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不善交往的孩子

   2016-09-11 幼儿学习0
核心提示:  案例背景:孩子从家庭走向幼儿园,跨出人生的第一步,与同伴间良好交往是他们获得集体生活快乐的源泉,幼儿园集体生活提供了孩子们接触交往的环境,孩子们面对的不再是家庭生活中少量的几位随时都围着他们转的成员,而是更多同样是被大人围着转的其他小朋


  案例背景:孩子从家庭走向幼儿园,跨出人生的第一步,与同伴间良好交往是他们获得集体生活快乐的源泉,幼儿园集体生活提供了孩子们接触交往的环境,孩子们面对的不再是家庭生活中少量的几位随时都围着他们转的成员,而是更多同样是被大人围着转的其他小朋友,然而并不是每个幼儿都能很快的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很快学会与同伴交往的能力。因为每个幼儿都是来自不同的家庭,不同的家庭生活环境和教育,造就了每个幼儿不同的性格和不同程度的交往能力。因此,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该如何看待不善交往的孩子呢?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通过大四班一年的教学,我发现培养孩子交往能力的过程中,存在着以下几种类型的幼儿。
  
  1、自私,爱占小便宜,喜欢告状的幼儿。
  

  案例一:辰辰是个自私喜欢占小便宜爱告状的孩子,某一天中午午餐,吃地三鲜和喝红枣银耳汤,他非常喜欢喝红枣银耳汤,更喜欢吃汤里的红枣,那天正好是我保育,我把孩子的汤都乘好了摆在桌子上,汤里枣的数目肯定是有多有少,当孩子们吃完饭过去排队端汤的时候,我们班端汤的顺序是先端摆在前面的后端摆在后面的,他吃饭速度很快,一开始排在队伍的前面,可他看见摆在前面的汤里的红枣少,他就一个一个的让小朋友站在他前面,知道他看到下一碗汤里的红枣最多,他才站好端走他心满意足的汤,这一幕我看在眼里,可是我没有马上揭穿他,随后他端着汤坐在他的位置,也就一会儿他举手告状说:“老师,森森故意挤我,我没地方吃饭了!”,紧接着又过了一会儿,他又举手告状说:“雯雯挑食不好好吃饭!”像辰辰这种告状的声音贯穿于每天的一日活动中,不夸张的说他不告状不叫一天,小朋友都不喜欢和他玩。
  
  分析原因:单从“红枣”事件中可以看出辰辰是个爱占小便宜的孩子,总告状可以看出辰辰容纳不了别人的缺点,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与别人友好相处,造成辰辰这种性格最重要的原因与家庭环境,以及父母的教育方式,当然老师也要注意教育引导的方式。
  
  解决策略: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和家长可以通过各种榜样和示范的作用,向辰辰传授积极的社交方法,引导他用要求、分享、合作、提示、等待等特定的技巧去得到所需要的东西,而不是投机取巧,占小便宜;也可尝试让辰辰和别的小朋友互换角色,你扮演我,我扮演你,让辰辰在互换角色中了解自己从而更能宽容别人。
  
  2、喜欢“暴力”的幼儿。
  
  案例二:我们班的杰杰自由、散漫、最喜欢欺负小朋友。因此与同伴交往时,常作出一些攻击性的行为。同伴们都不喜欢和他一起玩,他也不喜欢参加集体活动,是我们的独行侠。有一次大班组彩排节目,天气很热,他就站在后面,一会说累了,一会儿又自己跑去上厕所,最后他实在很无聊就站在后面偷偷的掐前面的小宇,最后小宇实在受不了,哇哇的哭出声来,而像这种现象总是会发生。
  
  分析原因:杰杰的暴力倾向是同伴们对他敬而远之的关键,他的攻击性行为让别的小朋友躲的远远的,交往发生了困难。
  
  解决策略:对于像杰杰这种有暴力倾向的孩子,不应该采取单一的说教方法,而应该创设一定的情景,巧妙引导杰杰进入游戏中,通过自身的尝试获得情感体验,知道大家应该友好地在一起玩,身边有朋友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
  
