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运营新人,如何在工作中做自我驱动?

   2018-07-25 91运营0
核心提示:运营比写代码难多了,最难摸索的是人性。我之前也是1名运营,接下来我想就「运营」这个话题来说讲我自己的1些想法,也算是我自己对第1份工作的总结。我不会去具体讲如何做好运营,而是去讲1些我认为运营很重要的基本能力或基本素质。先讲1个案例大概半个月之
作为一名运营新人,如何在工作中做自我驱动?

运营比写代码难多了,最难摸索的是人性。

 

我之前也是1名运营,接下来我想就「运营」这个话题来说讲我自己的1些想法,也算是我自己对第1份工作的总结。

 

我不会去具体讲如何做好运营,而是去讲1些我认为运营很重要的基本能力或基本素质。

先讲1个案例

 

大概半个月之前,公司的运营妹子联系了1家媒体联合做1次活动,因而向我咨询之前公司和另外1家媒体的1次合作细节。但是,在聊这件事情的时候,我就问她,这个活动的目的是甚么?

她说,拉新。我说拉新的意义在哪里?她说,我们没有很好的拉新方式,和外部合作是最好最快的方式。

 

并且,她1直在和我强调她这次活动所需要的只是价值几万块的激活码,比之前那次活动投入的几10万的激活码要便宜的多。

 

她的这个观点我不认同,首先,她认为兑换码是资产,我觉得不是,兑换码没有变现的时候,对我们来讲只是资源,不是资产,不会对我们造成实质上的损失,其次,我的意见是,需要弄清我们的终究目的是甚么?

 

我的观点:我们的终究目的是转化,即付费用户,而不是和媒体1样需要公众号的用户数量,同时也需要斟酌参与那个活动的用户是否是我们的目标人群。

 

果不其然,活动的终究效果其实不理想。

 

为何出现这样的结果?

 

我认为有3个缘由:

 

  1. 不了解自己运营的产品(或平台或公司的目标);
  2. 没有想明白目的是甚么;
  3. 沟通方式存在1点小问题。

 

下面的问题会逐一进行说明。

01  了解自己(差异化)

 

运营新人进入到运营岗位时,大家的起跑线都是1样的,为何1段时间以后,就会出现明显的差距。这其实和他们自己对自己的了解有关。

 

绝大多数的运营新人刚开始工作的时候,都是做1些很基础的打杂工作,这些看似很无聊很机械的工作实际上奠定了你自己的成长基础,它会潜移默化影响你对待工作的态度和工作习惯。

 

实际上,这些重复且无聊的工作是最好去超出领导对你的预期的时候。例如,做1份好看的报表、好看的 PPT 。职场上,信任不是1天两天就可以够取得的,而是1件件事情积累起来的,通过这些小事不断去刷新领导对你的预期,领导才有可能将更加重要的事情交给你负责。

 

那末如何去超出预期呢?

 

「超出预期」是1种意识,其实不是1种能力。不断让自己的能力得到提升,这就是「超出预期」意识的提升。简单点说吧:制定更高的自我标准。

 

就像我在之前的文章里面说过:你需要了解自己。

 

如何了解自己?

 

首先你要知道自己的长处,让自己成为这个团队乃至这个行业中无可替换的1个人。这就是为何说,运营门坎很低,工资相对较低,但是顶尖的运营工资很高的缘由。

 

如果只是具有基本的运营能力,那你也只是那颗可有可无的螺丝钉罢了。差异化的好处在于,同等的业务能力,你的这1点点差异或许就会让你取得多1点点的机会。

 

刻意去培养自己的某1项能力,让自己的这项能力变得更加突出,最少做到组内或公司内拔尖,例如:

 

  • 文案能力强;
  • 活动策划创意新;
  • PPT 水平高;
  • 数据分析能力强;

 

总之,1定要找到自己的长处,然后去无穷放大它,成为某1个领域的专家人物。

02  运营日志

 

看到这个小标题或许你会说,我每天做着1些繁琐简单无聊的工作,这样的运营日志写来有甚么用?

