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语文书第一课教案:古诗词三首

   2022-03-17 网络分享0
核心提示:古诗词三首教学目标:   1. 读懂三首古诗,感悟每首诗中描绘的独特景色,体会表现手法。   2. 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意思,并由此想象画面。   3. 会认读本课中“螺”“谙”等生字,会写“亭”“庭”“潭”“螺”“谙”5个生字,理解“闲”“厌”“和

四年级下册语文书第一课教案:古诗词三首

古诗词三首
教学目标:
   1. 读懂三首古诗,感悟每首诗中描绘的独特景色,体会表现手法。
   2. 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意思,并由此想象画面。
   3. 会认读本课中“螺”“谙”等生字,会写“亭”“庭”“潭”“螺”“谙”5个生字,理解“闲”“厌”“和”“谙”等词在诗句中的意思。
   4.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诗,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5. 搜集、背诵别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重难点:
   1. 感悟诗中描写的景色,想象美好画面。
   2.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诗,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预习:
   1. 自学生字,读熟三首诗。
   2. 借助注释试讲诗意,画出有疑问的地方。
   3. 搜集别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课时:2—3节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题
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地域辽远广阔。其间大好的河山受无数中外游客的青睐。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古诗词三首,领略一下我们祖国美丽的风光。出示课题,齐读。
二.教学《独坐敬亭山》
(1)出示小黑板,全班齐读古诗正音
 (2)复习学习古诗方法:
  解诗题,知作者
  抓字眼,明诗意
  多诵读,悟诗情
 (3)解诗题,知作者
  1.独:独自一人独自一人坐着看敬亭山
  2.李白:李白(701-762),字太白,后人称为诗仙,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写了大量歌颂祖国河山、揭露社会黑暗和蔑视权贵的诗歌。他的诗对后人有深远的影响。
 (4)抓字眼,明诗意
  1.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古诗
  ①读诗,找出不理解的词语
  ②结合上下诗句理解词语意思
  ③自己弄不懂的地方和四人小组交流讨论
  2.检查合作学习情况
  ①指名读
  ②汇报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众鸟:鸟儿们;高飞尽:都飞远了(孤帆远影碧空尽)
  孤云:孤独的白云(孤帆远影碧空尽);独去闲:独自飘来飘去悠闲自在
  ③师小结:从这两句诗句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李白很孤单、孤独)
  ④介绍背景:这首诗是李白被迫离开长安后,经过了长达十年的飘泊生活,来到宣城时所写。在长期的飘泊生活中,他饱尝了世态炎凉的滋味,增添了孤独寂寞之感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相看:对看;厌:满足只有“我”和敬亭山对看总不感到满足
  ⑤指名完整叙述古诗概意:天上几只鸟儿向远处飞去,直到看不见影子;天上的那片云也悠闲地飘向远方。此时此刻,只有敬亭山和我互相看着,怎么看也不觉得满足。
  ⑥师小结:其实,这首试诗不只是表达了李白孤独的感情,同时还表达了他对生活的坚定和乐观。为什么呢?当世界上的一切都远离李白的时候,他不是颓废痛苦地生活,而是乐观、坚定地和敬亭山悠闲地“相看”。
  (5)多诵读,悟诗情
  ①过渡:学了这首诗歌,让我们进行下一个步骤:多诵读,悟诗情
  ②复习朗读方式:表演读、轮读、叠诵、唱诵、小组读、配乐读……
  ③自己带着感情读
  ④四人小组读古诗
  ⑤汇报:指名读、小组自选方式读                  
  ⑥全班再齐读古诗
第二课时