  3、缺少家长关心,胆小的孩子
  
  案例三:珠珠是我们班后来插进来的小朋友,她从小跟着农村奶奶长大,到了今年父母才把她从农村接出来到城里上幼儿园,初来班里她很陌生,胆子也特别小,很害羞,刚从农村出来浑身也透着一股“土”味,脸上还有小时候磕的长长的一道疤,小女孩看到她土里土气、丑陋的样子都不喜欢和她玩,她在班里没有朋友,很自卑,一开始的一个星期她由于对环境的陌生,她用不吃饭来抗拒,问她吃饭没,她就半天吞吞吐吐的说一声吃过了,实际老师私下跟家长沟通根本就在家不吃早饭,户外活动轮大绳,孩子们都一个个熟练轻盈的跳着,可轮到珠珠跳额时候,她怯怯的低着头说自己没见过,不知道怎么去跳,孩子们听珠珠说完,都哈哈大笑,嘲笑她是个土包子,从那以后珠珠更加的自卑,只喜欢躲在角落里玩耍。
  
  分析原因:由于珠珠从小在乡下由奶奶抚养长大,缺少父母的关爱和良好的教育,珠珠内向,接触的事物少,又由于半路插班,对周围环境和小朋友的陌生,会使珠珠产生很大的压力,有可能刺激孩子由最初的胆怯转为惧怕。
  
  解决策略:首先家长应该妥善安排自己的工作,哪怕是挤出10到20分钟也好,陪陪孩子,多与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需要,利用双休日和节假日带孩子出去走走,都大自然中开阔心胸,增进家长与幼儿间感情。其次,教师要多关心和呵护,这类孩子比较敏感,做事比较谨慎,教师应以表扬和鼓励的口吻教育他们,多与他们游戏,给他们父母般的关爱,让孩子体验到教师的亲切,同时要教育其他孩子,虽然珠珠可能没有城里孩子的洋气,但是珠珠很朴实、很善良,让其他孩子多去帮助她,提高交往的主动性,体验与同伴交往的快乐。
  
