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产品的江湖

   2018-12-10 91运营0
核心提示:———— / BEGIN / ————社交类产品可以分为3类:社区型产品、社群型产品、狭义的社交类产品。依我个人理解,社区型产品就像天涯论坛,里面有很多板块构成,吸援用户的是里面的内容,主要以阅读评论为主。而社群型产品就好比天涯论坛中的某个单独板块,比

01262b3217e7f7027599a14eaeeb123 社交产品的江湖

 

———— / BEGIN / ————

 

社交类产品可以分为3类:社区型产品、社群型产品、狭义的社交类产品。

 

依我个人理解,社区型产品就像天涯论坛,里面有很多板块构成,吸援用户的是里面的内容,主要以阅读评论为主。

 

而社群型产品就好比天涯论坛中的某个单独板块,比如:煮酒论史,吸援用户的1方面是其中的内容,另外一方面是这个板块的运营,可能版主会组织各种活动,用户的交换和沟通会更加频繁,也会产生1些中心任务——所以社群型产品是内容和交换的结合,具有弱中心化。

 

狭义的社交就是我们目前常见的QQ,微信,陌陌等即便社交工具,他们最重要的目的还是在于满足人们相知趣知这个基本需求。

 

由于过去出现了太多优秀的社交类产品(虽然很多都GG了),本文主要分析了狭义类社交产品的过去和未来。

 

1、1个人的江湖:QQ

 

1.1 初入江湖

 

若能够找到1块无人的领域,并迅速的占据市场,那末这款产品1定算得上是成功的。

 

时间回到1998年,当时互联网未普及,人们主要还是靠着手机和电话进行联系,社交的对象也是熟人,对陌生世界的探索还处于萌芽期,而QQ这款即时通讯软件的诞生,就犹如来到了1块新大陆,里面的资源无人竞争,任他掠夺。

 

1.2 唯快不破

 

对那个年代,面对的是无人竞争的市场,QQ1开始做了1件最重要的事情——快。

 

没有很多复杂的功能,产品大小为200KB,非常合适当时的网速,快速的进入各个PC端。通过前期网吧的宣扬取得第1批用户,然后当用户范围成型后,又开始了迅速的推出1系列功能,比如:QQ秀、QQ群等。

 

或许很多人都觉得QQ当时的各个功能都恰到好处,非常符合人们的需求;其实仔细回想下:那个年代产品功能非常少,人们的需求感特别容易满足,需求阈值很小,只要是没有用过的,新鲜的事物,人们都很愿意去尝试和接纳他。

 

而腾讯的产品并没有想着是不是能成功,是不是能做大;只是想着只要技术允许,就会去尝试,短暂的成功也是成功。

 

也由于这样,腾讯有很多失败的软件,有的只存活了很短的世界;但是不可否认,正是这类快速抢占市场的态度,腾讯才有了现在的成功。

 

这里可以回想下当时腾讯的竞争对手MSN,他们有着比腾讯更大的背景支持,为啥却消失的这么快?

 

我觉得主要是慢,比如:离线对话、个人秀这些腾讯早已完成的功能,他们却迟迟不肯动手,好像必须思考全面后才会去实行,这里面也看出了他们并没有互联网的快速迭代思惟。

 

1.3 随机应变

 

自从微信出现后,很多人都以为QQ会渐渐被淘汰,1直以来我也是这么以为的,由于发现周围的人基本很少用QQ。直到某1天发现初中生和高中生,还有新来的大学生都是用的QQ,我才意想到或许只是我们这1代不在用QQ,95后,00后照旧还是QQ的天下。

 

由于微信的出现,QQ做出了很多改变,仿佛是往相反的方向变化:微信越简洁,QQ就越复杂;微信愈来愈严肃,qq就愈来愈文娱。

 

说到底,QQ愈来愈合适年轻人,微信愈来愈合适社会人,其中触及到很多细节和逻辑,将在下章主要讲述。

 

2、另外1种江湖:微信

 

2.1 新的大陆

 

QQ从诞生到2010年,仿佛没有遇到甚么强有力的竞争,1方面是运营的好,各种游戏,活动增加了粘性;另外1方面是先天的优势——社交软件用户的迁移本钱很大,由于联系人好友都没法随之改变,如果产品没有真正到达用户需求,很难使得用户转移。

 

但是互联网世界,居安思危是必须学会的事情,不然就像淘宝碰见拼多多,太多的无可奈何和后悔了。

 

虽然类似QQ的社交软件没有甚么竞争力,但是当时已出现了豆瓣,人人之类的社区型产品;特别是人人,1种熟人关系链,这个正是QQ完全没有触及到的。

 

而微信行将去弥补掉这个缺点。

 

2.2 天助我也

 

在准备做这个产品之前,首先还是要想清楚如何解决上述用户迁移困难的情况——由于熟人社交只是1个概念,其实不知道用户对这个需求有多迫切,同时也不希望用户从QQ直接转移到微信上来,所以微信推出了1个非常重要的功能:导入联系人,使得能够快速的把好友转移过来。

 

但是,单单1个熟人社交的朋友圈设计,真的能满足用户需求吗?

