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尔夫音乐游戏的实践与应用(二)

   2016-09-21 幼儿学习0
核心提示:  三、奥尔夫音乐游戏特点    在幼儿音乐活动与游戏活动紧密相联,强调兴趣性、愉悦性,让幼儿在愉快的气氛中体验音乐活动的乐趣,强调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在音乐活动的方式方法方面,强调自由、灵活、多样、在玩中学。游戏过程中重视幼儿的表现力与


  三、奥尔夫音乐游戏特点
  
  在幼儿音乐活动与游戏活动紧密相联,强调兴趣性、愉悦性,让幼儿在愉快的气氛中体验音乐活动的乐趣,强调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在音乐活动的方式方法方面,强调自由、灵活、多样、在玩中学。游戏过程中重视幼儿的表现力与创造性:在音乐活动中极其重视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并为幼儿提供创造的机会,鼓励幼儿自由地,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象、情感、思想。十分强调即兴式的创作与表演。
  
  (一)不是为了游戏而游戏
  
  据了解,奥尔夫音乐教学的内容以节奏为基础,从游戏入手、进行歌唱、律来引导幼儿去体验、探索、发现和创造。音乐游戏能够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而新鲜有趣的游戏不断吸引了孩子长久的注意力,将孩子带入一种自然学习的状态。
  
  奥尔夫采用的教学方式无疑使人眼前一亮,它让人们看到了不同于以往的课堂教学情景:没有桌椅的课室;学生不用挺直腰板,不用盯着黑板一动不动,不用保持始终如一的安静聆听;孩子甚至可以在地板上摸爬滚打,可以开怀大笑,可以兴奋欢呼,没有了规矩与束缚,但却在欢乐中达到了学习、训练的目的,这就是其成功所在。它给了孩子最大的自由空间,让他们最大限度地释放自己,在释放个性中完成学习与创造。无可厚非,它的确是适合孩子的教育法。动、乐器合奏、即兴创作等。运用声音造型(歌唱、朗诵)、动作造型(游戏、律动、舞蹈、戏剧表演)、身体造型(身体器乐活动的声势活动)及奥尔夫乐器,来引导幼儿去体验、探索、发现和创造。音乐游戏能够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而新鲜有趣的游戏不断吸引了孩子长久的注意力,将孩子带入一种自然学习的状态。
  
  奥尔夫采用的教学方式无疑使人眼前一亮,它让人们看到了不同于以往的课堂教学情景:没有桌椅的课室;学生不用挺直腰板,不用盯着黑板一动不动,不用保持始终如一的安静聆听;孩子甚至可以在地板上摸爬滚打,可以开怀大笑,可以兴奋欢呼,没有了规矩与束缚,但却在欢乐中达到了学习、训练的目的,这就是其成功所在。它给了孩子最大的自由空间,让他们最大限度地释放自己,在释放个性中完成学习与创造。无可厚非,它的确是适合孩子的教育法分为以下发方面。
  
  1、动作
  
  很多孩子在呀呀学语的时候,听到音乐响起来,就能转转手腕跺跺脚,做一些简单的动作。想来,跟着音乐起舞,也算是人的天性吧。奥尔夫教学法之所以有这样得天独厚的优势,正是抓住了孩子生性好动,精力充沛这一年龄特点。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用的最多的就是身势动作,他的教学法理念是开发学生原本性的教育,它的目的是激发每个幼儿的生命活力,每个学生和老师一起参与,以节奏为基础,结合身体律动,将动作、舞蹈、语言联系起来。这也是孩子天生的表现形式。
  
  2、声势
  
  是以人体为天然乐器通过拍、打,跺、捻、捶、搓等发出不同力度的声响所具有的姿势。声势通常是和节奏连在一起的。它通过拍手、拍腿、跺脚、捻指等学生易学易做的方法做一些单声部或多声部的节奏训练,并多以“卡农”形式出现。
  
  3、即兴创造性
  
  即兴性是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最核心、最吸引人的构成部分。在奥尔夫的课堂里,每个人都不是静坐着的,孩子们的思维和肢体都在积极地运转着。老师会经常地问:想一想,还有没有跟别人不一样的办法。。。你可以拍手来表现节奏,也可以跺脚,可以拍肩膀,甚至拍小肚子拍屁股。即兴创造的根本目的就是去让孩子用自己全身心去表现自己,表现音乐,与用语言一样得早!想象一下,有着这样的创造体验的孩子对他(她)的一生有着多么深刻的意义。
  
