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钱引发的家庭教育

   2016-10-05 幼儿学习0
核心提示:这段时间全国上下都在举国哀悼汶川大地震,全国人民都积极的进行一定的捐款,来救济危难中的四川人民.每个人的心情其实都是挺沉重的,我们学校也进行了积极的捐款.起初,我们班级正在捐款,而其中一名学生在我面前拿出来一块钱,很开心的捐了,虽说就算捐了一元钱也
这段时间全国上下都在举国哀悼汶川大地震,全国人民都积极的进行一定的捐款,来救济危难中的四川人民.每个人的心情其实都是挺沉重的,我们学校也进行了积极的捐款.起初,我们班级正在捐款,而其中一名学生在我面前拿出来一块钱,很开心的捐了,虽说就算捐了一元钱也是捐钱,但是作为家庭经济条件不错的他故意只交了一元钱为了来气我,我觉得真的挺可悲的,我们为了受灾难的同胞难过而他却忘却了捐款的意义,把他作为一种报复的工具,而且说了令人可笑的理由----说做为班主任的我看他不顺眼,在这一年的班主任中,我对他的关爱,统统抛至脑后.看着一些捐款的同学,我发现许多家境并不如意的学生却也捐了很多,我突然感觉到竟有学生会没有爱心到这种程度,后来有了解到这学生在家中的情况,当对他很关爱的奶奶死了,他也没有难过,反而很开心.我于是在想究竟是怎么样的一个家庭教育才会导致学生有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呢-----溺爱

溺爱是当今社会中出现的一种病态的教育方式,当今做父母的大都知道溺爱孩子有害,但却分不清什么是溺爱,更不了解自己家里有没有溺爱。 “溺”,词典上解释为“淹没”的意思。人被水淹没了叫“溺毙”,如果父母的爱流横溢泛滥起来,那也会“淹没”孩子的,这就是溺爱,是一种失去理智,直接摧残儿童身心健康的爱。

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高人一等,处处特殊照顾,如吃“独食”,好的食品放在他面前供他一人享用;做“独生”,爷爷奶奶可以不过生日,孩子过生日得买大蛋糕,送礼物……这样的孩子自感特殊,习惯于高人一等,必然变得自私,没有同情心,不会关心他人。 一家人时刻关照他,陪伴他。过年过节,亲戚朋友来了往往嘻笑逗引没完,有时候大人坐一圈把他围在中心,一再欢迎孩子表演节目,掌声不断。这样的孩子自认为自己是中心,确实变成“小太阳”了。家里人都要围着他转,并且一天到晚不得安宁,注意力极其分散,“人来疯”也特别严重,甚至客人来了闹得没法谈话。

