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区块链思维做互联网运营?

   2018-07-25 91运营0
核心提示:很多运营人内心都有1种疑问:看了这么多用户增长案例,实践了这么多,为何自己负责的项目还是用户这么少,始终起不来?很多人会把这件事归结为:不同公司产品不同,市场不同,用户不同;方法只能鉴戒,不能通用。这个说法基本也被市面上大多数人接受,因而在

14  如何用区块链思维做互联网运营?

 

很多运营人内心都有1种疑问:看了这么多用户增长案例,实践了这么多,为何自己负责的项目还是用户这么少,始终起不来?

 

很多人会把这件事归结为:不同公司产品不同,市场不同,用户不同;方法只能鉴戒,不能通用。

 

这个说法基本也被市面上大多数人接受,因而在愉快的鉴戒完他人的案例后,继续痛苦的探索自家产品的增长之路。

 

说实话,我之前也1直被这个问题所困扰。

 

有无通用的做增长、裂变的方法呢?

 

直到做了区块链,我开始对这个问题有了愈来愈清晰的认识。

 

在区块链行业,任何1个项目都很容易裂变,而且可以越滚越大大到难以想象,裂变的速度也是传统互联网领域的好几倍。

 

比如EOS这个项目,最光辉的时候3个月获得了百万社区用户,可以说人手1个EOS不为过;所有人都深信不疑的认为它是价值好币,口碑极佳。

 

这不由引发我们思考:用户不顾1切主动加入其实不断约请好友的动机,究竟是甚么?

 

区块链项目,主要通过社区、社群运营;所以它的裂变,更多的也是基于这个生态去做的。

 

如果1个项目刚上线,要做裂变,通用的套路是:

 

铺设各种各样的币圈群,注册就送糖果(糖果即项目方的代币,可以兑换成人民币),约请再送糖果。

 

然后借助币圈大V、媒体的气力遮天蔽日进行宣扬,让大家都了解这是个甚么项目,然后紧接着发布会、路演和上线交易所。

 

全部进程,社群与糖果与消息穿插配合,每发布1个重要新闻或是有了重大进展,就会向所有社群用户公示,并再次发放糖果,引导再次裂变。

 

全部进程延续时间少则半个月,多则3个月,不断裂变不断传播。

 

这类模式比较成功的有eos和trx,最光辉的战绩是半个月内社群获客数10万。

 

拿EOS举例:

 

团队刚出来的时候就是对标行业的龙头老2ETH(老大是比特币,地位不可取代),宣称目标是取代ETH,1下子吸引了很多人的眼光,大家都想知道这究竟是1个甚么样的币。

 

然后团队就开始疯狂的在各大币圈群进行糖果推行,配合之前的PR宣扬吸引很多人加入社区。

 

紧接着团队开始在社区内进行大肆宣扬,讲述本身项目的技术要点、发展计划和每天都会给予用户实质性的利益。

 

运营1段时间后,社区内开始构成了1定的忠实用户群体。

 

接下来,EOS开始推出了社群合伙人计划。这个合伙人和互联网通常讲的合伙人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互联网的合伙人多半是老带新策略的1部份,而EOS的合伙人则是货真价实的用户合伙人,每位用户合伙人都要肩负从社群拉新、运营、文章撰写再到对外推行的任务,相对应的,用户合伙人会每月取得相应的报酬,同时取得下1阶段额度优先享有权,即以很低的价格私募,持有1定的EOS。

 

自此,1个正向循环开始构成:取得EOS的用户合伙人为了让自己手中的EOS增值必定大肆宣扬,吸引新用户加入,新用户在老用户推荐和EOS强大的PR宣扬下更是争先恐后想成为用户合伙人。

 

这个模式越滚越大,后来EOS顺势推出了节点计划(你可以理解成投票选出合伙人),目前EOS的现状是:单独的用户根本没有机会成为节点,都是1些大的资本和币圈大V争先恐后为自己拉票,希望入选EOS节点。

 

听到这里,你可能有疑问了:这和传统互联网做拉新思路有甚么不同呢?注册送福利我们也有,约请好友注册送福利我们也有,至于宣扬我们也借助各大媒体进行品牌宣扬,乃至我们还会做品牌建设,比区块链有过之而无不及,那区块链究竟有哪几点是值得互联网从业者学习的呢?