 

虽然朋友圈确切比QQ空间能更好的保护隐私,但是用户对隐私的需求真的有那末强烈吗?

 

最少我不觉得,年轻人当时发个照片,写个说说,都是希望全天下都能看见,给他们点赞——他们需要的是得到更多人的关注。

 

所以我觉得:在1开始微信的定位人群,根本根本不是活力的青少年,而是成年人的世界,他们想完成1个与时俱进的MSN;另外由于QQ中基本已覆盖了用户的所有好友,如果仅仅是用户的转移,并没有渠道创造新的朋友,微信这个圈会愈来愈小;而社交的本质是认识陌生人和发展为熟人,熟人都是从陌生人变来的。

 

那末陌生人这个需求怎样满足呢?

 

微信当时推出了附近的人和摇1摇这两个功能。

 

天助腾讯(不知道张小龙当时有无想到会引来1群新的社交风格),就这样,在荷尔蒙的帮助下,微信深入的吸引了很多人的加入,开始真实的火了起来。

 

1款熟人的社交软件,恰恰靠的是独特的陌生人的社交方式迅速发展的——这其中很大1部份关乎于人性,这也是我觉得永久不会出现第2个熟人的社交软件,比如:子弹短信,由于他缺少1种最吸援用户的地方,如何掌控好人性,而不单单是功能上的更快捷。

 

2.3 路在何方

 

微信的各种优点我就不说了,确切很多;但是如果说QQ和微信有1个会消失,我更觉得是微信。

 

微信1直的定位是熟人社交,最引以为豪的是朋友圈的创造,能下降用户的警戒心,更好的去分享自己生活。

 

但是事情的发展好像其实不是如此——由于加了很多半熟人,朋友圈这个功能仿佛离分享生活,吐露心声愈来愈远了。

 

这里说1个故事:

 

twitter和facebook是美国最著名的两个社交软件,当时奥巴马大选成功后发了再干4年的口号,twitter转发了80w次,而Facebook只有40w人转发——关键是Facebook的人数是twitter的两倍, facebook上主要的照旧是自己的生活,而twitter更像是1种媒体。

 

一样的对照微信和QQ空间的内容,可以发现:1旦有国家大事,朋友圈会被刷屏,而QQ空间仍然很多人在分享自己的生活。

 

微信愈来愈像微博了,很多事情不刷微博刷朋友圈也全能知道。

 

另外它的界面简洁,虽然很实用但是功能其实不多,对青少年的吸引力确切很1般;虽然依托微信小程序,跳1跳等吸引了很多人,但这其实不是久长之计,毕竟像小程序这样的神作,其实不是随意就可以出现的。

 

微信朋友圈始终是微信主打的产品,但是如何保持朋友圈的热度和改良内容呢?

 

QQ为了更加方便商务办公然创了TIM,微信是不是能为了吸引青少年首创另外1款软件?TIM是减法,微信能否做加法呢?

 

3、江湖中的江湖

 

3.1 微信的启示-人性

 

微信的导入联系人功能使得微信有了获得用户的渠道,但是还缺少1个动机。

 

2012年,我当时还是大1,班级里基本用的都是QQ,很少有人用微信——由于单纯的朋友圈功能其实不能吸引到我们,我们希望的是自己的说说能被更多的人看见,我们需要的是1种展现自己的平台。

 

直到有1天,听说微信可以用来YP,这让我们都很好奇,因而都下载了看看是怎样回事;逐步发现:还可以导入QQ好友——这时候候微信开始进入到学生团体。

 

1款用于熟人社交的软件,他的初始动力居然是陌生人交友,是否是很奇怪呢?

 

其实不是。

 

马斯洛需求中提到:生理、安全、社交是人们最需要的需求,而社交的目的也能够概括为3类——荷尔蒙、分享和找乐子。

 

荷尔蒙属于生理需求,也属于社交目的——这样可以解释为啥摇1摇、附近的人能迅速推动微信的发展了,大概是由于张小龙对人性的理解吧。

 

3.2 人性1.0版本-陌陌

 

微信的摇1摇给了陌陌指点,一样LBS的技术成熟也使铲平了陌陌发展的技术障碍;通过把附近的人这个功能的垂直化发展,陌陌迅速的积累1大批用户,但是YP的名声也为后面的上市埋下隐患。

 