  4、参与性
  
  奥尔夫不同与传统音乐教育的很明显的一点是参与性。在它的课堂里,没有旁观者,人人都在老师的带动下通过说、唱、动、奏。来体验音乐,而不是老师的说教、传授、和示范。奥尔夫说过:尝试和做在这里意味着一切,因为所有语言文字的解释,只有经过自己的体验,才能真正理解。奥尔夫音乐教室里不需要技能技巧的反复训练’需要的只是你一颗全身心投入音乐的心。
  
  四、奥尔夫音乐游戏的实践与应用
  
  在实践和掌握生活和学习的基本形式和主要途径之一,尤其在音乐教学中,游戏必需是主要内容之一,尤其对于年龄小的儿童和学生。在音乐课中,游戏性和音乐性必然兼而有之,这样,作为音乐游戏,方才能成为一种再好不过的、生动有趣而又行之有效的教学形式。“小蚂蚁搬木材”第二个环节是分小组用小积木进行传递,培养了协调和配合能力。奥尔夫反复强调“原本性音乐”教育关心的不仅是音乐教育本身,而是更关心人的整体素质的培养。通过身体动作的游戏,教会学生如何处理人际关系,也是教育的重要内容。游戏中老师让每个小组分别穿传、推、滚多种游戏方式,如果想很快将小积木传递给别人,又保持它的不能掉落需要大家共同配合来完成。这一环节对培养如何与别人合作,产生人际交往中的默契、领悟与表达起到了重要作用,对我国由于独生子女所带来的种种教育问题,更具有实际意义。
  
  (一)活动中体现的创造性、即兴性
  
  奥尔夫说过:“让孩子自己去找,自己去创造音乐,是最重要的。”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我们习惯用成规约束幼儿,孩子在音乐活动中只是单一的模仿,久而久之养成了幼儿盲从的陋习,造成了思维的一种惰性,抑制了幼儿创造性能力的发展。奥尔夫音乐教育中,最突出、重要的一项原则是即兴性原则,即兴创造不仅仅把即兴表演作为一种教学方式,而且把它作为整个音乐的起点和基础。孩子们能够积极地参与活动,并表露自己的真实情感,教师带动孩子们尝试音乐创造下进行游戏。例如:如在节奏教学活动中,我根据孩子们刚到一个集体中互相还不熟悉,老师也记不住名字的特点在上第一节课时,我首先让孩子们进行自我介绍。如:[我叫余晨]按节奏:[走走跑跑走],让小朋友也象老师这样介绍自己的名字,并分成两部分,叫两个字的站在左边,叫三个字的站在右边,按节奏[走走走走]和[走走跑跑走]。然后在每个孩子按节奏介绍完自己的名字后,在记住对面一个同学的名字。如:[我叫朱语轩]、[你叫吴芷汀]。这时老师把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写在黑板上,在让同学们按‘走’和‘跑’读出来。为了让孩子们对这两个节奏型加深印象,(1)让他们用手,脚做动作练习。(2)用小动物的名字作游戏来巩固练习。如:小猪,小猪,大老虎,在练习过程中也可以用声音的强弱,来让小朋友们体会节奏有强弱。小朋友在游戏中,学会了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的节奏。(3)请幼儿用音条等打击乐器打出四部卡农的节奏来。这节课给小朋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在游戏中让活动变得生活化和游戏化
  
  奥尔夫教学法使教学过程变得生活化和游戏化,目的还是在即兴的过程中回归音乐的生活本源,以多元化的刺激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教育内容来源于生活、利用幼儿生活开展教育、教育服务于生活,这是新《纲要》中关于幼儿园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而在奥尔夫教学活动中可以利用生活中所有可利用的物品进行教学。如课上教师拿来一次性的餐盒,让我们每人用不同的方式把它敲击出声,用手指弹、在身上敲打破地上磨擦等等。按照奥尔夫元素性音乐教育的观点,音乐教育首先是“育人”,要求在音乐教学中着重培养幼儿的素质,教材中的内容不仅是简易的、易被孩子们所接受的,在活动过程中把教材内容载入游戏之中进行教学,使音乐教学不限于音乐学科本身,也不限于只是智力因素的开发,而是注重于想象力、创造力、空间感、结构感、美感、敏感反应能力。如:“我是集体的一部分”(进行包括空间感、协调性和听觉的多项训练),充分运用人体各部位可能发出的声音参与演奏,幼儿在活动中一“动”起来,气氛就活跃多了。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作音乐性的“动”,必然沉浸在一种游戏般的欢快之中,他们在不知不觉地接受着音高、节奏、听辨、协调统一等等综合音乐能力的训练,这样以游戏进行活动,降低了难度,注意力的集中与合理分散能力、平衡能力、记忆能力、协调合作能力等非智力因素的能力训练使幼儿在兴趣浓厚的游戏中边玩边学,大大提高了幼儿在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增强了幼儿学习音乐的兴趣和自信。
  
