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马林巴教学中的灵活运用

   2016-09-21 幼儿学习0
核心提示: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马林巴教学中的灵活运用单位:大兴少年宫姓名:申奇楠电话:13691439035丛书《启迪 思考 发展》摘要:打击乐教学是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基础教学。在马林巴教学活动中渗透奥尔夫元素,以各种儿童喜而乐见的形式:儿歌、做游戏等培养幼儿的乐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马林巴教学中的灵活运用

单位:大兴少年宫

姓名:申奇楠

电话:13691439035

丛书《启迪 思考 发展》

摘要:打击乐教学是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基础教学。在马林巴教学活动中渗透奥尔夫元素,以各种儿童喜而乐见的形式:儿歌、做游戏等培养幼儿的乐感、节奏

感,使儿童在器乐活动中充分的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享受打击乐带来的乐趣,让孩子有了一种崭新的体验、创造、学习器乐的过程。

关键词:奥尔夫教学 活动形式 渗透 打击乐教学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最适合孩子学习音乐的一种最直观、最独特、最先进的音乐教学法。它用它独特的方式把音乐带进孩子们生活的每个角落,让孩子们在说说唱唱、蹦蹦跳跳中快乐的学习音乐。奥尔夫音乐教育真正的印证了我们教育者常常说的一句话:让孩子在快乐中成长。奥尔夫说过:“让孩子自己去找,自己去创造音乐,是最重要的。”

奥尔夫教学法明确指出:“教学的结果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教学过程。当老师给学生某个任务的时候,他怎么做并不重要,尽可能让他们按照各自的条件、方式,意愿做。这样才能学得主动,发挥想象力和独创性。重要的只是“做”的本身。怎么做,做得好不好那到无关紧要,他如果不去做,那就是教学的失败”。但具体怎样做就是我们教育者的任务了,但是教学实践和教师的教学观念,在深层次上还有待发生弹性的变化。教学中,我们常常仍然主要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学设计总是从教师教的方面出发,以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为主要的任务,教师更多的是以教材为媒介按部就班的进行教学,结果远远比过程看的重要。奥尔夫却始终鼓励和提倡节奏教学“永远在发展中,在形成中,在流动中。”我一直遵循着奥尔夫先进的思想理念,在自己的专业课程设计上不断的创新、实践、改进、落实。由于马林巴的专业特色我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作为我专业发展的指示标。打击乐教学的基础是节奏训练。节奏教学是马林巴教育的一大特色和难点。在节奏的把握上要求很严格、没有稳定的节奏训练做铺垫,无法实施教学目标。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奥尔夫教学法是以节奏为基础,结合身体律动,唱、奏、动、听综合教学的音乐教育,同时它也是“为孩子们的音乐”,是创造性的儿童音乐教育,它是唤起儿童对音乐的兴趣,激发儿童对音乐的情感,是培养儿童音乐感觉和情感的金钥匙。节奏训练是实施音乐教学的一大难点,我从孩子的兴趣点入手,找他们喜欢玩的游戏、感兴趣的歌谣。让他们在说说唱唱、蹦蹦跳跳中轻松掌握。

马林巴教学中,节奏教学为根本。节奏感的把握直接影响打击乐教学目标的实施。所以器乐教学的第一步就是节奏为主导。节奏教学比较枯燥,如果直接把节奏练习不加修饰的进行复制给孩子,那么对于孩子音乐兴趣的培养绝对失败。但是孩子天生好奇、好动。对于声音的敏感度很高。而奥尔夫音乐教学提倡参与性。要想让幼儿更好地感受体验模仿节奏,必须通过动作,身体动作是感受音乐节奏的生理基础,他对幼儿节奏感的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游戏教学

