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心从视角出发

   2016-10-18 幼儿学习0
核心提示:工作两年,都是接手大班的孩子。大班的孩子说大不大,说小不小,我们可以跟他们讲道理,与他们讨论问题,有些话也只要点到为止。但是,前不久在小班待了三个星期。这才发现,原来年龄差异导致思想、行为的差异真的很大。面对这种差异,老师与孩子交流的方法也
工作两年,都是接手大班的孩子。大班的孩子说大不大,说小不小,我们可以跟他们讲道理,与他们讨论问题,有些话也只要点到为止。但是,前不久在小班待了三个星期。这才发现,原来年龄差异导致思想、行为的差异真的很大。面对这种差异,老师与孩子交流的方法也是不同的。

其实,在一开始我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方法是不准确的。只是我常纳闷:为什么孩子们常常无视我说的话?记得,刚进小班时,我要求小朋友倒豆浆前手不要拿着杯子玩。但是几天下来,还是有很多小朋友没有遵守这个规则。于是在某一天吃点心时,我拉住一个宝宝,问道:“能不能玩杯子?”孩子摇摇头。“杯子放哪里?”我接着问。“放手里。”孩子回答道。”我突然间意识到:原来孩子们根本没有明白我说的话!我竟然站在了大班幼儿的角度与小班的孩子们在交流问题!事后,我思考良久:该如何与小班的孩子交流?我想大班的孩子有一定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可借助概念听懂一些话,挖掘话语深层内涵,所以我们与他们交流时只需轻轻点拨即可。但是小班的孩子孩子多以直觉性思维为主,他们需要借助于感官和动作来进行思维。小班这段时间的年龄特点决定了我们在与他们交流时,应该告诉他们该“做什么,怎么做”,而不是“不要做什么”。让他们明白怎样的行为是对的。于是第二天,我开始尝试着站在小班孩子的角度做事情。当我告诉孩子们喝豆浆前杯子放在桌子中间,吃饼干时一只小手盛在下面接住饼干削以免饼干落在桌子上时,每一个孩子都非常懂事的遵守了吃点心的规则。我用行动证实了自己的观点。

这只是我对小班常规管理方面的一点点感悟,但是对于小班年龄特点,我的理解还远远不够。特别是在教学设计方面。往往会忽视孩子的年龄特点,例如在《叮叮当》活动中我是这样子问的:“小罐子发出什么声音?”有的孩子回答我“玉米的声音、石头的声音。”但是当我换一种方式问孩子“小罐子唱着什么歌?”时,孩子们说道“咚咚咚、哗啦哗啦哗啦。”等拟声词,达到了我预期的目的;又例如在《大雨和小雨》活动中,我用谈论下雨的方法直接导入。这对于小班幼儿来说,既枯燥又深奥。第一内容过难,第二内容无法吸引孩子的眼球。在吃了几次闭门羹之后,我终于领悟到过于专业、过于生硬的话对于小班孩子而言是完全没有吸引力,甚至是没有意义的。小班的孩子们更适用于直观的表述事物的表象。所以我们在设计活动时要尽量让其感官、动作在前,言语在后。