  例如课例:该活动是《云妖》的故事的一部分,其中有奥尔夫活动共性的优点,还存在著一些这个活动独特的亮点,在奥尔夫的活动中,始终以故事,即浓厚的情景性。在《beebee poopoo》中,由故事起头,讲述的是一只云妖生气之后乱吃东西,结果拉肚子了。于是非常自然的引出,“肚子不舒服”“厕所在哪里”等歌词,而之后的情境表演,也细致到要蹲进马桶、冲水……虽然是一个简单的模拟,但都是孩子生活经验的回忆和再现,非常的生动有趣。游戏性是另一个突出的特点。从教师第一次呈现儿歌歌词到活动结束,重复的遍数是十分惊人的,一般都在二十次以上,这是一般的活动不敢尝试的。为什么能够重复那么多遍,而孩子们还是玩的乐此不疲呢?原因就是奥尔夫活动的游戏性。游戏性在于:有趣、形式多样。节奏是可以通过拍手、拍腿、拍屁股的,还可以交叉拍、换手拍等。而儿歌的重复同样可以用多种形式开展;教师示范,幼儿节奏——幼儿儿歌——变换动作——道具运用,整个过程又体现了层层深入的原则。此外该活动的内容选择上,有一定的突破。一般的课堂教学都会避免“大便”等内容,觉得“不雅”,然而正是这样的材料是幼儿十分喜爱,觉得有趣的。孩子们十分愿意一遍一遍的重复模范,也非常的快乐,在开心愉悦的过程中,对于节奏的把握又进一步得到提升。
  
  (三)多鼓励孩子进行新的尝试,和孩子一起分享游戏后的乐趣
  
  在奥尔夫的课堂上,总会出现让一个孩子在众人面前大胆表现自己的环节,对一些性格外倾的孩子来说在简单不过的事情了,可对于性格内倾的孩子来说,是一件很重大的难完成的事情。在这种情境下,我们家长的责任就非常重大了,一定要多鼓励孩子,而不要一味的指责。在最开始的时候可以代替孩子表达或表现出来,让孩子能够感受到大家的认同,再过渡到孩子和家长共同完成全部内容,到最后由孩子自己单独完成。
  
  还有一种情况,老师要求每个孩子提出(做出)不同于其他人的想法(动作),由于孩子大多数语言和动作知识性经验贫乏的现实情况,造成孩子的表现重复的几率很高,这就需要我们的家长给予提示,并在日常生活中去丰富孩子的知识,扩展他们的视野。
  
  奥尔夫的音乐游戏是所有孩子都非常喜欢的,因为它总是和孩子一起探索和不断地尝试各种可能性。我们家长要借势引导培养他们的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
  
  例如课例:“精灵国王的生日礼物”主题活动“变变变”这一活动中,环节当中幼儿感知出节奏长短的环节,音乐游戏中正好我班有星星仙女棒,让幼儿用来当魔法棒,在空中根据音乐音乐画出“短短长——”的节奏线条。刚开始时,孩子们都显得很兴奋,每个小朋友都在兴奋的挥舞着“魔法棒”,根本没有把注意力放在根据音乐的变化去画节奏线条,有的在音乐的开始部分还控制不住的大喊着玩魔法棒,于是我灵机一动让每个孩子都坐在软垫上,让孩子运用魔法棒在每段的开始音乐部分就只能在地上涂点,并要求幼儿边玩边说“让我们先来画出短泡泡糖、长泡泡糖,看谁画的泡泡糖最好看”,幼儿感知音乐“短短长——”时,孩子有的懂得学别人举起在空中画出“短短长——”的线条边画边唱着“变、变、变——”。这时有的孩子说“我泡泡糖最漂亮”,于是大家发言说一说自己想在地上画出什么泡泡糖,许多孩子专心的跟着音乐愉快地画起来泡泡糖,有的幼儿在空中画出音乐中的“短短长——”活动中增强了幼儿的音乐听辩能力。孩子们在奥尔夫音乐中创造出各种各样有趣的奇怪让人发笑的动作,孩子们音乐活动中过得非常愉快。
  