声势活动”是奥尔夫教育体系的独创。“声势“是用最简单身体动作的声音进行的节奏组合活动,是跺脚、拍手、捻指的简称。是一种不受条件、环境、时间制约的,以儿童身体做乐器,进行节奏训练的集中及简单又有趣的方式。例如儿歌《爷爷的大钟》通过引导孩子一边做动作一边说儿歌来学习和区分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儿歌《拔萝卜》也是通过让孩子利用自己的而身体做动作来进行节奏训练。在此基础上还可以进行二次创编。充分的体现奥尔夫精神鼓励孩子大胆创造,在游戏中享受创作的乐趣。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要求每一节都是游戏课,当然做游戏不是单纯的玩而是在游戏中学习音乐知识。简而言之就是死板变活泼,枯燥变趣味。在马林巴教学中我始终遵循奥尔夫教学理念,使游戏贯穿其中,让我的打击乐课程变得丰富多才。

二、 节奏教学

奥尔夫始终鼓励和提倡节奏乐教学“永远在发展中,在形成中,在流动中。”

1、以一日生活为契机进行节奏教学

音乐教育无时无刻在生活中体现,任何契机都能让孩子发现音乐的存在。例如,我们每天都会和孩子们问好,把每天的问好编成孩子们喜欢的儿歌来进行节奏训练,既对儿进行了常规培养又掌握了节奏,可谓一举两得【你 好】X X ,【老师 好】XX X,【小朋 友好】XX XX,【你 好吗】X XX,【好-】X-。

2、节奏训练与户外体育活动相结合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强调艺术的综合性。任何的活动中都可以体现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活泼好动是孩子们的天性。抓住孩子爱玩的天性设计教学活动。例如《红绿灯》让幼儿通过身体的动作参与游戏区分四分音符、八分音符。为教学设计游戏情境“红绿灯”孩子们一个搭一个排成小火车,出发!在教室里快快乐乐的跑起来。出示“X”的指示牌时代表是红灯,红灯停。出示“XX”的指示牌时代表绿灯,绿灯行。这个游戏孩子们非常喜欢,既锻炼了身体又进行了节奏训练。

通过游戏的方式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使孩子的即兴创作与表演天赋得到充分的发挥,使音乐旋律和节奏有机的融合在一起。

3、在乐器演奏中培养节奏

打击乐器的最大特点是节奏鲜明、色彩丰富、容易操作,他能激发儿童的兴趣和想象力,为即兴演奏、创造能力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田地。打击乐教学是奥尔夫音乐教学的基础教学。马林巴琴具有鲜明的节奏感,是实施奥尔夫音乐教学的有力工具。在打击乐活动中我经常会准备节奏条,让幼儿进行节奏训练,效果非常好。幼儿在学会敲打乐器以后,他们一般是不会满足于单调不变地发出一种声音的。为了使声音富于变化,有的会越敲越快,有的则越敲越慢,还有的越敲越使劲,或越敲越轻。在这种无意识的探索中,声音的各种表情:强、弱、快、慢、渐强、渐弱、渐快、渐慢都体现出来了。在器乐教学中,教师应通过情境创设、技巧表现等手段来引导学生感知、想象音乐,在器乐演奏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他们主动学习音乐。采取兴趣诱发式教学。在马林巴教学中以前都是以传统的方式来进行施教。就是教师示范演奏、强调重点难点、集体教学、个别进行指导。奥尔夫提倡让孩子主动参与活动,发挥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进行乐曲《康康舞曲》的教学活动中我收起了以往的教授过程。通过引导孩子们欣赏乐曲,让孩子根据乐曲来创编舞蹈。跟着音乐的韵律有节奏的打着拍子,唱着谱子。马林巴的一些演奏技巧可以把它趣味化、游戏化,如“握槌”练习,如何使手腕上下弹动,自如敲奏。我创编了一个小儿歌,孩子们边说儿歌边做动作。这样在轻松的游戏和有趣的学习中,使他们对器乐产生浓厚的兴趣,变“苦学”为“乐学” ,变“要他奏”为“他要奏” ,激发学生持久的器乐学习动机。

总之,我们不能忽视“节奏教学法”在器乐教学中的作用。他们不仅对打击乐产生了兴趣,而且引发了探索的欲望。这为他们的认知能力、想象力、创造力、合作、交往、自控力、社会性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并且能够从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让孩子真正的喜欢打击乐。这样才能让器乐课成为孩子喜爱的一门课,才能全面提高孩子的音乐素质。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一种独特的、先进的音乐教学法,该方法经过实践证明是卓有成效的、并不断发展的音乐教育理念,创造出了儿童喜欢的音乐教育活动,值得马林巴教学所借鉴。比如,唱歌、做游戏、声势等方式,培养儿童的乐感,尤其是听力和节奏感,使幼儿能够感受打击乐带来的愉悦心情,并深深地喜欢上学习打击乐。
 
