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东西飘下来——小班建构式集体教学活动调整

   2016-09-23 幼儿学习0
核心提示:活动目标:1.对物体飘落现象产生兴趣和探索欲望。2.能运用身体动作表现物体飘落的样子。 1.感受物体的飘落,对飘落现象有兴趣。2.能看懂记录单,尝试简单记录。 提出目标2,是让幼儿能够逐步了解看图记录,逐步养成记录的习惯。活动准备 1.观察过落叶的情景。
活动目标:1.对物体飘落现象产生兴趣和探索欲望。

2.能运用身体动作表现物体飘落的样子。
1.感受物体的飘落,对飘落现象有兴趣。

2.能看懂记录单,尝试简单记录。
提出目标2,是让幼儿能够逐步了解看图记录,逐步养成记录的习惯。

活动准备
1.观察过落叶的情景。

2.各种叶片、羽毛、纸条、自制降落伞(塑料袋下挂一块积木)
1.观察过落叶的情景。

2.叶片、羽毛、纸条、自制降落伞(塑料袋下挂一块积木)

3.小记录单人手1份、哭脸笑脸贴纸;大记录单补充3是为目标2服务的。

活动流程

1.观察材料,摆弄落体

——请幼儿自选一样物体玩一玩,观察这个物体飘落的情景。

——请个别幼儿描述自己所玩物体飘落的样子,并用动作加以表现。

2.继续摆弄并表现落体

——让幼儿充分操作多种材料,观察不同物体飘落时的有趣现象。

——请幼儿用动作表现不同的飘落现象。

——幼儿间相互交流观察到的现象。

——鼓励幼儿注意观察周围生活环境中的物体飘落现象。
1.观察材料,试一试

(1)观察材料:有些什么?

(2)设置问题:让这些材料从空中落下来会是怎样的?

(3)幼儿自主尝试

(4)交流:玩了什么?(教师根据观察的情况,有意识的请孩子)玩给我们看一看。

提问:××落到地上有声音吗?××轻轻落到了地上,我们可以说飘落下来。在很多时候也需要我们轻轻的,安静的,比如在吃饭的时候……

衔接:××能轻轻地飘落下来,我们要送给它一个笑脸贴纸,把它贴在什么地方呢?

2.出示记录单,看一看

出示大记录单,教师示范:××在哪里呢?我们要把笑脸贴纸贴在它下面的格子里。

如果不是轻轻飘落下来的,我们送个什么呢?(出示哭脸贴纸)

3.再次尝试,记一记

教师巡回观察

4.再交流

提问:除了刚才××是轻轻飘落的,还有谁也是飘落下来的?

谁不是轻轻飘落下来的?它是怎么落下来的?(可以声音的提示)

教师把幼儿的结果在黑板上呈现。

5.小结


第一环节从观察材料入手到设置疑问,为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并带着问题去尝试。自主尝试就是让幼儿的欲望得到满足。

对于小班孩子而言,可能在表述上还有一些问题,所以直接请观察好的孩子来试给大家看,也便于抛出问题。

让孩子说一说飘落,发展语言。融入一些规则的提示。

幼儿对记录是陌生的,所以必要的示范不置可否。

教师的观察要跟上,必要时需要给幼儿提供帮助。

这里可以请个别孩子再来试一试,体验一下轻轻和“嘭”的声音,进一步感受飘落。

结合记录单进行小结很重要。

建议
1.树叶飘落是幼儿的已有经验,本次活动意在扩展幼儿的经验,并促使幼儿关注周围的多种物体,逐步养成善于观察和操作的良好习惯。

2.活动后可玩一些落体游戏,如吹泡泡、拖气球等。
抓住飘落现象哦,让幼儿在生活中再找一找,一方面帮助幼儿积累更多经验,逐步养成善于发现和关注事物的良好探索习惯;另一方面也是隐性提醒孩子注意安静的重要性,逐步建立良好的行为规范。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学笔记(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