  五、结论
  
  这段时间,我在学习奥尔夫教学法时已有很深的体会,通过学习使我深刻认识到奥尔夫教学法的目标和理念,并学到了不少实施目标的具体方法和手段,同时给我的教学带来了很多有益的启示。奥尔夫主张,幼儿音乐教育应该从孩子的生活天地里取材,让孩子在玩乐中学习音乐。的确,儿童的生活以游戏为重心,常在游戏中以最纯真、最自然的方式表现自我、抒发情绪、发挥想象力,满足其天生的好玩好动性格。查阅各民族儿童民歌,游戏歌占据了大部分,且大部分游戏歌的内容都是儿童生活感兴趣的事物。可见,游戏与儿童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儿童的生活离不开游戏,游戏的内容源于儿童的生活,如果我们把游戏注入儿童的音乐生活,那么必将在儿童心中产生巨大的影响。
  
  音乐游戏内容包括:律动、歌表演、音乐游戏和集体舞等。从儿童好玩、好动的特征来看,音乐游戏是唱游教学中重要的一个部分。音乐游戏是以发展儿童音乐能力为主的一种游戏活动,音乐是它的灵魂,儿童在伴随音乐进行活动的过程中,表现具有一定形象、一定意境、并唤起好奇心与联想,从中学到一定音乐知识的集体活动,它是受到学生普遍欢迎和喜爱的一种综合性活动,在音乐教学中如能恰当地运用改编游戏,在游戏活动中我们将获得意想不到的课堂效果。
  