标签: 节奏 音乐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学笔记(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阿里山的姑娘(节奏乐)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阿里山的姑娘(节奏乐) 目的  1、用身体动作感受乐曲节拍节奏,表现乐曲的情绪。  2、自己创编节奏型,学习看节奏图谱打节奏。  3、能根据节奏图谱上的打击乐标记,用打击乐分声部合奏。注意和大家保持和谐。  准备  1、幼儿
    10-18
  • 幼儿园大班节奏乐活动:狗相咬
    设计思路传统民间音乐是我国音乐文化的瑰宝,幼儿园非常缺乏传统民间音乐的教材,老师也很少有这方面的音乐活动尝试。在我院的音乐课题实践中,我们选择了“快乐音符儿童音乐潜能开发课程”大班《儿童游戏》的节奏乐活动,让孩子在欢快、热烈、喜庆的节奏中充
    10-18
  • 幼儿园大班艺术领域:节奏活动——小小导游
    活动目标 1.熟悉两种节奏,并能用语言、声势动作来表现。2.能大胆、自信地尝试创编新的节奏型。3.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活动准备 1.二分、四分、八分音符,节奏卡。2.运城市的景点,如关帝庙、鹳雀楼等的投影图片。 活动过程 一、熟悉并巩固二分、四
    10-18
  • 幼儿园大班艺术领域:节奏棒敲起来
    活动来源 声音是音乐的基本要素,各种各样的声音每天都会伴随在孩子们的左右。我班幼儿对新事物有着较强的探究意识,喜欢模仿自然界和生活环境中有特点的声音,并产生相应的联想。如,欢快跳跃的声音是小兔子在蹦蹦跳跳,沉重缓慢的声音是笨拙的大熊在散步,
    10-18
  • 幼儿园大班艺术活动:节奏里的秘密
          设计意图      孩子们非常喜欢玩节奏游戏,但在游戏中他们往往对乐器更感兴趣,一拿乐器就不停地敲.不关注其中的节奏和规则,随意性比较大,于是我设计了集体活动“小鼓响咚咚”。活动中,我选择孩子喜欢的腰鼓,通过“看指挥演奏”“变换纸
    10-18
  • 幼儿园中班音乐活动:“节奏我来拍”活动设计
        主要涉及领域:艺术    设计意图: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发展和提高幼儿艺术能力应使幼儿在感受与欣赏的基础上进行表现和创造。中班幼儿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较小班幼儿有了明显提高,他们喜欢倾听各种好听的声音,乐于通过歌
    10-17
  • 幼儿园中班节奏乐活动:小蜜蜂
    设计思路在主题《春天来了》的活动中,幼儿发现周围环境在悄然变化,草儿绿,花儿笑,鸟儿叫……幼儿见到蜜蜂在花丛中忙碌会特别兴奋,有的小朋友还把家中关于蜜蜂的书籍带到幼儿园与同伴分享,他们对蜜蜂采花蜜、酿蜜糖、筑蜂巢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抓住幼儿
    10-17
  • 幼儿园小班节奏游戏:请你摇一摇
        设计意图    音乐区里新投放了一些用瓶瓶罐罐自制的打击乐器,幼儿被这种“土”玩具吸引,有空就会跑去摇摇晃晃,敲敲打打。一次,飞飞一边摇晃罐子一边问贝贝:“你猜,这里面装的是什么?”贝贝把罐子拿到耳边使劲摇摇,说:“可能是好吃的糖吧。
    10-17
  • 幼儿园托班音乐节奏游戏:大象和小蚊子
    活动目标:1、熟悉大鼓、串铃、铝板琴的声音,初步学习使用串铃(用臂部大肌肉带动手腕摇串铃。)2、通过大象和蚊子的故事情节,了解故事与乐器演奏的对应关系,并作出相应的游戏动作。活动准备:铃鼓、串铃人手一个,大鼓一面,铝板琴一个、大象屁股活动过程
