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教学中幼儿勤俭节约教育

   2016-10-13 幼儿学习0
此外,让孩子养成“节俭”的良好习惯,家长必须要做勤俭节约的表率,在日常教育中,家长还要学会掌握爱孩子的方式与尺度,坚决克服溺爱、满足孩子过分“物欲”的倾向。让孩子逐步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会让孩子受益终身。

三、 抓住日常小事起源,幼儿付行动与“节俭”。
幼儿最喜欢游戏,为了让幼儿懂得“节俭”,并付之与行动,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创设特定的游戏氛围,让幼儿在特定的游戏氛围中,去体验、去行动。如我们开展角色游戏——“小吃店”、“娃娃家”,让幼儿以角色的身份投入游戏,以爸、妈的身份教育自己的孩子“节俭”、并爱惜他人的劳动成果。又如孩子在玩“电动玩具游戏时,”发现玩具不动与电有关,引出话题“电是从哪儿来的呢?”在孩子的交流讨论、老师启发教育中孩子们得知:“电是发电机发出来的,要经过很多程序,才能发出强大的电,每度点凝结着工人的辛勤劳动。我们每天的生活都离不开电,有了电可以做很多事情,所以我们要节约用电,要养成随手关灯的好习惯,没人的时候就不要开灯。另一方面孩子还知道要安全用电。
这样的游戏无形中增强幼儿自觉性行动的动力。幼儿在游戏中体验生活,生活中付之“节俭”行动:洗手时看见水龙头没有关紧能主动帮助关紧;吃饭时不掉饭米粒,保持桌面干净整洁;知道“节俭”要从自己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从节约每一度电、每一滴水、每一张纸,每一粒粮食做起,付行动于“节约”、懂得爱惜资源的良好习惯、懂得关心集体的良好品质。
此外,在日常教学中我们还有计划、有目的、做到有的放矢,寓“俭”于乐,组织一些愉悦性的模仿活动,让幼儿在活动中将快乐愉悦转变成自我努力、不断进取的强大动力,如活动:《分果果》、《大家齐分享》等,活动中孩子们体验“勤俭节约”乐趣;感受“勤俭节约”的美德。同时活动还满足了孩子的好奇心、好模仿的心理,孩子在模仿中付之与实际行动;不但让孩子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与快乐,更让孩子明确现实生活中应该怎样做到“节俭”。

伟大领袖毛泽东有一句话:“浪费是极大的犯罪”,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提高,我们更应提升孩子“勤俭节约”的意识,教育孩子生活上不互相攀比。
因为勤俭不是小气,而是一种“世界通用”的美德,是一种做人的素质。世界首富比尔.盖茨,日常生活简朴节约,他认为,不管是富足还是贫穷,一个人只有当他用好了他的每一分钱,他才有可能事业有成。李嘉诚的钱在华人中算是多的吧,但他说:“要我马上拿出一个亿,我面不改色,但谁要在地上丢一分钱,我会立刻捡起来的,这也是我的致富秘诀”。看来,俭朴已成为一些经济发达国家的新时尚。而生在我们一个并不富裕国家的孩子就更应该学会“勤俭”,懂得“节俭”,就让我们的孩子做个勤俭节约的“好孩子”吧!
只有祖国的“花朵”懂得“节俭”,我们的祖国才会富裕、强大,祖国的幸福之花才能永放光华,为了让我们的民族屹立于世界之林,让我们的国家在世界上站稳脚跟,从现在起,我们的孩子就必须发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因为只有节约,幸福之花才能永放光华;只有节约,中华民族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学笔记(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