  著作文献

  1、登纳:《艺术与人的发展》,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版
  
  2、《奥尔夫教学法》中国学前教育出版社
  
  3、《奥尔夫的理念》中国学前教育出版社
  
  4、谷虹:《碰碰节奏:走进奥尔夫的音乐世界》;2003年01月出版

 
标签: 音乐 孩子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学笔记(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幼儿园托班音乐活动:《我爱小狗小猫》
      一、目标:  1、激发托儿歌唱的欲望,知道唱时用自然音。  2、初步能跟琴声模仿老师唱准333|555|3322|1--||  二、材料:  小狗小猫头饰每人一个,录音机,磁带  三、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兴趣:托儿跟着老师听音乐按节奏拍手(托儿戴着
    02-18
  • 幼儿园托班音乐活动:《小星星》
      活动设计背景  《小星星》是幼儿非常喜欢的一首歌曲,歌曲富有童趣,易于幼儿理解。歌词浅显易唱,歌曲旋律简单,朗朗上口。针对儿歌的性质和小小班幼儿学习特点,我就把目标定位于以游戏的形式让幼儿自己动手来粘贴小星星,使幼儿喜欢参加音乐活动,在
    02-18
  • 亲子活动名称:听音乐画点、线
    活动内容:父母和孩子每人一张纸和一支水彩笔共同进行。游戏开始时放一段节奏、速度有明显变化的音乐。当一听到急促的乐段时就画点,在听到舒缓音乐时就画线条。比比父母和孩子谁画得准确。活动益处:培养孩子的反应能力和节奏感。听完一段音乐,可再更换其它
    11-02
  • 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春天的音乐
    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春天的音乐
    活动目标:1.在对春的不断体验基础上,愿意在音乐声中尝试用不同方式来表现自己对春天的理解。2.熟悉这首曲子的节奏,重点表现春天的万物生长的过程。 活动准备:FLASH配上音乐,录音 活动过程: 导入:又是一个春天的早晨,小鸟们,听着音乐一起来跳春
    10-31
  • 幼儿园中班亲子音乐游戏:各种各样的声音
        指导语:  1、声音是一种信息,动作、图像也是一种信息,把两者的共同点,联结在一起,可以提高宝宝的声音辨别能力及提升听觉能力。  2、本组游戏适合1个家庭中完成,通过游戏,可以增加亲子之间的沟通,培养孩子对音乐和乐器的兴趣,让妈妈更了解
    10-24
  • 幼儿园中班音乐亲子游戏:有趣的小动物
        指导语:  1、引导幼儿模仿各种小动物的声音和动作,能跟着音乐做动作。  2、在这些轻松、愉快的游戏中,不断提高幼儿的音乐感受力,培养幼儿参与音乐活动的积极性,3、本组活动适合3-4岁幼儿。  游戏一:有趣的小动物游戏功能:  听音乐找动
    10-24
  •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小鸟爱妈妈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小鸟爱妈妈
    【活动目标】1.积累一定的音乐语汇,鼓励幼儿大胆尝试运用语言、动作、打击乐伴奏,感受乐曲的结构、性质及乐曲所蕴藏的内涵。2.发展幼儿感受音乐的能力,激发幼儿在尝试活动中提高对音乐欣赏的兴趣。3.培养幼儿热爱、尊重妈妈的情感。【活动准备】录音机
    10-19
  • 幼儿园大班音乐优质课教案--什么结子高又高
    设计意图 《什么结子高又高》这首歌选自《刘三姐》选曲。是广西壮族的山歌,曲调优美、琅琅上口,其问答式的山歌对唱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供幼儿创作新歌词,培养幼儿善于思考,并勇于接受挑战,互动合作的空间很大。让幼儿尝试自己填词,尝试自己将猜谜匹配
    10-19
  • 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教案:小熊找家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小熊找家  目标:  1.能根据音乐的速度、力度及高低的变化创造性地变化动作。  2.能在音乐结束后迅速找椅子坐下,体验共同游戏、竞争的快乐。  准备:  每人制作一只纸偶熊,游戏时戴在手上。  过程:  1.初步会做律动
    10-19
  • 大班音乐活动教案:会跳舞的彩色布条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会跳舞的彩色布条 活动背景 在“各种各样的布”的主题活动中,孩子们带来了各种各样的布,了解了布的特性,尤其对丝质布的色彩、图案、飘逸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区域活动中,常常可以看到孩子们三五成群地拿着布条跳舞。能让幼儿自己动
    10-19
  • 大班音乐活动――黑夜秘语(聂莉莉)
    活动目标: 1、在欣赏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内容,引起学唱的兴趣。 2、学习听辩并唱准两段歌曲结尾处细微的区别。 活动准备:1、挂图第16号《萤火虫》。2、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欣赏歌曲。 1、出示挂图。在一个宁静的夜晚,有一个怕黑的孩子怎么也睡不着
    10-19
  • 幼儿园大班音乐优秀教案:我和木偶交朋友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我和木偶交朋友 设计思路:木偶以其稚拙、夸张的形象而深受幼儿的喜爱。我班幼儿对木偶的操作深感兴趣,对木偶,特别是泉州侨乡的提线木偶感到十分的好奇,平时总是喜欢玩木偶,与同伴对对话,表演节目,也很爱问“为什么?”……根据《纲
    10-19
  • 幼儿园大班音乐优质课教案--两只乌龟
    幼儿园大班音乐优质课教案--两只乌龟
    活动目标 1.尝试用绘画的形式创编部分歌词,并大胆演唱。 2.喜欢创编歌词活动,体验创编的乐趣。 3.感受、表现温暖的友情。 活动准备 故事挂图四幅。若干呼啦圈(做乌龟壳)。勾线笔、画纸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回忆歌曲。导入创编 师:我们一起来听一首熟
    10-19
  • 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快乐的小脚印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感受由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及休止符组成的节奏,并学习用脚部动作加以表现。 2、启发幼儿利用十六宫格相互合作,共同创编并表现新节奏。 3、让幼儿分享创造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1、“小脚印”的图片若干;十六宫格板五张。2、踢踏舞的
    10-19
  • 大班音乐活动教案――走进夏天-夏天的池塘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走进夏天-夏天的池塘 一、欣赏《闻着荷花的香气》 1、课前的沟通交流  师:小朋友,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  生:夏天  师:对,夏天气温很高,不过可以吃到甜甜的大西瓜和美味的冰淇淋啊,你们喜欢夏天吗?今天老师要邀请大家去夏
    10-19
  • 音乐活动――不认输的小火车
    活动名称:不认输的小火车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流畅、欢快的风格,学习歌曲中渐强的演唱方法。 2、体验歌曲中蕴藏的克服困难,不服输的精神,知道面对困难要树立信心,勇于克服。 活动准备: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什么样的小火车。 1、在你们的书上画
    10-19
  • 中班音乐活动――飞机先生(聂莉莉)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感受领唱和齐唱的演唱形式。 2、尝试合作演唱歌曲。 活动准备: 1、在日常活动中给予幼儿倾听歌曲的机会,在潜移默化中积累学唱的经验。 2、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飞机先生,你好! 1、教师模仿开飞机的样子,和幼儿打招呼:你们好
    10-19
  • 大班音乐活动――珍惜(聂莉莉)
    活动目标: 1、体会歌曲中朋友离别前的感情,珍惜朋友情谊 2、学唱歌曲,表达朋友间的眷恋情意。 活动准备: 1、将幼儿的座位排成圆弧状,椅子两两组合,每个组合间隙有空隙。 2、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听友谊的歌。 1、教师和小朋友在一起快三年了,现在,
    10-19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