不管怎样样,陌陌此时面对的是1批年轻的躁动的心和广阔的市场,他们要做的和当时腾讯1样:快速的抢占市场,取得用户。

 

3.3 人性2.0版本-探探

 

最近几年,如果说有款软件还能和陌陌竞争下,那他的名字很有可能叫探探。

 

刚刚说到:安全需求是人的第2个层面的需求,即便是YP我们也希望是安全的;陌陌没有捉住的机会,探探替他实现了——通过1系列兴趣爱好的标签,加上必须双方都甘心才能聊天的机制,探探使得聊天更加真实化,也使得用户感遭到安全。

 

更重要的是:让人们觉得这个软件其实不是用来YP的,而是相互谈心的——由于你情我愿的机制,聊天的出发点就比较高,双方等因而在聊天前就已做了个相互的判断,只能算半个陌生人。

 

探探发展了陌陌。

 

3.4 人性3.0版本-soul

 

不管是陌陌,还是探探,现在仿佛都极力想摆脱YP的名声,为何呢?

 

我记得当时陌陌火的时候,如果你被人看见你的手机上有陌陌,那对方大几率觉得你不是甚么好人,这也使得很多人卸载了该软件。

 

马斯洛的需求的第4个层次是尊重——希望自己能有个好的名望。很多人在经历过陌陌、探探后,会觉得很空虚,这时候候急需要1个充实内心的软件出现,来实现对自我的肯定。

 

这时候候Soul出现了:主打灵魂社交,没有LBS也就等于没有了YP,不准使用真实头像也就是靠内心交往。

 

这个软件刚开始推出的时候很火,不论是跟风还是为了提升逼格,但是随着用户的发展,有1个问题出现了——真心喜欢这个软件的是甚么群体?

 

大家既然是灵魂社交,属于较高层次的社交,所以我猜绝大部份人都是已用过陌陌或探探的,可能有些审美疲劳了,想换个方式,所以1直叫嚣着渴望灵魂社交,鄙夷yp现象,但是事实是这样吗?

 

我想每一个在网上找异性聊天的绝大部份都是希望最后能在线下见面的,终究的目的即便不是YP,也是希望能发展下恋爱关系(如果长相还可以的,性情还可以的话)。

 

另外单纯的文字常常没法吸引真实的灵魂,除非是聊天高手。

 

为了弥补这方面的不足,Soul也使用了和微信类似的朋友圈,进行了许多运营和内容保护;同时他主打去中心化——每一个人的内容都是按时间顺序出现在朋友圈,但是注定没有线下体验的场景,是不是真的可以深入人心呢?

 

我觉得以后Soul还是会渐渐加入lbs的元素,这时候候就要斟酌如何和探探差异化。

 

4、未来的江湖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1直觉得熟人社交已到头了,由于熟人社交所需要的只是个沟通工具,最后还是会再线下进行发展;而对那些没法线下见面的熟人,朋友圈的存在已是能够保持关系的最好环境。可能还可以改良的情况是,随着现在微信好友的愈来愈多,朋友圈的互动反而愈来愈少,特别是对那些好久未见的熟人,也就渐渐变成了陌生人。

 

所以微信朋友圈是不是可以设计两个模式:

 

  • 1种是现在的以时间维度刷朋友圈;
  • 另外一种是以关系维度刷朋友圈。

 

再来讲下陌生人社交,社交1般的步骤为:发现关系、沉淀关系、活跃关系。对探探陌陌这类软件,他们主要是在发现关系和活跃关系上进行改进,通过LBS的机制发现适合的人,然后通过简单的聊天可能直接转到线下进行关系的活跃,而没有关系沉淀这1个进程,所以会致使YP。

 

而Soul通过灵魂匹配来发现关系,通过生活圈展现点赞,来沉淀关系,却始终没法来活跃关系;目前线下交换是活跃关系的最好手段,可是soul如果有了LBS,怎样保证是发现-沉淀-活跃,而不是发现-活跃的进程呢——这需要PM好好想一想,走生产品的差异化。

 

未来社交个人认为的机会点在于:如何活跃关系?

 

对线上的活跃关系,可以通过人群性情的精细化划分,配合你线上的功能进行实现,比如:划分的人群是游戏爱好者,那末通过1起深入的玩游戏,可以保证活跃性,又或对电影迷来讲,通过同享屏幕来分享电影实现感同身受的线下交换。

 

而对线下来讲,更多的线下内容是用户活跃的保证,可能需要1些C2B的理念,通过线上的信息定制1些线下的内容,需要专门的团队进行运营。或利用1些营销来推动线下的发展,比如:捆绑代金券、优惠券等来推动O2O的发展。

 

———— / END / ————

 

作者:Y2H

 

 
标签: 社交产品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学笔记(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