当小孩子在形成好的习惯的时候因为家长的过分盲目的疼爱,将会对孩子的一生都有影响. 最后套用黑格尔的话,假如你将所有困难都关在门外,那么成功也将被你关在门外了。
 
标签: 溺爱 孩子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学笔记(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孩子成长,切忌溺爱
      慕辰是我们班长得比较高,身材微胖的孩子。才入学时总是由姥爷姥娘接送。一段时间后姥娘告诉我,孩子爸爸妈妈一直在外上班,所以孩子基本跟着他们。看得出来姥娘姥爷特别疼孩子,来学校是老娘亲自把小椅子搬到她身旁,把积木端到她身边。只要慕辰稍有不满
  • 七种溺爱做法,易导致孩子性格缺陷!
    七种溺爱做法,易导致孩子性格缺陷!
      做父母的大都知道溺爱孩子有害,但却分不清什么是溺爱,更不了解自己家里有没有溺爱。溺爱,是一种失去“理智”、直接摧残儿童身心健康的爱。以下7种溺爱的形式是比较典型的实例,每个家庭可能都会遇到一些,我们要用合理的爱让孩子健康成长。  1、包办
    12-13 孩子父母
  • 学会教育就是掌握爱的技巧
    爱是我们内心天然的冲动,是人世间的至善所在。   无数父母品尝到了溺爱的苦果。教育的失败,常常是因为初为人父的无知、初为人母的盲目的爱。许多人以为,凭借着他们的一腔挚爱,他们能左右孩子的未来。   但是,有些父母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他们在追求方
    10-19 孩子溺爱
  • “宝宝攻击手”—因爱而生
    挥舞拳头去打父母,张开嘴巴去咬小朋友,高举玩具愤然摔下——这些在0-6岁的幼儿中都是常见的行为,虽然我们不能够轻易地对此界定为临床心理中的攻击行为,但是这也毕竟让我们联想到这些行为的发展趋势。为了防患于未然,我们去分析其中的原因,结果却发现—
  • 霸道的仲超——溺爱会伤害孩子
    户外活动时间,是孩子们最兴奋的时候,特别是玩滑梯或蹦蹦床的时候,因为蹦蹦床可是孩子们的最爱呢!今天下午,我带领着孩子们来到大型玩具处,说明了注意事项后,孩子们开心地冲向自己喜欢的玩具,其中一半左右的孩子冲向了蹦蹦床,可是在玩之前我和孩子说过
  • 幼儿园教师随笔:别把溺爱带进幼儿
    超超是升大班时新插入的孩子,由于脑瘫后遗症,行动不便,才迟缓入园。本来我们幼儿园是不应该收留有残疾的孩子,但他的母亲找到我家,带有哀求的让我收下。我当时也想,孩子到了入园年龄,我们农村又没有那种特殊机构的幼儿园,孩子与家长那种期盼入园的心情
  • 依赖性人格障碍-家长溺爱孩子所至
    家长谨慎溺爱孩子,溺爱会让孩子染上依赖性人格障碍。依赖性人格障碍会严重妨碍孩子的发展与成长,请各位家长加以重视。依赖性人格障碍-家长溺爱孩子所至。家长谨慎溺爱孩子,溺爱会让孩子染上依赖性人格障碍。依赖性人格障碍会严重妨碍孩子的发展与成长,请
  • 溺爱孩子的后果
       所谓“子不教,父之过”,家长什么样的教育方式直接影响并最终决定孩子人格的养成是怎样的。现在大多是独生子女家庭,家长都孩子都疼爱有加,有的甚至无条件满足孩子的需求,导致孩子永远都“长不大”。  父母常见的溺爱方式  生活中我们会发现有的
    10-05 孩子宝宝
  • 太溺爱不利于孩子的发展
    在一次数学操作活动课上,活动一开始我先给幼儿讲解操作的方法,然后再请幼儿自己动手操作。讲解时孩子们都很认真地听老师讲解,接下来就是孩子们自己实际操作了。由于小班孩子还没有掌握一定的操作技能,如何用记号笔在书上记录下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呢,要是让
    10-02 孩子都是
  • 溺爱孩子,会造成“蛋壳心理”
      如今很多孩子只听赞美之词,听不得半点反对意见;有的孩子外表高傲,内心脆弱,敏感多疑;只能接受成功,不能面对失败,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情,就会有极端的举动,甚至轻生……这就是所谓的“蛋壳心理”,脆弱是它的本质。这种心理,给孩子的成长带来极大
    09-30 孩子挫折
  • 对孩子不能太溺爱了
    我班甜甜小朋友,每次上幼儿园就是不愿进教室。总是由妈妈亲自抱着送进教室,只要一放下来,她便放声大哭:“妈妈你回来,再抱抱我吧!你再和呆一会,我再跟你说最后一句话!”每次上幼儿园就像上刑场一样。每天老师都要花好长时间才能把他从家长手里接过来。
  • 溺爱是毁孩子
    放学后,在校门口等待已久的家长们,随着保安人员把大门敞开,教师把接送卡收齐之后,一天没见到孩子的家长们,像是积攒了一天的思念之情,总想对小朋友说些什么。你看,这一见面又是搂又是抱的。有的小朋友,见到家长之后就问家长要口香糖、零食。还有的小朋
  • 对孩子不能太溺爱了
    我班甜甜小朋友,每次上幼儿园就是不愿进教室。总是由妈妈亲自抱着送进教室,只要一放下来,她便放声大哭:“妈妈你回来,再抱抱我吧!你再和呆一会,我再跟你说最后一句话!”每次上幼儿园就像上刑场一样。每天老师都要花好长时间才能把他从家长手里接过来。
  • 读幼儿教育导读”古代家训中的三大警醒之“溺爱
    读幼儿教育导读古代家训中的三大警醒之溺爱之祸有感阿荣旗王杰幼儿园 作者 史金凤 最近我读了幼儿教育导读古代家教栏目中”古代家训中的三大警醒之“溺爱之祸”,对我的感受很深,文章中阐述了古代家训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家庭教育的“私有化”范本,凝结着当
  • 幼儿教育随笔:不能溺爱孩子
                                                                                  稻田镇幼儿园   袁爱芹      今天下午,我在学校门口碰到了思涵妈妈,我问起思涵这几天怎么没上学,她妈妈说:真拿我婆婆没办
  • 家长们不要过于溺爱您的孩子
      今天在活动课上,我出示一张哭脸图片,然后问:小朋友,你们什么时候会哭?有的孩子说:被爸爸妈妈打屁股的时候我就会哭。还有的孩子说:打针的时候我会哭。还有的孩子说:受伤的时候我会哭。听了他们的话,我表扬了这些小朋友,但在内心中,我也想,他们
  • 幼儿园教师教育随笔:惩罚也是爱
      在乡镇上,大部分的幼儿都是和爷爷奶奶住在一起,爸爸妈妈都外出打工,从小就少了父爱母爱,在家里爷爷奶奶都特别的宠幼儿,对孩子都特别的溺爱,自己买菜得的几块钱也拿给自己的孙子买点饼干,所以导致幼儿在园喜欢打和骂其他小朋友,班上的李华富就是这
  • 幼儿园教师随笔:不再溺爱孩子
      现在的孩子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因为父母要上班或者外出打工,大多数时间都是老人帮忙带孩子,这些孩子都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小宝贝小心肝,含在嘴里怕化了,捧着怕摔了,因为,他们想着,就只有一个小孙子、孙女所以舍不得说一下,正是这样的老一辈人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