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语文《峨眉山月歌》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2022-09-22 网络分享0
核心提示:【#三年级# 导语】古诗《峨眉山月歌》描写了月映清江的美景,抒发了作者秋夜行船时思念故乡和友人的感情。以下是®乐学网整理的小学三年级语文《峨眉山月歌》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一】小学三年级语文《峨眉山月歌》原文  峨眉

小学三年级语文《峨眉山月歌》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三年级# 导语】古诗《峨眉山月歌》描写了月映清江的美景,抒发了作者秋夜行船时思念故乡和友人的感情。以下是®乐学网整理的小学三年级语文《峨眉山月歌》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一】小学三年级语文《峨眉山月歌》原文

  峨眉山月歌

  (唐)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译文:

  高峻的峨眉山前,悬挂着半轮秋月。流动的平羌江上,倒映着晶亮月影。

  夜间乘船出发,离开清溪直奔三峡。想你却难相见,恋恋不舍去向渝州。

  注释:

  峨眉山:在今四川省峨眉山市西南,有两山峰相对,望之如蛾眉,故名。

  半轮秋:谓秋夜的上弦月形似半个车轮。

  影:月光的影子。

  平羌:即青衣江,大渡河的支流,在今四川中部峨眉山东北。源出宝兴县北,东南流经雅安、洪雅、夹江等地,到乐山汇大渡河,入岷江。

  发:出发。

  清溪:指清溪驿,属四川省犍为县,在峨眉山附近。

  三峡:《乐山县志》谓当指四川省乐山县之嘉州小三峡:犁头峡、背峨峡、平羌峡,清溪在黎头峡之上游。一说指长江三峡: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君:指峨眉山月。一说指作者的友人。

  下:顺流而下。

  渝州:唐代州名,属剑南道,治所在巴县,即今重庆市。

【篇二】小学三年级语文《峨眉山月歌》教案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文,背诵诗文。

  2、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3、学习《峨眉山月歌》,能解释诗句中带点词和诗句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重点难点:

  理解诗意,想象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具准备:

  插图、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引入谈话

  同学们,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有的同学在学前就会背许多首古诗,上学后,我们又学习了一些,谁愿意把你记住的古诗给同学们背背?你知道是谁写的吗?(指名学生背古诗,说作者)

  二、学习《峨眉山月歌》

  (一)介绍作者

  我们熟悉的《早发白帝城》、《赠汪伦》是谁写的?李白是个怎样的诗人?谁愿意介绍一下?(指名介绍李白)

  过渡语:今天,我们再欣赏李白的另一首诗歌《峨眉山月歌》。

  (二)学习《峨眉山月歌》

  1、出示《峨眉山月歌》全文。

  2、自己小声读读诗歌,找出本课生字,记记。

  3、反馈:

  “眉”的半包围不能写成“尸”。

  提醒读准生字“君”、“羌”。

  4、再读诗歌,读出诗的韵律、节奏。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洲。

  5、简介“峨眉山”。

  6、学生根据注释自学,试着理解诗句的意思。

  7、交流自学情况。

  学生谈对诗句的理解,教师随机指导。

  重点:

  半轮——(看插图理解)上弦月或下弦月。

  影——指月影。

  流——流动,课文中有月影随江水流动之意。

  夜发——连夜出发。

  向——驶向。

  思——思念。

  君——作者的友人。

  下——由上游往下走。

  诗意:秋天的夜晚,峨眉山月色特别明朗,月影映入平羌江,又伴随我顺流而下。连夜从清溪出发,向三峡方向驶去,想念友人却见不着,只好怀着依依惜别的心情向渝洲驶去了。

  8、指名连起来说说诗句的意思。

  9、引导想象诗的意境。

  (1)出示插图,看懂图意。

  (2)想象诗人坐在小船上抬头看到了什么,低头看到了什么?这时他会怎么想,心情怎样,表情又会是什么样的?

