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班跟进式教学研讨”活动促成长

   2017-06-02 幼儿学习0
核心提示:为了提升教师的执教能力,提高常态教学的质量。本学期,我们小博士幼儿园各年级组开展了“跨班跟进式教学研讨”活动。  我们大班年级组首先进行的是由陈文沁老师执教的科学活动《图形找家》,此教学活动属于操作型活动,关于图形认识及图形操作活动,可以在
为了提升教师的执教能力,提高常态教学的质量。本学期,我们小博士幼儿园各年级组开展了“跨班跟进式教学研讨”活动。  我们大班年级组首先进行的是由陈文沁老师执教的科学活动《图形找家》,此教学活动属于操作型活动,关于图形认识及图形操作活动,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随机组织练习。本班幼儿活泼好动,思维活跃,对于新的事物非常感兴趣,特别喜欢游戏这种活动类型。幼儿在认识三角形、梯形、半圆形的基础上,给图形找家,并采用操作的形式,送图形宝宝回家,让幼儿把不同的图形,找一找他们的家。能根据图形的特征,在交集图中为各种图形找出合适的位置。同时,发展幼儿的辨别能力和推理能力。
  在第一研的教学中,陈老师的整体教态很亲切,比较吸引幼儿。在开始部分让幼儿说说看到了哪些颜色的图形,幼儿都讲得很完整。有些地方,教师回应幼儿的回答挺不错,深深让幼儿进入了活动状态中。在教学研讨时,我们也提出了一些不足,如:1、教师出示图形宝宝的家,就用了2个白色圆圈代替。其实,可以给这两个家图上相应的颜色,如一个涂上黄色,一个是红色,这样,幼儿就更能清楚地表达,而且会显得简单、明了。2、在第二环节送图形宝宝回家的操作中,教师在每组上准备了相同颜色的图形,为了让幼儿进一步理解交集的含义,也可以采用各种生活中不同形状物体的图形。这样,更能理解。
  在第二研的教学中,我们经过了一次的研讨,陈老师对活动进行了认真修改。这次的思路比第一次清晰了很多,时间上把握也比较好。在此基础上,又有了更多的进步,而且有了更完善的一面。不过,即使再好的教学,也会有下次有待提高的地方,在此,我们仍对这一活动第二研的不足,进行了讨论并分析,如:1、在第一环节图形宝宝找家中,刚开始部分,引导幼儿用两个词说,如什么颜色的图形。说到后来有位幼儿就说是什么形状的,教师提醒后,不要一笔带过,可引导他把句式完整讲一遍,起巩固作用。2、在找图形宝宝之前,教师说:“这些宝宝到底住在白色圈里还是红色圈里呢?”这样的问法有个误区,让幼儿可能意识到只能住在一个圈里,而达不到下一个要说的交集部分。3、在展示操作的材料商,教师在语言组织上注意下,当2组幼儿做错时,教师总结时说“你们犯了点小错误。”其实孩子只是做错题目了,没有老师说的那样是犯了错。
“一课二研”对于新教师而言,的确具有极大的意义。同样是一堂课,但活动后的效果真的不一样,每一次都会发现不同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老师们又一起商量、讨论、研究,最后,再进行一次全新的修改,不但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最主要受益的是孩子们,使孩子们能更好、更快地接收新的知识。相信在接下来的“跨班跟进式教学研讨”中,有更大、更多的收获。

 
标签: 图形 幼儿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学笔记(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给图形涂色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给图形涂色 目标  1.用比较的方法认识椭圆形和半圆形。  2.能通过身体造型进一步了解椭圆形和半圆形。  准备  1.圆形、半圆形、椭圆形贴绒教具各一。  2.直径相等的圆形、半圆形、椭圆形纸每人一张,放入每组的小筐内。  3
    02-18
  • 益智游戏――给图形宝宝找个家
    目标:  1.通过游戏使孩子知道正方形、三角形及圆形的名称。  2.认识红、黄、蓝三种颜色。  3.发展孩子手的协调性及观察能力。  准备: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的图形屋,相应的图形卡片。  过程:教师让孩子把相同形状、不同颜色的图形放入相应的图形
    11-03
  • 亲子游戏:拼摆图形
    目的:发展空间知觉,记忆力。前提:认识基本颜色。方法:(1)找一些纸板,剪成多个直角三角形。两面贴上不同的颜色,如:红、黑、白。然后家长把三角板摆成不同的图形,让孩子照着图形摆好,看孩子是否能摆对(图11-2)。 (2)当孩子能比较熟练照图形拼图
    11-02
  • 幼儿园大班亲子活动:几何图形——《画积木》
          目的:感知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地关系      材料:积木、纸、笔      要点: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画积木,教孩子拓的方法及指导孩子了解立体图形的概念。       (1)家长和孩子一起取来积木、纸笔取出一块正方形积木,先让孩子用手触
    11-02
  • 幼儿园教育活动:图形拼贴趣味多
    幼儿园教育活动:图形拼贴趣味多
    幼儿园教育活动:图形拼贴趣味多  为了锻炼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幼儿动脑积极性,利津县第一实验幼儿园中一班进行了一次“图形拼贴趣味多”的教育活动。 活动前我们学习了圆形、半圆形、椭圆形的关系,为了加深幼儿对这些图形的理解,我们让幼儿在家
    11-02
  • 幼儿园大班亲子活动:守恒练习——《拼图形》
          目的: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判断力河推理能力      材料:用彩纸(视觉上吸引孩子)剪成同样大小的圆若干,同样大小的三角形若干,方形若干      要点:以圆形为例       (1)取一个圆形图案放在操作台的左上方当样本。      
    10-24
  • 幼儿园小班体育游戏――图形宝宝找家
    幼儿园小班体育游戏――图形宝宝找家