《望洞庭》

一导入:
  1. 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秀丽,风景如画。前不久大家游了一回敬亭山,感受颇深。今天,想带大家去洞庭湖走一走,领略一下洞庭的美景——《望洞庭》
  二学习古诗:
  1.出示小黑板,指名读古诗,师正音,然后全班齐
  2.复习学习古诗方法:
  解诗题,知作者
  抓字眼,明诗意
  多诵读,悟诗情
  3.解诗题,知作者
  ①望洞庭:望着洞庭山水。洞庭湖:位于湖南省北部,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
  ②刘禹锡:字梦得,唐代文学家、哲学家。与白居易并称“刘白”。
  4. 抓字眼,明诗意
  (1)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古诗
  ①读诗,找出不理解的词语②结合上下诗句理解词语意思③自己弄不懂的地方和四人小组交流讨论
  (2)检查合作学习情况
  ①指名读②汇报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和:和谐,这里指水色和月色融为一体
  秋月:点明时间——秋天
  洞庭湖水色和秋天的月色融为一体
  潭面:湖面
  湖面上没有一点风吹过,就像一面还没有磨过的镜子(运用比喻,我们还学过什么古诗中也有比喻手法?)
  师强调“潭”字笔画
  ③指名小结: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洞庭湖水色和秋天的月色融为一体,湖面上没有一点风吹过,就像一面还没有磨过的镜子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遥望:远远地看;翠:苍翠
  青螺:这里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也用上了比喻的手法
  远远地看去,洞庭湖山水苍翠,就像银盘子里放着一只青青的田螺。
  ④同桌互相用自己的话解释整首古诗的意思
  ⑤指名复述:
  洞庭湖水色和秋天的月色融为一体,湖面上没有一点风吹过,就像一面还没有磨过的镜子。远远地看去,洞庭湖山水苍翠,就像银盘子里放着一只青青的田螺。
  ⑥师小结:诗人以奇特的想象,准确的比喻,生动地描绘出了洞庭湖那美妙的秋月风光。你们说,作者此时的心情会是怎么样的呢?(轻松、自然)
  ⑦朗读想象诗歌画面
  全班齐读古诗,边读边想象诗歌画面
  你们想用自己手中的彩笔把它画出来吗?
  ⑧把优秀图画展示在黑板上
  5.多诵读,悟诗情
  ①师:现在黑板上有好几张洞庭湖月夜图,让我们看着这些图,自己美美地读一读《望洞庭》好不好?(全班自读古诗)
  ②师:说想当一会大诗人,上来吟诵这首古诗?(指名读)
  ③师:有很多同学还想上来读,但是时间不够了,你们在四人小组里读给其他组员听。
第三课时

《忆江南》

1. 释题:忆,在此当回忆讲。“忆江南”为词牌。
  2. 根据学生可能产生的疑问补充注释。
  旧:过去胜:超过
  3. 说说你从这首词中体会到怎样的景色,诗人用什么手法来表现这样的景色的。
  (太阳升起的时候,天空布满火红的朝霞,江边的花朵被映照得比燃烧着的火焰还要红;那一江春水像蓝草一样青绿,像晶莹的翡翠。
  ——比较、比喻)
  4. 请联系前面几句诗的意思,把最后的反问句写完整。
  江南的景色,让我怎能?
  5. 指导背诵《忆江南》
  四、交流搜集的其它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1. 白居易所作《忆江南》另两首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2. 其它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参考篇目:《鹿砦》《望庐山瀑布》《滁州西涧》《山行》《小池》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等
  五、作业:
    1.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2.选画一首古诗所表现的画面。