我接触小班的时间并不长,但是我深深体会到了年龄的特点差异。我想作为一名教师,无论在哪个年级,都应该多多了解小、中、大班年龄的特点,只有心细的站在不同的视角对待不同年龄层的孩子,才能够有资格成为一名细心的老师。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学笔记(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幼儿教师教学反思:小班音乐活动——找小猫
    《找小猫》音乐活动反思今天,我在组织幼儿学习歌曲《找小猫》活动中针对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采用了一些方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我先请幼儿听《找小猫》的曲子拍手进入活动室,再以无意义的词跟随曲调进行练声唱。然后用非常神秘的口吻告诉幼儿“我们班来了
    10-16
  • 加强幼儿教师与家长的沟通
    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的一致,是幼儿身心健康成长的一个必要条件。为了促进幼儿园与家庭的合作,必须加强幼儿教师与家长的心理沟通。幼儿教师与家长的心理沟通主要指对幼儿发看法与教育态度、方法上相互交换意见,并求得一致的认识,采取共同的行动。及时的心
    04-07 家长幼儿
  • 幼儿教师家访收获
    开学前我们班级两位老师对班里幼儿进行了一次全面性的家访,当然此次家访我们也通过了各种形式,有话聊:主要是针对回老家的幼儿,家长来园面聊:主要是针对父母自己来园幼儿的家庭,教师登门家访:主要是针对坐班车的孩子和老人接送的家庭。在这次的家访中我
    04-07 孩子家长
  • 老师们家访辛苦了——幼儿教师家访随笔
    这两天老师们都在家访,说实在对我们老师们的艰辛劳动,真的我挺感动。 为什么要这么说 ,是因为我自己有亲身的体会,所以我能非常深刻地理解老师们的艰辛。在这么热的天气里,大家整天忙着跑来跑去。心想着一天能多访问几家,所以早上一大早就从家里出来,早
  • 幼儿教师家访实录点滴
    家访是教师走入幼儿心灵、走进幼儿家庭,实现家园共育的又一有效途径。我们幼儿园的老师连续三天进行了家访。三天来,天公很作美,天气不是很热,太阳也不是那么地火热,我们在天公公的照顾下,不能说收获多多,但可以说是幸福多多。 热情的奶奶:一走进赵煜
    04-07 老师舅妈
  • 跟家长交流是一门艺术——读《给幼儿教师的一把
    最近,我读了同学给我推荐的这本《给幼儿教师的一把钥匙》之书,读后觉得这是一本理念新,内容丰富,实实在在帮助我们幼儿教师释疑教育困惑,是指导我们解决实际问题的好书。书里的一个个的问题,一个个的案例,一个个分析都是从教师教育上发生的实例,掌握解
    04-07 家长孩子
  • 青年幼儿教师家访感受
    今天是家访的第二天,我作为一名工作不久的青年教师,在思想上充分意识到了解幼儿,了解幼儿的家庭情况对于今后的保教工作、幼儿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因此,我园组织了家访活动,我怀着极大的热忱积极参加家访活动,而这次家访活动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令我感
    04-07 家访幼儿
  • 幼儿教师家访初体验
    国庆小长假转眼间也就落幕了,在假期的尾声——10月6日,我和邱老师去东升南区进行了家访。这是我走上工作岗位后的第一次家访,不知道该和家长说些什么,总是缩在后面听邱老师和家长侃侃而谈。我看得出,很多家长投来的质疑眼光,他们肯定在想,这班主任怎么
    04-07 家访孩子
  • 幼儿教师家访——痛心的事
    奕奕是我们班上一名懂事的小女孩。上学期去她家家访,全家人热热闹闹在一起,说着美好的事,聊着幸福的话题,谈着快乐的学习。这次去家访,没有了热闹,没有了笑声。在不经意的话语间,奶奶悄悄掉泪,奕奕偷偷抹泪。那是一件痛心的事——奕奕的爷爷因为得食道
    04-07 奶奶爷爷
  • 论文:浅谈幼儿教师和家长的有效交流沟通
    文/任晓薇    内容摘要: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没有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就无所谓社会的和谐。同样,在幼儿教育工作中也需要有这样和谐的人际关系,才能体现幼儿园的办园宗旨,那就是“为幼儿提供优质的服务”。在这其中,做好与幼儿家长的交流
    04-07 家长孩子
  • 幼儿教师家访工作心得体会
    家访,对我们教师来说,并不是一个陌生的词。作为联系家庭与学校的一条纽带,它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家访能让教师及时了解幼儿学习和生活的情况以及思想动态,能倾听到家长对我们工作的反馈和建议,取得家长对学校和教师的理解和支持,同时还加深了教师
    04-07 孩子妈妈
  • 幼儿教师要学会与家长进行沟通
    要处理好人际关系需要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作为一名老师,我们最多做的是与家长的沟通,比如向家长反馈幼儿在幼儿园的各种是生活与学习、游戏情况;又比如可以就某6一件教育上的问题与家长进行交流,往往交流能解决很多的矛盾,或者更加促进双方的了解与理解,
    04-07 家长孩子
  • 幼儿教师与家长交流的几点体会
    通过与家长接触时间的增长,通过不断的与家长交流,通过不断的读书、思考。我有了不少感悟,现总结如下:   (1)、要有专业的形象。我们是一名幼儿教师,俗话说:干什么像什么,干一行爱一行。我们虽不比有的家长学历高,虽不比有的家长职位好,但是,我们
    04-07 家长要有
  • 浅议幼儿教师与家长沟通的技巧 (论文)
    河南省内乡县幼儿园 王小娟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儿童教育的启蒙教师是家长。家庭是儿童成长的基础与土壤。儿童的
    04-07 家长孩子
  • 期末集中家访之际话幼儿教师的家访
    又到了期末集中家访之际,作为教师,该如何利用好这一形式与家长进行有效的交流和沟通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考虑: 首先是要知道家访目的在于架设家园的桥梁,以利于沟通、了解,增进理解、合作,增强教育的实效性。因而,家访应重“质”的提高。家访
    04-07 家访家长
  • 幼儿教师该如何巧妙向家长反映孩子的缺点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发现,每当老师跟家长提到孩子的缺点时,家长往往会有很多借口使孩子的缺点合理化,有时候甚至不惜将错误揽在自己身上。这是因为在父母眼中自己的孩子往往是最好的。于是如何使用语言巧妙的同家长沟通,不仅是老师的重要工作,也成
    04-07 家长老师
  • 幼儿教师与家长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我读了《和孩子一起跳舞》这本书后对我感触很深。特别是吴放老师写的第37封:与家长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使我读了受益匪浅。现在的家长对孩子特别的爱,有些家长把孩子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特别我们做一线的老师,在工作中经常遇到问题:孩子与孩
    04-07 家长老师
  • 幼儿教师在家园工作方面的一点体会
    对于我们很多生活在农村的孩子来说,一般父母都忙于工作,有时还要加班,与孩子接触的时间就相对比较少,上下幼儿园主要有爷爷奶奶接送的孩子就比较多,虽然有时对于孩子们的表现情况,我们也会和老人们交谈,但很多老人的回答就如:我们也不懂呀、孩子只听爸
    04-07 家长孩子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