 

那你可就真的错了,运营日志可不是你在小学时候老师让你写的「流水账式」的日记。

 

我自己的运营日志分为两个方面:

 

工作日志:记录当天做了哪些事情,并简单写写对这件事情的想法,和今年没做完或明天可能需要做的事情;

 

产品数据(或运营数据):或许你会问数据平台都有数据了,为何还要人工去统计1遍?好处以下:

 

  • 方便做报表;
  • 可以通过数据去检验自己的运营效果,制定相应的运营策略,固然,也能培养你的数据分析能力。
  • 能够了解自己产品的数据情况、用户行动等;

 

写运营日志的好处在于能够清晰知道自己和产品每天的变化,你可以随时去检索你需要的信息,特别是年终总结的时候,你就不会像那些没有写日志习惯的同事1样手忙脚乱手足无措了。

 

另外,定期向领导汇报自己的运营成绩,也是刷新领导预期的1种方式。

03  及时反馈

 

互联网行业的发展用日新月异这个词来形容再适合不过了。其实,它们都遵守了「MVP 原则」(最小化可行产品)。通俗来说就是「小步快跑,快速迭代」。

 

通过不断的尝试去寻觅最好的方案。

 

运营新人刚开始接受1件工作或项目的时候,特别容易堕入各种细节的纠结中,喜欢把自己当做用户去思考用户是不是需要这样或那样,但实际上我们也根本不知道用户需要甚么,埋头苦干的结果可想而知。

 

所以「小步快跑,快速迭代」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先拿出1个方案去试试水,用户反馈好我们就继续去完善,用户反馈不好我们就改进,然后再去验证。

 

如果将这个原则用在工作上,你可以这样理解。

 

当上级交给你某项工作的时候,他1般不会告知你细节是怎样的,只会和你说1个结果。

 

如果你上来就试图去写1个完全的方案,交上去以后领导发现你的方向和他的想法有出入,那末你的工作白费不说,还会再领导眼前留下不好的印象。领导是不会在乎这个进程你用了多少心的。那末应当怎样去做?

 

1开始,你可以试图去拟定1个框架,然后和领导交换,看看他的反馈,大方向如果没有问题,再继续往下去做;有问题则修改。

 

要保证大体方向没有问题的条件下,才能把这件事情做好。

 

那末,如果常常去找领导核对,他会觉得烦吗?

 

只要你晓得沟通的方式方法,1般来讲,是不会的。

 

实际上,这类方式既节俭了你的时间,也避免了领导帮你擦屁股的可能,变相来看实际上也是节省了他的时间。

 

固然,任何沟通都是建立在你有足够的思考的条件下。

04  结果导向

 

「结果导向」这个观点我已在之前的文章里面说过很屡次了。凡是多想3个问题:是甚么?为何?怎样做?

 

举1个例子:

 

我上1份工作所在的运营团队(那时候我还是实习生),人数不算少,10多人,分为3个小组,但是我们的老大历来不会给我们指定工作目标,完全是各自为战。

 

当我们的客户端 1.0 版本上架的时候,我们要做1系列的工作去拉新。活动组的1个同事的方案是,让用户写测评,然后送手机。我当时说我们现在的客户端只有看帖回帖两个功能,没有甚么需要测评的地方吧。终究的结果极可能是写成换汤不换药的说明书:「点这里是回帖,点那里是表情……」。

 

这就是明显没有去深入思考目的是甚么。为了拉新,不是有更多可以玩的活动方式吗?为何要用这类参与门坎这么高且效果预期1定不好的方式呢?

