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幼儿不良行为产生的因素分析

   2016-09-23 幼儿学习0
核心提示:内容摘要:小班幼儿的生理和心理发育都不完全,其行为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对具有不良行为习惯的幼儿,若不及时给以纠正,不仅会影响到他与同伴的相处,而且容易形成孤僻的性格,并造成其今后人际关系的紧张和社交的困难。本文试图通过分析一个小班幼儿的案例,
内容摘要:小班幼儿的生理和心理发育都不完全,其行为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对具有不良行为习惯的幼儿,若不及时给以纠正,不仅会影响到他与同伴的相处,而且容易形成孤僻的性格,并造成其今后人际关系的紧张和社交的困难。本文试图通过分析一个小班幼儿的案例,探究小班幼儿不良行为产生的生理因素、家庭因素和环境因素,并提出一些可行而有效的干预策略,以此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

一、星星小档案:

星星,女,三周岁。与同龄的孩子相比,星星情绪变化的比较快,高兴了会大喊大叫,不如意了,就乱扔玩具,自控能力较差,集体活动时经常随便走动,对自己喜欢的东西有强烈的占有欲,经常因为争抢小朋友的玩具而起争执,甚至攻击别的小朋友。

二、我的思考:

小班幼儿的生理和心理发育都不完全,其行为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对具有不良行为习惯的幼儿,若不及时给以纠正,不仅会影响到他与同伴间的相处,长此以往容易形成孤僻的性格。因此,我想利用日常活动中每一个教育的契机,来逐步纠正孩子的一些不良行为,促使她身心健康成长。

三、指导情况片段:

案例一:

一次集体活动时,我出示小河马的图片:“今天,我们草莓班来了一位小客人,是谁呀?”星星立即举起小手:“河马。”我说:“对,是小河马,小河马在说什么呢?”我假装把耳朵凑近图片倾听,星星也学我的样子在听。在我开始讲故事时,星星用手不断地去拉边上哲哲的辫子,哲哲告状后我就用手势提醒星星:要认真听故事。不一会儿,星星跑到她前面的柜子前,玩起了柜子里的眼镜、发夹等物品,一边玩一边嘴里还自言自语地说着什么。我看见后就阻止星星玩,并把她劝到了座位上。我刚提出一个问题:“小河马为什么哭呀?”星星一听,马上站起来:“我要去看娃娃有没有在哭?”边说边朝娃娃家跑去。。。。。。

分析:

星星的年龄比较小,注意力容易被转移,自控能力比一般孩子差。所以当她坐不住时,我们应该给予积极地引导。

措施:

活动中注意力不集中,还影响其他小朋友的正常活动,是星星的最大毛病。因此我把她安排在我容易顾及的地方,在各项活动中培养他的注意力,特别是在操作活动如卷袖子、系鞋带等手工活动中,督促他她集中精力完成任务。逐步培养其耐心、专注的习惯。同时注意在区角活动中加强自制力的训练,因为区角活动适合个别指导。平时利用一切机会训练其自制力。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学笔记(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