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教学研讨活动《好饿的小蛇》

   2016-10-12 幼儿学习0
核心提示:上周我们教研组组织了一次研讨教学活动,首先有沈老师执教语言活动《好饿的小蛇》,然后我们围绕“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主题对活动过程进行研讨,我们教研组每人进行了分工,我专门就“教师提问的有效性”进行分析。 我的分析情况是: 教师提问是幼儿园教学活动
上周我们教研组组织了一次研讨教学活动,首先有沈老师执教语言活动《好饿的小蛇》,然后我们围绕“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主题对活动过程进行研讨,我们教研组每人进行了分工,我专门就“教师提问的有效性”进行分析。

我的分析情况是:

教师提问是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一种广泛应用的重要的教学手段、策略,大家还将教师提问视为衡量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它不仅能将教学活动逐步引向深入,而且有助于引发幼儿思考与学习主动性。因此有人说教师提问是技术,更是艺术。这个活动中沈老师就是通过一个个的问题引导幼儿积极思考、调动幼儿的学习主动性,从而实现教学目标的。

我对活动中的问题进行了统计,一共有34个问题。从问题在活动流程中的安排来看,第一环节导入部分,共提出了2个问题;第二环节理解故事内容部分,共提出了29个问题;第三环节结尾总结部分,共提出了3个问题。从中可以看出,教师的活动流程能把握好教学重点,在第二环节,通过大量的问题引领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帮助幼儿学习故事语言,在提问的引领下积极思考和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因此,从问题数量的安排来看,活动的流程设计是比较合理的。

从提出问题的类型来看,管理性的问题有6个,认记性的问题有25个,创造性的问题有3个,看得出活动的重点是放在认记性问题上,这也是活动目标达成度的体现。通过认记性问题的引领,帮助幼儿观察画面,理解故事内容,大胆用语言表述。因此,活动提出的问题类型安排也比较合理。

但是我认为需要探讨的是:

活动中还要注意把握提问的技巧和提高问题的水平。在设计问题时,虽然这个活动中管理性的问题不多,有6个,但创造性的问题也不多,才3个,我们知道在活动中要尽量减少管理性的问题,因为它属于封闭性的问题,要增加发散性提问,也就是创造性提问。因为发散性提问能够培养孩子思维的独创性、灵活性,更好地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这种教学研讨活动,使我们教研组全体教师的教学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学笔记(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