 

终究这个方案被组内1致否掉。

 

回过头来看我文章开头的案例:

 

首先,我们的产品是工具类产品,公众号只是起到1个对外发声的作用,内容产出不是我们的强项,即使有1大批新用户涌入,我们也很难留住,就更别说转化了;

 

其次,那次活动的目标用户是对当前热门话题区块链感兴趣的用户,对他们来讲,他们更想知道如何去赚快钱,很少会有人对1款工具产品感兴趣,更何况还是和区块链无关的;

 

送激活码引流对这些极可能不是目标用户的用户不1定有吸引力。

 

站在1个新媒体运营的角度来讲,用户数量是 KPI 这个没错,但是我的这位同事其实不算是1个单纯的新媒体运营,她还有其她方向的运营需要。如果再深入去思考1下,实际上她的运营行动终究的落地点实际上是在于软件的销量上。

 

如果明确了这个目的,那末就能够尝试去用其它的方式去提升转化率,而不是去1圈不 care 你的产品的人当中去做活动了。

 

职场上,领导不在意进程,只在意结果。不论你的方式是怎样的,在行动之前,1定要看清楚终究目标,数学课上有1句话说,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或许你没法找到那条最近的线路,但最少不会偏离太远。

 

想不清楚的时候1定要多听听同事的意见,不要单枪匹马,也不要1味去抵牾他人的想法。

05  全局意识

 

具有全局意识,不论是对你的工作还是个人成长来讲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那末甚么是全局意识?

 

简单点说,站在老板的角度思考问题。

 

不断从整体动身,更加全面的看待问题,会让你对某件事情有新的理解。

 

我1直认为运营的基本功就是文案能力。我之前有1名同事,文案能力其实不怎样出众,但是她每天的工作时间中的百分之6710都在写文章。去保护自己负责的两个栏目。我的感觉她成了1个单纯的编辑。

 

局限在了眼前的工作,把自己的时间全部捆在了码字上。自己很累不说,效果也不1定有多好。

 

如果去思考1下我在上1节提到的3个问题,或许她会有新的想法。

 

假设两个人的履行能力相同,1个人局限于眼前的工作,而另外1个人站在更高的地方去思考问题,那末这两个人在项目遇到问题的时候,提出的解决方案1定有着极大的差别,后者的成长1定会更快。

 

所以我说,工作流其实还挺重要的,例如,当我拿到1个项目的时候,我会做以下的工作:

 

1. 分析项目的目标;

 

2. 拆分项目,如果有合作者,尽可能斟酌到合作者的能力和优势,做好分配;

 

3. 做好流程图;

 

4. 将流程中需要斟酌的细节拿出来斟酌;

 

5. 根据拆分的方案与合作者共同协商,明确各自的工作;

 

6. 制定终究的可履行方案

 

7. 通过邮件以书面情势通知到每个负责人;

 

固然,只做到这1点还不够,你还需要不断主动去和这个项目的所有成员进行交换、沟通,推动这个项目向着正确的方向去进行。

 

当你具有了全局意识的时候,你自然知道你的项目该如何去推动,如何肯定事件的优先级。

 

这1定会让你毕生受益。

写在最后

 

昨天和 Price Tag 的开发者 61 (他现在在创业)聊天的时候,我说了这样的1句话: 运营比写代码难多了,最难摸索的是人性。

 

他说,「没错,创业这件事情里,写代码是简单的事情」。

 

这篇文章说了很多很虚的东西,也提到了我的几位同事,其实不是说他们做得不好,相反他们每一个人都有各自的优点,我更加希望能够让大家从中发现问题,并且解决本身的问题,渐渐去积累,量变构成质变,爆发便在眼前。

 

本文作者:残照以为记

 

