为活动的主体。
在让孩子们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进行表演的时候,吴老师前期也做了很大的准备,分别呈现四张角色图,还在表演之前把要求都交代给孩子们,我在一次活动中没有把要求交代好,就降低了表演的效果,所以每一个细节都决定着活动的成败。
听了吴老师的课,让我对散文诗的设计有了一个很好的参考,感受到了散文的情趣美和语言美,让我受益匪浅,在今后的活动设计上像吴老师那样,多思考,多摸索,关注细节。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学笔记(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