 

1、给予用户“真正”的真诚与利益

 

一样是做注册送福利,两个行业给人的认知就非常不1样。

 

当前在互联网领域,注册福利已是1件非常普遍的事情,但是这个“福利”在用户眼中更多的是套路。

 

说是给200元结果是给20张减免10元的优惠券;说是给现金50元结果是500元才能提现。

 

这样的方式在用户眼中习以为常,以致于注册福利现在在用户的眼中已变成了套路的代名词。

 

但是在区块链领域,用户注册取得的嘉奖是可以真金实银兑换成现金的,这个已在行业内达成共鸣。

 

用户约请取得的也是现金,所以他们有动力这么去做。

 

更重要的是:他们约请的用户常常也是行业内的用户,被约请人信任并认可这类方式,因而1个裂变就此产生了。

 

上述两个方法,套路虽然1致,本质却不同。

 

我们让用户使用1个产品,首先是要让用户信任我们这家公司;如果1开始就失信于用户,常常也会让用户失去和我们产品接触的机会,最后付出的常常是更大的本钱。

 

所以下次我们再设置1些规则玩法的时候,请记住:给予用户真实的利益。这个利益不1定是金钱,多是1次公然课,多是试吃等,但不管是甚么,请不要把它当做1次营销;要真正为用户服务,转化线索1到两个就足够了。

 

2、做到“真正”以人性为中心

 

之前做互联网1直讲要重视人性,重视用户体验;直到做了区块链,才明白“人性”的本质是甚么。

 

一样是利益,EOS给的是1个诺大的许诺,把股权给到用户,将用户的利益与公司的利益绑定。

 

而互联网公司,常常会给用户1些物资性的东西,1个ipad,1个iphone等等;用户拿得手里,过去就过去了,不会因此和公司产生任何联系,这就致使很多互联网公司活动做了1场第2次还要重新再做,获客本钱和保存本钱都很高。

 

由此,给予用户利益的时候,要真正以人性动身,将用户绑定在自己公司的战车上。

 

如果1个长时间拿着你利益的人还每天说你的坏话,这是背背人性的。

3、杠杆思惟:单兵作战与产业作战

 

最给我启发的是:全部区块链行业已为“用户增长”这件事情构成了1个生态。

 

很多个人用户组建自己的群就是为了约请方便;大家谁有项目直接达成共鸣相互注册;很多糖果群就是为了领糖果而建;还有很多技术机器人就是为了拉人入场。

 

固然,我们这里其实不说这件事情本身的好坏,我只是想说这件事情给我带来了深入的启发。

 

互联网领域发展这么多年,却很少有1个类似用户增长这样的同盟产生(即使有也很弱小),大家都各自为战,同1产业上下游都很难买通起来,更别说竞争对手了。

 

之前见过1个外国公司做B端市场SASS的,1个比较成功的案例就是和另外一家卖书的企业联合:

 

这家公司出书由卖书企业推行,公司本身也会推荐很多B端营销、技术的书籍给自己的客户,结果两边都获得了不错的战绩。

 

所以,有的时候做用户增长,除依托本身气力做活动、事件等,外部合作也是1个行之有效并可以长时间保持的方法。

 

这里面,最好的状态就是——建立属于自己的同盟。

 

其实在区块链行业,每一个用户都是资源,每一个用户都是推行同盟的1部份(我们称之为节点),SEO、社群建立及保护、文章撰写等内容,都可以由他们完成,项目方要做的就是建立规则,让用户成为我们的“员工”。

 

4、去中心化思惟:最有效的应用资源

 

区块链与互联网最大的区分就在于“思惟”的不同。

 

互联网的本质还是中心化的,所以不管是公司、还是个人,大家还是出于本身利益去斟酌问题。

 

在用户这个层面上集中的思想体现就是我要付出多少钱,取得多少用户是划算的。但是区块链的本质是去中心化的。

 

公司或项目方还是更多的斟酌如何让用户、让消费者,乃至让投资人多做1些事情,然后联合更多的项目方、第3方,1起构建1个生态,大家资源同享、利益相干,因此可以发挥出更大的功效。

 

5、总结

 

总结1下区块链营销的惯用方式:

 

先拿出1点实际干货或利益(真金白银)让用户信任,然后借助已建立好的资源同盟进行推行,在这个进程中不断借助外部媒体、合作方等气力发声宣扬(真金白银投入)与本身流量运营,不断从外部与内部增强用户信任(很多公司疏忽外部气力)。

 

然后借助1个多方互赢的裂变设计,让用户自发去做,不再是为了赚取更多公司收益,而是基于对产品的看好,基于产品更多实际的功能与公司构成利益共同体,为了本身的利益去宣扬。

 

社区、产品发展到1定阶段,我们也能够从用户当选出KOL成为我们”合伙人“,与我们1起保护、推行乃至参与全部产品设计。

 

这样,1个良性、稳定的用户生态就构成了。

 

运营的最高状态是自运营,1旦前期良性启动,后期资源投入就会愈来愈少;由此,1个产品步入正轨。

 