《江南好》教后反思:课标指出阅读是获得审美体验重要途径,应让学生在积极思维和情感体验中,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审美过程是一种见情、见性、见灵、见神韵活动,靠的是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过程。特别对于这么一篇文质兼美的古诗,我更注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当问我“江花”是否可以理解为江上的浪花时,我没有直接给他答案,而是让他自己反复读古诗,找出你所理解的依据。没有想到这位学生读了几遍,就悟出了“江花”并不是浪花,而是江上的开放的花朵。为此,我庆幸自己没有急于求成,让学生有充分思考的时间。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学笔记(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夜书所见》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夜书所见》原文、教案及教
    【#二年级# 导语】《夜书所见》是南宋诗人叶绍翁所作的七言古诗。诗一二两句写景,借落叶飘飞、秋风瑟瑟、寒气袭人烘托游子漂泊流浪、孤单寂寞的凄凉之感。三四两句写儿童夜捉蟋蟀,兴致高昂,巧妙地反衬悲情,更显客居他乡的孤寂无奈。该诗以景衬情,动静结
  • 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古诗大全
    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古诗大全
    【#二年级# 导语】古诗是古代中国诗歌的泛称,指古代中国人创作的诗歌作品。广义的古诗包括诗、词、散曲,狭义的古诗仅指诗,包括古体诗和近体诗。以下是®乐学笔记整理的《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古诗大全》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1.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古诗大
  •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古诗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古诗
    【#三年级# 导语】古诗是古代中国诗歌的泛称,指古代中国人创作的诗歌作品。广义的古诗包括诗、词、散曲,狭义的古诗仅指诗,包括古体诗和近体诗。以下是©乐学网整理的《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古诗》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1.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古诗  夜书
  •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两首》练习题
    一、一锤定音(在加点字的正确读音下面画上“ ”)。古诗( shī sī ) 潋滟( liǎn liàn )抹掉( mǒ mò ) 碧绿( bǐ bì )二、我能把字写漂亮(看拼音,写词语)。zhōnɡ duàn chǔ jiānɡ ɡū dú( ) ( ) ( )fān chuán jì xù huà zhuānɡ( ) ( ) ( )
  • 小学三年级关于古诗的练习题(三篇)
    【#三年级# 导语】古诗是古代中国诗歌的泛称,指古代中国人创作的诗歌作品。广义的古诗包括诗、词、散曲,狭义的古诗仅指诗,包括古体诗和近体诗。以下是©乐学网整理的《小学三年级关于古诗的练习题(三篇)》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一】小学三年级关
  • 小学二年级语文《村居》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二年级# 导语】村居》写的是诗人在农村看到的景象。早春二月,杨柳拂堤,儿童们兴致勃勃的放风筝。有景有人有事,充满了生活情趣,勾画出一幅生机勃勃的“乐春图”。全诗字里行间透出诗人对春天来临的喜悦和赞美。以下是©乐学网整理的小学二年级语文《村
  •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三首》练习题
    一、结合三首古诗,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夜泊: 不识: 可怜:君: 白日: 吟:二、 填空。1.《枫桥夜泊》的作者是 代 。这首诗描写的是 的景象。抒发了诗人 的哀愁。这首诗描写的是 季节, 时候, 在对愁眠,“客船”上的“客”指的是 。“姑苏城外寒山寺,
  • 小学二年级语文《花影》原文、教案及赏析
    【#二年级# 导语】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借吟咏花影,抒发了自己想要有所作为,却又无可奈何的心情。全诗自始至终着眼于一个“变”字,写光的变化,写花影的变化,传达出诗人内心的感情变化。以下是®乐学网整理的小学二年级语文《花影》原文、教案及赏析相关
  • 小学三年级语文《惠崇春江晚景》优秀教案
    【#三年级# 导语】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以下是®乐学网整理的小学三年级语文《惠
  • 小学语文三年级说课设计——《早发白帝城 》 第
    奥数 > 小学资料库 > 小学语文说课稿 > 三年级语文下册说课稿 > 正文 小学语文三年级说课设计——《早发白帝城》第二课时说课设计之一来源:网络 2009-12-17 22:16:52奥数精华资讯 免费订阅  《早发白帝城》是二年级第四册《远行》这一主题单元中的一篇主体
  • 小学三年级语文《峨眉山月歌》原文、教案及教学
    【#三年级# 导语】古诗《峨眉山月歌》描写了月映清江的美景,抒发了作者秋夜行船时思念故乡和友人的感情。以下是®乐学网整理的小学三年级语文《峨眉山月歌》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一】小学三年级语文《峨眉山月歌》原文  峨眉
  • 小学二年级语文《早发白帝城》原文、教案及教学
    【#二年级# 导语】《早发白帝城》是千古传颂的名家名篇,诗文语调精美易读,内容通俗易懂,而且语言精练,用词准确。以下是®乐学网整理的小学二年级语文《早发白帝城》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篇一】小学二年级语文《早发白帝城》原
  • 二年级语文下学期随堂练习题:《古诗两首》
    一、看拼音写词语。wèi lái  zhuī ɡǎn  fàn diàn  ɡān kū  xú shān(   ) (   ) (   )  (   )  (   )ɡuānɡ rónɡ  cài huā  zhù sù   rán shāo(    )  (   )  (   )  (   )二、选字组词。原 园公(
  • 小学语文三年级说课设计——《早发白帝城》第二
    奥数精华资讯 免费订阅  《早发白帝城》是二年级第四册《远行》这一主题单元中的一篇主体课文,同时也是一首流传千古的佳作。课文是一首五言绝句,使用单纯而豪放的语言表达了诗人丰富的情感,而且情景交融。  本课的教学要求是:1、认识本课7个生字,会
  • 小学语文二年级说课设计——《泊船瓜洲》说课设
    这首诗通过描写诗人泊船于瓜洲之上,眺望江南时的所见、所思、所感,表达了作者思乡、爱乡和急于返乡镇的心境。  诗句语言凝炼,意境优美,同时反映了作者对家乡的深切怀念和热爱。由此可见,本文是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审美教育和德育教育的良好教材。
  • 小学三年级语文《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原文、教
    【#三年级# 导语】《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描写了夏天西湖的美景,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美好风光的喜爱赞美之情。以下是©乐学网整理的小学三年级语文《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篇一】小学三年级语文《晓出净慈寺送
  • 小学语文二年级说课设计——《赠汪伦》说课设计
    一、教材内容及对象分析:  我上课的内容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课本第八册中的古诗:《赠汪伦》。这首诗是我国唐代大诗人李白所作的,主要描绘了诗人告别朋友的情景,体现了朋友之间深厚的情谊。  在这节课上,我并没有单纯地一个字一个字地讲解
  • 小学三年级语文《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案
    【#三年级# 导语】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以下是®乐学网整理的小学三年级语文《晓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