      目标:1.能将几何图片正确地与图形图案进行匹配。2.能按指定做相应的动作。准备:一篓几何图形片,教师事先在场地上画好若干个大的几何图形图案。过程:幼儿每人从篓中取一个几何图形片,按教师的指令走到与自己手中相同的几何图形中,游戏可重复多次进
    10-21
  •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看图形找特征
          活动目标:      1、学会按几何图形的2-3种特征进行分类,初步掌握在表格中看图形找特征的方法。      2、引导幼儿能正确地表述图形特征。      3、 鼓励幼儿大胆的进行操作活动。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
    10-16
  •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图形王国》
    幼儿园教案活动目标:1透过比较,让幼儿感知圆形、三角形、正方形、梯形的基本特征,能够区分三种几何图形。  2过创设愉悦的游戏情节,运用多种感官来调动幼儿的思维、想象潜力,发展幼儿的观察力。  3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  幼儿园教案活动准备:  1
    10-15
  •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图形间的关系
    活动目标1.能将常见图形分解出不同数量的各种图形,发现图形之间的分割、组合关系。2.能创造性的运用各种图形组合物体形象,学习按一定规律数图形。活动准备1.教具: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圆形拼成一幅画(机器人)。2.学具:图形宝宝、卡纸、胶棒、小剪刀等
    10-15
  •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图形之间的关系
     实施策略数学是一门逻辑思维比较强的学科,幼儿年龄比较小,逻辑思维能力又比较弱,因此,抽象概括能力也比较弱,幼儿的逻辑思维都是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都是以具体的、形象的为主要形式。为了遵循幼儿的思维特点,我在教学中应运用激发兴趣、自主
    10-14
  • 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图形王国中的梯形
    设计思路 图形的变化奇妙无穷,图形的组合千变万化,图形世界对幼儿充满着吸引力,摆弄各种图形进行组合是幼儿比较喜欢的一项活动。进入中班后,幼儿在认识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的基础上,又认识了梯形,但他们对于梯形的特征还比较模糊,不能把握梯
    10-14
  •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区分图形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区分图形 有益的学习经验: 复习圆、三角形、正方形的知识,能迅速准确地区分开这些图形。 准备: 硬纸片做的(或塑料)圆、三角形、正方形,每个幼儿一个。 活动与指导:1、发给每人一套图形,让幼儿仔细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它们的不
    10-14
  •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图形变变变
    活动目标:1 学习将正方形、长方形变成三角形的方法。学习将图形折叠、分割,感知图形的变化。2能在操作中探索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大胆表达自己的操作方法。通过动手操作发展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活动准备:1、知识储备:幼儿已经认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
    10-14
  • 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连点成线变图形——三角形
        一、设计意图    在过去的与几何形体相关的活动设计中,我们惯于呈现一个个完整成型的几何形体让孩子观察辨认,在预想的多种感官参与(看看、说说、摸摸等)中、多种形式操作活动(找找、拼拼、剪剪等)中,让孩子们获得我们自以为的对某种几何图形的充
    10-14
  •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站到图形里
    有益的学习经验:复习圆、三角形、正方形,知道这三种图形的基本特征。 准备: 地上画圆、三角形、正方形,每种图形都有4种不同的尺寸,分别标1―4个点,图形标上几个点,图形内就可以站几个人。作业卡。 活动与指导: 1、幼儿分成3组,每组分别站进圆、正方
    10-14
  • 幼儿园小班科学领域:数学活动——图形分类
    设计意图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学习的过程应该是幼儿主动探索的过程。教师要让幼儿运用感官,亲自动手动脑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鼓励幼儿合作,并积极参与探索活动。传统的小班数学“图形分类”教学常以教师提供的现成图形或实物来进行,幼儿
    10-13
  • 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找图形
      设计意图:  图形在孩子们现实生活中到处可见,世界上各种物体都是由各种形状和它们的变体而构成.小班的时候,孩子们就认识了圆形,三角形和正方形,长方形.当我们把各种图形展现在孩子们面前时,他们都能自发地用稚气的小手拼出很多物体.为满足孩子们
    10-13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