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队伍素质提升工程汇报材料(草稿)

   2016-10-14 幼儿学习0
让一般教师进行“一上”,给了他们更多自主设计的空间,也更容易发现存在于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使研究更具普遍意义;骨干教师进行“二上”,能选择性地吸取众人的意见,保证研讨的逐步深入;名师的 “三上”将名师个人的优良素质和教师群体的智慧融为一体,呈现的精品课例将研讨活动推向一个理想的高度。在活动过程中,名师骨干教师普遍反映“有压力,有动力,必须更加全面地搜集素材,更加深刻地理解主题,更加透彻地理解教材,更加大胆地设想方案,才能不负老师们的众望和名师骨干教师的称号。”另外,每次流程中的六位执教教师分别来自六个年级组,他们尽管在活动的不同阶段提供研讨课,但展示的课例均由教研组多次研究、修订方案后提供,代表的是整个教研组的水平。这种教师与教师之间、教研组与教研组之间互动、合作中的竞争,使得每个教研组的每位教师都有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从而保证了研讨过程中的深度参与。三次反思活动,我们均采用“圆桌教研”的形式,对教材的解读、方法的选择、主题的突破……老师们各抒己见,活动现场气氛异常活跃,有时悬而未定的问题还要在博客中进行网上切磋质疑,教师的研究热情非常高涨。“三三式”主题校本教研,每学期一个研究主题,历时4——6周。在研究过程中大主题又细化为若干可操作的小主题,这种多方位、持续的研究,加深了教师对该主题的深入理解,有利于教师将教研活动的成果应用于平时的工作实践中,有效提高了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这种课例研究范式的广泛实施,促进了群体教研文化的逐步形成。

四、规范运作,强化内涵发展的科研素质

学校始终坚持 “以质量求生存,以科研促发展”的宗旨,积极探索,不懈努力,让教育充满研究,让研究充满思想,让思想充满智慧,实现了教育科研常规化,常规工作科研化。学校承担的“十五”课题全国中小学素质教育中多种媒体综合运用的试验和研究、全国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深化研究与推广实验、省级课题研究性学习实验、市级课题做数学的实验与研究已通过国家、省市验收,学校被评为全国德育课题研究先进实验学校、省研究性学习先进学校、市古诗文诵读先进学校。目前,学校承担的“十一五”课题共有13项,其中,国家级实验课题1项,省级实验课题1项,市级科研课题4项,县级科研课题7项,另有《小学生传统游戏的研究》等多项校级课题。这些实验课题为老师们提供了广阔的研究平台。学校不断建立和完善教科研工作制度,规范课题管理,逐步形成了“学校—教导处—课题组—教师”四级科研工作管理网络,课题研究有方法、有特色、有成效,做到了每个课题“三有”,即:有计划方案、有过程、有总结,确保了实验研究工作的有序进行。

作为我校一个综合性、跨学科的研究平台,省“十一五”重点实验课题“小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研究内容涉及到校园文化建设、学校课程开发、课堂教学、班队活动、小课题研究、小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现状、培养策略与评价以及其他有关理论探索等各个层面的工作。校内有课题,人人都参与。学校立足于继承,着眼于创新,充分挖掘传统文化的精华,寻找有效的教育方式,激励教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让每一位教师成为积极的参与者、快乐的研究者。教师古典诗文诵读会,传统文化素养测试,让老师们接受了深刻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教育。“在传统文化领域,教师先做学生”已经成为全校教师的共识。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学笔记(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