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混龄主题活动教案“大伞和小伞”

   2018-10-13 幼儿学习0
核心提示:           “大伞和小伞”这一活动来之与中班的主题:“有用的植物”中“周围的水”这个点。有段时间,阴雨连绵,许多幼儿来园时都撑着大大小小各种各样的伞,有的宝宝还和爸爸妈妈、同伴合撑一把伞,结果,有的孩子发现自己的衣服淋湿了。这是什

      

     “大伞和小伞”这一活动来之与中班的主题:“有用的植物”中“周围的水”这个点。有段时间,阴雨连绵,许多幼儿来园时都撑着大大小小各种各样的伞,有的宝宝还和爸爸妈妈、同伴合撑一把伞,结果,有的孩子发现自己的衣服淋湿了。这是什么原因?孩子们由此展开了讨论。他们发现由于伞的大小不同,会有不同的结果,合撑一把大伞就不会淋湿,相反合撑一把小伞就会淋湿。由此,活动“大伞和小伞”产生了。

  在同龄活动中,小班幼儿学会了根据故事“大伞和小伞”改编了儿歌,中班幼儿理解了故事的内容并能进行讲述,大班幼儿也会根据故事内容进行表演,孩子积极合作,创编动作,互相帮助,共同完成表演,小年龄幼儿在念儿歌、讲故事的过程中也自然流露出表演的欲望(如做撑伞的动作往前走等)针对幼儿好模仿的特征,教师在活动中为他们创设了各种机会,目的是让幼儿在活动中进一步感受大伞和小伞的不同以及与人们的关系,同时,鼓励幼儿尝试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大伞和小伞”的活动内容,体验合作表演的乐趣。

本次活动共分为三个流程。

  (一)回忆交流伞的不同。

  (二)发现和感受一些有趣的伞。

  (三) 讨论:共同设计一把伞。

  老师着重观察大年龄幼儿教的情况及小年龄幼儿的模仿情况。在这一环节中,大年龄孩子能在同龄活动中相互“指点”,那他们面对弟弟妹妹们的疑问能否像老师般的对他们进行指导?我们往往发现,在孩子的交流中,大年龄幼儿的语言更容易被小年龄幼儿所接受。他们间互动的效果,远胜于成人的语言。甚至超过老师。让哥哥姐姐手把手的教弟弟,在语言和动作的交流中,他们的差异性资源得到有效的互补。

  [活动目标]

  1、进一步感受大伞和小伞的不同以及与人们的关系。

  2、混龄幼儿尝试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大伞和小伞”,体验合作表演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各角色扮演所需要的头饰、实物投影仪、道具“大伞和小伞”
  
  2、活动室有幼儿带来的大小不同的伞。

  [活动过程]

  一、回忆交流大伞小伞有什么不同

  1、出示大伞小伞,引出话题。

  (以实物导入,既结合了活动的主题,又符合混龄幼儿的年龄特点,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出发,能让幼儿很快进入活动,产生新问题,从而激发幼儿的兴趣。幼儿会从各自的经验出发从不同的角度表达对“大伞小伞”的理解)

  2、呈现前期孩子们对伞的探索内容(出示各种不同的伞照片)让混龄幼儿相互提问,交流与丰富彼此的经验,并解决一些问题。

  教师提问:“假如四个伙伴合用伞时,用的是田鼠的伞,有可能会发生什么情况?”

  (孩子们心理上的依恋倾向使他们有问题总是向成人求助,老师应充分利用混龄的优势,在这一环节中,有目的的引导孩子相互启发,尝试学习自己来解决问题,此外,通过这一环节进一步让幼儿体验同伴间的智慧,通过同伴间的互动,扩大求助的范围,并根号的形成经验互补的效果。

  3、操作:角色和伞的配对

  (鼓励小年龄幼儿进行操作,大年龄幼儿补充调整)

  师:梳理并小结大伞和小伞不同的效果。

  二、发现和感受一些有趣的伞

  (生活中除了这些大小不等的伞,你认为还有哪些伞?如:油布伞、绸布伞、竹编伞、降落伞、等等都是孩子们想不到的,这环节用照片或录象及实物来帮助引导幼儿观察、思考并理解其中蕴涵的意思,初步懂得不同的伞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1、出示照片,请幼儿根据照片讲讲自己所熟悉的是哪些伞。

  2、了解这些伞都是出在哪些地方?

  3、请一位老师来介绍杭州西湖的花伞。

  4、再看一张带斗笠的照片,说说这应该怎么带?

