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语言教学观察记录

   2016-10-14 幼儿学习0
核心提示:一、1.观察对象:张安迪2.观察时间:2007年3月—2007年7月 3.观察目的:针对其脾气暴躁,有时行为比较粗野,不知道谦让同伴的情况,帮助他减少攻击性行为,和善地同同伴进行交流,变得有礼貌。4.观察实录:与其他一些幼儿交往时常出现一些攻击性行为。和同伴
一、1.观察对象:张安迪
2.观察时间:2007年3月—2007年7月
3.观察目的:针对其脾气暴躁,有时行为比较粗野,不知道谦让同伴的情况,帮助他减少攻击性行为,和善地同同伴进行交流,变得有礼貌。
4.观察实录:与其他一些幼儿交往时常出现一些攻击性行为。和同伴发生矛盾时,常有一些些粗野的行为举动,如用脚使劲跺,拿拳头打同伴的脸,一些动作和成人暴力性的动作很相似,与他的年龄极不相称。在老师面前承认错误很快,随即就会忘记,并继续出现这种行为。但是这孩子思维比较开阔,语言表达能力也较强,在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表现很积极,很活跃。这是一个教育契机。
  5.分析:从观察中看出该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比较多而且对同伴很不友善。分析其原因,主要有:
①在家里,父母对他要求十分严格,稍不如意,父亲就会很粗暴地打他,受其父亲的影响养成了这种暴躁的性格。
②由于在家中受到压抑,离开父母的约束,其行为就比较张扬,有时甚至出现过激的动作。
③和同龄人接触得较少,不懂得如何与人沟通,与人相处。
  6.措施:
①通过做其家长的工作,使家长给孩子更多的爱抚和鼓励,多讲道理,避免简单粗暴的教育。
②利用他在教学活动中表现出色这一情况,树立他的荣誉感。
③引导他找出与同伴交往应采取的更好的方式。
  7.效果:经过一学期针对性教育方法的实施,该幼儿有了明显的变化。首先是攻击性行为逐渐减少,并乐意为同伴做一些事情。其次,是与其他幼儿发生矛盾时,懂得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学笔记(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