  (3)看图有感情地朗读。

  10、练习背诵。

  三、作业

  1、完成习字册。

  2、默写《峨眉山月歌》。

  3、完成书后第四题的第1小题。

  4、收集两首没学过的李白的诗,课后向同学推荐。

【篇三】小学三年级语文《峨眉山月歌》教学反思

  古诗《峨眉山月歌》描写了月映清江的美景,抒发了作者秋夜行船时思念故乡和友人的感情。出示古诗后,我请学生读读古诗。学生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都读得很有自信,他们在朗读时还能注意诗句中的停顿,读得很有节奏感。同时对古诗的押韵也有所理解。理解古诗时,我采用了让学生说说自己读懂了诗句中的字词意思的方法进行教学。学生在学习时,边看图边讨论,先攻破字词的意思,再把整句诗连起来解释,这样的学习方式不失为在古诗教学中的方法,学生通过这样的学习容易掌握字词的理解,提高了学习的能力。学习第一、二行,我告诉他们,古诗中往往会出现词序倒置的现象,那是诗人为了压韵,如“峨眉山月半轮秋”,其实是“峨眉山半轮秋月”,学生感觉理解起来容易多了。“影入平羌江水流”一句,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月亮在平羌江中的倒影也随船顺流而下。这首诗是李白“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乍离乡土”时所作,难免会流露出对友人、对亲人的留恋之情,学生对于这样的情感体验甚少,只是从“思”这个字的字面上悟出李白对朋友的思念之情。为了能让学生的知识底蕴更足一些,所以我让学生回忆了李白颂月的诗歌,补充了其他诗人描写月亮的古诗,让学生反复诵读比较,理解诗人借助月亮烘托情思的写法。学生刚上四年级,课上总是不放心,怕学生不理解,在古诗的教学中分析过多。现在想想,教学古诗应让学生自己在诵读中体会,稍加点拨就可以了,一定要让学生走进古诗,走进诗人的内心。也许一个问题,一张图片,学生就能进入古诗的意境。教学古诗,要让学生拥有诗人的情怀才是最关键的。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学笔记(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夜书所见》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夜书所见》原文、教案及教
    【#二年级# 导语】《夜书所见》是南宋诗人叶绍翁所作的七言古诗。诗一二两句写景,借落叶飘飞、秋风瑟瑟、寒气袭人烘托游子漂泊流浪、孤单寂寞的凄凉之感。三四两句写儿童夜捉蟋蟀,兴致高昂,巧妙地反衬悲情,更显客居他乡的孤寂无奈。该诗以景衬情,动静结
  • 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古诗大全
    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古诗大全
    【#二年级# 导语】古诗是古代中国诗歌的泛称,指古代中国人创作的诗歌作品。广义的古诗包括诗、词、散曲,狭义的古诗仅指诗,包括古体诗和近体诗。以下是®乐学笔记整理的《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古诗大全》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1.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古诗大
  •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古诗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古诗
    【#三年级# 导语】古诗是古代中国诗歌的泛称,指古代中国人创作的诗歌作品。广义的古诗包括诗、词、散曲,狭义的古诗仅指诗,包括古体诗和近体诗。以下是©乐学网整理的《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古诗》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1.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古诗  夜书
  •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两首》练习题
    一、一锤定音(在加点字的正确读音下面画上“ ”)。古诗( shī sī ) 潋滟( liǎn liàn )抹掉( mǒ mò ) 碧绿( bǐ bì )二、我能把字写漂亮(看拼音,写词语)。zhōnɡ duàn chǔ jiānɡ ɡū dú( ) ( ) ( )fān chuán jì xù huà zhuānɡ( ) ( ) ( )
  • 小学三年级关于古诗的练习题(三篇)
    【#三年级# 导语】古诗是古代中国诗歌的泛称,指古代中国人创作的诗歌作品。广义的古诗包括诗、词、散曲,狭义的古诗仅指诗,包括古体诗和近体诗。以下是©乐学网整理的《小学三年级关于古诗的练习题(三篇)》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一】小学三年级关
