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活动听观摩课后小思

   2016-09-26 幼儿学习0
核心提示:周五我们去了广陈幼儿园观摩了一个语言活动和两个游戏活动,三个活动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影响。特别是谷孝燕老师执教的《小老虎过生日》这个语言活动,活动通过一首《小老虎过生日》的童谣,让幼儿感受该童谣所蕴含的友爱、宽容、谅解之主题思想,懂得关爱别人
周五我们去了广陈幼儿园观摩了一个语言活动和两个游戏活动,三个活动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影响。特别是谷孝燕老师执教的《小老虎过生日》这个语言活动,活动通过一首《小老虎过生日》的童谣,让幼儿感受该童谣所蕴含的友爱、宽容、谅解之主题思想,懂得关爱别人,懂得知错就改。这些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美德。

说起“美德”不经让我想起前些日子和刚从国外回来的朋友聊起关于“拾金不昧”的事。我们一向认为“拾金不昧”不美德一定是对的,所有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总是说:捡到东西要会给失主,交给老师,交给警察叔叔,不能向失主要报酬……我们自认为这样的教育非常对没有不对的地方呀!然而朋友却说:“这样教育孩子是非常不对的。”原因是人的善举应该发自内心而不是道德舆论强迫执行的,“拾金不昧”固然是善举但“拾金要昧”也没有错,“拾金”然后还给失主已经是帮了失主很大的忙,“要昧”只是对自己付出劳动的报酬而已无可厚非。再说小小的让失主因自身大意而付出一点代价才会长记性。我有个同事总是很大意,经常不是丢手机就是丢钱包,一次一个同事捡到她的包故意吓她一下从此她就留心了再也没有丢这丢那的事发生。

话说回来,谷老师是想通过这样的教育想让孩子拥有像童谣中小兔子、小狗熊这样宽容、以德报怨的胸怀,这样自己的朋友会越来越多。我也这样认为,但这样宽容、以德报怨这种也只限于小错值得原谅的错,对于原则性的错误或者是不值得原谅的人犯得错我们是不可以用这种博大的宽容的胸怀去原谅他以德报怨,不然后果只能是“农夫和蛇”的结果。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学笔记(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