 
标签: 运营新人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学笔记(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多变的大环境下,运营新人如何快速成长?
    多变的大环境下,运营新人如何快速成长?
    今年是我进入互联网运营工作的第四年,回顾过去的四年,从一个运营小兵到开始带人独立做项目,也在大环境不太乐观的时候,感受到了身边一些新人的迷茫与艰难。运营本身是一个门槛较低的工作,如果没有前辈的指导,新人的成长需要靠自己摸索。都说进入职场0~3
  • 做了5年的运营,你的成长却远不及一个运营新人
    最近,1个BAT的朋友向我吐槽在公司已做了5年的运营,但是最近的1次内部提升却失败了。最使人愁闷的是被提名的是1个刚工作两年的90后小朋友。但是,我其实很能理解这个事实。由于,互联网在充分赋能每一个个人的同时,也一样在加速放大每一个人的能力。这早已
    11-12 运营
  • 作为运营新人,如何快速写出高转化文案?
    作为1名运营新人,难免在写文案的时候出现卡壳问题。而笔者就向我们介绍了几种方法,可以针对不同情境和不同板块,写出高传播、高转化率的文案。我们大家常常都会有1个认知:觉得写文章或写1篇文案,要靠文彩和灵感才可以;也总是会有疑问“我文笔很差诶,能
  • 运营新人如何高效快速成长
    我从2016年6月开始接触运营相干工作,但到了2018年8月才算是正式走入运营入门的门坎。其间看过若干本书籍,上过若干课,看过无数的“运营干货”,踩过1些坑,走过很多了弯路。用了两年的时间才入门运营,实在是1件不怎样光彩的事,但是想到可能有很多想转行运
  • 3个月的运营新人赶超3年的运营老人,靠的是这五
    入职不满1年的95后运营小姑娘和具有5年经验的运营老鸟竞选项目负责人,你觉得谁会赢?最近朋友很愁闷,干新媒体这1行这么多年,老板最后的选择居然不是他,他觉得全公司都在笑话他,真是没法待了。他问我,为何?是呀,有的人做新媒体运营,1年就赶得上他人3
    12-07 运营新人
  • 运营新人没后台权限,如何运用数据思维,做有效的运营工作
    运营新人没后台权限,如何运用数据思维,做有效
    今天这篇文章会用10分钟给大家介绍2个部份:前1/3篇幅——数据思惟对运营工作的重要性;后2/3篇幅——告知大家在没有后台权限的时候,如何利用数据思惟做事,从而成为1名有效运营而非“打杂”。我们首先来弄清楚为何要做1个有数据思惟的人:“数据思惟意味着
  • 运营新人如何优雅的工作?建立运营日志,以及运营工作流
    运营新人如何优雅的工作?建立运营日志,以及运
    加入创业团队之后,我的身份由之前战场上的“特种兵”,变成了项目的领导者以及模块的负责人,成了一位“小排长”。这对于我的能力要求不仅是一种全方位的提升,也让我有机会近距离观察所合作过的每一位下属,尤其大部分都是刚刚做运营不超过一年的新人。从这
  • 运营新人:我们该怎么破局,才能追上老司机们的步伐
    运营新人:我们该怎么破局,才能追上老司机们的
    对于运营新人来说没有捷径可走,就是脚踏实地多做,然后多总结多沉淀多分享。当然,要是能够找到一个用来对标学习的老司机,自然是会更好些,因为这样你就可以更有目标地成长了。在社会学和经济学上有一个常用的术语叫“马太效应”,指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
  • 如何带一个新媒体运营新人?
    如何带一个新媒体运营新人?
    编者按新媒体行业的新,也导致市场上新媒体运营人才的紧缺,大多数应届毕业生进入企业应聘新媒体运营工作都是从一片空白开始。而行业本身留存的“老人”也不算多,各家企业新媒体团队标配也在1-5人体量。更加普遍的情况是,一个人扛起内容、编辑、运营、美编
  • 从零走向专业,运营新人必须掌握的10个高效方法
    从零走向专业,运营新人必须掌握的10个高效方法
    运营新人想要从零走向专业,前提需要端正你的心态。要明白:1、运营并不是万能的。2、没有运营则是万万不能的。3、运营和产品并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