  (估计幼儿讨论的过程中有些困难,教学中要根据幼儿的情况及时调整。如果幼儿猜不出进行提示,如:油纸做的伞是什么时代的?起什么作用)

  5、表达、欣赏“大伞和小伞”

  1)小班幼儿念儿歌

  2)中班幼儿讲故事 (实物投影仪投放背景)

  3)大班幼儿故事表演 (播放背景音乐)

  6、练习表演:

  1)小中班幼儿选择角色,跟随大哥哥姐姐模仿学习。(简单的动作与对话)

  2)共同表演:选择角色、自由分成若干组。

  (这部分教师以引导的方式,让哥哥姐姐带领弟弟妹妹学习表演,通过互相表演,交流幼儿间达到共同学习体验合作表演的乐趣)

         三、讨论:设计一把伞

  (从对家里的,周围的伞关注到社会上的伞,孩子们在自己平时的生活中接触了伞,但真正了解的并不多,这一环节是让混龄孩子参与设计,鼓励幼儿探索伞的秘密。二是通过交流让幼儿知道不同的伞有不同的用处,所以人们要制作各种材料的伞)

  1、大带小商量制作一又好看的伞。

  2、活动延伸(师对活动提延伸要求)

  活动反思:

  1、选材来至于幼儿的生活经验。当孩子们围绕伞进行交流时,大家对平时的日常活动中伞的用处,及伞与人的关系理解非常透彻。活动中能看出孩子们原有经验的再现。

  2、老师在设计此活动时,能围绕活动的主题,并根据本班幼儿的个体差异,从三个年龄段幼儿的经验,考虑设计活动的环节.在活动的整个过程中,孩子们在情景中学习、交流、共同发展,活动有成立的价值。

  3、根据纲要精神:“以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因人施教,”的原则来看,活动的目标定位较清楚,体现混龄幼儿共同幼儿在活动中进一步感受大伞和小伞的不同以及与人们的关系,同时,鼓励幼儿尝试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大伞和小伞” 有混龄活动的价值。

  4、整个的活动围绕大小伞的交流于情景游戏的过程中进行,使混龄孩子在愉悦中学习技能,感受活动的快乐。

  5、在活动中,混龄孩子的生生互动及师幼互动,情感交融的交流,为活动增添了活力。有效的推动了整个教学活动的发展。

  存在的问题:

  鼓励幼儿尝试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大伞和小伞” 这一点还有待下次活动进行梳理。

 

 