  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不要等到做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识他们是你当时你教的孩子。”批评要从尊重、喜爱的角度批评幼儿,保护幼儿的自尊心,能够帮助幼儿改正确定和不足,使其更好地发展。所以,幼儿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就需要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总结,不断地提高,掌握好自己教师语言的艺术,耐心细致地观察幼儿的一言一行,只有这样才会使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学笔记(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幼儿教师教学反思:小班音乐活动——找小猫
    《找小猫》音乐活动反思今天,我在组织幼儿学习歌曲《找小猫》活动中针对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采用了一些方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我先请幼儿听《找小猫》的曲子拍手进入活动室,再以无意义的词跟随曲调进行练声唱。然后用非常神秘的口吻告诉幼儿“我们班来了
    10-16
  • 加强幼儿教师与家长的沟通
    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的一致,是幼儿身心健康成长的一个必要条件。为了促进幼儿园与家庭的合作,必须加强幼儿教师与家长的心理沟通。幼儿教师与家长的心理沟通主要指对幼儿发看法与教育态度、方法上相互交换意见,并求得一致的认识,采取共同的行动。及时的心
    04-07 家长幼儿
  • 幼儿教师家访收获
    开学前我们班级两位老师对班里幼儿进行了一次全面性的家访,当然此次家访我们也通过了各种形式,有话聊:主要是针对回老家的幼儿,家长来园面聊:主要是针对父母自己来园幼儿的家庭,教师登门家访:主要是针对坐班车的孩子和老人接送的家庭。在这次的家访中我
    04-07 孩子家长
  • 老师们家访辛苦了——幼儿教师家访随笔
    这两天老师们都在家访,说实在对我们老师们的艰辛劳动,真的我挺感动。 为什么要这么说 ,是因为我自己有亲身的体会,所以我能非常深刻地理解老师们的艰辛。在这么热的天气里,大家整天忙着跑来跑去。心想着一天能多访问几家,所以早上一大早就从家里出来,早
  • 幼儿教师家访实录点滴
    家访是教师走入幼儿心灵、走进幼儿家庭,实现家园共育的又一有效途径。我们幼儿园的老师连续三天进行了家访。三天来,天公很作美,天气不是很热,太阳也不是那么地火热,我们在天公公的照顾下,不能说收获多多,但可以说是幸福多多。 热情的奶奶:一走进赵煜
    04-07 老师舅妈
  • 跟家长交流是一门艺术——读《给幼儿教师的一把
    最近,我读了同学给我推荐的这本《给幼儿教师的一把钥匙》之书,读后觉得这是一本理念新,内容丰富,实实在在帮助我们幼儿教师释疑教育困惑,是指导我们解决实际问题的好书。书里的一个个的问题,一个个的案例,一个个分析都是从教师教育上发生的实例,掌握解
    04-07 家长孩子
  • 青年幼儿教师家访感受
    今天是家访的第二天,我作为一名工作不久的青年教师,在思想上充分意识到了解幼儿,了解幼儿的家庭情况对于今后的保教工作、幼儿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因此,我园组织了家访活动,我怀着极大的热忱积极参加家访活动,而这次家访活动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令我感
    04-07 家访幼儿
  • 幼儿教师家访初体验
    国庆小长假转眼间也就落幕了,在假期的尾声——10月6日,我和邱老师去东升南区进行了家访。这是我走上工作岗位后的第一次家访,不知道该和家长说些什么,总是缩在后面听邱老师和家长侃侃而谈。我看得出,很多家长投来的质疑眼光,他们肯定在想,这班主任怎么
    04-07 家访孩子
  • 幼儿教师家访——痛心的事
    奕奕是我们班上一名懂事的小女孩。上学期去她家家访,全家人热热闹闹在一起,说着美好的事,聊着幸福的话题,谈着快乐的学习。这次去家访,没有了热闹,没有了笑声。在不经意的话语间,奶奶悄悄掉泪,奕奕偷偷抹泪。那是一件痛心的事——奕奕的爷爷因为得食道
    04-07 奶奶爷爷
  • 论文:浅谈幼儿教师和家长的有效交流沟通
    文/任晓薇    内容摘要: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没有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就无所谓社会的和谐。同样,在幼儿教育工作中也需要有这样和谐的人际关系,才能体现幼儿园的办园宗旨,那就是“为幼儿提供优质的服务”。在这其中,做好与幼儿家长的交流
    04-07 家长孩子
  • 幼儿教师家访工作心得体会
    家访,对我们教师来说,并不是一个陌生的词。作为联系家庭与学校的一条纽带,它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家访能让教师及时了解幼儿学习和生活的情况以及思想动态,能倾听到家长对我们工作的反馈和建议,取得家长对学校和教师的理解和支持,同时还加深了教师
    04-07 孩子妈妈
  • 幼儿教师要学会与家长进行沟通
    要处理好人际关系需要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作为一名老师,我们最多做的是与家长的沟通,比如向家长反馈幼儿在幼儿园的各种是生活与学习、游戏情况;又比如可以就某6一件教育上的问题与家长进行交流,往往交流能解决很多的矛盾,或者更加促进双方的了解与理解,
    04-07 家长孩子
  • 幼儿教师与家长交流的几点体会
    通过与家长接触时间的增长,通过不断的与家长交流,通过不断的读书、思考。我有了不少感悟,现总结如下:   (1)、要有专业的形象。我们是一名幼儿教师,俗话说:干什么像什么,干一行爱一行。我们虽不比有的家长学历高,虽不比有的家长职位好,但是,我们
    04-07 家长要有
  • 浅议幼儿教师与家长沟通的技巧 (论文)
    河南省内乡县幼儿园 王小娟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儿童教育的启蒙教师是家长。家庭是儿童成长的基础与土壤。儿童的
    04-07 家长孩子
  • 期末集中家访之际话幼儿教师的家访
    又到了期末集中家访之际,作为教师,该如何利用好这一形式与家长进行有效的交流和沟通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考虑: 首先是要知道家访目的在于架设家园的桥梁,以利于沟通、了解,增进理解、合作,增强教育的实效性。因而,家访应重“质”的提高。家访
    04-07 家访家长
  • 幼儿教师该如何巧妙向家长反映孩子的缺点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发现,每当老师跟家长提到孩子的缺点时,家长往往会有很多借口使孩子的缺点合理化,有时候甚至不惜将错误揽在自己身上。这是因为在父母眼中自己的孩子往往是最好的。于是如何使用语言巧妙的同家长沟通,不仅是老师的重要工作,也成
    04-07 家长老师
  • 幼儿教师与家长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我读了《和孩子一起跳舞》这本书后对我感触很深。特别是吴放老师写的第37封:与家长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使我读了受益匪浅。现在的家长对孩子特别的爱,有些家长把孩子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特别我们做一线的老师,在工作中经常遇到问题:孩子与孩
    04-07 家长老师
  • 幼儿教师在家园工作方面的一点体会
    对于我们很多生活在农村的孩子来说,一般父母都忙于工作,有时还要加班,与孩子接触的时间就相对比较少,上下幼儿园主要有爷爷奶奶接送的孩子就比较多,虽然有时对于孩子们的表现情况,我们也会和老人们交谈,但很多老人的回答就如:我们也不懂呀、孩子只听爸
    04-07 家长孩子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