  • 小学二年级语文《村居》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二年级# 导语】村居》写的是诗人在农村看到的景象。早春二月,杨柳拂堤,儿童们兴致勃勃的放风筝。有景有人有事,充满了生活情趣,勾画出一幅生机勃勃的“乐春图”。全诗字里行间透出诗人对春天来临的喜悦和赞美。以下是©乐学网整理的小学二年级语文《村
  •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三首》练习题
    一、结合三首古诗,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夜泊: 不识: 可怜:君: 白日: 吟:二、 填空。1.《枫桥夜泊》的作者是 代 。这首诗描写的是 的景象。抒发了诗人 的哀愁。这首诗描写的是 季节, 时候, 在对愁眠,“客船”上的“客”指的是 。“姑苏城外寒山寺,
  • 小学二年级语文《花影》原文、教案及赏析
    【#二年级# 导语】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借吟咏花影,抒发了自己想要有所作为,却又无可奈何的心情。全诗自始至终着眼于一个“变”字,写光的变化,写花影的变化,传达出诗人内心的感情变化。以下是®乐学网整理的小学二年级语文《花影》原文、教案及赏析相关
  • 小学三年级语文《惠崇春江晚景》优秀教案
    【#三年级# 导语】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以下是®乐学网整理的小学三年级语文《惠
  • 小学语文三年级说课设计——《早发白帝城 》 第
    奥数 > 小学资料库 > 小学语文说课稿 > 三年级语文下册说课稿 > 正文 小学语文三年级说课设计——《早发白帝城》第二课时说课设计之一来源:网络 2009-12-17 22:16:52奥数精华资讯 免费订阅  《早发白帝城》是二年级第四册《远行》这一主题单元中的一篇主体
  • 小学二年级语文《早发白帝城》原文、教案及教学
    【#二年级# 导语】《早发白帝城》是千古传颂的名家名篇,诗文语调精美易读,内容通俗易懂,而且语言精练,用词准确。以下是®乐学网整理的小学二年级语文《早发白帝城》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篇一】小学二年级语文《早发白帝城》原
  • 二年级语文下学期随堂练习题:《古诗两首》
    一、看拼音写词语。wèi lái  zhuī ɡǎn  fàn diàn  ɡān kū  xú shān(   ) (   ) (   )  (   )  (   )ɡuānɡ rónɡ  cài huā  zhù sù   rán shāo(    )  (   )  (   )  (   )二、选字组词。原 园公(
  • 小学语文三年级说课设计——《早发白帝城》第二
    奥数精华资讯 免费订阅  《早发白帝城》是二年级第四册《远行》这一主题单元中的一篇主体课文,同时也是一首流传千古的佳作。课文是一首五言绝句,使用单纯而豪放的语言表达了诗人丰富的情感,而且情景交融。  本课的教学要求是:1、认识本课7个生字,会
  • 小学语文二年级说课设计——《泊船瓜洲》说课设
    这首诗通过描写诗人泊船于瓜洲之上,眺望江南时的所见、所思、所感,表达了作者思乡、爱乡和急于返乡镇的心境。  诗句语言凝炼,意境优美,同时反映了作者对家乡的深切怀念和热爱。由此可见,本文是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审美教育和德育教育的良好教材。
  • 小学三年级语文《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原文、教
    【#三年级# 导语】《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描写了夏天西湖的美景,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美好风光的喜爱赞美之情。以下是©乐学网整理的小学三年级语文《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篇一】小学三年级语文《晓出净慈寺送
  • 小学语文二年级说课设计——《赠汪伦》说课设计
    一、教材内容及对象分析:  我上课的内容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课本第八册中的古诗:《赠汪伦》。这首诗是我国唐代大诗人李白所作的,主要描绘了诗人告别朋友的情景,体现了朋友之间深厚的情谊。  在这节课上,我并没有单纯地一个字一个字地讲解
  • 小学三年级语文《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案
    【#三年级# 导语】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以下是®乐学网整理的小学三年级语文《晓
  • 小学三年级珍惜时间的古诗摘抄
    【#三年级# 导语】时间,天天得到的都是二十四小时,可是一天的时间给勤勉的人带来聪明和气力,给懒散的人只留下一片悔恨。以下是©乐学网整理的《小学三年级珍惜时间的古诗摘抄》,希望帮助到您。【篇一】  1、《增广贤文》  一寸光阴一寸金,  寸金难买
点击排行