更多有关“幼儿园混龄教育”的精彩内容,请关注中国幼儿教师网2012年专题——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学笔记(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后面应该排什么
    活动目标1、学习简单的按颜色、形状、大小、种类等不同规律进行排序。2、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及初步的分析能力。3、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活动准备1、趣味练习1-982、趣味练习1-993、趣味练习1-1004、水彩笔,作业纸。活动过程一、导入1、出示趣味练习 
    02-18
  • 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大大、小小的礼物
    活动目标1、通过送礼物等游戏的方式,认识大小标记及其特征。2、学习用目测的方法比较物体大小。3、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活动准备1、大、小标记图片2、各类大小不同的物品(幼儿人手一份)3、一把大椅子和一把小椅子、大小娃娃家 活动过程一、游戏导入1、
    02-18
  •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神奇的草垫子
    活动目标1、初步知道稻谷和稻草的用途,懂得爱护水稻,爱惜粮食。2、幼儿喜欢玩草垫子,能想出各种玩草垫子的方法。活动准备1、课件-观察稻草2、人手一块草垫子、稻草一束、米一瓶。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引起幼儿兴趣:1、教师: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很多
    02-18
  • 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认识数字“6”
    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认识数字"6",知道它能表示相应数量的物体。2、引导幼儿通过操作、目测等正确感知6以内的数量,巩固对6以内数字的认识。3、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其动手操作和口语表达能力。活动准备1、幻灯片-动物园2、数字卡片若干张。3、油画棒
    02-18
  • 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晒衣服
    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初步感知有规律排序。2、喜欢参加排序游戏,感受规律排序的乐趣。 活动准备1、趣味练习1-982、卡片:红、绿、黄色衣服若干。活动过程一、复习手口一致点数1、游戏:摘星星教师将夹子夹在自己身上,请小朋友跳起来摘“妈妈”身上的“星星
    02-18
  • 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听声音数糖果》
      【活动目标】  1、能根据游戏中的要求数出10以内的数,尝试找出相应的数字。  2、通过游戏激发幼儿主动探索的兴趣。  【活动准备】数字卡片、糖果若干、1—10数字卡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森林幼儿园里过新年啦,大象老师想给小朋友
    02-18
  • 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拯救糖果宝宝》
      【活动目标】  1、感知、了解各种糖果的特征,能大胆表述自己的发现。  2、认识方、圆标识,并通过形状、软硬将糖果分类。  3、喜欢参加数学游戏,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背景音乐(烘托紧张气氛),PPT,实物投影仪;  2、大
    02-18
  •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实物分类
    活动目标:学习按照物体的某一特征(颜色或形状)进行分类,并会选择相应的标记。活动准备1、教具:红色的圆片片、方片片各5个;红、绿、方、圆标记各一个。2、小组操作材料:红、绿、方、圆标记和分类盒人手一份。活动过程一、集体活动:创设为小猫整理玩具
    02-18
  •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及反思:《虫虫王国》
      【活动设计】  春暖花开之时,追逐花丛中飞舞的蝴蝶、蜜蜂等昆虫成为了小班幼儿热衷的游戏,由此看出生活中一些常见的昆虫已经引起了小班幼儿的兴趣,于是我就设计了本次活动--虫虫王国。活动以幼儿感兴趣的情境贯穿始末,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常见昆虫的外
    02-18
  • 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学习口头加减法的乐趣
    活动目标1.能用表象进行5以内数的加减运算,并能用语言表达运算过程。2.发展幼儿的表象思维。 活动准备1.加减法图意的图片卡。2.材料:塑料小动物,雪花片等物品。1-5的数字卡。印章。活动过程一、操作1.实物操作。让幼儿用塑料小动物、雪花片等物品进行加减
    02-18
  • 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拣皮球
    活动目标1、幼儿学会比较物体的大小,能用“大”或“小”来表述物体。2、体验物体的相对性。 活动准备 各种实物:如雪花片大、小,皮球大小等,大小筐各一只。 活动过程一、比比哪个大, 哪个小1、逐一出示各种实物(如碗,皮球等)每种大小各一个。提问:这
    02-18
  • 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快乐的花园宝宝
    活动目标1、尝试将三种物体有规律的进行交替排序。2、能发现并用简单的语言讲述三种物体排列的规律。3、积极参加排序活动,体验活动的乐趣。活动准备1、花园宝宝场景创设。2、花园宝宝依古比古、唔西迪西,路线图一张,红黄绿花2组活动过程一、导入,激发幼儿
    02-18
  • 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拔呀拔呀拔萝卜》
      【设计背景】  平时教学中发现小班幼儿在1—5的点数问题上往往表现出手快口慢或手慢口快的现象,另外他们很喜欢听故事,尤其是情节带有重复性的故事,所以在此基础上,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数字故事。  【活动目标】  1、掌握五以内手口一致点数并能说
    02-18
  • 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水果店(区别大小)
    活动目标1、在游戏中继续感知分类,认识区别大小。2、初步积累按事物的某一特征进行摆放的生活经验。活动准备1、图片:水果22、水果筐子、橘子、苹果、梨若干。活动过程一、观看图片:水果 1.教师:你们看到了哪些水果?2.提问:水果店里的水果是怎么摆放的
    02-18
  • 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帮帮小猪
    活动目标1、感受4以内的数量,学习手口一致的点数到4。2、巩固练习比较数量的多、少和一样多。3、体验帮助小猪的快乐。活动准备1、自制教具:三个小拖车,黄香蕉、红苹果、大鸭梨卡片各4张,其他磁性教具若干。2、《三只小猪》故事挂图。活动过程一、导入组织
    02-18
  •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剥花生》
      【活动目标】  1、探索剥花生的方法,感知花生的特征。  2、学习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和发现。  3、体验亲自动手操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花生若干盘、人手一只小碗内置花生一颗。  2、各种积木、剪刀。  3、花生统计表、每人身上贴好
    02-18
  • 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它们在哪里
    活动目标1、认识"上"、"下"的位置关系。2、能口头描述玩偶在上面还是在下面。活动准备1、《我的数学》第12页。2、挂图:《上下、里外》。3、两个纸盒、动物玩偶(如小熊、小青蛙)、水笔。活动过程1、把两个形状大小相同的纸盒互相粘贴成上、下两层,两个纸盒
    02-18
  • 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我们身上的123
    活动目标1、让幼儿初步感知生活中的数。2、通过各种游戏培养幼儿动手、动口、动脑能力。 活动准备 趣味练习--在图画里找数字 活动过程一、游戏引起幼儿兴趣1、小朋友一起拍拍手、转转手、搓搓手。2、手指游戏:一只猴子在水边,看见鳄鱼被水淹,鳄鱼来了,
    02-18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