做了区块链以后,再重新思考、总结之前的工作,发现两个行业其实有很多相通的地方:

 

都很重视用户增长,都很在乎PR,都在极力研究“人性”。

 

不同的是:区块链本身的“提效力降本钱”本质和金融属性让它更晓得用户心理和人性掌控,更晓得如何应用“去中心化”思惟和“杠杆”思惟把1件事情用最小的本钱做到最好,我想这是值得我们1起学习、探讨的地方。

 

作者:王宇庭

来源: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学笔记(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互联网运营快速成长的底层逻辑,我亲自实践出的
    我将在近段时间,撰写1系列关于互联网运营人如何快速成长的指点性文章。这些文章全部来自我工作多年的亲身经验和实践总结,以此来帮助还在运营行业中苦苦挣扎的各位同仁。本篇为该系列的第1篇。“3段论”是我做运营工作多年1直反复贯彻的1种思考问题,履行事
  • 互联网运营过冬指南 | “不懂用户留存的还不辞
    流量红利消失,互联网寒冬之下,如何精细化运营,做好用户保存是每一个运营人的痛点。 要做好保存——道理大家都懂,仍然没人知道如何系统性地做流程。我在世面上搜索过许多题为「教你如何做用户保存」的文章,但都很难被操作,或草草总结。 希望这篇文章能
  • 公众号粉丝不到200,却成功转行互联网运营,他
    认认真真学了1个月,我成功转行啦~在求职的时候,我1共面试了2家公司,收到了2份Offer,最后选择去1家做互联网招聘的公司,从事新媒体运营,老板出身BAT,公众号粉丝有60万。不过,直到入职的时候,我个人公众号的粉丝只有不到200个,知乎才回答了3个问题。今
  • To B企业的互联网运营工作如何做?
    To B企业的互联网运营工作如何做?
    平常我们所接触到的90%以上的成体系的运营思惟,都是基于C端产品延伸出来的,而在To B领域,不管是宏观的或是具象的运营架构照旧是匮乏的。To B运营与To C运营既有相通的地方,又不能全盘模仿;其中奥妙的地方,细细体味,还是极其有趣。盘点近10年互联网企业
  • 连这10种思维都没有,还想做好互联网运营工作?
    连这10种思维都没有,还想做好互联网运营工作?
    有些人做运营不久,但是其成绩,能拿得出手的案例却很多;而有些人做运营好久,但是可以给他人吹吹水的案例却少得可怜,中间的差距就在于思惟。思惟是个好东西,如果简单地理解它,它就是我们对1件事情的看法,其中包括解决问题的方式。而思惟在运营工作当中
  • 深度解析:互联网运营6大核心职能模块
    深度解析:互联网运营6大核心职能模块
    互联网运营究竟是甚么?不先把这个弄明白,就像当初我们高考完、填报志愿,心中只为上大学,对大学的专业缺少了解;致使90%同学和我当年1样,不管372101报1个专业再说。结果你懂的,走了很多弯路。所以非常有必要了解互联网运营的全貌,这1回我就先为你梳理互
  • 互联网运营数据分析必须掌握的十个经典方法
    互联网运营数据分析必须掌握的十个经典方法
    互联网运营数据分析必须掌握的10个经典方法!用好这10个方法,秒做互联网运营数据分析的大牛!眼花缭乱的东西很多,真正直上用处的,却不见得是那些看起来炫酷的。很多方法朴实无华,却解决大量的问题。下面10个方法都是我这么多年做互联网运营分析时1定会用
  • 互联网运营工作种类多,到底应该怎么选?
    互联网运营工作种类多,到底应该怎么选?
    今天分享的主题也是一个经常被问到的问题:运营的工作细分种类确实还挺多的,许多人刚入行的时候,在招聘网站上看到有这么多不同的运营分类,确实是很容易不知所措,不知应该选择从哪个职位入手。运营工作怎么分?事实上,运营看起来的种类多,是因为采用了不
  • 互联网运营中的“术、法、道”
    互联网运营中的“术、法、道”
    前天大热的刺激点,昨天就冷却下来了。昨天用的策略非常奏效,今天却失效了。今天做出来的APP,明天却是满满的不确定性。我们的韧性经受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不由自主地陷入了“计划总赶不上变化”的魔咒。为了逃出这个魔咒,我试图从“术、法、道”的进化中寻
  • 如何建立互联网运营知识体系?
    如何建立互联网运营知识体系?
    一、知识体系 如何建立互联网运营知识体系?我们先来谈第一个问题,如何建立一个知识体系互联网的普及,让我们可以轻易的获取到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