    10-17
  • 幼儿园托班音乐节奏:小鸟进窝
    设计意图:对我们托班的孩子来说,他们对动物的外貌、姿态及叫声都非常的感兴趣,他们喜欢模仿动物的叫声,学做它们的姿态,根据我们班的这一年龄特点,我选择了小鸟这一动物,使幼儿能感受小鸟的形象,模仿小鸟飞的姿态。对我们托班幼儿来说,掌握一定的节奏
    10-17
  • 幼儿园中班艺术领域:节奏活动——小手小脚排排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小手小脚探索不同的声势节奏,并用动作表现出来。2.感受用声势节奏为4/4拍乐曲伴奏的乐趣,形成初步的节拍韵律感。 活动准备 教具:小手小脚图片,指挥棒,4/4拍音乐,磁性黑板。学具:幼儿每人一套小手小脚图片。 活动过程 一、出示
    10-17
  • 幼儿园小班音乐活动:节奏鼓
    材料准备:新的皮鞋包装盒、薯片罐两只、吸管、气球扣、卡片、绉纸若干。制作方法:1.将鞋盒挖两个洞(洞的大小与薯片罐直径一致)。2.把薯片罐插入鞋盒,罐子上贴好左右手标记,周围用绉纸装饰。3.在薯片罐中间挖一小洞,插入吸管接上气球扣,再插上节奏卡
    10-09
  • 浅议节奏乐对幼儿能力的影响
    临泽第一幼儿园 鲍淑琴节奏乐活动是离不开节奏的,节奏是体验音乐美感的重要来源,它充满生命、蕴涵着情感的意义,决不仅仅是一种教学关系。因此对幼儿节奏乐活动与幼儿兴趣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就如何上好幼儿节奏乐我有以下见解:一
    06-02 幼儿节奏
  • 通过奥尔夫音乐教育理论对儿童进行音乐素质的培
    一、研究背景音乐是一门艺术,“音乐”与“幼儿”几乎是同步的词汇,喜欢音乐可以说是孩子的天性,音乐能直接地影响人们,特别是影响儿童的感情,这对帮助孩子认识周围世界有着特殊的作用。通过各种音乐活动能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提高他们对音乐的感
    06-02 音乐节奏
  • 幼儿园的打击乐教学和幼儿节奏感的培养
    临泽县第一幼儿园 徐亚梅 鲍淑琴打击乐演奏是幼儿园音乐教学的内容之一、打击乐教学不仅能帮助幼儿初步掌握乐器演奏的一般知识和技能、发展节奏感,而且能发展幼儿对音乐、曲式结构、多声部织体表现力的敏感性,培养幼儿合作意识和能力、创造意识、组织纪律性
    06-02 总谱幼儿
  • 停顿——教师课堂节奏控制的艺术
    《幼儿园教育的50个细节》这本书中细节十三名为“有效的停顿”,看到这里我脑海中自然而然想到在无数次的教学观摩和研讨中,有一种教学艺术让孩子和听课老师有一种“于无声处听惊雷”的感觉,教师课堂节奏的控制是那么的巧妙而自然,恰到好处地留给孩子思考的
    06-02 停顿幼儿
  • 打击乐活动《杨柳青》中的几点尝试
    打击乐活动是幼儿园音乐教育中的一种形式,同时也是幼儿非常喜欢的活动之一。打击乐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音乐感受力、表现力,还可以培养幼儿在活动中的控制能力、集体意识以及多方面的协调能力。尤其是,在活动中,幼儿的手、眼、脑等并用,使大脑
    05-28 幼儿节奏
  • 幼儿唱歌教学的点滴体会——激发幼儿唱歌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首歌曲是否适合幼儿唱歌,我认为首先看它能否激起幼儿唱歌的兴趣和欲望。通过歌唱教学的探索实践活动,我发现培养幼儿对唱歌活动的兴趣显得尤为重要。要逐步引导幼儿从乐听—爱唱—会唱,才能唱好歌曲。一、趣味性的唱歌教学唱歌活动
    05-28 幼儿节奏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